中医普及吧 关注:7,022贴子:40,173

承古拓新 坚守精诚 潜心学术 司命医人

  • 2
    脾胃不好的人,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在徐氏中医门诊中常碰到这样的病人:有的面色苍白,口唇没有一点光泽;有的过于消瘦,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了;有的很
  • 0
    别名 西医:糖尿病。 中医释名 以口渴多饮,多食而瘦,尿多而甜为主要表现的脾系疾病。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漫一为下消,统称消渴(三
  • 9
    不寐辨治八法□ 王立忠 赵润杨 邢若星 河南省中医院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 9
    人体内像一座宝藏一样,隐藏着许多令人惊奇的神奇宝贝,我们对人体生命深层的了解,实际上比对月球表面的了解还要少;迄今为止,仍不知生命还有多少秘
  • 25
    论脏腑病症 人体的机能活力,由五脏六腑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着。脏与腑相比较而言,五脏属里,主藏精气而不泻,为阴。六腑属表,主传化物而不藏,为阳
  • 0
      由免疫学因素造成的不孕称之为“免疫性不孕”。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TO)统计,约有3%的不育患者为免疫性因素所引起;另据国内报道,在所谓的“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中,免疫因素所致者约占40%~50%,占整个不孕症的20%,可见本病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   免疫性不孕主要是由夫妻双方或一方体内含有以抗精子抗体为主的抗体所致。抗精子抗体是分子水平大小的一种免疫物质,在正常情况下,男性的精液进入女性生殖道并不发
  • 0
      国外研究者首次在恶性肿瘤——霍奇金病的尸检时发现,患者合并有恶性肿瘤(以下简称肿瘤)的肾浸润。此后,又有国外学者首次描述了,肾外肿瘤与肾病综合征的关系。再后,有关肾外肿瘤并肾损害的报道日见增多。研究者还发现,随着肿瘤的复发和恶化,肾脏病又可再现或加剧。很多病例可说明,肿瘤与肾脏病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这其中,有些肿瘤相关肾脏病还可导致快速进展性肾功能衰竭。   肿瘤可能导致肾脏损害的途径   一、
  • 1
      众所周知,糖尿病常可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病,有些是致命性的,有些可引起终生残疾,但至今消化系统的并发症依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常为患者和医师所忽视。其实,因糖尿病引起的消化系统病变所致临床症状十分常见。据报告,有76%的老年糖尿患者,因有各种消化系统的症状而到门诊就诊。从食道、胃、小肠、结肠,一直到肛门以及肝和胆囊,均可因发生并发症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大多为运动功能紊乱所致,少
  • 0
      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是具有中医特色的骨折疗法,随着科学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使得这一疗法日趋整体化,并以其特有的治疗原则,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现试图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相关方法来揭示这—疗法的实质和规律。   一、骨折诊治的信息变换   用信息方法分析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把它抽象为一个信息变换过程。通过医生的感觉器官了解黑箱(
  • 4
    《辞源》云:“中医开完处方,末尾加一两味药作为药引,又叫引子。”可见中医临证处方后每多涉及药引一事,药引者必与主方疗效一致,同气相求,可增
  • 0
      《内经》中的热病、张仲景的伤寒、吴又可的瘟疫、清代的温病……论述的都是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有几十种之多。各种瘟疫,虽然病情复杂、证候各不相同,但都有发热的症状,故可以总称为外感热病。那么,它们能否在一起论述?有无共同的病理基础呢?   现代科学实验证明,细菌、病毒和物理化学的损伤都可以引发动物或者人体的炎症反应。比如应用脂多糖、油酸注射,就可以造成实验动物的急性肺损伤,甚至会形成急性呼吸窘迫综
  • 4
      近年来,肝炎的发病率很高,而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更是临床的棘手问题。据悉,浙江省淳安县临岐中心卫生院的姜成军医师近年来应用自拟乙肝复元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7例,并与用西药治疗的61例进行对照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浙江中医杂志》2004年第39卷第6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将128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用甘力欣注射液30~40ml(或强力宁注射液60~10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苦
  • 4
      1.葛根20克,龙骨40克,牡蛎40克,赤芍20克,白芍20克,黄芪40克,全蝎5克,天麻5克,牛膝15克,桂枝15克,钩藤5克,羌活15克,地龙10克,白术15克,泽泻15克,猪苓15克,茯苓15克。每日一剂,水煎至200毫升,分早晚两次服。一般服药7剂即可见效。   2.葛根30克,党参、茯苓、白术、枳椇子各12克,泽泻、猪苓各10克,白豆蔻、砂仁各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一般情况服药5剂后,即可在停止饮酒的情况下,有比较充沛的精神与体力。(郭旭光
  • 0
      “阴火上冲”语出东垣,他解释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热。” 其症状见:“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袒衣露居,近寒凉处则已。或热极而汗出也解。” 这说明促成阴火的物质基础是下流肝肾的脾胃之湿,而其所以化为阴火,并使之上冲,关键在于“闭塞其下”,因为脾湿下流,在一般情况下,只不过是清阳下陷,只有在脾湿下流又兼有“闭塞其下”情
  • 0
      慢性盆腔炎为盆腔性疾病的后遗症,主要指输卵管、卵巢及腹膜间的粘连、瘢痕及输卵管堵塞等,是妇科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小腹和腰部坠胀性疼痛,偶尔可有低热,有时伴肛门坠胀不适,在月经前后、性交后,或劳累后,症状会更加明显。其远期后遗症有慢性盆腔痛、性生活不适、下消化道症状、不孕等。   中医学中并无慢性盆腔炎的病名记载,历代医家对本病论述散在于对“妇人腹痛”、“症瘕”、“不孕”、“带下”等疾病的论述中
  • 0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二卷》引甄权语:“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至今医界多有“甘草调和诸药”、“甘草和百药”的说法。故而不少人多习惯在中药处方中加入甘草。笔者认为,任何药物都有其适应证,绝不可能是病皆可用。   甘草的功用   甘草,别名蜜甘、美草、蜜草、蕗草、灵通。味甘平,入心、肺、脾胃诸经,在现代中药学中属于补气药的范围,具有补脾益气
  • 32
    前一阵,在中医吧看到有网友说:《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不是一个理论体系。说《伤寒杂病论》和《汤液经》才一脉相承。而《内经》属于另一个体系。 但我看《伤寒杂病论》有不少理论引用《内经》,现证据如下: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藏六府相乘故令十一。 为什么是五脏六腑,而不是六脏五腑? 因为五脏六腑,是《内经》的理论。五脏者,储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浊物而不藏。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
  • 3
    中医是传统医学的集大成者,是我国的最精华的国粹。 但中医的学习,确实很艰难的一条路。 怎样正确学习中医呢? 我有三个观点:善学善用善思 所谓善学,是指能分清对错。 中医是理论实践结合很紧密的一门学科,偏执错误的理论,将误导自己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 如现在号称自己是火神派的中医学子,不论什么病,先用大剂量四逆汤之类药方,美其名曰:阳虚之人十有八九,阴虚之人百不见一。 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值得教训的例子
  • 14
    一,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解表散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推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