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吧 关注:491,045贴子:7,401,545

三体吧在百度

  • 68
    时间旅行理论有至少四种基本模型(其他理论模型都从这四种衍生出来)。 【1】平行宇宙理论 该理论认为时间旅行就是穿越平行宇宙的过程,旅行者到达的是另一个宇宙里的时间线,他的一切行为对他出发时所在的时间线不再有任何影响 【2】单线自锁理论 该理论认为,时间线只有一条(不能前往平行宇宙,或平行宇宙根本不存在),时间旅行者回到过去之后,无法对他出发前的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做出任何改变,甚至可能会促成一些历史事
  • 803
    首先,我这里说的三体喷指的是三种人: 第一种:只看了点网上的三体故事简介和批评三体写作有漏洞的文章、或者只凭直观印象粗略看过几遍三体就认为三体只有地摊文学水平的人。 这种人不少,他们动辄就会告诉你三体名不副实,理由云云。 第二种:没仔细看书,就敢来三体吧指点江山,甚至把自己对三体的肤浅理解愣说成是大刘本意的人。 你要是说他理解太肤浅,书中那些细节他不知道,他就炸膛。 第三种:拿着自己对人文历史那点肤浅理
  • 72
    美国通过对全面制裁中兴手机,而导致大部分由美国货组成的中兴手机可能面临倒闭。 不过我补脑了宇宙中的神级文明传播物理规律作为专利技术类似的东西,不过更具有强制性。 宇宙被超级文明改造以数学为基础的特定物理规律以更适合文明的某种需求。在无数物理定律改变下,一个个某种意义上的工业品或则制造设备就形成了。 而美国这种技术制裁对于神级文明来说就是将自己改造的物理规律进行区域失效。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原子之间的互作
  • 177
    造物大(面)小(积)方面: 除非文明解体,文明造物集体相离运动。否则任意文明造物在文明活动范围内的活动终将导致能量在文明造物间循环传播直至伴生成无法利用的废热。而应付废热不外乎两种思路: 1、扩张文明宜居的温度窗口来适应废热导致的升温。 2、文明宜居温度窗口不变,规划文明散热网络将废热转嫁给宇宙。(没有100%质能还原之类黑科技采取的权宜之计) 举个栗子,1个2级文明以1×10^26W伴生废热: 如果它们通过扩张文明活动宜
  • 31
    在三日连珠来临时,并没有出现任何像三日凌空那样子的毁灭性灾难,引力叠加效应可以匹敌类似于地球的重力,并且一开始观测时并未发现隐藏在后面的恒星。那也就意味着三体世界处在离三体星球最靠近的那颗恒星的适宜居住区。 已知太阳的可居住区域是0.8-1.2AU ,因为恒星光度和距离呈二次反比,现在先考虑加速度可能最大的情况,红矮星虽然质量小但是光度更小。三体世界拥有m级红矮星,a级蓝色恒星和黄色恒星,一般来说m星的光度是太阳1/10
  • 250
    这也是提醒大家“维持统治”和“技术进步”的又一个冲突点。 毫无疑问,技术上马上就要成熟,而且就是区块链的下一个发展方向:把拥有大量用户的现实应用搬到上面去。 但问题也就出来了。 目前磁力链接的DHT网络可以说是P2P网络最早期的1.0形态,然而它就已经让统治者很头疼了,因为通过它来分享文件很难禁止,虽然还是存在缺陷,可以用大量假节点来搞污染,毕竟没有严格的工作量验证,而且可以用和官方合作的下载工具来进行一定程度的
  • 1581
    本帖收录的是《三体》中比较有争议的几个问题,并给出历代三体读者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和一般结论。
  • 257
      谈起罗辑,就不得不先提到叶文洁。叶文洁的分析,动笔在这篇之前,准确的说是两者原本打算写成一篇,叶文洁在前,罗辑在后;后发现单篇工程量很大,且亦可拆分,于是各成一篇。   所以这两篇分析的【前后关联很大】,而且由于此篇的篇幅较长,不仅谈罗辑,还会涉及更多三体以及其他角色,是一个综合篇,暂时没空的推荐马克一下,【强烈建议看此篇前先阅读叶文洁篇】:   【人物分析】盛世之终,暮落之始——解读关于叶文洁
  • 86
      一.【真是反人类报复社会?】   ⒈从原文理出线索:   【对于普通的女性,也许时间能够渐渐愈合这些创伤,毕竟,“文革”中有她这样遭遇的女性太多了,比起她们中的很多人,她算是【幸运】的。但叶文洁是一位科学女性,她【拒绝忘却】,而且是用【理性】的目光直视那些伤害了她的疯狂和偏执。】   ⑴ 遭受迫害与诬陷的【仇恨】并不能直接导致她的背叛,而只是一个导火索,为之后关键的【两条直接原因】提供了条件:   ①
  • 167
    前言: 本帖收录的设定仅限于鲜为人知的事实结论或者在小说剧情层面具有逻辑自洽性的设定,不收录【叶文洁是女的所以可以怀孕生孩子】【史强可以会抽烟】【桌子有四条腿】这类常识性的设定。 本帖收录的设定主要有以下四类: 【剧情逻辑设定】【科技设想设定】【历史背景设定】【人物行为设定】 本系列帖子另请参阅(本帖是参考资料系列最后一贴): 【三体bug大全】https://tieba.baidu.com/p/5225405402 【三体中可能被我们忽略的事】https://tieba.
  • 892
    本文并非是用三体去和红楼梦做对比,因为完全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小说类型根本没有可比性,所以本贴说的其实是小说对比以外的事情。 【问题一】对《三体》是否可以进行类似“红学”的研究? 首先,红楼梦成为名著,很多人认为是因为作者的文笔好,但实际上红楼梦的文笔在历史上并非最好,而四大名著其他几部也不是都靠文笔致胜成为四大之一的(虽然四大的文笔都很不错,但是不是都能算上顶尖,比如西游记里面啰嗦话很多,人物出场描
  • 24
    如果我真正爱某一个人,那么我就会爱所有的人,爱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某一个人说:“我爱你”,那么我一定能说:“从你的身上会体现我爱每一个人,通过你可以看到我爱世界,也会体现我爱自己。”——by弗洛姆《爱的艺术》。 当我再一次读完《黑森》,脑子里突然出现了这么一段话。这段话是当初用来在女朋友面前装酷耍帅用的。那时候还在上中学,偶尔拽两句西哲名言会显得自己特别高大上。和所有的早恋男女一样,我们也是偷偷摸摸地恋
  • 647
    本文涉及《三体》小说剧透,不想被剧透者慎入 本帖前言: 很多自认为是《三体》忠实粉丝的人会有这样一种倾向: 当你说三体很肤浅时,他们会激烈反对你,但是当你和他们深入讨论三体的剧情时,他们会信誓旦旦地告诉你三体的故事内容就如字面意思那么简单,例如【三体人不懂欺骗】。 你若反驳他们说【假如三体人不懂欺骗,那么三体1里面28G硬盘资料中明确指出三体人懂欺骗懂谋略】岂不是和【三体人不懂欺骗】矛盾?他们会告诉你【大刘
  • 633
    在知乎上,我看到的最扎眼的帖子就是: 刘慈欣的《球状闪电》是不是民科? 知乎的同学还是很清醒的,这个帖子下面的回答显示出了知乎网友的水平,他们很清楚地知道幻想与民科的区别,那就是: 幻想作品的作者并不认为自己幻想的东西是真的,而民科认为自己提出的怪论是真理。 所以,《球闪》当然不属于民科,因为大刘很清楚他写的不是真理,只是想象。 但是有多少人像知乎网友这样清醒呢? 也许我们在《球闪》是不是民科这个问题上
  • 383
    前言:现在在各行各业中拿黑暗森林体系做文章的人越来越多,简直有泛滥成灾的趋势。各种对这一理论的奇葩论证与反驳漫天飞舞,严重污染了人们的视听。尤其是各种政治倾向的人的介入更是使得这个科幻设定戴上了难以计数的帽子。现在,我将尝试抛去各种干扰,让黑暗森林这一设定回归“一个自洽的理论”的本质。虽然不可能就此终结大量忽视逻辑的群众的无意义争论,总归也算是为维护科幻作品的清名出了一份力。 下面是正文:
  • 263
    你们不要认为我这个配图是为了搞笑,其实广电这个规定是对的,建国后还让你们成精的话,那些抗日神剧恐怕要把猪八戒请来杀日寇了。 有人说幻想文艺就可以随便驰骋想象,说这话的人头脑过于简单了。 我先举个和科幻没关系的例子给大家看看: 车田正美的《圣斗士星矢》中,凡是作者认为强的人物,几乎都是威力型的,技巧这个东西基本是被作者无视的,因为作者车田正美也确实没有那么灵光的脑子去让作品里的人物用脑子作战,于是圣斗
  • 390
    【科学奇幻】英文为【science fantasy】,其定义是借用【科幻science fiction】所设想出的科幻元素写出的奇幻作品。 很多人对这类作品的直观印象是,【科幻奇幻】属于【奇幻fantasy】(这个结论完全正确),但在含有科学元素的同时也含有魔法和神话等元素(我们主要想研究的是这后半句话)。 实际上【科学奇幻】不一定必须含有魔法元素,比如说,很多科学奇幻作品实际上是用了某些灵异、咒术、符文法术、召唤术、精神力控制甚至通过某些超自然
  • 266
    我们三体吧有一种倾向,非常执着于为科幻作品挑毛病,这是对的,毕竟科幻的终极目标就是引发科学思考。 但是,我们是否应该举着【科学思考】的大旗贬低那些设定有问题的昔日科幻经典(比如星战或迷航)? 我认为不应该。 我不想大谈经典好在哪里,我只想说说我们为何不该贬低经典。 我现在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和我一起思考一下: 假定我手里现在有两本科幻小说,一本叫做《未来框架》,另一本叫《未来细节》。 《未来框架》中只对
    bjewgmb 1-24
  • 59
    【一、飞碟的飞行能力】 有关飞碟的传说中,大多会提到飞碟的飞行能力。 飞碟可以依靠某种褪惯性技术(消除惯性质量)来实现光速甚至超光速飞行。 由于消除惯性质量,飞碟的飞行没有加速过程,所以相关地摊文学总是提到飞碟会瞬间加速,消失在目击者视野中。 此外,飞碟还能锐角转弯,这也是褪惯性之后的一个结果,由于惯性质量消失,飞碟的变速完全无视我们已知的动量守恒定律。 飞碟一般以几何对称中轴为轴自转的,所以它们飞行时
  • 75
    【前言】 中国科幻最大的问题不是缺少千里马,而是缺少伯乐。 在大刘受到关注的同时,我也希望人们能捎带关注一下我们国内的其他科幻作者,毕竟中国科幻不可能只靠大刘一人撑起全局。 本系列(国内其他科幻作家系列)用于介绍大刘以外的国内科幻作家,将不只限于已经成名的作者,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推荐不知名作者给我,我阅读他们的作品后感觉水平不错,也会把他们放在这个系列里介绍。 你们也许会质疑我是否有水平当这个伯乐,不
  • 171
    我一提【科幻要有科学根基】,一些人就坐不住了,非要争辩说【科学根基会限制死科幻的想象力】。 那么【科幻的科学根基】到底是怎样的? 我先给大家说说【科学假说的科学根基】。 【科学假说】指的是猜测性的、或者构想性的【准科学理论】,它们有科学理论的形制,但由于缺乏实证检验,还不能被认可为科学理论,简单来说就是【科学理论猜想】。 【科学假说】与【民科理论】的基本区别就在于: 科学假说可以钻已有科学尚未有定论的漏
  • 1133
    科幻(science fiction)与科学奇幻(science fantasy)最直接的区分判据就是看是否尊重科学已知的定律和禁律,尊重科学定律和禁律的就是科幻,否则就是科学奇幻。 比如说【物质的温度无法低于绝对零度】【永动机不可能存在】这些都属于科学禁律,如果一部SF作品允许物质温度低于绝对零度,又或者允许存在永动机,那么它就显然不尊重科学禁律,它就属于科学奇幻。 再比如说,【飞船应该有惯性】属于科学定律,如果一部SF作品写道【飞船关闭了
  • 30
    猜测,RT,第二舰队出发后,叛变母星,将母星视为威胁,通过短距离曲率驱动加速暴露母星的威胁程度,再借人类之手公布坐标。 第二舰队本身就没打算返航,因此母星不但毫无利用价值,反而成了威胁。
    Laosjº 8-15
  • 197
    看到三体突然想说点什么,没什么条理,想到哪儿是哪儿了。
  • 183
    原来那个帖子写的太乱,所以重新整理为本帖。 先给各位吃瓜看官讲讲什么叫做【三体宇宙】。 我们先讲一讲【DC宇宙】【漫威宇宙】【星舰迷航宇宙】和【星球大战宇宙】的实质,诸位便会对【三体宇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有一些概念。 在诸如超人、绿箭侠、闪电侠成为拥有大量读者的虚构英雄人物之后,有关的周边产品(例如漫画、小说、影视剧、服装、玩具等等)开始在商业领域大行其道,拥有这些虚构英雄的版权的厂商(DC)为了保护自己
  • 171
    虽说是新手任务,但是本人的讨论风格还是比较严谨的,请吧务们高抬贵手!也请有兴趣的吧友耐心看下去。 征询一下吧主们的意见:@厉风 @血染图腾 @江藤纪之介 前言 直至今日,由两大公理和两个假设推演出来的黑暗森林理论,对我来说依旧是一个迷人而又qualified的理论体系。至少从原文的叙述来看,黑暗森林理论是博弈论的完美体现,是纳什均衡中的“囚徒困境”的翻版。 但是因为最近金融经济学专业有一门关于博弈论的课程,刚好复习到相关
    ---- 7-15
  • 559
    楼主所提出的太空战概念在近未来可预测范围内,不会谈到二向箔光粒这类几万年都不一定出现的超级武器,如果有人对楼主的观点有不同的理解,也请不要直接就喷人,请用你的观点来说服我 下面我会放出几个我的观点
  • 134
    本帖献给长文恐惧症患者 ============== 一、前言:什么样的科幻小说才是好的科幻小说=============== 能写出让更高智商的读者拍手称道的文章的作者才是写作高手,只能写出忽悠学龄前儿童的文章的写手再受欢迎也是辣鸡。 要写科幻小说,一定在写作之前就做好打算是写给高智商人群看的。 对高智商读者而言,如果你的故事设定各种不合理,那么就算你码出再多科技论文给你的科幻设想撑腰,你这小说在他们眼里也只是意淫文,而科幻不能意淫。 为了
  • 143
    科学史和科幻史上都不乏这种案例: 科技学者或者科幻作者完全只凭一拍脑袋的猜测,却猜对了结果,或者虽然没猜对结果,但被后世证明他们猜得很有道理。 一个很著名的案例就是量子力学奠基者之一德布罗意的一个一拍脑袋的物质波设想居然成了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石之一。 类似的案例多如牛毛,例如在近代相对论研究者搞清双生子佯谬真正的理论解释(世界线解释)前,就有一些相对论研究者猜到双子佯谬实际上与广义相对论完全无关;数学
  • 32
    【小钰说三体】(二)【事件志】三体游戏的三个层面:从历史、科学到哲学 提 要 三体游戏在《三体》中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作者为什么写了那么多玩游戏的过程?游戏的过程,也是作者(一名电工)从历史、科学与哲学的层面,对于文明的自我探索、自我发展、自我反思的过程进行的一次完整的解读。这种解读看似立足于三体文明,但实质还是对于人类文明的反思。 三体游戏是地球ETO组织耗费巨资开发,用于推广自身理念的游戏。游戏通过人类
  • 158
    在《三体》第一部中,有一个主要的情节:汪淼通过玩三体游戏,知道了三体世界的恒纪元和乱纪元,知道了三体人为了适应极端的环境而进化出的脱水与浸泡技能,知道了数百轮三体文明为了预测三颗恒星的运动而做出的努力。当得知三体问题无解后,三体人只有移民外星,跟宇宙赌一把,在太空中寻求出路。 第一次看《三体》的时候,我被大刘的想象力震撼了,思绪也被那个极端严酷的奇妙世界所吸引。看到ETO的线下聚会那一段时,才由潘寒的
  • 49
    最近又看到小风风坚持说,三体人早在对伊文思对话时就已经开始对他进行战略欺骗,掩盖自己的文明极其擅长谋略的真相,想通过伊文思带给地球人一个“三体人不会谋略,或者说谋略程度只如地球小孩那般”的印象。我始终认为小说或者大刘是真的把三体人设定为不擅长谋略,不会欺骗的种族。 有这么几个原因: 1、大刘本身就是个单纯的技术宅,直癌男。从他一直以来的作品可以看得出,他通过作品想表达的并不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故事,他想表
  • 246
    本人初二狗,如有错误请纠正 另外,此帖念诗moha者一律删除。 前言: 该贴的星际战争科技指向为可控核聚变,人工智能,激光技术等相对成熟的时代。能够在太阳系内进行殖民(差不多就是掩体纪元的技术水平) 反物质,空间跳跃,因果律武器,光粒打击,十万人,吧主厉风等等一系列在至少目前看来不可能的,或者纯属扯淡的乃至违反相对论的武器不在讨论范围内 ————萌萌哒分割线———— 首先,我个人认为,在一个可控核聚变和人工智
  • 1252
    【前言】本帖非答疑帖,不负责回答任何问题,仅列出原作一些细节(容易被忽略的) 本帖所有说法均基于《地球往事(三体)》三部曲原作(有原文为据) 【1】《三体1》是否是关于文革的小说? 【答】不是。刘慈欣在《三体1》前言中写道: =====其实这本书不是文革题材的,文革内容在其中只占不到十分之一。。。======= 【2】《三体》是不是《球状闪电》的续集? 【答】不是。刘慈欣在《三体1》前言中写道: =====本书虽不是《球状闪电》的续集
  • 49
    题目:人类文明守望者—浅谈《三体》人物形象之章北海 “如果一个目的是正当而必须做的,则达到这个目的的必要手段也是正当的人必须采取的。 ――亚伯拉罕 · 林肯 不知道很多人是不是像我一样,对《三体》系列的第二部黑暗森林情有独钟。和第一部的地球往事,第三部的死神永生比起来,黑暗森林的情节是更通俗的。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较量碰撞也在第二部中达到了顶峰,一大批有个性的人物先后登场,其中让我影响深刻的莫过于太空军
  • 309
    前些年在刚刚读完三体之后,觉得死神永生是最好看的。但是,当再一次把书拿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只有前两本值得再读第二遍、第三遍。个人一直觉得, 只有值得反复看的书,才能堪称经典。尤其是黑暗森林,已经完整读过六七遍了,书都翻烂了,但每一次都有一些不同的收获。黑暗森林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的,让人百看不厌,文笔可以,结构完整,中心突出,线索比较清晰。相比第一部,多了一些大气,相比第三部,多了一些现实。 刚看完三体
    vjnhn 7-27
  • 398
    注意下面那图里面有一位女士甚至直接哭了唐老鸭就这么令人感动?! ======================================= 三体中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 罗辑?章北海?维德?李云龙? 不要吐槽,我为什么要提【李云龙】呢?其实在《亮剑》的粉丝里,也有过争论:李云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英雄。 这问题从何谈起? 我们很多人都看过《亮剑》,李云龙是个不按常理出牌却总能蒙对的高手。 但《亮剑》的粉条里也不都是脑残粉,也有一些对《亮剑》抱有审慎态度的人,
  • 16
    【个人整理】三体1~3部人物组织、术语、经典台词中英翻译对照表v3.0,也应该是最后一版。全部都是英文版三体三部曲的正式翻译,供大家交流讨论使用。第三部的术语量是一二部加起来的1.5倍多。 =================================================================== 度盘地址:http://pan.baidu.com/s/1hs7FTEc。 截图只是一小部分,多的截不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