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普及吧 关注:7,018贴子:40,173

承古拓新 坚守精诚 潜心学术 司命医人

  • 0
    手针疗法是在手上取穴扎针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使手针疗法有了发展和提高。手针取穴多在指关节和指掌关节赤白肉际处,对疼痛和一些急性病疗效较好。 中国医学遗产手针疗法取穴及适应症的参考 手针穴位及适应症 腰腿点:位于手背腕横纹前1.5寸、第二伸指肌腱桡侧及第四伸指肌腱尺侧共两点。主治:腰腿痛、腰扭伤。 踝点:位于拇指桡侧掌指关节赤白肉际处。主治
  • 32
    刺络疗疾术独有的络病理论认为:“久病必瘀”、“重病必瘀”、“痛症必瘀”、“难病必瘀”。许多疑难杂症,存在瘀血阻滞气机,在适当位置寻找瘀络,刺络放血,常可立见奇效。本文系统介绍刺血疗法临床实用经验,纯属干货,与大家分享。
  • 0
      肠胃激综合征(IBS)是消化内科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一般认为,精神因素和肠道动力学改变在发病上占重要地位。过去医界称此症为结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结肠痉挛、粘液性结肠炎等,病情常随情绪变化而波动。IBS分为腹泻型和便秘型,其中便秘型患者的结肠动力紊乱主要表现在乙状结肠内压增高,高幅推进收缩波减少,肛门括约肌对直肠扩张的反应性迟钝。笔者认为IBS的中医病因病机多责之于外来毒邪与内生毒邪,致使肝脾肾功能失调,尤
  • 0
      综合文献发现,辨证论治仍是目前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的最基本思路。历年来,多数中医学者都是将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症状作为主要辨证标准来处理,疗效标准也以运动障碍症状的改善为主要观察指标,因此,可以认为这些文献主要针对的环节是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症状。   目前报道的帕金森病辨证分型有17个之多,其中气血两虚、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风痰阻络4个证型重复率稍高。   王永炎等认为,对气血两虚伴有血瘀风动的帕金森病患
  • 0
      痹证是指由于[url]http://风寒湿[/url]邪侵入,导致气[url]http://血运[/url]行不畅、[url]http://经络[/url]阻滞而使肢体关节、肌肉出现酸楚、重着、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可按几种情况来选用中成药治疗。   [url]http://行痹[/url] 表现为肢体关节肿胀酸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或[url]http://恶风[/url][url]http://发热[/url],因[url]http://外感[/url]风寒湿邪而风邪偏盛所致,治以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可用[url]http://九味羌活丸[/url]、[url]http://祛风止痛片
  • 2
      (一)[url]http://脉象[/url]   [url]http://散脉[/url]举之浮大,涣散不收,按之则无,漫无根蒂。其状如杨絮之飘落,轻虚飘忽,踪迹散漫。   (二)脉理与主病   1.[url]http://常脉[/url]   《[url]http://内经[/url]》云:“心脉浮大而散”,“[url]http://肺脉[/url]短涩而散”。此散乃常脉,当为脉来舒缓不拘之意,为有胃气、有神的表现,与病脉之散不同。若果为散漫无根的散脉,则为死脉,起码也是危重的病脉,[url]http://根本[/url]不是常脉。   [ur
  • 26
    发一个治疗跌打损伤的妙法: :用高度白酒,倒进一个碗里,点着,用手粘着燃烧的白酒快速擦洗患处。患处有破损的不宜使用,损伤不超过24小时的不宜使用,操作过程中,周围尽量避免可燃物。 本法具有行气化瘀,消肿止痛的功能。经济实惠,好用不贵。
  • 1
    2015-04-18 祝谌予 中医书友会 作者/祝谌予 ⊙ 编辑/王超 ⊙ 校对/归无、党卫阁 导读:“我观察糖尿病十数年之久,采用中医辨证方法,糖尿病不外上述
  • 15
    阴气上升,而非自升,必得阳气乃升。地之阳,即 天下降之阳,以阳助阴升,故不曰阳生,而曰阴升。阳气下降,而非虚降,必含阴气以降。天之阴,即地上升之阴,以阴随阳化,故不曰“阴降”,二曰”阳降“。若是阴阳互根,本是一气,特因升降而为二耳。 《医原 阴阳互根论》 升与逆不同。肝肾在下宜升,心肺在上宜降,水火交,则无疾也。肝为风木,木生必升,风起必升,岂得为病?其太过则口苦头眩,是逆也。肾气逆则口作咸,也是逆,
  • 16
    小儿心智未全,七情难感,惟有饮食失宜,外邪伤之,邪郁不解,而为发热。现在的父母爱子心切,唯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明明已经吃饱,却要孩子再吃一口,最后一口,造成食积,食物积滞于肠胃之中,阻滞人体中气机的正常升降,郁而发热,是为食积发热。很多父母一见到孩子发热,慌作一团,输液,打针,吃药,钱没少花,孩子罪没少受,孩子的发热不为之稍减,何也?积滞的食物不去,气机不能正常升降,热自然不能退去。而吃几颗大山楂
    win1978 7-26
  • 96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颜面及胸背部皮肤散在性粉刺,丘疹,脓包,结节,或囊肿等皮损,伴有皮脂溢出为特征,易反复发作。 本病中医认为多由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受风邪,熏蒸面部而发;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助湿化热,湿热互结,上蒸面部而致;或脾气不足,运化失常, 湿浊内停,郁久化热,热灼津液,煎炼成痰,湿热瘀痰,凝滞肌肤而成。其病位在肌肤,与肺,脾胃,肝有关。 痤疮的分型与治疗 1肺热型:
  • 3
    论曰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又有胃气弱,谷气少,虚阳上发而为口疮者,不可执一而论,当求所受之本也。 治热毒发动,口
  • 0
    1、感冒穴:大椎。操作:刺血后拔罐,炙法。用于感冒、流感或预防。 2、止咳穴:孔最。操作:快速提插捻转,1-1.5寸。主治:咳嗽、咳血、支气管哮喘。 3、咯血穴:孔最。操作:同上,泻法为主,1-1.2寸。主治:咳嗽、咳血。 4、气管炎穴:肺穴(俞)。操作:1寸。斜向各脊椎刺,捻转。主治:支气管炎、咳嗽、咳血、肺结核。 5、哮喘穴:鱼际。操作:1寸。向劳宫方向刺,捻转。主治:哮喘、支气管炎。 6、退热穴:曲池。操作:1.5寸。提插,5
  • 1
    胃癌术后患者,中医常认为大病之后,气血亏虚,多以补为主;但经此手术,脾多失运易致湿浊内生,胃失和降而清浊混淆。且饮食物“辛苦甘酸咸”五味的偏嗜,药物寒热温凉的偏盛,都会影响脾胃的生理功能。故曾定伦认为此时多以“寒热错杂”为主要病机。现举典型案例说明。 吴某,男,54岁。 2012年2月,患者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毕II术),术后行化疗6个疗程。来诊时感胃脘痞胀,打嗝气逆,纳呆困倦,乏力气短,怕风汗多,动辄汗出,口
  • 0
    别名 中医:胃脘痛,心下痛,腹痛,脏结,厥逆, 中医病机 本病是在慢性胃脘痛基础上,病邪阻滞的实痛、热痛。 病初起自脾胃,后波及肝及其它脏腑。 然基础之慢性胃脘痛,或由寒邪、食积阻滞; 或肝气犯胃;或脾胃虚寒;或瘀血凝滞所致各不相同。 中医诊断 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 常在病邪作用下,突然腹痛起自胃脘部,继而延及全腹,病邪郁久化热,表现各种实热症,经过治疗或日久亦可转归他证。 因此,临证抓住病程分期进行辨证
  • 4
      近年来,肝炎的发病率很高,而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更是临床的棘手问题。据悉,浙江省淳安县临岐中心卫生院的姜成军医师近年来应用自拟乙肝复元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7例,并与用西药治疗的61例进行对照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浙江中医杂志》2004年第39卷第6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将128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用甘力欣注射液30~40ml(或强力宁注射液60~10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苦
  • 0
      慢性盆腔炎为盆腔性疾病的后遗症,主要指输卵管、卵巢及腹膜间的粘连、瘢痕及输卵管堵塞等,是妇科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小腹和腰部坠胀性疼痛,偶尔可有低热,有时伴肛门坠胀不适,在月经前后、性交后,或劳累后,症状会更加明显。其远期后遗症有慢性盆腔痛、性生活不适、下消化道症状、不孕等。   中医学中并无慢性盆腔炎的病名记载,历代医家对本病论述散在于对“妇人腹痛”、“症瘕”、“不孕”、“带下”等疾病的论述中
  • 3
    中医是传统医学的集大成者,是我国的最精华的国粹。 但中医的学习,确实很艰难的一条路。 怎样正确学习中医呢? 我有三个观点:善学善用善思 所谓善学,是指能分清对错。 中医是理论实践结合很紧密的一门学科,偏执错误的理论,将误导自己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 如现在号称自己是火神派的中医学子,不论什么病,先用大剂量四逆汤之类药方,美其名曰:阳虚之人十有八九,阴虚之人百不见一。 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值得教训的例子
  • 7
    当你摸到第二掌骨的时候,一个人的整体状况及身体本质就会全部清晰地显现在你的面前,而且经常按摩相应穴位,有缓解病痛和治疗慢性病的作用。 一、第二掌骨诊法: 1、当你沿著食指指背的根部轻轻往下推至靠近腕部,就能非常清晰地摸到一根硬硬的骨头,这就是第二掌骨。如果这根骨头上没有多余的肉,没有疙疙瘩瘩的凸起与凹陷,骨质很强硬,说明这个人小的时候身体锻炼做得不错(不缺钙),现在身体素质也很棒。如果这类的人身体出现
  • 0
      【穴性特点】   迎香以鼻闻香臭而得名,清·岳含珍《经穴解》云:“穴在禾髎上一寸,鼻孔旁五分,手足阳明之会。针三寸,禁灸。”该穴可以通利鼻窍,疏散风邪。《甲乙经》认为可以治疗“鼻鼽不利,窒洞气塞”。《太平圣惠方》认为可以治疗“鼻息不闻香臭,偏风面痒及面浮肿,风叶叶动,状如虫行。”《入门》认为可治“眼目赤肿”。现代应用该穴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面神经麻痹,面痒,面肿,胆道蛔虫症,便秘等。
  • 2
      临床常见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但疗效多不满意。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该病肾虚为本,但湿热、水毒、浊瘀为标,尤其在尿毒症阶段,更不能只治本,不
  • 1
    张仲景年少时随同乡张伯祖学 医,由于他聪颖博达,旁学杂收,长 进很快。 一天,送来一位唇焦口燥、高热 不退,精神萎蘼的病人 。老师张伯祖诊断后认
  • 0
      【穴性特点】   人体以头为天,颈项乃人体之支柱。穴在颈上,名“天柱”,意为穴处乃头部之支柱。   天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   天柱穴有熄风宁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之效。该穴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神经类疾病的重要选穴之一。《金针梅花诗钞》中有云:“天柱将颓眩晕生,头疼项强
  • 0
      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谓:“我常用外科的阳和汤治疗顽固的痰饮咳嗽,效果胜于小青龙汤。理由很简单。小青龙汤是治疗风寒引起的痰饮咳喘,阳和汤却与痰饮的发病原因和病理相吻合,且能结合到痰多的症状。”这里所指的痰饮咳喘证,实则包括了大部分肾阳虚的患者。   除秦氏列举的二点原因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方中以大剂量的熟地为君,故有此奇效。如张景岳就认为“阴虚而水邪泛滥者,舍熟地何以自制;阳虚而真
  • 0
    南齐·褚澄《褚氏遗书·辨书》谓:“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明确揭示:只有博览群书,广事临证,才能真正认识疾病;反复经久的诊察脉象,才能确切的通晓脉理;多次反复使用药物,才能通达该药的药性及疗效。 从医与治学,如果说“勤求”、“博采”,是仲景多维求协论在继承、发扬、整理、提高、创新运用中的典范,本格言则是对多维求协论在治学之道方面的精辟阐述。所谓博、多、屡,都是指广泛、大量、多次等。三字中任何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推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