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普及吧 关注:7,022贴子:40,173

承古拓新 坚守精诚 潜心学术 司命医人

  • 17
    从气的角度阐释五行——
  • 30
    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之一-----桂枝类方 一:桂枝类方 (1)桂枝体质: 形瘦肤白纹理细,肌肉较硬肌表湿, 腹部扁平腹肌紧,唇淡红暗目有神, 舌体柔,色暗淡,舌面润,苔薄白,各种汗证接踵来。 敏感寒冷及疼痛,易感伤风心悸动, 易肌挛,易便秘,睡眠浅,或多梦,桂枝类方投多中。
  • 15
    :学习原著与学习大学教材的区别在哪里? 区别就在于原著教会你一个生命,而大学教材教会你一个疾病。所以,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我一直主张凡是有能力者必须从原著读起,尽管因为时代关系读原著如啃酸果,但最终收获巨大,将会带领你走向天人合一的真正中医。因为掌握生命之纲,然后走向疾病解剖,就会纲举目张,一切都迎刃而解。 现在很多中医学子均对读原著有畏难情绪,很多人走捷径,只学现在中医大学教材。恕我直言,现在中医大
  • 9
    我看了一下本吧的后台百度吧务记录,每天光临小吧访问签到的网友只有10%左右,也就是另有90%左右的网友没签到。 本吧在为中医药的普及在做些工作,当
  • 5
    防风配伍运用举隅□ 吴沛田 海南三亚市中医院   防风味辛甘淡,温而不燥,祛风止咳,解痉和胃。临证配合恰当,则能扩大运用范围。  
  • 2
    本人对中医学向来是信赖的,尽管尚未吃过中药,但是能认识到中医里的哲学思想是与易经中的思想是相通的,光这点就足以确认中医的科学性了。 我未吃过
  • 19
      引子:蜜丸是中医临床除汤剂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剂型。然而,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能制作蜜丸的中药店却越来越少了,即便有,制作的费用也
  • 10
    2009年,“张一帖”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舜华夫妇双双入选国家非遗传承人. “国医双馨”一时传为美谈 女张一帖的传奇人生 ——我的母亲张舜
  • 2
    张仲景   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引用《历代名医图赞》一诗赞颂张仲景及其《伤寒杂病论》:   此中所说张仲景,名机,据传当过长沙太守,所以
  • 3
      扁 鹊    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他为什么被
  • 7
    当你摸到第二掌骨的时候,一个人的整体状况及身体本质就会全部清晰地显现在你的面前,而且经常按摩相应穴位,有缓解病痛和治疗慢性病的作用。 一、第二掌骨诊法: 1、当你沿著食指指背的根部轻轻往下推至靠近腕部,就能非常清晰地摸到一根硬硬的骨头,这就是第二掌骨。如果这根骨头上没有多余的肉,没有疙疙瘩瘩的凸起与凹陷,骨质很强硬,说明这个人小的时候身体锻炼做得不错(不缺钙),现在身体素质也很棒。如果这类的人身体出现
  • 7
      石斛作为临床常用的补阴药,具有补虚益胃,养阴明目,清热生津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记载:石斛能“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
  • 11
    编者按:胆属奇恒之腑,既有腑的形态又有脏的功能。国医大师周仲瑛从常见的胆病、证型及治法入手,重点论述了胆病辨治中舒郁、苦泄、清化、和降、通利
  • 15
    第09 讲 太阳病病程的时间规律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次课的内容,讲了太阳病的提纲,讲了太阳病的分类。太阳病的提纲原文是说:"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一条列了三个症状,其实这三个症状,脉浮对诊断表证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头项强痛是太阳经脉受邪、太阳经气不利的(表现),是诊断太阳病的定位性症状。恶寒呢,可以是表证的共同特征,也可以是里阳虚的表现。因此要想诊断为太阳风寒表证,这三个条件必须具备,也
    随0008 5-17
  • 12
    第08讲 太阳病的分类提纲 大家好,我们上课。 上节课我们谈了太阳病的提纲,谈了太阳病分类提纲的太阳中风证。那么"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我们把它作为整个太阳病的提纲,因为这三个症状同时出现,它提示了太阳肌表受邪所表现的临床特征,它提示了太阳病主要是表证,所以我们把它作为太阳病的提纲。以后只要见到"太阳病"这三个字,它都应该包括脉浮,头项强痛和恶寒这三个临床症状。由于人体的体质有不同,也由于感受邪
  • 1
      “阴火上冲”语出东垣,他解释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热。” 其症状见:“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袒衣露居,近寒凉处则已。或热极而汗出也解。” 这说明促成阴火的物质基础是下流肝肾的脾胃之湿,而其所以化为阴火,并使之上冲,关键在于“闭塞其下”,因为脾湿下流,在一般情况下,只不过是清阳下陷,只有在脾湿下流又兼有“闭塞其下”情
  • 0
      【穴性特点】   迎香以鼻闻香臭而得名,清·岳含珍《经穴解》云:“穴在禾髎上一寸,鼻孔旁五分,手足阳明之会。针三寸,禁灸。”该穴可以通利鼻窍,疏散风邪。《甲乙经》认为可以治疗“鼻鼽不利,窒洞气塞”。《太平圣惠方》认为可以治疗“鼻息不闻香臭,偏风面痒及面浮肿,风叶叶动,状如虫行。”《入门》认为可治“眼目赤肿”。现代应用该穴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面神经麻痹,面痒,面肿,胆道蛔虫症,便秘等。
  • 0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方由酸枣仁、知母、茯苓、川芎、甘草组成。可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即肝血不足,阴不敛阳,虚火扰心,心烦失眠症。笔者以本方加减治疗多种失眠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特选病案于后。   李某,女,48岁。   主诉:失眠24年,加重6天。患者24年前,因郁怒伤肝,出现情绪不稳,心烦易怒,口干口苦,食欲不振,入夜难眠,碾转反侧,2~3小时难以入睡。入眠多
  • 0
    雷昌林疑难病症治验   陈某,男,49岁,1986年1月17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心慌半年。患者半年来常感心慌严重,阵发,每次持续几个小时,伴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胁部阵发窜痛及针扎样跳痛,脘腹胀满痛,口苦,呃逆,纳呆,头晕,全身困乏,消瘦,烦躁不宁,坐立不安,失眠多梦等症。患者先后到几个大型综合医院治疗,但效果都不理想,遂来我院治疗。   刻诊:患者病症同前,面色青暗,焦虑不安,苔白腻,脉沉细弦。   病机
  • 4
     天花粉为葫芦科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植物栝蒌或日本栝蒌的干燥块根。产于我国南北各地,秋冬季节采挖;鲜用或切成段、块、片,晒干用。天花粉味甘、微
  • 0
      进入三月,气温逐渐回升,但春雨连绵,空气中挥之不去的缠绵湿意,不少市民都感觉身体变得重滞酸痛,容易出现各种不适。春天是肝当令的季节,肝属木,喜调达、舒畅,一旦这种特性被压抑了,人体就会产生疾病。在广东,春季的气候特点是偏于多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且重浊黏腻。因此,春季是皮肤病、呼吸道疾病、脾胃疾病的多发期。在这个潮湿的季节,用传统的艾灸疗法祛除体内湿气效果较为理想,可以起到防病治病
  • 0
      一贯煎,出自清代医家魏玉璜之《续名医类案·心胃痛门》一书,为养阴柔肝的代表方剂。由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川楝子6味药组成,有滋阴养胃,疏肝调气之功效。对肝肾阴虚,气滞不运,郁而化火,胸脘胁痛,呑酸,或呕吐苦水,咽喉干燥,舌红少津,脉细弦无力等有治疗作用。   方中枸杞子性味甘平,入肝肾二经,尤长于滋阴补肝,用为君药。故配生地滋肾养阴,藉肾水之充以涵养肝木,并可清虚热,生津液;当归养血
  • 21
    东边虹西边雪先生,想借贵吧普及一下金刚长寿功,此功我在练效果
  • 2
      临床常见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但疗效多不满意。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该病肾虚为本,但湿热、水毒、浊瘀为标,尤其在尿毒症阶段,更不能只治本,不
  • 9
      李庆远 (1677-1933),寿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在他100岁时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特别奖励,在他200岁时,仍常去大学讲学。李庆远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   为什么他能活到256岁?至今未解!
    nair895 6-24
  • 1
    张仲景年少时随同乡张伯祖学 医,由于他聪颖博达,旁学杂收,长 进很快。 一天,送来一位唇焦口燥、高热 不退,精神萎蘼的病人 。老师张伯祖诊断后认
  • 0
      ●医学人类学是将人类学的理念与研究方法应用在疾病认知、治疗实践和健康保健等医学领域的一门边缘学科。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人类体质为研究对象,以指导疾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为研究目的的一门学科。   ●医学人类学与中医体质学,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和着眼点来认知健康与疾病,将人类体质的研究置于自然、社会的整体背景下,尊重且关注生物遗传、外界环境等各种因素及由此产生的差异,目的同样旨在防治疾病、
  • 0
      【穴性特点】   人体以头为天,颈项乃人体之支柱。穴在颈上,名“天柱”,意为穴处乃头部之支柱。   天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   天柱穴有熄风宁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之效。该穴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神经类疾病的重要选穴之一。《金针梅花诗钞》中有云:“天柱将颓眩晕生,头疼项强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推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