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102,830贴子:3,362,251

闪击战之父装甲兵之魂

  • 74
    1940年5月,法国陆军的第1集团军群、法军第二集团军群和第7军驻守在从瑞士绵延至北海的东北战线上,这些军队的组成包括: 63个步兵师,7个摩托化师 3个装甲师 3个轻型机械化师 5个骑兵师 13个要塞师 另外有17个步兵师、2个摩托化步兵师和3个装甲师组成的预备队。 第一集团军群: 第一集团军; 第3军;机械化1师,第2北非步兵师 第4军;第32步兵师 第5军;第101步兵师,第5北非师 骑兵军;第2骑兵师,第3骑兵师 比利时第7军;第8步兵师,阿登第2轻步
  • 399
    经历精实、精进、精粹三案后,目前台湾陆军尚保有30个旅/指挥部级别单位,共约13万人,包括: 3个军团指挥部(第六、第八和第十军团) 4个防卫指挥部(花东、金门、马祖、澎湖) 4个地区指挥部(关渡、兰阳、东引、台东) 4个装甲旅(542旅、564旅、584旅和586旅) 3个机械化步兵旅(234旅、269旅和333旅) 3个炮兵指挥部(第21、第43和第58指挥部) 2个航空旅(601旅、602旅) 1个特战指挥部(陆军航空特战指挥部) 6个预备役步兵旅(104旅、153旅、203
  • 11
    改变方针,加强绝对国防圈(1943.9——1944.3): 一、今后应采取的战争指导大纲。(1943年9月25日大本营与政府联络会议决定)   方针:   (一)帝国以在今明年内决出战局大势为目标,继续粉碎美英等敌国的进攻企图,迅速确立必胜的战略态势,同时迅速增强决胜战力,特别是航空战力,并主动进行对美英的作战。   (二)帝国须进一步密切同德国的合作,为完成这场共同的战争而迈进,同时主动谋求对苏关系的好转。   (三)迅速确立
  • 14
    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1942.8——11): 爪达尔卡纳尔岛的地面战(1942.8.7——1943.2.7): 二、一木支队进攻时双方的兵力编组及损失:   (一)日本军:   1、一木支队(队长一木清直大佐),步兵第28联队(以1个大队为基干的特殊编制)的主力916人,机关枪8挺,步兵炮2门。 2、瓜岛守备队(队长门前海军大佐),横须贺第5特别陆战队高桥中队(113人),机场修建部队的幸存者。【备注:】(一木支队几乎是独立作战,并未同瓜岛守备队协同。
  • 9
    狙击棱线作战 1952年10月14日——11月24日: 参战部队与指挥官: 米军第九军团 军团长 詹金森少将(11月8日晋升中将) 韩国第二师团 师团长 丁一权中将(11月1日,姜文奉少将接任) 第十七联队 联队长 殷硕杓大领(金弼相中领,11月20日接任) 第一大队 大队长 金忠九少领(崔泰炯少领,10月25日接任) 第二大队 大队长 姜斗臂少领 第三大队 大队长 吴寿恒少领(金景植少领,11月8日接任) 第三十一联队 联队长 金容珣大领 第一大队 大队长 高一燮少
  • 3
    青岛攻坚战(1914.9——11): 一、日方兵力及编成; (一)陆军: 第18独立师団(师団长神尾光臣中将) 下辖:第18师団; 第29步兵旅団(原隶属第3师団,1914年10月增配), 第3野战重炮联队(150毫米榴弹炮), 第2野战重炮联队(120毫米榴弹炮·), 第1独立攻城重炮大队(150毫米榴弹炮), 第2独立攻城重炮大队(200、240毫米榴弹炮), 第3独立攻城重炮大队(100毫米加农炮), 第4独立攻城重炮大队(280毫米榴弹炮·), 独立重炮中队(150毫米加
  • 12
    主要数据: 一、双方军事实力: 1, 俄国陆军:总兵力207万人。步兵1740个大队、骑兵1085个中队,火炮12000门。 远东兵力:开战初有步兵90个大队,火炮172门。到战争末期增加到步兵687个大队、火炮2260门。 俄国海军:总吨位合计约80万吨。 太平洋舰队19万吨,战舰7艘,装甲巡洋舰4艘。 波罗的海舰队26万吨。战舰11艘,装甲巡洋舰12艘。 其他尚有黑海舰队等。  2,日本陆军:战前总兵力为13个陆军师団,2个骑兵旅団、2个炮兵旅団; 总计步兵156个大队
    柳8腰 12-2
  • 8
    主要数据   一、米军进攻莱特岛的兵力编组:   参谋长联席会议:   西南太平洋地区总司令部D·麦克阿瑟大将;   联合国空军G·G·肯尼中将;   第5空军E·P·怀特赫德少将;   第13空军S·C·斯特里特少将;   英澳空军W·D·博斯托克空军元帅;   共约3200架飞机;   美第6军(上陆部队):W·克鲁格中将,上陆部队计约202500人。   第24军団:J·R·霍奇少将, 以第7步兵师団、第96步兵师団为基干,约51500人;   第10军団:F·C·西
    北条家 11-29
  • 9
    一、日军兵力量编组:   (一)陆军   第8方面军(司令官今村均大将)   第17军——负责所罗门方面(以第6师団为基干)   第18军(司令官安达二十三中将)——1944年3月25日以后转隶第2方面军。第20师団(1月下旬登陆,修建机场、公路等,并担任北岸警戒任务,其后主力向芬什哈芬发动反击);第41师団(2月以后陆续登陆,分批增援第51师団,主力建完基地后在北岸作战);第51师団(主力在丹皮尔海峡覆灭,部分兵力进攻瓦胡岛,同从
  • 2
    主要数据    一、1944年,日军的兵力及编组    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中将    ├─第15军(牟田口中将,以第15、第31、第33师団为基干)——参加英帕尔作战(英帕尔作战    │  失败后,片村中将继任指挥官,在得到第53师団和第24独立混成旅団的加强后,负责钦敦江    │  方向的防御)    ├─第28军(樱井中将,以第54、55师団和第2师団(7月16日转隶第33军)为基干,负责阿恰布    │  作战,后负责西南沿岸的防守)    ├─
    北条家 11-18
  • 3
    主要数据    一、日军的兵力及编组    (一)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       ├─第15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中将)          ┐       │ ├─第33师団(以3个大队为基干,3月下旬由中国奔赴缅甸)   ├初期       │ ├─第55师団(欠南海支队)                ┘       │ ├─独立守备步兵第42大队           ┐       │ ├─第18师団(欠川口支队)           │  
  • 20
    主要数据:   一、远东苏军的编成(1945年8月9日)   远东军总司令官:华西列夫斯基元帅。   外贝加尔方面军,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第17军——以3个步兵师団为基干,第36军——以2个军団(5个步兵师団)和2个步兵师団为基干,第39军——以3个军団(9个步兵师団)和1个战车师団为基干,第53军——3个军団(7个步兵师団),第6亲卫战车军——以1个坦克军団、2个机械化军団、2个摩托化步兵师団为基干。机械化骑兵兵团——以1个骑兵师団、4个
  • 6
    一、联合军“冰山”作战的兵力及编组    太平洋方面最高指挥官:尼米兹海军大将    ├─中部太平洋部队指挥官:斯普鲁恩斯海军大将    │ ├─支援部队(第50特混舰队)指挥官:斯普鲁恩斯海军大将    │ │ ├─美国航母特混舰队(第58特混舰队):米彻尔中将    │ │ │  (大型航母10艘、小型航母8艘、战舰18艘、巡洋舰16艘、飞机约1,000架)    │ │ └─英国航母特混舰队(第57特混舰队):罗林斯中将    │ │    (
    Saxonica 11-17
  • 43
    印度海军现役总兵力为5.47万人(包括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编有东部,西部,南部和远东4个地区司令部,东西二支舰队(分别驻维沙卡帕特南和孟买)。另编有潜艇司令部(驻维沙卡帕特南)和海军航空兵司令部(驻果阿)。 航空母舰: 1艘维克拉马蒂亚号级航母 1艘维克兰特号航母 驱逐舰: 3艘加尔各答级导弹驱逐舰 3艘德里级导弹驱逐舰 5艘吉普特级驱逐舰 护卫舰: 6艘塔尔瓦级护卫舰 3艘什瓦里克级护卫舰 2艘戈达瓦里级护卫舰 3艘布拉马普特拉级护卫舰 8
  • 44
    一、日军的兵力及编组——主要为冲0绳本岛 第32军(司令官:牛岛满中将) │  (部署在冲0绳本岛的兵力)总兵员约86,400人    ├—第24师団(雨宫中将,以9个大队为基干,野战炮8门、100毫米炮16门,160毫米炮12门)    ├—第62师団(藤冈中将,以8个大队为基干,各大队有步炮2门、山炮2门,各大队约1,200人)    ├—第44独立混成旅団(竹木少将,以6个大队为基干,100毫米炮8门、山炮8门、速射炮8门等)    ├—第27战车联队(以25辆中战车和14辆轻战车
  • 20
    主要数据   一、联合军方面进攻部队的兵力及编组   太平洋方面最高指挥官:尼米兹海军大将   第5舰队司令:斯普鲁恿斯海军大将   快速航母特混舰队(第58特混舰队,米彻尔中将)   航母特混舰队5个群(以11艘大型航母、5艘小型航母、8艘战舰、6艘重巡洋舰、9艘轻巡洋舰和77艘驱逐舰为基干)   联合远征军(第5l特混舰队,特纳海军中将)   远征部队(史密斯海兵队少将,以海兵队3个师团为基干)   支援航母部队(以12艘护
  • 17
    一、8月15日的战时体制    1945年8月15日,日潜艇部队的战时体制(下落不明的潜艇除外)如下。   第6舰队下辖有:第1潜艇队,编有4艘潜艇,即“伊-14”号和3艘“伊-400”型艇;   第15潜艇队,编有17艘潜艇,即大型潜艇4艘、旧式海大型潜艇5艘、高速潜艇2艘、“吕-50”号、丁型潜艇3艘、“波-101”型2艘;   第16潜艇队,编有4艘潜艇,即“伊-369”号、3艘“波-101”型潜艇;   第52潜艇队,编有7艘“波-201”型潜艇。   第11潜艇
  • 12
    日军之战车师团,其编制之总人数约为13820人(这时其步兵师团,总人数已达24440人)。其情况为:   (一)战车联队为1070人左右,编有中战车3个中队,轻战车1个中队,炮战车(自行火炮)1个中队,1个维修中队。   (二)机械化步兵联队,约为3030人,编有3个大队。每大队为3个步兵中队,1个重机枪中队;联队直属1个山炮中队。   (三)搜索队约为700人,有轻战车2到3个中队,步兵1个中队,自行火炮1个中队。   (四)速射炮队约为340人
  • 239
    给二战的美国陆军洗地
  • 39
    英国远东军 总司令:罗伯特波帕姆空军上将 马来亚部队,指挥官珀西瓦尔中将 下属第三印度军,第三军包括第9丶11印度师(共计5个旅) 第十二印度旅 澳军第八师(师长班内特少将)下辖22,27步兵旅一个炮兵旅及工兵团等守备部队及马来西亚义勇军 新加坡部队 指挥官:西蒙斯少将 下辖 英军第十八师及守备部队守备部队 缅甸部队 指挥官:麦克劳德少将 下辖 第一缅甸师和印度一个旅(缺乏火炮等在内的重武器)另有三个旅的驻军 香港部队 下辖分别驻守香港岛
  • 134
    本来在萌咪的那个贴子里我已经下了结论,师改旅是将军队从以师为核心配备战斗部队和支援保障部队组成战术兵团的旧模式,改成战斗部队和支援保障部队并列为旅、共同组成新的战术兵团的新模式。但我又想了想,那只是美国人的思路(当然PLA也学了),师改旅的另外两家大户毛子和4V显然不是,所以还是要专文论述才行。
    O2Fe3º 2-13
  • 8
    (昭·一七·二·一五现在调) 一 南方军总司令部   南方军总司令官  陆军大将  寺内寿一 (11)     南方军总参谋长  陆军中将  冢田攻  (19)     南方军总参谋副长  陆军中将  青木重诚  (25)     南方军参谋(第一课)  陆军大佐  石井正美  (30)     南方军参谋(第二课)  陆军大佐  小畑信良  (30)     南方军参谋(第三课)  陆军大佐  石井秋穗  (34)    
  • 30
    1940年10月初,当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了解到了八路军的整个百团大战进攻情况后,即令所属部队,首先坚守和恢复各铁路沿线的据点,协同铁路工程部队修复铁路和桥梁,组织部队向铁路两侧及八路军根据地进行扫荡。   第1军所进行的报复性扫荡,因整个兵力不足,分3期进行,主要是合围在晋东南的第129师。其第1期扫荡晋东南的计划为:   (1)以独立混成第4旅团从辽县,第36师团一部从潞城,以南北对进,扫荡辽县、潞城、襄垣、武乡之第129
  • 122
    战列舰: 罗马号 意大利号 维托里奥·维内托号 安德烈亚·多利亚号 卡约·杜里奥号 朱利奥·凯撒号 重巡洋舰: 戈里齐亚号 博尔扎诺号 轻巡洋舰: 萨伏伊亲王号 奥斯塔公爵号 雷蒙多·蒙特库科利号 朱塞佩·加里波第号 阿布鲁齐公爵号 阿提里奥·雷格罗号 路易吉·卡尔多纳号 斯契皮翁内·阿弗瑞卡诺号 珀姆佩奥·马格诺号 相比起昔日的世界第四海军,这阵容简直是惨啊……
  • 6
    资料出自何志浩:抗战期间兵员补充实录 联勤出版社 1958年12月印   何将军在抗战时担任军政部徵补司长,此书是根据他所保存的档案编辑而成.   1944年11月7日兵役署统计   1军张卓 官1249人 兵22203人(不包括军直与167师)现有数40568人编制数45707人攻击军   2军王凌云 官1984人 兵21090人   3军李世龙 官1546人 兵22500人编制数21052人   4军沈久成 官1221人 兵16043人编制数36599人   5军邱清泉 官2207人 兵29228人   10军李玉堂18982人 编制数36788人   13
  • 46
    日军第五师团的编制数: 日军第五师团配置表(按挽马师团标准) 师团司令部: 人员330,马165,各种枪95,非机动车63. 第九旅团司令部: 人员75,马20,各种枪36,非机动车4. 第十一步兵联队: 人员3747,马526,各种枪2590,各种炮14,掷弹筒76,非机动车256. 第四十一步队联队: 人员3747,马526,各种枪2590,各种炮14,掷弹筒76,非机动车256. 第二十一旅团司令部: 人
  • 16
    关于统计数据的争论——构成合围圈的第6集团军的力量 各种各样的图标和统计数字,已经非常清楚地显示了第6集团军在合围圈中的总兵力。统计1942年11月19日在合围圈中的第6集团军的总兵力非常困难,主要因为在第6集团军中混杂着很多自愿为德军而战的俄罗斯战士,这些人也被包括在了日需给养人数之中,并没有分开的单独记录。在一家军史研究出版社的帮助下,1947年曼弗雷德·克里希出版了《斯大从格勒:战役的分析与统计》一书,但是书中所
    zgtljt 10-26
  • 6
    一、 英格兰舰队   英格兰舰队所属舰队之吨数视所引用资料而异,很不确实。例如伊丽莎白女王直属的加里昂船“凯旋”号 900-1100吨,“胜利”号600-800吨,“虎”号160-200吨,商船的情况也是如此。各船的船员人数是按当时食物配给帐本或者工薪开支帐本估算的,故较为准确。 1. 伊丽莎白女王直属舰队   舰船名 吨位 船员 备炮 建造年 改装年 备注 水手 炮手 士兵 合计 加里昂船 1 “凯旋”号(Triumph) 1100 300 40 160 500 44 1561 1595 马丁·弗罗比舍
  • 60
    虽然地中海的同盟国海军在1942年夏季的一系列破袭战中损失惨重,但是截止火炬行动时,其纸面实力仍然能够做到完全压制轴心国在地中海的海上力量。 截止1942年11月8日: 战列舰/战巡: 纽约号、德克萨斯号、马萨诸塞号、纳尔逊号、罗德尼号、约克公爵号、声望号、洛林号。 航空母舰: 突击者号、百眼巨人号、胜利号、可畏号、暴怒号、猛烈号、不挠号 护航航空母舰: 桑加蒙号、切南戈号、苏万尼号、桑提号、比特耳号、冲锋者号、复仇者号
    方浩207 11-11
  • 60
    多国部队中央总部 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陆军上将 陆军司令部:约索克中将 海军司令部:阿瑟中将 空军司令部:霍纳中将 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莫纳汗中将 陆军兵力 第18空降军 下辖 第82空降师,101空中突击师,第24机械化步兵师,第25机械化步兵师,第11防空炮兵旅 第五军 下辖 第三装甲师,第12战斗航空旅 第一装甲师,第2装甲骑兵团(11月8日后又调入第7军) 第3军 下辖 第一骑兵师,第2装甲师,第一机械化师,第3装甲骑兵团,第三军直属炮兵 海军兵力 中东
  • 39
    在网上搜到的资料,真伪未知,自称是向日葵行动时德国机枪营的编制图 单单从这个图看这个营还配有反
  • 38
    隆美尔进入北非前,他的兵力大概是多少?另外,《对比与反差》中说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德军5万人,
    ---- 7-25
  • 136
    第一战区(蒋鼎文,同时兼第二战区“第一”副司令):炮兵第六团(欠第二营)(程维翰)、炮兵第十一团第三营 第二战区(阎锡山) 炮兵司令部(胡三徐):炮兵第二十三团(欠第一营)(侯殿成)、炮兵第二十四团(李翰斋)、炮兵第二十七团(阎作霖)、炮兵第二十八团(郑仪)、炮兵干部团(郭如彬) 第三战区(顾祝同) 直属重迫击炮营 第四战区(张发奎) 炮兵第十四团(梁均)、炮兵第十八团(熊再勋) 第五战区(李宗仁) 炮兵第
  • 119
    各个时期,尤其是早期 谢谢大仙小酱
    ---- 9-13
  • 8
    如题,另外如果是的话,一战时期的美国陆军师是否基本实行这个编制呢?还有这张图最小到步兵连,当
  • 77
    一、日军在缅甸的兵力及编组    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中将   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中将——负责英帕尔战役。下辖:    第15师团——从华中战场调入,1943年12月以后陆续到达,欠3个营    第31师团——1943年5月组建,9月以后陆续到达    第33师团    直辖部队(1个坦克联队、2个重型野战炮联队等)    第28军司令官:樱井省三中将——该军于1944年1月组建,负责西南沿海地区。下辖:    第2师团——瓜岛作战后在菲律宾重建,1
  • 147
    登陆部队为: 美国第一集团军 (司令布莱德雷中将),所辖兵力为第七军 (军长柯林斯少将),辖四个师,第四师为先锋,后续为第九十、第九和第七十九等三个师,主攻犹他海滩;以及第五军 (军长格鲁少将),共三个师,第一师和第二十九师一部任先锋,后续为第二装甲师和第二师,主攻奥玛哈海滩。 英国第二集团军 (司令邓普西中将),所辖兵力为第三十军 (军长布克纳尔中将),共三个师,第五十师和第八装甲旅领先,后续为第七装甲师和第四十九师,
  • 49
    总军,各国无对应 方面军,对应各国,集团军群 军,对应各国,集团军 军团,对应各国,军 师团,对应各国,师 旅团,对应各国,旅 联队,对应各国,团 大队,对应各国,营 中队,对应各国,连 小队,对应各国,排 分队,对应各国, 班 班,对应各国,组
    htm6317 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