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道经吧
关注: 726 贴子: 2,065

厚德载物,以德进道

  • 目录:
  • 古典文学
全部
  • 3
    央视采访考古专家:《道德经》应是《德道经》 上世纪七十年代,马王堆汉墓考古获得重大发现,出土了无数奇珍异宝,引发世人关注和惊叹。 其中发现了书写在帛书上的老子五千言,更为弥足珍贵。 随着对帛书所记载文字的复原与研究,专家学者得出一个越来越清晰的结论: 真正的老子五千言并不是现在流行于世的《道德经》,它的本来面目其实叫作《德道经》。 央视对这一考古发掘过程进行了记录。 原马王堆发掘组组长侯良在接受央视记者采
    compilos 2-9
  • 5
    看不懂《道德经》不是你的错,你看的是假的、被篡改过的。最接近老子原义的版本,是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寓意“淳德归道”,也叫做《德道经》。
    笑风尘 10-31
  • 1
    道可道,非常道; 【道传可传道之人,此道绝非寻常俗道;】 名可名,非常名。 【名扬可扬名之身,此名绝非寻常俗名。】 《道德经》可体察人间至道,亦可声名远扬,德覆天下。 什么样的人才属于“可道”呢? 答:勤学好问的好学生。 气死老师的学生,叫“不可道(造) ”。 【道可道】 第一个【道】 是【传道】,谁传道?当然是“老子”《道德经》 了,传给谁呢?传给【可道】的人。【不可道】的烂泥,弄脏手也糊不上墙,不可教也。
  • 1
    道法自然,万法归宗; 建康是福,长寿是命。 病从口入,魔由心生。 我们自己的身体状况,健康与否,我们好像无能为力,其实不然。 我们有好多种选择,可以趋利避害,远离病魔,获得健康,修得长久寿命。 简单点,就从自己身体说起。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有一个,也只有一个关键节点,只有这个点能起到从“道”转化为“一”的桥梁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想事成,也就是把心里想的事情,付诸于行动,以自身能力,去实现理想。 这个
  • 0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 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对于修道者来说,自己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天地。 人自母胎有形开始,就拥有了一种灵魂烙印。 这种灵魂烙印叫天命,用现在的科学说法就是遗传基因。 外文叫:DNA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就是以这“天命”为依据,去规范人生。 超出标准的损之,发育不良的地方补全。 道之,以成人形。 直到出生。 叫
  • 0
    真解【无为】 所谓【无】,是指未知、未发生的事或物。因为没有物质形态,理论也无从依附。 【为】,就是面对新生事物,以理论认知为依据的实际行动。 【无为】就是面对未知事物做出防患于未然的实际行动。 这种行动包括理论积累和物质积累,理论积累叫学习,也叫研究,物质积累叫劳动,也叫工作,天道酬勤。 【无为而治】是责任,而不是逃避,更不是得过且过。 治大国若烹小鲜,就像父母对子女的人生计划一样,提前安排。小鲜和子女
  • 1
    从【“无”名,天地之始】释解【胎息】 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世人心头。 那就是:到底存不存在灵魂? 思想意识是不是灵魂? 胎儿有没有思想意识? 如果有的话,灵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支配“身体”的? 这十个月间,胎儿都“做”了些什么? 那么我们就从【“无”名,天地之始】释解【胎息】 【无】的概念是代表不为人知的一切。 【天】的概念涵盖一切理论知识;包括,已知的、未知的和永远不可知的道理。 【地】的概念是自然界中所有的物
  • 1
    申请人:修道之难 申请感言:从【“无”名,天地之始】释解【胎息】 有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世人心头。 那就是:到底存不存在灵魂? 思想意识是不是灵魂? 胎儿有没有思想意识? 如果有的话,灵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支配“身体”的? 这十个月间,胎儿都“做”了些什么? 那么我们就从【“无”名,天地之始】释解【胎息】 【无】的概念是代表不为人知的一切。 【天】的概念涵盖一切理论知识;包括,已知的、未知的和永远不可知的道理。 【地
  • 0
    阴阳本义 也就是“阴阳”的基本定义。 先天阴阳和后天阴阳意义相反。 先天之“阴”指的是物质, 先天之“阳”指的是理论,也叫道理。 得道理者,气运加身,其二者前身叫道。 及至后天, 物质世界中,物质为“阳”;道理理论为“阴”。 二者为纯阴纯阳,也叫极阴极阳。 对比性质的阴阳,为“少阴少阳”。比如,雌雄、长短、粗细、里外等。 没有脱离理论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理论。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即为:孤阴不生,
  • 0
    道是什么? 很简单,就是道理和道路。 任何物质都要生成轨迹,属于“阳”,叫道路。 所有物质都有本身生的生存方式,叫道理。 没有脱离物质的道理,也没有脱离道理的物质。 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都是“道”。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说的就是“道” 任何道理知识都在说流程,说过程,说周期。都脱离不了现实世界。 知识的传承,属于人,物质世界脱离人,无意义。 脱离灵魂的人,无意义。 所以,道是人的灵魂能掌握的唯
  • 1
    能人所不能,即为神,懂人所不懂,即为仙。二者兼具即是神仙。其中“人”,是指别人,泛指大多数人。
  • 0
    《道德经》第二章 养身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1,(进入众妙之门,在修行道路中,每个人都会产生追求各种玄妙感受的欲望,那是对自身的最大损害行为。) 2,(随着成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理念,为追求美好事物,极尽其能,哪怕自损形骸。所有人都会养成追求声色犬马、好逸恶劳的品性,对自己的皮囊却弃之不顾。)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内修过程炼中,一味追求自己认为的“好”,就会失去内部平衡,大道将倾。) 2,(随
  • 0
    【道法根基】 修道到底修的是什么? 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弄清眼中的世界。 因为,道就是自己眼前的世界。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 我们的手脚身体以及灵魂思想就是修道根基。 修道根基就是我们的智慧。 修道修的就是依靠智慧征服世界。 道法自然,人定胜天。 胜天,并不是说去改变“天”的意志,而是掌握天地间的道理知识,并以此为智慧根基,去趋利避害,战天斗地,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从而达到奴役
  • 14
    自测灵根 其实鬼谷子并没有具体教授兵法、厚黑、为官等给他的众多徒弟, 他做的只是激发他们的智慧。 有了超常人的智慧,无一不是群体实力的尖端领袖。 所以,鬼谷子的学生们,五花八门无所不能,各领风骚,皆为人雄。 其代表理念《本经阴符七术》着重点就是智慧之道。 《自测灵根的方法》出自《本经阴符七术》第一篇 盛神法五龙 自测灵根的方法:抱元守一,做到不移,不随。至简不难。 也就是存想于【无根树】根,即:两耳尖向内,鼻
百度小说人气榜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更多定制特权

吧主申请名人堂,解锁更多会员特权

  • 本吧专属印记
  • 定制名片背景
  • 名人自动顶贴
  • 定制头像边框
收起特权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