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吧
关注: 132 贴子: 420

明四家之石田翁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5
    请问这首诗怎么读
    vhghcf0 9-14
  • 1
    后来的太仓文人王世懋指出:“枇杷,出东洞庭大。自种者小,然却有风味。”枇杷易于栽种,且“它果须接乃生,独此果直种之亦能生也。”此外,枇杷树四季常青、果实金黄,宜于观赏,可谓是一种既好吃又好看的植物。 弘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九(1500年11月29日),雪后的冬夜格外寒冷。沈周与好友徐良臣、潘宗毅一同灯下小酌。席间三人谈及元代画家张中有“墨枇杷折枝之妙”,潘宗毅遂出纸索画。于是,沈周凭着想象即兴绘制了一件《晚翠图轴
  • 1
    这是其中一部分,拍卖勿扰!
    奥羽王 9-3
  • 1
    一起聊聊手里沈周的
    奥羽王 9-3
  • 0
    活跃在正统、景泰年间的太医刘溥似乎在着意向外人乃至皇帝推荐故乡的枇杷,而枇杷特殊的生长习性以及来自江南的甜蜜风味,都是他推介的关键词。刘溥是否获得成功,不得而知。不过,在其去世之后二十三年的成化十二年(1476年),枇杷已明确出现在南京各衙门每年进贡物件清单之中。为了能将鲜果及时运送到北京的宫中,官方明确枇杷属于“用冰物件”,且每年进贡的数量在“四十扛至三十五扛,实用船八只”。 “南舟远贡来何数,北客初
    明代绘画 11-25
  • 0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沈周的书法起步于家传,初以学赵孟、苏轼体为主;至晚年更倾心学黄庭坚。喜用狼毫挥书,线条锋利铦锐,结构跌宕开阖,中宫收紧而四维开张,所谓“长撇大捺”,遒劲奇崛。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 0
    《江南百景图》的这个游戏在网上火了有一段时间了,这个游戏把明朝江南小镇的恬静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有像其他游戏精美的背景,而是采用水墨画质,台榭楼阁,小桥流水,像《清明上河图》里惟妙惟肖的小人物小,熙熙攘攘的人群,热热闹闹的街道,展现出了明朝生活的烟火气息。
  • 0
    经核实吧主明代绘画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沈周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12
    五月初夏的苏州,枇杷上市,一年中最美好的水果季由此开始。“弹质圆充飣,蜜津凉沁唇。”枇杷入口的滋味,在沈周的笔下如此诱人。 苏州最好吃的枇杷产自太湖之滨的洞庭山地区,这里种植枇杷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朝。到了沈周生活的时代,当地人已能利用枇杷“初接则核小,再接则无核”的规律,通过嫁接技术来改良其果实的品质。在正德《姑苏志》中,枇杷被列入土产九种名果之一,仅次于为首的杨梅。沈周认为,吃枇杷犹如服用黄
  • 1
    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风寒酒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 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泥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寒浃?肌肤,清人肺腑。
  • 2
    论文提纲有语句问题吗?是定语吗?老师不回我信息 沈周山水画《庐山高图》 一、沈周《庐山高图》的艺术特色 (一)庐山诗与画统一 (二)细密秀丽的用笔之妙 二、沈周《庐山高图》的技法表现 (一)用色丰富色彩交相叠映 (二)用笔多样皴擦勾染 三、沈周山水画《庐山高图》对我创作的启示 (一)应用了大而宽全景式构图 (二)创作独画一人提现了隐居之趣 (三)通过湿润厚实的画风表达出对自然喜爱之情
  • 6
    写沈周山水画的论文。 外国相关研究怎么写啊。有外国书写沈周的吗?请推荐
  • 2
    明代绘画大师沈周《夜坐图》描绘了亭屋数间倚巖而筑,旁绕修竹回溪,一士人於堂中点烛夜读。通幅近半,作者自题记文,述及夜半忽醒,坐於书案,此时久雨新晴,月色映窗,久而渐闻风声、犬声、更鼓声,自三更至五更,天色渐明,再闻清悦钟声。虽自言性喜夜读,每每二更便歇息,然当时人声未止且心思尚在文字间,故都无所闻见。今夜静坐,澄心静思竟有所得。是图即沈氏自写其夜坐之事,时年六十六。图中笔墨老练沈著,花青墨笔烘染夜
  • 1
    明代绘画大师沈周的水墨写意花鸟师法元代文人水墨画,又与个人苍率、浑厚的笔墨相融合,形成了欲放未放,似放实收的文人写意风格。这种画法后来被陈淳继承发展,开启了徐渭乃至石涛、八大和“扬州八怪”的写意花鸟画的潮流,一直影响和延续到清末“海派”和近现代的绘画,可见其影响深远。对此,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丹霞也曾表示,“沈周的写意花鸟,在画史上占据了承前启后的独特地位。”例如明代画家陈嘉言所作《鸡鸣图》扇页中,
  • 2
    戊辰盛夏,
  • 37
    卢素芬,美国密西根大学艺术史、博物馆学双硕士。现为独立学者,曾任职台北故宫、东吴大学8月18日至19日,2016苏州市沈周文化研讨会在相城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位沈周文化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沈周所代表的“天人合一”的艺术追求和“仁义孝爱”的传统道德精神展开讨论,并就如何加强沈周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和弘扬建言献策。 沈周墓园位于相城区阳澄湖镇,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自1990年起,阳澄湖镇就成立了文物管理领导小
  • 0
    这里涉及很多人物,相关文献人物佐证,推敲 张三丰(1247~?) 王蒙(1308~1385) 金志楊(1276~1336) 黄公望(1269~1354) 郑樰(约1300~约1380) 张仕城(1321~1367) 杨基(1326~1378) 王行(1332~1393) 高启(1336~1374) 沈万三(1284~1344或1360) 沈荣(1306~1376) 沈森沈茂卿(1329~1376) 沈良沈澜坡(约1346~1409) 沈周(1427~1509) 沈旺,沈达卿(约1323~1376) 沈伯熙(1346~1386) 吴宽(1435~1504)
  • 9
    8月18日至19日,“2016苏州市沈周文化研讨会”在相城区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研究沈周的20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如何加强对沈周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和弘扬相城区本土特色文化建言献策。多位沈周后裔参会,以家族传承者的身份参与研讨交流,他们表示,看到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和精神品质受到如此重视,所得研究成果如此丰硕,感到十分欣慰。   沈周是明代绘画大师,是明代重要的文人画流派“吴门画派”的开创者和领袖人物。沈周(14
  • 0
    《沧州趣图》是明代著名画家沈周的一幅山水画作,画中所绘之沧州为明代属直隶河间府的沧州,地处北方,沈周未曾到过,他只是表现山川之性和趣,故图名“沧州趣”。画面作平远布局,主要撷取江南水乡的景致,山丘逶迤,水面浩渺,坡岸伸展,杂树成林,一派南方山川秀丽风光。
  • 0
    明代著名画家沈周的绘画风格,也是吴门画派的基本绘画风格。主要是用著名的披麻皴来作为笔法基础来作画,画风有宋代写实山水和元代文人山水相结合的清雅画风。
  • 15
    《虎丘送客图》是明代著名画家沈周为水部司马徐仲山所作的送别图,收藏于天津博物馆。此图绘远山崚嶒,云气缭绕,潺潺溪水。溪水边一高台上有一隐逸高士端坐抚琴,身后是两棵郁郁苍苍的松树,枝壮叶茂。整个画面布局疏朗有致,青山耸秀,树木葱茏,碧水潺潺,老者置身其中,幽幽然抚琴送客,表现了文人放逸闲适的生活状态。 画面布局疏朗有致,笔墨细腻秀逸,长披麻皴绘山石,笔法苍劲,苍松则以爽健之笔写出。人物虽较小并仅位于
  • 6
    有懂的朋友 请加QQ1565094026交流 还有7幅 没上传 有兴趣的朋友探讨一下
    HOUZ007 2-13
  • 0
    喜欢的加我微信私聊cgx544751445非诚勿扰!!谢谢
    崔廣喜 6-30
  • 9
    《庐山高》是明代画家沈周的传世国画作品,规格为立轴,纸本设色,纵193.8 公分,横98.1 公分,原属故宫旧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庐山高》是沈周为他的老师陈宽七十岁生日祝寿,凭借想象而创作的一幅国画精品,时年沈周41岁。此画成于成化丁亥年,取法为宋、元文人画传统,故精力专注,特为杰出。画中山石林木笔法全仿王蒙,益以本身功力,更觉浑朴雄健。几无空处,山石融合了王蒙的解索皴与董源、巨然的披麻皴法,先以淡墨层层
  • 2
    小陆,偶来啦。。。。。 表示一下对你的支持。。。。
  • 2
    其中“石田”“启南”是不是有多方相似的?
  • 2
    谁知道这幅画叫什么 是谁画的?
    明代绘画 12-17
  • 0
    《庐山高》是中国明代画家沈周的著名国画作品。该画为长轴,纸本设色,纵193.8 公分,横98.1 公分,原属北京故宫旧藏,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庐山高》是沈周为他的老师陈宽(醒庵)70岁生日祝寿,凭借想象而创作的一幅国画精品,时年沈周41岁。
    明代绘画 11-14
  • 3
    貌似知道沈周的人很少诶,西西说的米错,都是你写的帖子,来的人好少哦!看来偶写的也不讳有很多人顶诶!
  • 0
    请教一下,沈周一款常用的印章是"沈氏启南", 请问还有没有一款"沈启南氏", 查遍网上都没有看到这个落款,最近看到一幅他的作品,谢谢....
  • 3
    《牡丹图》是明代画家沈周的一幅花鸟画,藏于南京博物院。此图作于1507年(正德二年),原作尺寸:150.40x47.00cm。 此图为写生作品,画一枝牡丹绽蕊怒放,以淡墨写花枝,墨色中加入汁绿写叶,淡墨写花,形象生动。画面上方有沈周的长篇题词,据此,方知此图作于正德二年(1507年),沈周时年81岁。这幅花鸟画是沈周花鸟画的代表之作,在画史上也是中国花鸟画的代表作。
  • 0
    沈周贴吧吧友刷经请使用此楼,违者封号处理
  • 0
    我希望沈周吧成为我的cp吧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 1
    沈生逸者流,夙尚丘壑贲。缅怀狥所好,十日一山水。游戱无全目,纵横得真理。平生所馀事,耿耿乃在此。
    裸麥 1-8
  • 1
    沈先生启南,以诗豪名海内,而其咏物尤妙。予少尝学诗先生,记其数联,如《咏钱》云:"有堪使鬼原非缪,无任呼兄亦不来。"《门神》云:"检尔功名惟故纸,傍谁门户有长情?"《咏帘》云:"外面令人倍惆怅,里边容眼自分明。"《混堂》云:"未能洁己嗟先乱,亦复随波惜众同。"《杨花》云:"借风为力终无赖,与水何缘却托生。"先生又尝作《落花诗》,其譬联云:"无方漂泊关游子,如此衰残类老夫。""送雨送春长寿寺,飞来飞去洛阳城。""美人天
    裸麥 1-8
  • 1
    沈生逸者流,夙尚丘壑贲。缅怀狥所好,十日一山水。游戱无全目,纵横得真理。平生所余事,耿耿乃在此。
    裸麥 1-8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石田沈周

目录: 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