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学吧
关注: 1 贴子: 47

  • 目录:
  • 公益慈善
  • 0
    休叹霜华岁月添, 不妨绿酒敬辛坚。 一年无事好安稳, 便是新年胜去年。 —棠溪《新年第一杯》癸卯年跨年夜 不必叹息岁月渐长,霜华落鬓, 要知 人生皆是体验,坚持即是胜利! 所以,何不举起酒杯, 用这第一杯酒敬这一年的辛苦和坚持! 一年下来能够安安稳稳度过,一切平安。 便已经是成功了,知足才知是幸福。 况且,辛苦会让你成长, 而安稳无事即是为你新的一年打好稳固基础, 因此,在新岁你肯定会高歌猛进, 一年胜过一年!
  • 0
    “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 “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纵遇锋刀堂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佛教传入中国后,从南北朝时期到唐代,佛学逐渐由一种修行方法演变出很多佛教流派,到后来佛文化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相当重要的学术流派,最终上升为中国人的哲学体系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体系,千余年来对中国人的影响至深。 在这里面,禅定之说和禅宗之学是最功不可没。 汉传佛
  • 1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 一个聪明且有学问的人, 他的行为能够配得上他所拥有的聪明和学问吗? 聪明不等于有智慧, 有智慧也不能代表一定聪明, 但一个有智慧且聪明的人, 绝对是一个敢于行事、善于利用知识, 能够为人类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的人。
  • 1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陶渊明的《形影神三首》 人无论贵贱贤愚,都戮力劳心, 操持经营,对生死都做不到洒脱。 陶潜认为人应当纵浪大化,随顺自然。 就是不如顺应天命,放浪于造化之间。 听从上天的安排,顺其自然, 不因长生而喜,也不因短寿而悲。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
  • 1
    满眼都是旧时人, 着的全是旧时装。 —往学·幸得 人醒开悟如还乡, 寻牛入廛见真妆。 满眼都是旧时人, 着的全是旧时裳 所谓开悟, 也就是打开了自己的那颗纯净之心, 就是与内在无缝对接, 找到了自己本来已有的面目, 也还是凡夫一个! 明白我们人生的意义,就是一个”活”字。 在每个当下,能看清当下的时刻。
  • 0
    心有山海,静而不争 —五代·顾闳《韩熙载夜宴图》 修炼自己的内心,让心境保持稳定平和, 即使面对风雨,也能保持从容的态度, 不被外物所动摇,从而实现自我提升和超越。 心有山海,意味着心中广阔,充满光明和希望。 人要有一颗宏大、坚定、善良的心, 内心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像山川一样恒久不变,坚定不移。
  • 0
    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韩非子.说林上》 无论是朋友、同事,还是领导, 如果他因为听了别人的话, 而善待你, 那是因为他还不了解你,还信任你, 将来也一定会因为听了别人的话, 而怪罪于你。 人捧人可以捧起人。 但是人设还得靠自己实力争取。
  • 0
    伊洛传芳四五株,和风细雨润红酥。 笑辞同泛江湖棹,醉卧亭东看画符。
  • 2
    对中国文化理解透彻,有大局观, 有国学整体框架,思维树, 对佛道儒玄以及国学概念都有清晰的认识。 尊重知识,对有成就人物保持尊敬和学习态度。 不给设偶像,对任何人不个人崇拜。 任何事,任何文化都有源承的坚定论者。 喜欢剖析,还原事物的的本源。 思维缜密,考虑全面。 会“心斋”。 喜欢从上帝视角思考问题。 是一个温和的旁观者,即温和派。 不与世界争辩, 对人对事对文化有非常好的包容态度。 敬畏未知,保持到老的求知欲
  • 2
    双眼自将秋水洗, 一生不受古人欺。 —《随园诗话·补遗 卷三》 也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意思, 自己用清澄的秋水把眼睛擦洗明亮, 一生都不受古人欺骗。 其实读任何书,都要有自己的 独立思考、判断, 不可全信书中所说。
  • 2
    处逸乐而欲不放, 居贫苦而志不倦。 —《论衡·卷三十·自纪篇》 身处安逸舒适的环境中, 不应该放纵自己的欲望, 身居贫穷困顿的环境中,依然要 保持自己崇高的志向,毫不倦怠地奋斗。 希望你年老之后,不会在深夜入睡时 总是拍打枕头里发霉的梦。
  • 1
    先天之命与后天改命改运先天之命如同人播撒种子,狭义上是随机的,但在广义的范围又是不随机的。为什么是这粒种子,为什么抓到的是这一把种子的其中一粒呢?为什么不是第二把,为什么不能是另一麻袋的其中一把呢?那为什么又是今年的这一批种子,而不是去年的,不是明年的呢?假若遵循规律追根朔源,顺着个这个大方向去找原因,都可以找到原因。但试想一下,就算站在上帝视角去溯源一粒种子的原因,最后发现都是无数因素促成的,是
  • 1
    命只是促成一个人一生的一部分而已。后天的养分,水源,环境,自然灾害,人为破坏,人为影响。都是影响一颗种子长大成材的因素。上面长在悬崖边的小树努力弯曲求生的时候,被贵人发现了其美感,移植到大园林中。这也是因祸得福了。人也一样。但人,方方面面的太多了,只能挑几个方面说,其他只能靠你悟。这一批种子环境不错,土地肥沃,欣欣向荣,长势很好。结果来了一次冰雹。结果苗们死的死残的残。公平吗?不公平。再问一次不小
  • 1
    网页链接 往学课堂真正剖析天道人道,只是有点硬,希望你能啃的动。视频在链接里。
  • 0
    《中庸》,儒家四书五经之一,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说著,乃“孔门传授心法”,至精至微,本是《礼记》中的篇目,到了宋朝,朱熹将其单独提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一、天命之谓性 点评:一切宇宙万物,在其自然而然,没有经过任何人为造作的状态,就是天命。一切万物本自具足的,本来就有的,上天赋予的,就是“本性”,也可以称为“天性”、“自性”,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中的那个“性”。 二、率性
  • 0
    一.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聚会,有教养的人除非特殊原因一般不迟到。因为懂得,即使无意迟到,但等的人来说,也是不尊重的表现。 二.温和。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在待人接物上,有礼有节,礼貌和微笑是人间通行证,心平气和,以理服人,把握好快慢节奏,交友还是做事往往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三.倾听。 既然已经选择聊天,那就注意倾听,不要抢话。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先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再去反驳或者补充对方的看法和意见。
  • 0
    接纳这个世界的参差和良莠, 包容别人与你的不同或者相悖, 尊重每个角落里的不同声音,甚至聒噪。 因为包容别人就是包容你自己。 这世界舞台太少,观众太多, 你走或不走,你存在或不存在, 其实对于别人并没有任何重要。 没有人会在意,甚至都不会有人察觉, 你所有一切都是内心的自我加戏, 你的舞台只是你自己,观众也只有你自己。 或者只有可怜的几个家人。 你美其名曰活出自己的精彩,为己而活。 其实只是妥协于缺乏面向群体的竞
  • 1
    往学学派需读书籍,包含佛,道,儒各家经典。幸得先生一再强调,看书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建立上帝视角,不迷信不崇拜,有辩证的看,各家对比阅读,在脑子里梳理对比,融合。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开悟的过程。因为每本典籍都有其时代局限性,所以要你对书或文章多质疑,多发起起提问。在阅读的同时,鼓励多在学习探讨,成为往学学者,这些读完,基本可以在脑子里为传统文化建立大致思维导图,就有了梳理融合的能力,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
  • 0
    【往学】是以国学为基础科学学习系统, 指导修行者更加有针对性的修习, 有目标的修身修智, 针对改变散修无用修行, 改变散修的盲目性。 不营销不收费,大家可以加公益群修习。 往学派的当下,表现为“人人为主”这一观点上, 提出人的尊严来源于自己的意志, 不受外部环境的制约, 同时在个体主义中强调理性与平等。 往学派强调社会关系的平等, 指出个体应彼此平等、独立, 需要摆脱不同教派信仰, 贫富贵贱,个人偏见,等惯性的束
  • 1
    三十岁以前能开雾最好,这个开雾不是开悟, 开了雾距离开悟还是有点距离的, 那最起码得是往学三阶以上才有可能的事。 这个开雾,是把你脑袋里的雾给消散开, 就是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意思。 年轻人大概率的普遍性就是三十岁之前脑子有雾, 干啥啥错,自以为很聪明,但往往人生做选择时候总是选了那个错的,每天浑浑噩噩,脑袋不清晰,看似忙忙实则碌碌,做事切入不到重点,都是无用功。 这就是标准的脑子有雾。 既然有雾必然得开, 最开
  • 0
    往学以传习为德业。 往学出于国学,而青于国学。 筛选国学精华,以符合当下三观推广传习。 传授正义正道正念教化人心, 讲述经史哲理智慧开悟民智, 这是往学者最最主要的积累福德的行善渠道。 也是写入往学四义中,往学重要组成部分。 往学四义:包容,知通,会善,传习。 欢迎深入了解以传习行善的往学之道。#往学##修行#
  • 0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往学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公益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