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非吧
关注: 153 贴子: 485

  • 目录:
  • 其他
  • 87
    于晓非《楞伽经》导读,需要留邮件
    niu331199 5-25
  • 47
    于晓非《金刚经》导读有声,需要留邮件
  • 78
    于晓非《楞伽经》导读有声,需要留邮件
  • 5
    这个家伙根本就是信口雌黄,曲解佛经,要耽误多少法身慧命啊
  • 1
    m.weibo.cn/u/2409973663?uid=2409973663&t=0&luicode=10000011&lfid=100103type%3D1%26q%3D于晓非微博
  • 8
    万法皆空,因果也空!
    吾观 9-24
  • 2
    首先,我对于佛教和其他宗教都是保持中立的,不赞同,也不反对,但是,于晓非作为佛学讲师,为什么我是不赞同,而不是中立的。 首先,于晓非在任职期间在微博发表过偏激言论。 其次,在信佛以后,我看了他的视频,也有部分偏激言论,例如一世说会让道德滑坡等,不过,这不是重点。 但是,他的过激言论被一切都是天燚等弟子放大后传了出去,具体参见一切都是天燚的主页和帖子,内容几乎都是:为什么我不人同人死如灯灭,即反对一世说
  • 1
    不卖课,不广告,主要交流于晓非老师佛法,希望大家共同进步
    定明慧 10-31
  • 0
    1055557680,无广告,不排外
    似草茵茵 10-23
  • 24
    我于2014年听到于晓非老师讲课,现在看来这是我这一生最重要的转折(没有之一),听到老师讲课犹如狮子吼,深受震动,涕泪悲泣!之前求学高僧大德不少,能像老师这样把佛法讲明白的太少了,老师是当代维摩诘,以居士身度众生,不辞辛苦!为了普渡众生,于去年在喜马拉雅开讲(金刚经)(心经)(维摩诘经),每年都有很多公益课(免费),对于佛法小班收费,是因为有工作人员要去组织各种讲课活动,印刷教材,各种工作人员开销,场
  • 3
    今天于老师终于讲到了
    mousefgx 7-24
  • 2
    有些凡夫会认为,既然世间如梦,全是错觉,那为什么要做善事而不能做恶事呢?行善作恶全是错觉,作恶又有何妨?!三时教法建立了胜义因果就是告诉凡夫,虽然世间如梦,但是梦中行善的错觉熏习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种子现行时就会导致做美梦的错觉。梦中作恶的错觉熏习阿赖耶识杂染种子,种子现行时就会导致做恶梦的错觉。虽然美梦、恶梦全是梦,全是错觉,但是在梦醒之前,地狱错觉与天道错觉对于凡夫的感受而言还是苦乐分明的。因此
    qq347641149 12-14
  • 4
    世间法的布施 在现实生活当中,往往一个愿意布施的人,总比那些不愿意布施的人,似乎心中的我会淡泊些。我的这句话的表达,语气是很弱的,我说的是“往往”有些愿意布施的人,总比那些不愿意布施的人,“似乎”心中的我淡泊些,没有说“一定”,为什么?我们社会生活当中,有没有人有这样的行为:他捐了一笔钱,但是他逢人便说:“啊!昨天我捐了一笔钱,去盖了希望小学,我捐了一笔钱给贫困的人买了很多衣服,你看我得了奖状,我
    qq347641149 12-14
  • 1
    无常的三个层次 佛陀教法讲无常, 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 小乘佛法的生住异灭的无常, 第二个层次是 佛陀二时教法四重二谛的前两重二谛、 作为大乘佛法前行法的无常, 即当生即灭的无常。 这两个层次的无常, 可以归为一类, 叫作“生灭无常”。 第三个层次的无常, 是第二组二谛所讲的无常, 叫作“无生无常”, 要观凡夫境界一切的法, 压根儿没产生, 这是无常, 所以叫作“常无,故无常。”
    颜瑟31 9-5
  • 0
    轮回如梦,醒即解脱
  • 0
    二时三时判教,立足点不同,很多小伙伴不理解。换一种方法,比照物理学的相对坐标系的关系,就是不同的参照点,看同样一件事情结果不一样。
    虫洞 2-1
  • 0
    爱因斯坦很厉害,但厉害不过2500年前的一个叫释迦摩尼小王子!爱因斯坦老人家发现的什么光电效应,什么相对论,时空旅行。。。在小王子眼中,梦都不如!小王子一个想法,让能你穿越无穷多的时空了,还用搞什么虫洞?!,因为你所知道的这样一切,都是梦,不过都是你心的显现,你爱怎么改就怎么改啊,呵呵
    虫洞 1-27
  • 0
    为梦所作, 为幻所成, 为复犹如乾达婆城? 为翳所见, 为炎所惑, 为如梦中石女生子, 为如烟焰旋火轮耶?
  • 1
    佛法一句话:轮回如梦,梦醒即解脱
  • 5
    请问,有谁有喜马拉雅于晓非老师《金刚经导读》的文字吗?能否发我一份,万分感谢! songhong2000@sina.com
  • 2
    修行是怎么回事?这地方大家要注意,什么是修行? 修行者也,就是你按照正确的认识,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这样重复下去,也就是拿道理来认识一切事情,这就叫修行! 否则你顶多把佛当成个神圣的东西,和神一样,和上帝一样、和大自在天一样。 ——韩镜清
    虫洞 1-26
  • 0
    于晓非《金刚经》导读 全网资源喜马拉雅🗃️ 超过30T的资源海量课程等你来。 分享+❤q337846716 【图片】
    snqz168 8-16
  • 4
    依据《解深密经》构建的佛法体系,《金刚经》属于般若经,属于大乘佛法的二时教法。本次系列导读,即专注于讨论二时教法:在般若经中,佛陀是怎么解构我们凡夫自以为的真实的世界,在此之后又是怎样引领着我们趋向真实的?重头戏是解构。龙树菩萨提示我们,佛陀在二时教法中构建的解构模式,是二谛,两条道理:一条叫世俗谛,一条叫胜义谛。 世俗谛即佛陀为了度化众生,向我们凡夫妥协,随顺众生而建立的道理。佛陀每建立一个世俗
  • 1
    既然佛陀认为我们轮回于生死的原因是无明,而无明的后果是因为见不到真实,那么大家就可以理解了,那佛陀给出的我们解脱的解决方案是什么?那么这个解决方案,其实纲领性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打破无明见真实!打破无明见真实! 佛陀认为,只要我们能够打破无明见真实,我们就会趣向解脱、趣向涅槃、趣向成佛了。所以打破无明见真实,这是佛陀教法的一句纲领性的表达。那好,下边就出现两个问题。既然要打破无明见真实,那无明打得
    刘宸瑜123 12-19
  • 0
    大乘佛法的修行,从一个凡夫发心开始修行,直到最后成佛,他整个修行的历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和证道位。我要补充一点,这个加行位的“加行”,大家千万不要和藏传佛教入手修行的那个“四加行法”混淆,这是两件事情。 那么,从这五个阶位的修行的境界来看,那么我们绝大多数的修行者都是在资粮位。那么见道位之前的修行,特别是资粮位的修行,她的修行的核心是什么?其实修行的核心,就是
    2-26
  • 0
    当佛陀解构我们自以为的真实的时候,为了解构的方便,佛陀首先,要把我们凡夫所执着的自以为的真实的世界要分分类。也就是解构的时候要有明确的对象,要把我们凡夫执着的自以为的真实世界分成几块,我们先解构什么?后解构什么?这样思路才清晰、修证才有次第。 那么在佛法体系里边,对凡夫所执着的自以为的真实世界的划分有很多种方法,其中最简洁的一种方法就是把它分为两类,分别起名叫“人我”和“法我”。“人”就是“人民”
  • 0
    三时教法四有四无无障碍观 只有相互依存, 没有独立存在; 只有相似相续, 没有常一不变。 只有能了别识, 没有所分别相; 只有一隐一现, 没有真实显现。 随时随地尽量多作四有四无无障碍观,并且前后互相印证,由此形成无颠倒作意思量,开始走上修习之路。 ——韩镜清
  • 0
    最简单的回答就是: 佛见就是正见。 你读佛经就是正见, 但是你要理解得对, 你得看明白佛说的意思, 那就是正见。 然后如果你再问, 佛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佛见就是纠正我们梦中凡夫: 执着面前为实有的颠倒见, 告诉我们面前是梦幻假相, 实际上一切法空, 概括说: 如梦观就是正见, 《金刚经》里须菩提问佛: 想成佛的话应该怎样修行? 佛说应作如梦观。 你去看, 所有佛说的正见,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等... 都是
  • 0
    估摸着我的前世、前前世的故事比较不堪,接受了三世说的生命观之后我不止一次这样想。 这样想不是没有来由的,这得从我的学佛因缘说起。 小时候,我家在西北边陲地图上难以找见的一个小山村里,我家的信仰比较复杂,老爸八代贫农,那时是粮食局的会计,又红又专,除了唯物主义不知啥可以叫信仰。老妈接受了西北农村淳朴的民间传统,和乡亲们一样,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土地爷爷,只要是庙里塑了像,我妈都觉得
    2-26
  • 0
    实相与遮诠 佛陀证悟的实相, 对于我们凡夫来讲, 我们不能说、不能想, 不是我们的言语所能诠表的, 不是我们凡夫思辨可以触及的, 所以实相不能直陈, 不能明明白白地说, 但是又不能完全不说。 不说怎么引导着众生见真实? 因此二时教法用了一种遮诠的方式 ——“不是什么”这样一种隐秘的方法, 佛教叫“隐秘相” ——而说诸法的真实性。
  • 0
    对这些感兴趣 就扩大我的头!@!向 提升自己
  • 6
    印度早期宗教源流略讲 于晓非 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近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佛陀为什么会降生在恒河流域,而没有降生在黄河流域或尼罗河流域?是什么样的文化沃土成就了释迦出世这样一个大事因缘?我觉得我们如果要想深入地理解佛陀的教法,就应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在佛经中佛陀的很多教诲都是有所指的、是有针对性的,所以要想如实地领会佛陀的教法,就必须对释迦佛出世时期印度的宗教和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当然
  • 0
    有同学问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在西边?我是学天文的,有朋友甚至问我是否在望远镜里看到过西方极乐世界。实际上弥陀净土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成就的。即使天文学再发达,望远镜再高级,你我所能看到的也只是我们婆婆众生的共业所感的世界。 那为什么讲弥陀净土是西方极乐世界呢?其实西方这是表法。西方是太阳落山的地方,表征归宿。法藏比丘因地四十八个大愿其中四十二个大愿都是讲临终、讲死后,是中阴救度,借死度众生。当然很殊胜
  • 6
    序 昔释迦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即曰:“吾有正眼法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遂迦叶尊者即为禅宗西方初祖。传至第二十八代,菩提达摩祖师观东土有大乘气象,便从印度走海路来到中国,煮锡嵩山林寺,终日面壁坐禅。时有僧神光断臂求法,师为其安心,传为禅宗汉地二祖,赐法名慧可,并留《楞伽经》印心。
  • 0
    1、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智慧与慈悲,却可治愈一切的病苦。 2、人们常常嚷着要去寻找内心的平和,其实它一直都在,从不需要你去寻觅。当你从“为欲望而劳役,终日的忙碌”中静下来时,自然会感到它的存在。 3、当你的心充满祥和,去到哪里都一样欢喜自在;当你的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见到真理。 4、我们见到的世界只是自己内心的反映;在心情开朗时,见到的人都友善亲切;在心情烦躁时,碰上的人
    yeping2320 11-11
  • 0
    我从小害怕昆虫、蟑螂,蜘蛛等虫子,影响生活也不敢打都是叫家人打,最近和蜘蛛有缘,其实我特别怕它,张开有手掌般大,两天前我就发现它了,昨晚上厕所见它在门口晃悠,虽然害怕但不想叫醒家人,鼓起勇气用扫帚打,掉下来简单查找未发现尸体,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愿它早日去除恶果同蹬极乐国,南无阿弥陀佛!也望~自己不开杀戮之门,南无阿弥陀佛!末学,祈请各位师父师兄加持开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
    yeping2320 10-20
  • 0
    庆幸从生活的到心里‘不能’满足的缺陷,让我们有“放下心态”的机会,进行“面对”、“反思”、“观察”并不在“遗弃”!!有机会摆脱身心不自知的迷茫、态,从新定义生命的本质。倾听、虚心、反思是打开生命意义的钥匙、是迷途中也是进取中最真实的支持!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