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吧
关注: 2,968 贴子: 9,464

蕅益大师: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 目录:
  • 佛教
  • 0
    心念佛   经常有信徒告诉我,他们在念佛的时候,会产生两种现象:保持24小时念佛的“秘诀”!——自性念佛,般若相应   第一、一直念佛到后来,会感到昏沉、想睡觉,提不起佛号;   第二、一念佛号,反而妄想纷飞,烦恼不断。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掌握念佛的要领,纯粹是用意识心在念佛。   修学念佛法门,除了在事相上用功外,还要用般若的智慧,了解自性就是我,佛就是我们的本性,然后用回光返照的功夫,不着一切境界。用不执
  • 1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远离恶友,远离恶知识。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与恶友交往共处,贪心、嗔恨心、愚痴三毒会逐渐增长,会失坏闻思修行,变得没有慈悲心。对于修行人来说,这非常可怕。所以,要尽量远离那些不信佛的人,甚至对佛法有邪见的人。尽量不要与他们接触,交往。那么这算不算舍弃众生呢?这也不算舍弃众生。若是自己有度化他们的能力,你就可以接触,交往;若是暂时没有这个能力和机缘,还是要尽量远离这样的人。 我们都
  • 0
    清朝的时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门内,有一座庵堂,住持是上静下然尼师。她每天早晚焚香诵经礼佛,很有修行。 在顺治五年的元旦清晨,庵里正准备作早课时,突然传来老鼠的吱吱叫声。静然尼师朝梁上看说:“老鼠啊!你爬得比佛像还高,是不礼貌的,赶紧下来吧。若要听经,可以到我身边来。”那只老鼠歪着头,好象很注意听的样子,然后往下窥探了片刻就跑掉了。 不久,尼师们开始作早课,老鼠听到木鱼声,就又跑出来。起初,他只敢伏在
    ssw8860431 11-2
  • 0
    任何事情都能解决,办法总是有的,因为我们有佛法。 四大假合的肉体,有病正常;没有一帆风顺的,有事也正常。这都是自然现象,没什么可怕的,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叫开悟。有修行的人,是勇敢的人,面对变故的时候特别镇定,事情处理得非常得当。而我们每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手忙脚乱的。就像写字一样。有时候会写错,但是没关系,把心安稳下来,改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写错了就心慌意乱,就乱写乱改,那就更乱了。 如果心不在了,
    ssw8860431 10-29
  • 1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因机施教,广立行门,总计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入道,譬如千径九逵,皆达王城,楞严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也。然于诸门之中,求其最易、最稳当者,莫若念佛一法。但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无论何人,一教便会。只要口念心念,念念相续,便可得成念佛三昧,其易修可知矣!若但易修而无功效,固亦不足贵。而此念佛法门,但能发起深信之心,切愿求生,实行念去,即不参究、不观想,亦得往生。
  • 2
    傅大士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生老病死。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大士此语,正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者也。 如何是“万般将不去”?人生所有官爵、金宝、屋宅、田园、饮食、衣服、玩好,乃至娇妻、爱子。无常到来,哪一件是将得去者? 如何是“唯有业随身”?人生所造诸贪瞋痴业,非礼奸淫,恣意宰杀,为子逆父,为臣欺君,克众成家,阴毒害物,种种恶
    兴仔要发 10-11
  • 0
    为什么说学修寿命无常重要?你只有明白了死期不定的道理,对此生起了定解,才能精进,才能真正修持佛法,之前很难!即使平时说得再好,装得再好,也没有用! 我们也可以通过如下理证——三个原因,去说明这个道理: 一、生命如水泡,风吹顿时消。 佛在经中讲过,我们的生命就像水面上的水泡,无论它表面再怎么庄严,怎么有威力,被风稍微一吹,就会立即破灭。 即使它再大、再圆、再亮、再美丽,我们也无法把它拿出来做装饰品。我们
  • 0
    我们的身上喷到一点火焰、火星就忍受不了,就烫得不得了。地狱的痛苦不是这样,地狱的痛苦才是难以忍受的。我们如果不好好修,一定会堕落地狱,会感受地狱的痛苦。真的,不害怕吗?我们现在遇到了佛法,明白了这些道理,但还是不深信、不相信这些。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害怕,所以就没有生起真正的恐惧、厌烦之心。很多人都不爱听这些无常、轮回、因果,只想听功德、利益、好处。不想了解我们正在感受的、以及将来要感受、要接触、要去
  • 0
    大纲(义贯目次解说)07上传于 2012-04-23
  • 0
    《有你我相就不能解脱 争“谁对”、“谁错”,是执着你、我相》 有色相的,我们看得到, “无相的”
  • 1
    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可说无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 父母非常疼爱这个独生女,甚于自己的生命,凡有任何忧愁,见到女儿,心中的忧愁苦恼当下就消散了。面对女儿突然死亡,父亲心中的悲痛难以言喻,每天伤心啼哭,不觉竟然疯了,整日到处乱走。 有天来到佛陀所住的地方,一见到佛陀,当下神智清醒,并向佛陀顶礼。悲伤的父
  • 4
    鸡蛋是荤还是素
  • 2
    15-11-27陈力平往生纪实
  • 0
      人生世间,贵守本分,凡一切人发颠发狂,乃至常生悲观,常欲自杀者,皆系不修实行,欲得大幸福,事事如意,财色名位皆在人上。倘前生修有痴福,得其所欲则骄奢淫泆,无所不至,如此之祸,较比自杀当重万倍,幸而未得,尚不至如此之烈。   汝欲消此烦恼,当事事守分,不于分外起一毫欲得之妄念。随缘做事,即为人作仆,必须尽我为仆之职分而不以为耻及以为我非为仆之资格之心。而今得为仆,我能尽我为仆之职分,不生矜己轻人
    龙正81 3-23
  • 0
    复汪梦松居士书 昨接手书。备悉介怀。虽未觌面,却叨知心。光一介庸僧,毫无淑状。不过所说皆按己本分,不敢以过头大话,自瞒瞒人。 昨天接到你的信。一切尽知,牵萦于心,不能忘怀。虽然没能见面,却承蒙你了知我心。我是一个平庸的僧人,丝毫没有值得崇仰的行事。不过是,所说的话,都是按自己的本分,不敢以过头的大话,自瞒瞒人。 蔚如居士,以其与己之意见合,遂屡为排印流布。致其残馊酸臭之气,遍刺人耳目。不意阁下不以酸
    龙正81 3-15
  • 0
     又念佛之人,必须劝家中眷属同生信心,同常念佛,以备彼等于父母及诸眷属之有命终者,为之助念。否则,不但不助其正念,反令起瞋恨爱恋等念(预为洗澡换衣,则失正念。若搬动致疼痛,则生瞋恨。瞋恨,则或致堕于毒虫之类。若对之哭泣,则生爱恋。均属失正念,而永无往生之望矣,哀哉)。不念佛者,尚不至大有所损。念佛者,一经破坏,正念全失,将欲往生,竟莫能得。从此长劫轮回六道,皆此等眷属之所致也。彼等如不发心,当以时局
    龙正81 3-13
  • 2
    早年,香港有一位很有钱的雷太太,每一年她都邀请我到香港去讲经。从77年到88年,差不多十几年的时间,我每年会到香港去一、两次,最长曾经住过四个月,最短都不会少过一个月。 距离回归还有一段时期,她就开始在加拿大买地投资。大概是1985年,我去温哥华,在她的家里住过。她买的地好大,那时候她告诉我,她已经买了七十多亩地。后来我碰到她,她告诉我,她又买了一百多亩地。哪里知道,人算不如天算,不久后她遇到车祸死了。当时是
  • 0
      原文   岁在丙午, 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缘, 修习净业。值寺主延谛闲法师, 讲弥陀疏钞于
    清净216 1-5
  • 1
    亲证三昧 口出光明 善导大师的丰功伟迹,个人修行境界,我简单在这里举出几件,让大家对善导大师知所敬仰。善导大师十多岁出家,二十几岁已证入三昧,所谓「三昧」,就是在定中见佛、定中见到极乐世界的庄严圣境。二十几岁就能证入三昧,这在佛教历史中是很少有的,年轻就已经达到那种境界,表示善导大师是一个再来人。其次,善导大师也被尊称为「光明和尚」,据说是唐高宗赐给他的封号。因为善导大师在念佛号的时候,都有光明出现
  • 0
      三代而下,世多邪说。而邪说之最足以害人心世道者,莫如淫词小说为甚。盖圣贤经传,唯恐不能觉
    清净216 12-15
  • 1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2017-06-27 佛子行 咸丰八年,曾国藩给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普度慈航

目录: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