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吧
关注: 41,141 贴子: 79,303

酣畅淋漓的思维盛宴——尽在思维导图

  • 目录:
  • 自然学科
  • 27
    学习、练习思维导图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模仿。这一阶段就像你小时候模仿大人说话、照着字帖写字,你不需要对思维导图有多深的认识,也不需要你把思维导图画的有多好,你需要做的就是按照思维导图的规则,模仿一些别人的标准范式(可以网上自己找一些)。 第二阶段:运用(练习)。等你基本熟悉了如何画思维导图,下一步就是大量绘画的过程(至少画10幅,可以尽量多一些,直到你可以快速、自然、规范的画出一副思
  • 18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自从“大脑先生”托尼•博赞发明思维导图以来,全球掀起了思维狂潮,创新的思维理念震撼全球。至此以后,思维导图类软件层出不穷,时至今日,存在于市面上的相关软件已有数十种,他们的功能,品质,效用不尽相同。下面楼主就来给大家简单对比一下市场上目前主流的几款思维导图软件。
  • 38
    1.阅读书籍 如果是理论性书籍,很多情况下前后章节连续性不是很强,可以读完一章之后进行一次整理,如果是整体性较强的书籍,并且在短时间内可以阅读完成,可以读完全书一并制作思维导图,这个大家根据实践情况和书籍难度自行判断。 2.构建书籍框架 您可以直接将书籍的目录录入到思维导图中,也可以选择比较重要的部分录入。主要的目标是将书籍中您最重视的部分框架清晰的反映在思维导图中。 3.录入摘抄和重点内容 将书中的重点论证部分
  • 175
    看到吧里很多有疑惑的帖子,最近也看了许多筒子们的思维导图。 我自己也从中学习到很多,也对某些问题豁然开朗了。 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想。
    ccvc2003 6-13
  • 35
    新生事物是有些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方。不过,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思维导图来说,它是一种工具,不能将其神化,但是它的优越性也是不可替代的。 对其应用的认识应该是有两种趋势,一是容易将其简单化,认为画出一张发散图形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一种误解。另外一种是将其神化,认为思维导图很神奇,无所不能,对其报以过高的期望。这两种看法都是对思维导图的极端化的认识。实际上,它有其优势也必然有其局限性。 从思
  • 7
    这是本人大学时期画的日语条件句型之一的思维导图,今天翻出来,请大家指点指点。
    475999125 2-8
  • 22
    哈哈,满纸辛酸泪
    柏舟 2-2
  • 13
    看过一本书可以用思维导图方式来解题,但不知怎样具体应用,求帮助…… 我是高三党
  • 34
    该全心全意学习了,既然要进入新状态,就对之前一些笔记做个告别,发一帖,我最近的笔记。无论所谓线性,还是导图,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二者还不是在思维之中转化着,渗透包含,斗争统一。个人认为任何一种极端都是不好的,无论是图 ,还是人,那单极运转不起来,何妨游离于线性和脑图之间,自由如我呢?以下的包括文综,犯罪心理学等,大家将就看吧。
  • 30
    首先,现阶段,思维导图还仅仅限于导图爱好者,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摸索和验证。所以,思维导图的应用的确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与那些成熟学科的理论和应用无法相提并论。学过钢琴的朋友都知道,钢琴的发明到现在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的理论和演奏都可以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这是几百年中,经过了几代音乐工作者执着的研究和弹奏,才发展到今天这种成熟阶段。对于思维导图的研究或许也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使它真正成熟
  • 64
    谨个人想法,诸位可建议,但不争辩 ~ 我是学理科的,接触导图最早是在初中,之后买了一堆书回来看,但当时悟性不高,画了几张,感觉作用不大,很快就把它束之高阁。直到高中想找点捷径,又把它找出来,重新研究了遍。 ~ 思维导图,是一个思维模式的载体,一个思维模式的体现,这个概念很重要。 现在写出我对导图的理解和运用
  • 19
    很久没画过思维导图了,有点手生了,还要改进才是。
  • 15
    平时学习某个知识 比如想了解 红纨 这个品牌 会用这样的方式 写个构架 也不知道到底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没有用 最近在看一本 关于金融学的书 对章节 用思维导图 的方式 可以吗?
    微拓思... 10-25
  • 11
    学了一点高一的地理,老师让整理知识,所以就画了思维导图(不知道算不算哈......)。因为才接触,所以还请各路高手指点指点,提提意见。 图片不怎么清晰,还请包涵。。。
    曦梦ROCO 10-27
  • 23
    让梦学会思考。
  • 18
    我是新手,所以新手遇到的问题我大都遇到了,因自己能比大家先走一点点路程,所以把自己的心得与大家分享(我盗窃了太多大吧与甘大以及其他众人的成果,惭愧),真正想掌握好脑图的,必须要有艰苦奋斗与执着追求的精神(到后期当然更多是欣喜),所以大家还是做好心理准备吧,no pain,no gain!一楼防偷窥
  • 5
      接触思维导图,有些时日了。虽说谈不上有多高的造旨,但也小有心得。   凡是与人文相关的东西,都与思维密切相联。即使是自然科学,也必须通过人文的形式(如文字、书籍……)加以传播和交流。   于是,思维导图的应用,必将十分广泛。   但归纳起来,思维导图,基本就两类:一是用于输出;二是用于输入。把自己脑中的东西用思维导图来描绘,是为输出;把别人的东西用思维导图来描绘,是为输入。   用思维导图来做读书
    如比凡人 11-10
  • 7
    思维模式 人的思维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资源导向式,另外一种是目标导向式。资源导向式思维模式从自己手头现有的资源出发,按照自己能力和资源的规定,正向推进,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眼睛只盯住自己的篮子,篮子里面的才是菜,篮子外面的都是别人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目标导向式思维,做任何事情都从目标出发,根据目标的要求,规划实现目标的路径,明了实现目标的条件,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去发现,借助和创造实现目标的条件,
  • 148
      本文包括广义脑图的定义、生成规则与具体应用,希望能作为今年思维导图的年度峰会之交流。在此纪念三年前“广义脑图”的提出。
  • 3
    不知为何我一上就无缘无故多了很多关注的吧最可恶的是我被屏蔽掉了,帖也上不了,今天比较忙承诺没有兑现,抱歉,下星期补回
    柏舟 2-2
  • 53
    词汇是理解能力的基石。 我们首先来明确下面几个概念: 1.人脑同一时间能够处理的词语是有限的,一般是7个,可能有人能多点有人少点。 2.词汇可以分为高级词汇和低级词汇,或者说是单一词汇和复合词汇。 举个例子:“<b>蠕变</b> ”这个词,它的含义是:在<b>应力</b>影响下固体材料缓慢永久性的移动或者变形的趋势。那么你要理解“蠕变”这个词,必须先理解应力、影响、固体、材料等等词汇,那么你要理解“应力”这个词,
    veport 5-22
  • 12
    本期主题,思考人生。 第一张图:自我介绍。 第二张图:十年后的我。 第三张图:如何让我更快乐。 第四张图:站在生涯规划的高度,做三个规划:1、我的一天,2、本周规划,3、三年规划。 第五张图:学习总结或者工作总结。 第六张图:对自己最有效果的6条人生感悟。 大家把图片发上来吧
    ccvc2003 6-13
  • 51
    我喜欢 认识事物 解决问题,把思考成果 在手机记事本上积累 完善 系统化 我相信 新欢这样做的人绝对 有巨大的收获 哲学中有句话 叫做积累量变 产生质变我觉得这句话变了我的人生 没有量变的积累 不可能有质变,不论是认知 解决问题 但由于人会忘记 积累量变 变得困难 得不到量变的好处 人们认识认识不不到这句话的作用所以我做笔记我大脑中所有的信息 已经建立了一个系统 我新获取的任何信息 都可以 合理分配到具体分类中 便于记忆 关 更多
    654987285 8-1
  • 52
    大概12年5月开始接触思维导图,发几张图上来,希望高手大神指导~
    柏舟 2-2
  • 136
    环境下的根源、空间上的一体、时间上的可持续。思维导图本质上是思维路线而已,构筑高速思路,达到思维提速是当前学生的当务之急。聚合简化易记忆是思维导图的最大特点。
  • 83
    有一个人,他有一种奇怪的色盲症。他看到的两种颜色和别人不一样,他把蓝色看成绿色,把绿色看成蓝色。 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他跟别人不一样,别人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他看到的是绿色的,但是他和别人的叫法都一样,都是“蓝色”;小草是绿色的,他看到的却是蓝色的,但是他把蓝色叫做“绿色”。所以,他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他和别人的不同。 第一问:怎么让他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第二问:你怎么证明你不是上述问题中的主人公?
  • 15
    今天有个学生问到:用别人画的思维导图和用自己画的思维导图效果会不一样么? 很多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有个错误的认识,认为只有自己画的思维导图才会有效果,别人画的思维导图自己去用没有效果,赵老师认为这个观点不太正确。 其实好的东西是具有普遍性的,是通用的。 可能有些人会说,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有差异性。 这点赵国良老师也承认,适合别人的思维导图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但是,并不是说自己必须从头开始自己绘制思维
  • 135
    基本是在百度和其他搜索引擎上找的,只是找了一些在吧图库里没有的而已。有些图片太小的也没复制。
  • 469
    思维导图本质 首先提出几个问题: 我们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 我们的记忆过程是怎样的? 我们做笔记是为了什么? 我写这篇文字不会用说服的技巧去写,所以看懂并且喜欢的人,就是真正理解的人。 我们就像是一台装满各种程序的电脑,只不过不同的电脑启动的程序不同(数量、类型、时间等等)。      我们本应该启动大脑各个皮层的的功能去综合思考、综合记忆,但遗憾的是只有非常少的人如此思考和记忆。     
    随栖0828 4-28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