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4,083贴子:9,982,100

未若隐笔记血史,言情小说掩春秋。

  • 93
    情天情海幻情身——红楼风月谈 一 “开谈不言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早在嘉庆年间满人得輿编的《京都竹枝词》中就有这么一首,可见《红楼梦》问世不久即受追捧。时至今日,读者之众,几成天文数字,影响深远,更非别书可比。然红楼一书究竟写了什么为何而写却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网上相关论坛常常为此开撕,半部《红楼》俨然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焦点。 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
  • 522
      这篇本来是发在别的贴吧的,因为人少评论较少,难以激发观点的碰撞,所以重新在红吧发帖,此贴与原贴内容会略作改动!   声明:本人最近并未再次细细读红楼梦原书,此贴主要是思维发散,脸滚键盘,滚出的感想!观点纯属一家之言,仅代表本ID在发帖时的立场!
  • 402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中秋节在不经意间走来,带来了团圆的喜悦,温馨的氛围。 红吧特借此机会与三国演义吧联合开展活动。撒花撒花~~ 首先让我们欢迎三国吧吧友来红吧做客,鼓掌!棒棒哒! 《红楼梦》和《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二,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及意义,相信热爱他们的吧友们也都是才华横溢哒!所以经两吧吧主商议后决定,由红吧开展对对联大赛。
  • 94
    第四十三回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一节,当日是凤姐的生日,贾府里吃酒唱戏热闹非凡。大家看演《荆钗记》,宝玉和姐妹一处坐着。林黛玉因看到《男祭》这一出,便和宝钗说:“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宝钗不答。宝玉回头要热酒敬凤姐儿。
  • 48
    宝玉和黛玉吵过一次最凶的架:黛玉大哭大吐,宝玉又砸玉,最后林妹妹还变本加厉的把玉上的穗子都剪了。连贾母王夫人都惊动了,忙忙的跑到大观园来看视——还以为有了什么奇祸。最后,老太太用她阅尽沧桑的老眼,鉴定道: “不是冤家不聚头。” 我初读红楼的时候十几岁,正和黛玉相仿年纪。那时候每次读到这里,我就会在心里说:林妹妹确实小性儿,如果换做宝钗,她绝不会再去剪那玉上的穗子。 还有一段写道,刚过完年,正是闲时,宝钗莺
  • 416
    谁令暮色远重门,自在芳心不在盆。 风露初尝洗尘怨,烟霞独抱足销魂。 才因未泯诗肩瘦,玉似多情墨骨痕。 自别红楼秋爽近,清声相和共晨昏。
    I_wsx 11-25
  • 804
    楼楼爱读红楼,也爱美食,尤其痴爱书中的美食。 有些食物可能本身一般,看着红楼吃居然可以下饭,觉得美味异常。 寒假里有空曾经将自己家中《红楼梦》又细看一遍,凡出现美食之处页码都记了下来。 本来应该早早贡献到吧里,可惜立刻就开学,忙到现在。 楼楼会把出现美食的回目、相关情节、个人评论都贴上来,并且尽可能找图来配,欢迎广大吃货红迷品评。 另外,楼楼喜欢大家和谐美好地相处,楼楼爱林妹妹也爱宝姐姐,爱熙凤也爱尤二
  • 39
    每日一典 斗草 《红楼梦》里吃喝玩乐应有尽有。今天单说“斗草”。这种游戏我小时候也玩过。 《红楼梦》里写到三次斗草,第一次出现在第二十三回—— 宝玉自进花园以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 在第七十八回宝玉为晴雯作的《芙蓉女儿诔》中也写到了斗草—— 捉迷屏后,莲瓣无声;斗
  • 198
    贾雨村是从一个志向远大,清高自傲的读书人,因为经不起挫折,导致堕落变坏,成为黑暗官场的好手。深刻揭示了在这么黑暗世道,一个人要么随波逐流,跟着黑,否则只能为这世道所抛弃,然而作者只知其制度黑暗,却因时代局限,看不到光明之路,只能以荒诞胡闹消极对抗。
  • 5
    《红楼梦》里有三件冻石制品,分别是:海棠冻石蕉叶杯、墨烟冻石鼎、腊(蜡)油冻的佛手。 冻,即冻石,一种半透明,具有油脂质感的石块。因其难得,故十分名贵。如产于福州市郊寿山的寿山石,其中晶莹者称“寿山冻”。产于浙江青田方山的青田石,其中莹洁明净者称“青田冻”、“白果冻”、“兰花冻”。产于浙江昌化玉石洞的昌化石,其中半透明如熟藕粉者称“昌化冻”,有鲜红斑块或全红如鸡血凝块而又透明者称“鸡血冻”。清•叶
  • 686
    达官贵族打发下人送点东西,一笔带过太正常了。但曹公总共出了八十回红楼梦,周瑞家的送宫花,竟然占了大半回。但这个有头脸的下人,竟然因为送花,自己惹了一肚子闲气不说,又招了多少人批评林妹妹尖刻、小气、失礼。周瑞家的生闲气,毕竟是她自己惹的,况且她悄悄腹黑一阵子就丢过脑,什么实质亏都没吃,不理也罢。可是林妹妹就不一样了,当下被黑了一把不算,这几百年下来,揪着这宫花事批林姑娘的声音依旧不绝于耳。
  • 206
    看到了一篇谈论黛玉紫鹃友谊的帖子,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林黛玉在大观园真的没有朋友? 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种说法,虽然大观园的这些小姐的关系可能谈不上现在的闺蜜,但她们之间还是有点友谊的成分在里面的。像有些人根据探春不记得林黛玉生日就断言探春不待见林黛玉了。照这种逻辑去推理大观园哪里还有情谊?到处都是看不惯。我可以说宝钗看不惯大观园的这些妹子,照这种逻辑我能找出的证据很多,但没有意义。探春同样不记得邢岫烟
  • 247
    有朋友为王夫人查抄大观园时撵走晴雯辩护,说王夫人撵走晴雯只是出于一时愤怒,绝不是蓄意。而提出这种观点的论据就是在之前以及查抄时,王夫人与王善保家的以及王熙凤对话时都表现出不知道晴雯这个人的样子以及口气。这个论据甚至支持了另一个观点,那就是袭人并没有陷害晴雯,因为王夫人根本不知道晴雯此人,何来袭人的陷害呢?看来,此事关系重大,有必要说说清楚。
    yjld001 7-18
  • 261
    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 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挂碍。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
  • 48
    即日起,推出大话红楼系列,不掐架,不学术,不割地赔款。
  • 129
    西施美是因她本身就是美,而不是因为心口疼痛而皱着眉头才美;否则也不会有东施效颦了 就像同样是美人,有人哭起来就不美了;有人则不然,哭起来也美。 有的健康活泼时美,病怏怏时也美。美的本质是美的主体之美,而不是因为病这个表象。 病态美这一概念,由三个词组成:一病、一态、一美。病是违背人的生理正常发展规律的,对人来说,轻则影响健康,重则是死亡的前兆。因此,一般人都不喜欢生病,病这个词也就具有贬义的性质。 美
  • 606
    又到了本龟胡说八道的时间了!还请各位吧友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借钱也要捧个钱场! 一楼敬贾探春
  • 493
    名画欣赏: 《红白芙蓉图》,为南宋宫廷画家李迪所作。原藏于圆明园,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被认为是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画面色彩较厚,晕染採用出没骨画的技巧,过渡自然,表现出芙蓉花瓣形态及色彩细微的变化特徵。
  • 471
    本人不太懂诗词,关于林黛玉不喜欢李义山的原因,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曾经陆续收集过某些熟悉诗词的人写下的感谢和他们认为的原因。今日便贴出来,作为讨论的话题。
  • 499
    一楼不给看,说点多余的话。 本人不是专业搞设计的,工具和画技都渣,如果拍,请轻拍。 虽然不是专业做设计的,但是设计均为原创,如果要转载,还请尊重一下版权,谢谢合作。 本人除了黛玉以外,《红楼梦》里最喜欢的人物是王熙凤。下面,就从她的服饰更起。一图一楼,配有解说。希望大家看完这个帖子都有好心情:)
  • 35
    颦儿镇楼 伸伸脚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张岱——《夜航船》另:究其品性修养生存年代和人生经历,张岱很有可能是《红楼梦》真正作者。
  • 94
    一楼,献给咱们的探丫头、三姑娘。
  • 22
    看完红楼,掩传沉思,不禁悲从中来,怅然若失。 毫无疑问,《红楼梦》写了人生大悲情。从这个意义上
  • 525
    踏草春将暮,何时闻鸟声? 蝉鸣音却远,春去夏犹清。 夏已至,春未远。 初夏,就是这样。有夏日的温暖,却并非仲夏那般酷热。虽不如春日那般清凉,却也有温润的小雨滋养。而春天,也随着立夏的到来而渐渐远去;夏天的曼妙身姿,也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 暮春,总是会让人伤感的。春花谢尽,乱红纷飞,零落成泥,唯剩相思。 初夏,却依旧是生机盎然的。没了春花,仍有夏蝉。芙蓉花开,鸳鸯缱绻依旧。 有人觉得,春残花渐落,红颜老死时
  • 56
    一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作者誓要写出各种情,开篇便写出个纯情君子来 雨村落魄江湖,卖文为生。寄居葫
    ---- 7-20
  • 12
    《红楼梦》里爱情故事可说是数不胜数。最纯洁的,莫过于宝玉黛玉的红粉痴恋,最感人,是柳湘莲和尤三姐的虐心之恋,但是结局都太过悲惨,而最美好的爱情传奇,其实,是贾雨村和娇杏。 说实话,贾雨村是我最讨厌的红楼人物之一。 贾雨村的飞黄腾达,第一个该感恩的是资助其进京赶考的甄士隐,但在审理“冯渊命案”时,他为了取悦贾府,明知英莲是士隐之女,却徇私枉法,致使英莲羊入虎口,备受泼妇夏金桂的凌辱虐待;为抱牢贾府这棵
  • 513
    先描述下贾家的堕落历史。 从金陵四大家族来说,本朝起源时,贾家风光无二,仅勋贵之颠的四王八公就占据两席。 特别是宁国府。功勋之重,难以表述。 宁,使(某方面)宁静、安平也。 武勋之家,能得到宁字的国公封号,非得是大的、战略方向性的、统帅级军官,否则难以达到。 反之,荣国公的功勋就要小一些。但也不会低,因为国公可不是大白菜。 史家呢,贾母是老史侯之女,这说明开国之初只一侯。却也过得去,属于上等爵位,家族功勋
  • 254
    原创 2016-04-23 猫的左耳 微信公众号红楼梦赏析 从亲疏远近关系上来说,王熙凤和宝钗的关系近一些——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内侄女,薛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她俩是表姐妹关系。 王熙凤和和黛玉的关系呢——林黛玉是王熙凤丈夫贾琏的表妹,怎样的表妹呢,丈夫的堂叔贾政的外甥女,老公的姑妈的女儿。 很显然,凤姐和黛玉的关系,比起和宝钗的关系来,远一些。但从《红楼梦》文本中,多处可见王熙凤打趣林黛玉,和她开玩笑的场景,显示出亲
  • 132
    嫁给贾府富二代,成为姨娘,是《红楼梦》里众多丫头的梦想。但是,能实现这个梦想的屈指可数。赵姨娘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赵姨娘“成功”后,并没有享受到梦寐以求的待遇,获得应有的尊重,她的实际地位还比不上袭人、鸳鸯这些大丫头,贾母不喜欢她,奶奶们不亲近她,包括亲生女儿探春在内的姑娘们看不起她,就连丫鬟婆子也鄙视她。甚至,比三等丫头还“低贱”的优伶也敢合伙把她暴揍一顿。 而这一切,源于她始终像受害者一样去生
  • 96
    一楼祭百度,新人请多指教。
  • 110
    半部红楼八九十万字,虽说“大旨谈情”,如果只写贾宝玉和钗黛的情感纠葛,那样难免要落入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窠臼。风花雪月,美则美矣,但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写的再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最多也就等同于《牡丹亭》《西厢记》。我们之所以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翘楚,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所有这些赞誉都是基于《红楼梦》是伟大现实主义小说这个前提之下,在真实全面再现当时社会生活这一点上别的小说难以望其项背。 《
  • 257
    好了歌 - 电视原声 看到这个题目,肯定有人要说我搞错了,戏里唱的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呀,怎么变刘姥姥了?没错,林妹妹前身是绛珠仙草,是阆苑仙葩,确实是天上掉下来的。我说刘姥姥是天上掉下来的也自有我的道理。 《红楼梦》一至五回算是铺垫,前四回把贾王薛史四大家族主要人物各自家世和互相之间亲戚关系一一叙明,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以十二支“红楼仙曲” 概述十二金钗结局。直到第六回刘姥姥粉墨登场戏幕才算正式拉
  • 253
    前几天有人问我最喜欢的不经常出场的人是谁,我想了想,觉得琥珀就是一个只出场数面,只有少少几次
  • 37
    红楼梦中的云锦服饰 南京云锦和《红楼梦》都是我国文化瑰宝, 而它们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南京云锦始于六朝而盛于元明清。元明清三朝都在南京设有官办织造, 而清初在江宁(今南京)设立的江宁织造, 则是我国织锦的最鼎盛时期, 这与曹雪芹家和康熙皇帝的亲密关系是分不开的。曹家三代四人任江宁织造达58 年之久, 雪芹就是诞生在江宁织造这个“钟鸣鼎食之家, 翰墨诗书之族” , 并在此度过了“锦衣纨绔之时, 饫甘餍肥之日”的童年, 耳濡目染了
  • 14104
    通过几个提示来猜诗句 例如: 1,蒙蒙 2,由他去 3,苏轼 4,风波 答案就是: 一蓑烟雨任平生
  • 4773
    广为人知的红楼梦是87版的电视剧,这就不去说它了。89版是电影,分了六部,大概有12小时,个人认为不输于87版。 总的来说,我觉得89版的配角稍不及87版,男角色普遍没有87英俊,女角色不相上下,但主角是没的说的,宝玉,黛玉,宝钗都非常优秀,我最喜欢的是宝玉。个人看法,夏钦的宝玉远胜87版宝玉,前者五官端正,眉清目秀。后者,其实我是嫌弃他那么魁梧的身材还怎么让贾母疼,孙子一般是疼萌萌的小小的那种啊……还有他那张脸,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