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古城吧
关注: 32 贴子: 928

悠久历史 灿烂文化 名闻八闽 声达三江

  • 目录:
  • 其他
  • 2
    姚正镛的父亲宦海三十年记略 ——盖州姚熊飞一生宦迹终泰州 莱阳裔人 姚熊飞(1789——1854?),名国成,字扬廷,又字熊飞,号蓉舫,以字熊飞行世。祖籍山东省登州府黄县(今龙口市)西北乡柳村人氏。于乾隆五十四(1789)年,生于奉天府盖平县城东万福庄(今辽宁盖州市万福镇)芹菜沟村,世代为农家庭。其祖上没留下田产,幼年之贫苦,有赖村中私塾先生缪和椿无私教育,渐进仕途,出仕后乡人呼之姚三大人。其四弟国振,字芹溪,由军功补
  • 9
    明清时期的卞氏家族----阎海 (营口博物馆馆长) 卞氏家族是明末清初时期盖州的一个名门望族。自明正德时期镇国将军卞英至清康熙时期刑部侍郎卞永誉,百余年间见诸史料者多达二十余人,经历了改朝换代的重大变革,家族依然保持兴旺,并且由军功世家转为书香门第,融入了清代士大夫的阶层。卞氏家族由武入文的社会现象及其长盛不衰的“独门秘籍”,折射出明清嬗代之际军功世家的政治取向和价值取向,它所蕴含的社会文化背景更值得我们
    卞兴恩 3-22
  • 2
    《为金兀术撰写碑文的盖州人--庞铸》 ---------董玉涛(《盖州文艺》副主编) 金兀术是金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我们都知道他和岳飞打仗,岳飞因他而出名。金兀术死后,谥忠烈,在金中都的玉虚观(旧址在今北京宣武区)中建有金兀术祠堂,称故太师梁忠烈王祠。金兀术生前做过太师,被封为梁王(属于封爵中的大国),死后谥忠烈,故其祠堂有此称。祠堂的碑文就是由当时的户部主事庞铸所撰。庞铸,是我们盖州先辈老乡。北宋末年,女真族的王
  • 11
    不知什么鸟
  • 0
    1长春一汽,18-40,薪资4000-7000,五险 2高铁岗位18-32薪资2500-4000.五险 3电力出国薪资7000-10000,五险 4大连普快售货员18-47.薪资4000-6000 5航空项目18-25岁,薪资3000-6000 6热电厂运行岗18-32,年薪资10万 7鞍山安井食品18-47岁,薪资4000-6000 8国家消防员18-24,薪资6000起,工作满12年可领取就业补助
    wrnyk2002 8-28
  • 0
    接到用户举报,经核实吧主 光辉岁月80年代 长期未对贴吧进行管理及发言,无法在建设 盖州古城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严重违反吧主协议,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如对此项决议有异议,请至贴吧反馈中心进行申诉,链接 http://tieba.baidu.com/hermes/feedback 百度贴吧管理组
  • 6
    盖州出土城隍庙碑相关问题初探 阎海(营口博物馆馆长) 2016年6月,盖州市公用事业与房产局在盖州市城内的聚华东胡同施工时挖出一块青石残碑,该碑残高约1.23米,宽约0.75米,厚约0.15米,碑体上下皆残缺。仅中间部分保存较好,文字较为清晰。碑体正面为碑文,介绍重修城隍庙的经过及庙宇规模,背面密密麻麻皆为捐资人员名单。盖州市文物管理处闻讯后到达现场,将石碑运至上帝庙院内保管,王友禄、徐贵宏对该碑进行了初步的勘查和释读,
    苦城 3-23
  • 55
    商号印章藏选——手工印制
  • 4
    旺拍摄|旺兴仁大堡冬季南山冰花河水景色「2019」 旺乡的冬季,一场降温,带来一次大自然美妙和谐的唯美画面,配上一首萨克斯🎷「回家」,一股思乡的暖流不断涌出,我可爱美丽的家乡——旺兴仁。我日夜思念的故土。我愿化作一股河流,透着冬日的阳光,闪耀在旺兴仁得每一片土地上。
  • 16
    南关随拍
  • 26
    寒风吹古道,车过碾成泥。扬鞭催累马,行人叹唏嘘。
    苦城 12-30
  • 8
    雪____南关滕家楞子
    苦城 12-23
  • 2
    依勒通阿与盖州暖泉董氏家族   阎 海   在2017年12月营口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营口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位于盖州市暖泉镇龙王庙村的董氏民宅名列其中,这处保存较好的清代建筑就是清末八旗武官依勒通阿的故居。   依勒通阿,汉名董永杰,字东明,籍隶汉军正黄旗。其父董国辅、叔父董国禄(他俩的名字出现在道光三年永安寺碑捐资者名单中)。据民国十九年《盖平县志·职官志》载:“依勒通阿,清道光间历充旗差,曾任
    苦城 12-20
  • 11
    物非人非~~~南关的变迁
    苦城 12-14
  • 19
    《蓋州古城》一 秦時曉月漢時城,平郭古邑屹遼東。 巍立千年傲四海,惜今難尋舊日容。
    苦城 9-29
  • 22
    同小友和苦城兄《暖泉尋古》 踏暑去城東,聞信尋舊蹤。 跚步繞農圃,葉下鑑碑鼎。 汗手去塵浮,老眼辯碣銘。 相機頻頻閃,留照自從容。 (注:小友--盖州报社记者王友禄)
  • 18
    《盖州南行有感》 早起大雾行,驭驾辽南东。 一步跨两界,两山本源同。 《海上行》 春來琼花第一枝, 陌上梨香溢九隅。 滩头浪高银波涌, 燕鸣遥听秦岛词。
  • 5
    《盖州名人林本裕》----清代 林本裕,字益长,自号“辱翁”。由林本裕撰写的《辽载前集》,成书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这是东北地区有史以来第一部由个人撰写的地方志书。现藏有《辽载前集》手抄本仅有南京图书馆和吉林大学图书馆两处。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林本裕在《自序》中写道:“予辽产也。明初始祖讳文者,因官来此,遂卜筑予盖州而家焉。世守诗书,罔教废坠。至我先君子受国厚恩,世祖章皇帝甫平海宇首求人才,廷试天下
  • 2
     也说铁塔山之塔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盖州。”盖州的山山水水,总带着让人陶醉的古韵。称奇的铁塔山,尽情舒展着阳刚之美;从古至今,作为八景之一的“铁塔夕照”惟其雄,才这样正气凛然、直刺青天。   铁塔山又称塔山,位于盖州市东五华里农民村境内一缓坡小山丘上,海拔高度约60米,铁塔建在该山西南平坦丘顶的中部。   铁塔山铁塔的建造出于何种目的?有人说它建在盖州古城水尾,是为了“补全风水”。古邑盖州自古
    苦城 7-13
  • 15
    《無题》 蒙胧皆是幻, 谁能斟此关。 几千大世界, 尽在云水间 《山行》 早行绿岫间, 登山访寺园。 逶迤百里遥, 岭碧千重巅。 涧青水亦清, 天蓝云亦峦。 今程览游乐, 寰翠大無边。 《遠眺》 一湾绿岫一湾田, 叠叠层层尽翠园。 遠观春色连萬里, 近望硕果山环山。 今我步入观其景, 虫唱蝶飞花烂漫。 攀峰更是村舆广, 無限丰秋在眼前。
    苦城 7-13
  • 16
    《城南访宝安寺》 冬来宛若秋,临山寻寺幽。 鹊鸣禅音伴,曰正瞻经楼。 《山里覌秋》 闲来去山里, 漫步野林隅。 扬眸枝皆果, 俯身珠毯赤。 《山间寻趣》 山里静無聲, 间闻野鹤鸣。 寻音歧步望, 趣見寺鸭行。
    苦城 7-13
  • 37
    晚来河畔行, 举步皆曛风。 一行二七者, 三五为老翁。 小儿不思伍, 少妇远离踪。 晚间说何事, 只慕伴陶公。
  • 1
    古城拾遗——魁星楼(记着王友禄) 魁星,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天枢”或前四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的总称,又是中国古代天文学说中“二十八星宿”之一“奎星”的俗称,是西方白虎七宿第一宿,传说主宰文运,遂又称“文曲星”。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科举考试中,取得高第即称作“魁”,又称“魁首”。 魁星楼,又名魁星阁,是为儒士学子心目中主宰文运兴衰的魁星而修建的建筑,全国各地皆有修建。
  • 15
    随拍几张照片发上来。
  • 1
    《清代盖州籍大学士---白潢》 -------------董玉涛(《盖州文艺》副主编) 本文所介绍的这位白潢,是康熙后期,雍正时的显赫高官,其地位、声名十分显赫----但现在没有几个人知道,他是盖州人。 一 《盖平县志》“人物志·卷九”中,有关于白潢的记载:“白潢,佚其字,清雍正间官文华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其墓在邑城北红花峪;雍正三年碑碣尚存。”《盖平县志》中对白潢的介绍极为珍贵。笔者查了很多资料,关于白潢的原籍,只说“汉军镶
  • 3
    在盖州古城,提起上帝庙、钟鼓楼、财神庙等著名古迹,上至耄耋老者,下至懵懂少年,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旧时的盖州古城内,曾有一座非常出名的庙宇——灵神庙,如今却鲜为人知。记者走访十余位70岁以上在古城内土生土长的老人,其中仅有几位80岁以上的老人曾在童年时亲眼见过灵神庙的原貌。现年88岁的杜金芝老人自祖父一辈便居住在灵神庙西邻,杜金芝老人在这里土生土长。由于家住灵神庙附近,每日出门都要从灵神庙门前路过,
    苦城 7-1
  • 10
    清康熙【盖平县志】记载此处。
    山石308 3-7
  • 15
    苦城 2019-01
    图片
  • 4
    盖平县砖瓦厂地处城东塔山附近,至今仍保存下来一座大烟囱。
    苦城 4-27
  • 1
    相传早年盖平县有一个叫王晓岚的人,刚刚读了个秀才学位便赶上了辛亥革命,由于知识陈旧思想又保守,不但迟迟不能融入新社会而且牢骚满腹甚至煽动民众攻击现政。后来日本人来了,也不知是什么人拿他开心,编造了一份皇军请他到山东做官的聘书,秀才信以为真,变卖了祖上留下的几亩薄田赶去赴任,结果被日本人给打了一顿.....。那年春节在他家的大门上出现了一副令人啼笑皆非的对联:年好过节好过日子难过;出有门入有门借贷无门。横
    苦城 11-4
  • 0
    古城拾遗——福建会馆 福建会馆,位于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民和社区,北邻民和小学、西临普济寺,与福建会馆、山西会馆、山东会馆合称盖州四大会馆。福建会馆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为福建客商集资修建,为其聚会、议事、祭祀之重要场所。 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以后,大江南北各地客商纷纷乘船渡海来到辽南地区经商贸易。与此同时,东南沿海诸地的妈祖信仰随着商贸往来,也传到辽南沿海,盖州城内的
    苦城 11-4
  • 0
    古城拾遗----永安寺 在盖州市暖泉镇方屯村有一座古寺遗址,遗址位于村北方家山南麓,地处原方屯小学东侧,原方屯供销社西侧。根据老一辈人的回忆和现陈列于盖州古城钟鼓楼上的清乾隆五年铁钟铭文得知,这座古寺名曰:“永安寺”。随着历史的更迭,永安寺留给世间太多谜团,让人感到神秘而又好奇。记者经过多次走访曾亲眼见过永安寺原貌的在世老人、查询相关历史资料并结合一张拍摄于百年前的老照片,终于将永安寺的神秘面纱逐渐揭开
    苦城 11-2
  • 0
    古城拾遗——马道(记者王友禄) 盖州古城原有东、西、南、北四条马道,与城墙同于明洪武五至九年间修建而成。据民国十九年《盖平县志》记载:“县城池本明盖州卫城也。洪武五年,指挥吴玉因旧土城修筑。九年(1376年),展筑南面,砖石包砌。周围五里八十八步,高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阔一丈八尺。门三:东曰顺清,南曰广恩,西曰宁海。钟鼓楼在城中衢,今按其城周围七里零三步,城仍旧池淤”。 马道是由登城马道与马道巷路组成。
    苦城 11-2
  • 11
    5月20日,由营口市历史学会理事长阎海,营口市历史学会顾问沙迹,营口市历史学会副理事长李金生,营口市历史学会理事邵希斌、刘永春、王苗、袁晓明、汉兴斌组成的历史专家组,应营口市历史学会会员、百度盖州暖泉吧吧主康宏与我所邀来到暖泉镇方屯村,对方屯村部分历史遗迹进行考察。 营口市历史专家组一行首先对永安寺遗址进行了重点考察。通过考察,专家们在永安寺清代寺庙的旧址上发现了白瓷、沟纹砖、酱釉瓷片、大卷沿陶器口沿
    苦城 5-22
  • 0
    《一条毛裤的故事》 70年代末的一天 70年代末的一天,革命先烈罗长维县长的爱人于彬及随员到暖泉方屯村去凭吊罗县长负伤落入敌手的地方,祭奠罗长维县长等28位革命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建在一个缓缓的小山坡上,背靠着郁郁葱葱的高山,人民永远记住这丰碑耸立在这优美而又恬静的美丽盖州之东~方屯村的西山之上。 故地重游,于彬同志走访了当年罗县长的警卫员李家奇【现为盖县缫丝厂职工】和占化洲【现为盖县水产公司职工】。 重逢之时,
    苦城 4-10
  • 0
    重游盖州感触记忆 在我不做文博工作的十多年日子里,很少去盖州,而每次即便是去,也不谈文博,只在酒桌上与友闲聊其它,更不住下。 盖州王局长及几位老友近日约我问茶闲聊,扫尘阅碑,勾起我对盖州的一些情怀,加之老友李方永兄长近二十年没见,话就必然多了一些。 话题一,是关于盖州古城的保护问题。我认为盖州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文化荟萃之地。几千年来,以汉民族为首的人民在这里创作着丰富的历史画卷。汉以来,各
    苦城 3-5
  • 0
    此碑经网易博主“莱阳裔人”徐贵宏、盖州暖泉吧吧主“光辉岁月八十年代王友禄”、盖州暖泉吧吧主“kh7745207康宏”等几人发现整理,并将此碑送盖州市文管所收藏。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盖州暖泉吧对此碑有考证等讨论,敬请关注。
    苦城 3-5
  • 0
    此碑重见天日,收归到盖州市文管所是一件很好的事。我友徐贵宏先生(网易博友:莱阳裔人)将碑文照相拍录,又逐字抄录给我,我十分感谢。如果说我在这些年对盖州文史工作有一点关注或者有点成就,是与徐贵宏先生支持有很大关系。先生不图名利,无偿提供线索,爬山涉水,从不计较,甚至将自己多年研究成果送与我等。
    苦城 3-5
  • 1
    笔者此前写过【大清王爷耿氏祖孙】,介绍了出自盖州的大清王爷耿仲明、耿继茂、耿精忠祖孙三辈。最近,在查阅历史资料时,又发现还有出自盖州的清代重臣:卞氏祖孙卞为凤、卞三元、卞永誉三辈。 一,爷爷卞为凤 我几经查阅,找到的历史资料记述卞为凤的文字极少: “顺治元年三月,希福进缮成之辽金元三史."上展览再四,深加奖赏.命赐大学士希福 鞍马一匹,银四十两。。。。。。卞为凤、科代尼满,银各三十两.硕尔格、刘朝卿、李允昌,银
    苦城 3-4
  • 1
    辰州诸老辈 低首让君狂 ——— 记清末盖州诗人书法家丁孝虎 莱阳裔人 盖州自清代以来诗词、书法兼擅者不乏其人。如清季韩恩合、姚正镛、李黔生、沈庆飏、丁孝虎等人。其中丁孝虎尤为佼佼者,墨迹时有所见且鲜为人知。 丁孝虎,字肖泉,祖籍山东诸城。清咸丰七年(1857),出生于盖平县东关常贾(音:古)园子村(今盖州市东城办新华村)书香门第。父丁文浚,字心泉,嘉庆十六年(1811)生,道光已亥年举人,咸丰初创办“辰州书院”,热
    苦城 3-3
  • 1
    东北名学者 盖州卞宗孟 (2015-10-16 14:29:28) 标签: 文化 历史 教育 盖州 名人 分类: 人文 东北名学者 盖州卞宗孟 莱阳裔人 约30岁时的卞宗孟肖像 卞宗孟对今盖州人来说,是个陌生的人物,但事实上,卞宗孟是东北重要的文化名人。他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盖平县中学校长;后来的辽宁大学教授;辽宁省立图书馆馆长;四十年代的辽宁省教育厅厅长等。《东北之史的认识》一书,是他于1936年著的,是展述东北历史的开篇之作。为我们了解东北历史,
    苦城 2-28
  • 0
    民国《重修青石关[1]记》[2] 辛广瑞 [3] 重修青石关记 邑北青石关,古建筑物也。按《县志》:盖平原名盖牟,为高句丽旧地。相传唐李世绩[4]东征□盖苏贞[5],曾驻兵此关□□□海环山之胜,概及近,多高丽城基遗迹,说亦近是惜代远年淹,无□当考证耳,就此关形势□□□县城如屏障,即有历史上之关系,复为交通之孔道,尊重古物者所应注意保存也。 关门凿□□叠砖石而成,中辟道路,狹不盈丈,兼以悬崖峭岭。石齿嶙峋[6],经冬冰雪尤有车马
    苦城 2-5
  • 1
    祝大家鸡年大吉,幸福安康。
    苦城 2-1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