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滇说茶吧
关注: 134 贴子: 61

  • 目录:
  • 其他
  • 1
    关于老茶头,有很多故事,比如说珍品,比如说精华,比如说……我想大家耳朵都听腻了。我必须说明,老茶头是发酵的废品。 老茶头,发酵近乎5成熟,外熟内不熟。我在无数场合讲过,老茶头不是熟茶,是发酵不均匀导致的副产品,严格来说,是发酵的废品。为了做一个比较具体的说明,我们从普洱熟茶的发酵开始说起。 在普洱的发酵过程中,首先是在发酵池或者发酵车间,说得再通俗一点,就是一间屋子,下面是水泥地,堆了一堆晒青毛茶,然
  • 4
    今天说下勐海茶厂,说到勐海茶厂,自然要说7542和7572,我想请问群里的朋友,7542是哪一年开始生产的?答对了有奖,说错了的,给答对的发奖。我很杯具的发现,我问1000人,没有一个人答对过一次,我等了1000年,没有遇到过正确的答案,我也打电话去问过厂里,勐海茶厂,可是没有人知道, 最早的7542到底是哪一年生产的呢?号称标杆的茶就这么来历不明?这个问题,只好去问茶厂的老领导了,不错,1981年完成了配方,在1982年开始生产。好,我们
  • 1
    大厂时代的神话终止于2007年,古树纯料时代终止于2015年,国有林时代终止于2018年。 这是一个品质提升的过程,也是普洱茶行业迅速发展的必然,每个概念从提出到玩坏,周期越来越短。然而,每个周期都会出现一些因时而生的企业和品牌,存活下来,并成为普洱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普洱茶行业的温情之处在于给每个时代的胜利者都留有一席之地,而不是赶尽杀绝,大厂时代淘汰了许多厂家,却依然留下了大益为代表的传统企业,古纯时代,群雄
    王大爷580 12-10
  • 1
    实在是问的朋友越来越多,而且非常混乱,更有人居然下结论说大益下关中茶等大厂全是烘青茶制作,真是啼笑皆非。 我还是先说一个结论,再做论述: 大滇 ...突然加入了这一段,实在是问的朋友越来越多,而且非常混乱,更有人居然下结论说大益下关中茶等大厂全是烘青茶制作,真是啼笑皆非。 我还是先说一个结论,再做论述: 大滇定理之6 ,以我个人看法,普洱三个大厂的货起码98%以上是晒青茶。这个结论,为什么没说是100%,因为我并没有试
    王大爷580 12-10
  • 1
    今天晚上,我们进入到另一个环节——易武茶。易武茶,是一个统称,也许应该说是一个流派。如果说布朗,走的是刚猛的流派,易武走的就是阴柔路线了。甚至,我们回顾普洱茶的历史,会发现普洱,本来就是一个从粗犷到阴柔,又从粗犷走到目前百花齐放的历程。 是的,普洱茶在历史上属于粗茶,是边销茶。因为云南本身就是边疆,在历史上属于西南蛮夷之地,少数民族众多,所以,从饮茶习惯上,本身并没有太多讲究,包括运到西藏的边销茶
  • 3
    大滇制茶日记 国有林之外,还有什么茶?有! 大滇筹备进入东莞市场直营,筹划了有几年的时间。在2016年底的计划里,东莞店是2017年排在第一位的目标。确定的领军人员为临沧地区收茶负责人,有昔归女婿之称的夏宇,辅以大滇新一代领军人物许财迷,二者组合搭班子,再加以招聘新人,成为大滇东莞店的基本组成。 东莞,号称“藏茶之都”,是普洱茶最大的库存所在地,当然也是普洱茶最大的市场之一,从广州、深圳包抄东莞、中山等地,是大
  • 1
    很多茶友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扰:同一款茶,不同的人泡出来,为什么滋味会不一样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每个人泡法不同。所以不妨先问问自己,你是怎样投茶和注水的?不管什么茶都是一个方法吗? 投茶顺序有讲究 关于投茶,明代张源在《茶录》中根据季节变化提出:"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后汤,曰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先汤后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上投法:上投法即先注水后放茶叶的方法,先将
    赤子心 8-8
  • 1
    2017年大滇制茶日记之6 2017年名山春茶前瞻 因为诸多基地在主流茶区 一 上山时间 2月初,零零星星会有一些修剪过的台地茶、小树茶的鲜叶,再配上古树茶的图片,就成为了朋友圈里疯传的2017春茶上市。同时,开始各种预定活动。茶农朋友们都在深情呼唤茶商茶友,赶紧上山抢购吧!到了茶山,杀鸡请你干,干完对着刚发芽或者没发芽的古树及早谈价格、下订单,然后,拿着订单做为2017年行情的基本底价,开始新一轮的涨价游戏。 我给出各地春茶上
  • 1
    今天开始讲普洱茶的茶区。首先我们讲最典型的三大茶区,版纳、临沧、思茅。按顺序来说,当然是按通常品质的优良程度来说,版纳第一,临沧第二,思茅第三。 制作普洱茶的原料无论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主流的普洱茶,95%以上用这三个地区的茶制作。一饼茶,我们根据春茶、夏茶、秋茶可以大致判断价值,如果再辅以茶区的判断,勐海的春茶或者再加上勐海的大树春茶,价格区间便可以大致确定了。当然,再辅以年份,工艺等,会得到更精
  • 1
    今天的内容比较复杂。因为新进群里的茶友比较多,提的问题不少,所以,我想今天重点谈一下临沧系的茶。版纳那边,勐海、易武等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可是现在,冰岛、昔归似乎是新贵。普洱天下,临沧系占据的位置越来越显著。 关于论坛。因为群里谈论股市理财的也多,所以我们增加了这么一个版块。以后,大滇也会请一些各行业的专家入驻大滇论坛,打造一个小范围内的生活空间。 临沧的茶,在大滇说茶的最早几节课,就讲过。勐海苦,临
  • 1
    这次派的几个茶都不是当年的,为的是让大家体验茶的变化。后面,我们不排除年代继续往前,从09年的派到08、07 、06 、05年的茶,以验证不同年份的口感。所有派茶信息,都只会在大滇说茶论坛。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大滇说茶论坛,后面将封闭,仅仅限制在少数人的交流上。自2011年2月1日起,只有在大滇购买过产品的客户,才能通过发送邀请码的方式注册成为会员,而且,非注册会员将无法访问论坛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我们希望大滇说茶这
  • 1
    藤条茶,被称为会跳舞的古树茶。在云南临沧的部分茶区,会看到很多茶树枝条弯曲细长如藤条一样,单独从这样的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茶叶,就是藤条茶。名如其形,藤条枝形如辫,柔如藤,韵如柳。初见便知其“风华正茂,傲立独行”的风骨。 藤条茶的形成并非来自基因,而是后天人为的。据当地的茶农说,是他们长期以一种特殊的采摘方式而造成的。采藤条的茶叶,使用“留采法”。就是除枝条顶端的新梢外,其他侧枝所有芽和新叶全部手工采
  • 0
    从粗茶淡饭,到焚香品茗。 茶汤里盛放着的,是来自尘世的千滋百味。 一千杯茶,一千杯滋味。 其中的每一杯,都是生活的原创。 那些茶味,便一点点渗进了氤氲的墨迹里。透过泛着水光的墨色,留下“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清新柔美,也留下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铁血豪情。 饮茶,饮的是心中的诗意。小桥流水也好,烽火狼烟也罢。家国天下,弹指光阴间,看江山如画,品世间百态。 那些读不完的悲欢离合,
  • 0
    泡茶,知性。 喝茶,知味。 论茶,知心。 茶如诗词,有的婉约,有的豪放;茶如书法,有的丰润如“颜筋”,有的劲瘦如“柳骨”,有的中规中矩如隶楷,有的张扬奔放如“颠张狂素”。 茶如歌,有的抒情温婉,有的激越豪迈,有的清远悠扬,有的荡气回肠。 喜欢茶,每个人或有自己具体的缘由,因为茶的清淡,因为茶的甘甜,因为茶的苦涩,因为茶的柔和,因为茶的回味…… 茶在爱茶人的心里,早已不仅仅是茶,它更像是百态人生,谱写出不同
  • 0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 大滇制茶方法。这个题目,想了很久,本来想用普洱茶制茶方法,或者制作工艺,但是仔细想来,不具备代表性。为什么说自己,因为涉及到我们后面马上要开始的春茶。我们希望大家明白,制作普洱茶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可以透明的。从大滇制茶的过程,大家也可以推测出整个行业的制茶方法,从而去掉很多神秘的,不科学的说法。普洱茶的生产环节,应该来说是比较简单的,缺的只是认真二字。 做一个茶,首先考虑的因素有
  • 0
    新华网昆明4月26日电(罗春明 马航)勐海街头,“中国普洱茶第一县”的字样异常醒目。茶山、茶园、茶企……四月的勐海,处处弥漫着浓浓的茶香。   勐海县地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从1300多年前布朗族先民种茶、饮茶,到如今茶业实现总产值近47亿元,一片茶叶,承载着这座边陲小城的发展足迹与希望。   千年茶事   勐海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60.33%,对茶树的生长和茶
  • 0
    大滇说茶1001夜之23 再论入仓茶 今天我们来聊的内容是再论入仓茶。其实在这之前的内容里,已经涉及过这个问题,这次再论,是有原因的。这个,源于几位喝老茶的茶友,在新茶中找不到了方向,或者说最近10年的茶里都找不到感觉了,他们所认可的茶,都是80—90年代的茶。然后,很多人牵强的找了很多原因,比如采摘过度,比如台地茶增多之类,据此来推断以前的茶都是乔木茶做的。种种推测,结论是现在的茶不如以前的茶,现在的工艺不如以前
  • 0
    2008年的帕沙和章家三队,并不贵; 2009年的冰岛,易武高山依然低于麻黑,并不贵; 2009年的弯弓,也并不贵,曼松贡茶3000元的价格,今天看起来也并不贵; 2010年的薄荷塘也不贵,茶王树、同庆河也不贵; 2010年的忙肺,仍然在百元每公斤之内; …… 2014年的攸乐,仍然非常便宜; 2016年,还有什么便宜的茶? 然后,还有一个问题,便宜到什么程度算便宜? 这涉及到一个标杆问题,以什么为标杆? 一、以冰岛为标杆 所有茶都是便宜的,因为这个标
  • 0
    大滇飞扬说:如果不知道做什么茶,那就做易武茶; 大滇飞扬说:如果不知道买什么茶,那就买易武茶; 大滇飞扬说:世间之茶皆可缺,唯易武不可少也! 2017年3月,广州茶友郑总泡的一道香椿林,惊艳了整个易武客栈;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仅仅是个秋茶,大滇703批秋茶;两年半广州干仓的时光,从被人看不起的秋茶,变得光芒四射,易武,诚不欺我! 所以,大滇易武一直在传承,恍然间,我们已经可以拿出陈期10年的易武茶了!即便一个302批的易
  • 0
    今年顶级茶大涨,大滇有许多茶价格也同样上涨,包括了很多拼配茶。这是一个非常难堪的结果。 做茶不可能不考虑消费者的承受力,所以我们今年会降低很多茶的产量。然而,今年是大滇的十周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度;也是我有足够理由要任性一回的年度。这个任性的代价是不限量的收购很多顶级茶,导致经常账上余额不到1元,甚至厚颜向土豪求助。帮我的--我记住了,爱他一辈子;不帮我的--我也记住了,恨他一辈子!大滇十周年,必须拿出
  • 0
    首先我们来解密这次派茶的茶样A,现在揭开答案,就在我们论坛上。这个茶,是2009年的茶,大滇0520爱情故事,一款拼配茶,云南存放一年,广州存放大约半年,用的主料是临沧地区的小乔木茶青,外加了部分野生茶。野生茶,主要目的是提升香气,具体大家的口感可以发布到论坛来讨论。选择这样的茶,是方便大家来感觉变化中的茶,不要以新茶的口感来判别茶品的质量。现在商家为了讨好客户,往往在新品阶段做一些文章,让新茶的时候,口感比
  • 0
    今天晚上,大滇说茶,回应昨天有茶友谈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每一个批次的大益7542或者7572到底有什么不同。这个实在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已经讲过很多遍了,所以着实有点头痛。总不能每次都这样,解答了一个茶友的问题,过几天又来解答同样的问题,所以,我想,用一种比较好的形式,把这些资料放在大家可以查询的地方,就不用反复回答了。所以,我们在建设一个论坛,新的论坛,只属于大滇号茶友的论坛,预期,将在1月18日开放。届时,所
  • 0
    2016年的秋天,雨水充沛,使得我们对2017年的春茶有两个判断,第一是茶叶应该发得比较早,数量应该会比较多;第二,茶质应该会呈现下降趋势。 截止到2017年3月20日,这两个判断都有问题了。数量确定是减少了,包括小树茶。目前的茶山依然是小树茶的天下,古树只是偶尔。茶质比2016年总体确有下降,而在某些局部,却有所提高。  我把2017年的茶山类比于2010年,同样是干旱,芽头呈焦枯状,条索黑廋,香气较高。小产区茶如同庆河、薄荷塘收茶
  • 0
    大滇说茶(92):普洱茶香   大滇说茶1001夜,今晚说下茶香。停下原有的易武,是因为几个茶友点题,我也欢迎大家给我留言,点题。我会根据大家的留言选择题目来讲。当然,只是个人看法,不是权威说法。易武的话题,会在后面持续讲解。   茶香,是一个很烦人的问题。据说,很多人以香气来衡量茶的品质。我们就从普洱茶的品鉴来说起,一般对普洱茶的品鉴,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外形,一个是内质。香气属于内质的一种。   目前可见
  • 0
    布朗山的茶,是做普洱、喝普洱的人不得不面对的主流茶,正如屠龙刀与倚天剑、南拳与北腿之分。   布朗系与易武系,就是这样的代表例子,因为有了易武系的阴柔似水,就必然会有布朗系的刚猛霸气,大自然就是这么的和谐。而把布朗山列为普洱第一名山,是大滇的个人看法,理由如下:布朗系的几个茶,班章,名闻天下;曼娥,苦绝人寰;章家三队,台地茶最佳。连带附近的贺开、勐宋、那卡等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无数好茶,叫人
  • 0
    我发现我的生命里有一种强迫症,绝不苟合,体现到制茶上,就是:绝对不愿意把两种有明显差异的茶,混乱混合在一起,让优秀者泯然于众人,让鱼目混于珠中。 所以,我的痛苦在于,一定要把每个茶细分;所以,我耐心地品饮每个山头的茶,每个寨子的茶,再把每个寨子的茶区分出三六九等,然后提炼出其中之精华。区分大小树,区分春夏秋,对大滇来说,只是小儿科而已。 我耐心地保存每个产地、每个季节、每一块地的资料,耐心地观察这些
  • 2
    今天开始讲普洱茶的茶区。首先我们讲最典型的三大茶区,版纳、临沧、思茅。按顺序来说,当然是按通常品质的优良程度来说,版纳第一,临沧第二,思茅第三。 制作普洱茶的原料无论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主流的普洱茶,95%以上用这三个地区的茶制作。一饼茶,我们根据春茶、夏茶、秋茶可以大致判断价值,如果再辅以茶区的判断,勐海的春茶或者再加上勐海的大树春茶,价格区间便可以大致确定了。当然,再辅以年份,工艺等,会得到更精
    露重dawn 11-4
  • 1
    今天要讲的问题:第一,是勐海茶厂的茶园;第二,是7542的配方;第三,是所谓的88青;第四是勐海茶厂现在和未来的经营战略。 第一个问题,茶园的问题。勐海茶厂有多少亩茶园呢?据有关资料,协议的有2万亩。这2万亩,不是勐海茶厂自己种,而是依托于茶农种。我说过,勐海有种方式,因为地广人稀,你可以出30万元,我帮你联系当地政府,去承包3000亩荒山,你种什么都可以。也就是说,你出300万元,就有3万亩,可以请人种的。当然,你会继
    PH009BD 3-10
  • 2
    今天的滇疯茶语是这样滴,一个人讲10夜,是不难滴,难的是,讲1001夜。与诸君共勉。回到正文。我们昨天讲了80年代前的一些外销茶,主要是散茶。除了麻袋装,还有纸箱装,或者是盒装的,都是散茶。散茶是主流,而且是熟茶,表明那个时候,紧压茶的消费并未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专门的藏品。今天我们讲的第一个内容,就是那个时候,到底有那些紧压茶呢?我翻开中茶的历史一查,看见了这样的一些茶品。请记住,这个是80年代前的茶品。 表
  • 0
    今天开始讲普洱茶的茶区。首先我们讲最典型的三大茶区,版纳、临沧、思茅。按顺序来说,当然是按通常品质的优良程度来说,版纳第一,临沧第二,思茅第三。 制作普洱茶的原料无论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主流的普洱茶,95%以上用这三个地区的茶制作。一饼茶,我们根据春茶、夏茶、秋茶可以大致判断价值,如果再辅以茶区的判断,勐海的春茶或者再加上勐海的大树春茶,价格区间便可以大致确定了。当然,再辅以年份,工艺等,会得到更精
  • 0
    目前官方的定义为:在云南一定产区内,采用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自然后发酵或者人工后发酵而成的各种产品。 在云南一定产区内,这个概念一出,就充斥了铜臭味 ,也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扔到了爪哇国。历史上的普洱茶,除了云南,还有老挝,越南、泰国、广西都有生产 ,没理由只有云南生产。翻开历史一查,以前云南省的范围在很久以前就包括了缅甸某些地区 ,然则,随着边境的变化,那些茶树跟着退回了云南?同样再看布朗山,山这边的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