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5,526贴子:10,001,566

未若隐笔记血史,言情小说掩春秋。

  • 186
    在《红楼梦》里曹公用尽毕生心血写了许许多多动人的如水女儿。但只有晴雯的这个形象是完整地,这足以见曹公对她的喜爱。在贾府的众多丫鬟中,也是她得
    送县官 11-10
  • 59
    解作动词用,只是分享些我个人的见解。我看红楼梦只看前八十回,后面的会看不下去。前八十回看了几遍,对书中故事有了印象,就有了些分析感想,分享出
  • 72
    最近有吧友和在下讨论,说到宝玉和宝钗的金玉姻缘乃是跛足道士所定,并非出自密谋。 (题外:本不想说许多的,没想到,整理着整理着,就不觉成了长篇
  • 192
    傅试、傅秋芳出现在35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这兄妹俩,前不提及,后无交代,就在这一回里生生横插进来,只亮那么一把,随后归
  • 191
    很多人怀疑黛玉诗词过于凄苦是否矫揉造作,因书中并无明言黛玉在贾母寄人篱下之苦,其实是没有“巨眼”,看不到细处。 只因黛玉的身份和贾母的怜惜,任何明处对黛玉的不利都是无异于找死,所以作者用暗笔,借用他人之眼之口写出黛玉客居贾府,并非如同大舅贾赦所说的“即同家里一样”。 谨以刘姥姥游大观园为例,浅谈黛玉的飘零之苦: 原文——第一句: 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
  • 134
    夜来翻纳兰词,窗外萧萧西风,脉脉夜雨。读到【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香消被冷残灯灭】时,只觉声哀情苦,不由想起黛玉。时光向后推移若许年,潇湘馆内,茜纱窗下,黛玉也有【耿耿秋灯秋夜长】【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之悲吟。 自古逢秋悲寂寥。无数文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千古伤心人纳兰性德如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秋
  • 50
    文、芳、藕、蕊、药 、葵、豆、艾、茄、宝、玉,不是植物中的蔬果花卉,便是常用于人名中的俗字。红楼十二官中,唯有她,堪可名“龄”。何谓“龄”?古者谓年为龄,齿亦龄也。优伶龄官,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那一年冬,贾妃奉旨省亲,东府里的蔷哥儿被贾珍派去姑苏请聘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姑苏城中,水雾迷蒙。来自北方的车马,浩浩荡荡,一骑红尘。中有一人,风流俊俏,白马雕鞍。那寻常巷陌中的幼女,粗服蓬髻,却
  • 27
    在古时,女孩子的手帕是非常私人的随身物品,不能随便送人。 传说海上有鲛人(鱼人),哭泣的时候泪水会化作珍珠,人们以此引申到手帕上,故称手帕为“鲛绡”。手帕也就有了代表以泪寄相思的意味。 而用素绢做成的一尺见方的手帕可以写字在上面,便称为“尺素”。传说尺素可以化为鲤鱼,传递思念之情到爱人手中。故有“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的古句。 冯梦龙的《素帕》对此描写更为直接,“不写情词不
  • 47
    大悲剧、大毁灭的大红楼,大同情、大悲悯的大基调,确实。但我想,红楼人物无一雷同,各有特点,无一僵硬死板脸谱化,个个生动、丰满、真实。 涉及到具体的每个人,各种不同的人性,在那大毁灭的结局未至之前,一大家子、扰扰攘攘各色人物,过着富贵繁荣而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平常日子,在这些琐琐碎碎的生活中,在这个具体而细微的过程中,作者难道不就是在一笔一画、细细致致地刻画不一样的人物,展现各种不一样的人性? 作者既
  • 38
    张爱玲女士恨《红楼》未完,但是,这其实也未必是坏事,因为读者可以沿着曹雪芹提供的路线,凭着自己的想象去猜测结局,这是何等有趣之事! 在我看来,黛玉的早逝虽然已经能确定,但早逝的具体顺序,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个人认为,黛玉是在她的“影子”一个个死亡之后,自己才身归离恨天的。她的“影子”,就是那些与她相似、可以影射她的人。仔细分析,她共有四个“影子”:晴雯、尤二姐、龄官、小红。
  • 91
    在《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中,跛足道人为超度士隐念了一首《好了歌》,传达出“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的思想,为后世称奇。然而比《好了歌》本身更加优美精致,与作品情节对应性更强的,则是甄士隐顿悟后为《好了歌》所作的注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
  • 32
    家世的低微既然不能决定这个人就是卑贱的,那家世的富裕也不能决定这个人是张狂的。 命运的路或者坎坷或者平坦,也不会改变伟大的思想。 首先楼主来分析一下宝钗。因为楼主对于黛玉是由衷喜爱,故此生怕被迷了眼,说得不客观。而对于宝钗,自认为从来是不黑也不吹的。 宝钗——“可叹停机德”。 宝钗的关键词在于“德”。这是一个对于社会道德规范和普世价值完全契合的女子。在古代,自然是遵从“三从四德”,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身
  • 187
    黛玉进了贾府之后,日子过得如何呢?在他人看来,黛玉应该是最幸福的了,上有贾母万般怜爱,中有宝玉常来陪伴,下有紫鹃用心服侍,并且寝食起居,一如宝玉。但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她不仅没感觉自己幸福,还写出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诗句。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贾府错综复杂,对于在贾府生活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口碑,而黛玉的口碑偏偏不好,原文中说道:.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 ,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
  • 22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这是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衡芜讽和螃蟹咏】中第三首螃蟹咏,由薛宝钗所作。可以说是三首诗里最好的。原文:【看到这里,众人不禁叫绝。宝玉道:“写得痛快!我的诗也该烧了。”众人看毕,都说这是食
  • 138
    大观园诗社是《红楼梦》的炫彩华章,钗、黛才情尽展于斯,不相伯仲。然而诗社的发起人却是贾探春。这预示了什么?探春有诗才,有品位,有理想,有魄力,遂会有发起海棠社之举。然而薛、林当前,左一个“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右一个“薛宝钗讽和螃蟹咏”,再加上后来者居上的“史湘云偶填柳絮词”,和“薛小妹新编怀古诗”,什么时候轮得到她出类拔萃?
  • 71
    多心,小性儿,行动爱恼人 这是史湘云对黛玉的理解,也是世人对黛玉的理解。 可是果真如此么? 哪个女孩儿没有一点半点脾气,哪个女孩儿不会吃醋赌气? 诉肺腑之后,大家都觉得二玉不像从前那么闹腾了,可是诉肺腑之前呢? 黛玉果真那样行动爱恼人么?面对这些情况,她是怎么样的反应呢? 一: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宝钗劝宝玉不要吃冷酒,讲了一通大道理。宝玉于是“放下冷酒,命暖来方饮” 从后面雪雁送小手炉,黛玉所说的话中可见,黛
  • 41
    一部水浒,梁山好汉个个是反骨,反朝廷、反贪官,反暗无天日民不聊生鱼烂河决的绝地江山一片。 半部红楼,锦缎温柔,满眼是莺歌燕舞钗裙、如花似月美眉,然而娇哝软语中、默默无声间,却可隐隐感受到颇有几块锋芒凛冽、韵律铿锵的“反骨”。 这么几位,天性骨子里带来一模一样的“反逆不顺”、抗拒不从,但是因身份地位不同,生活环境不一样,具体所反的内容、对象,却各有其类。 晴雯是宝二爷的丫鬟,是个“奴才”,但她骨子里自尊
  • 65
    一楼首先声明:前几天玫瑰色的晚餐吧友发帖过,她讲这首诗暗伏的是鸳鸯。我们俩交流过,我说的暗伏香菱。她让我也发帖,供大家讨论。因红楼本来就是一梦,各有见解本无异议。各位吧友千万不要以为我在跟玫瑰朋友在对唱。谢谢了。
    意当年 11-17
  • 90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有不少人认为《赤壁怀古》不是针对任何角色,而是起总领的作用。然而,我力排众议,凭借着自己的思路,得出了另一个答案:这首诗是贾母的丫鬟鸳鸯的判词。 在解析之前,我先要说明一点,据我的推断,鸳鸯很可能是意外死亡的女儿中的最后一个,至少是较晚死的一个。贾母死后虽然她一心要随贾母而去,但毕竟府中还有许许多多事需要处理,所以她暂时不能死。直到
  • 181
    四十八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香菱笑道: "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 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黛玉道:" 正是这个道
  • 226
    老规矩,一楼献给度娘
  • 448
     红楼梦成书以来,迷恋仰视的文字排上了月宫。但俺以为评者虽众,真正能接近红楼核心内容的是慕容素衣的《金陵十二钗评传》应该算半个,其余的那些,包括脂砚斋、蔡元培、胡适、周汝昌、刘心武等统统可以拉进大观园枪毙掉,拿去为袭人谄媚,和薛宝钗殉情。   要想破解红楼密码的谜底,应具三项潜质:   一,较深的文学写作功底和审美修养。红楼是超一流小说,三流以下的写小说经验和审美能力是无法破解红楼的。   二,贯通中
  • 61
    细说【莺儿】的名字典故,隐喻,性情,品格,及最终结局! 一切的秘密,藏在【满地梨花不闻莺】!!
  • 52
    次日起来,省过贾母,因往王夫人处来,正值王夫人与熙凤在一处拆金陵来的书信看,又有王夫人之兄嫂处遣了两个媳妇来说话的。黛玉虽不知原委,探春等却都晓得是议论金陵城中所居的薛家姨母之子姨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如今母舅王子腾得了信息,故遣他家内的人来告诉这边,意欲唤取进京之意。
  • 48
    巧姐判词【省略】,曲子是【留馀庆,留馀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由此可断巧姐在贾府被抄家后被她【俺】的【爱钱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所卖,幸亏遇刘姥姥所救。但【狠舅奸兄】究竟是谁,众说纷纭,各有论证。【狠舅】是王仁,这一点共识较多。但【奸兄】分歧较大,但我分析【奸兄】就是贾兰。证据如下:
  • 141
    贾环,空怀着“三少爷”的名号,却不能成为宝玉哥哥那样的凤凰儿。低贱的地位、猥琐的形象、荒疏的举止如同三道催命索,注定了他只能是一只小冻猫子,蜷缩在角落里,庸庸碌碌地活着,等待着庸庸碌碌地死去。 贾母的宠爱是温暖的阳光,却没有一道照向他;贾母的宠爱是和煦的春风,却没有一缕吹向他;贾母的宠爱是清凉的泉水,却没有一股流向他。 即使有机会混入花团锦簇中,他也是其中最卑微的。 那年元宵节,他写了一则谜语: 大哥
  • 80
    醉心于红学研究的,估计没有人不知道刘心武这个名字吧。我也算是闻名久矣,知道他做过《红楼梦》的钻研,几年前看过他在“百家讲坛”评《红楼梦》的讲稿,后来又在书店翻过几页他从原著八十回之后续的二十八回。刚才上网搜了下,才知道他还写过什么《班主任》之类,还得过“茅盾文学奖”,是《人民日报》的主编。对于当代小说家的大作,我向来没什么兴趣,鲁迅的书看多了再看这些书是一种折磨。况且我看书纯粹是为了享受,要我硬着
  • 200
    看到一篇谈贾瑞之死的贴子,把贾瑞和林黛玉相提并论,似乎他们都是爱而不得、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悲情人物,作者给予同样的悲悯。这种观点我万万不能苟同,所以把我的观点写出来供大家商榷。 先来看看作者的一段话吧: 【情感带来的是哀伤,是美;肉欲带来的是功利的欲望,是丑。美丑的对抗中,我们自然看的出作者的立场,但曹雪芹却没有厚此薄彼的意味,他不仅同情黛玉,他也同情贾瑞。他为黛玉哀伤,也为贾瑞惋惜。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
  • 50
    一、 一部《红楼梦》历经曲折后,终于艰难地诞生了。在这长期岁月中,历代有不少的文人学者们,为《石头记》后续写作,并为坚持捍卫曹雪芹原作原意,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更新下去…… 随之,纷杂所呈现的各种评论焦点,有关覌点都是围绕着今后如何实质性有效地来突围《红楼梦》人物问题。因为,此事会直接地关系到书中众多人物生死攸关的命运归局大事,及紧密地传承着人物整体布局的具体事例现象,倒究竟是通过综合交叉茅盾升级的冲突
    曾天泓 11-24
  • 66
    先说湘云曲子里【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无论湘云请客,栊翠庵连诗,醉卧芍药眠等等,无不说明史湘云豪阔大度。可是林黛玉就小性吗?我看未必。请看二十二回给宝钗过生日他们俩现:
  • 327
    44回,凤姐酒后发威,平儿委屈挨打,宝钗婉言相劝: “你是个明白人,素日凤丫头何等待你,今儿不过她多吃一口酒。他可不拿你出气,难道倒拿别人出气不成?别人又笑话他吃醉了。你只管这会子委屈,素日你的好处,岂不都是假的了?” 宝钗那叫什么?与其说是对平儿的劝慰、安抚,不如说是对平儿的施压,巧言中暗含厉色,其实是为凤姐的极力维护和辩解。真是自私冷漠透顶了,其本质无非是“维护自身阶层的绝对利益、权威”,是屁股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