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吧
关注: 58,778 贴子: 1,730,654

这里有胡同上空的鸽哨声

  • 目录:
  • 人文学科
  • 3
    老年间孩子们夏天的一项活动就是粘知了 道具只需要长竹竿一根,用车胎或者破鞋底熬的胶。 也有用面筋的,那就属于比较奢侈的了。 也没多少技术含量,悄悄走到树下,瞧好了,把杆子伸上去,照着知了身上一粘就抓住了。 宫里甚至有专门的一部门,养着一批太监,夏天专门负责紫禁城各个宫殿和御花园里粘知了。 叫做-粘杆处,主要是因为夏天,主子们嫌知了太吵,才组织捕捉的。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后来被评书话本儿,演绎成了“血滴子
  • 2
    80年代北京很多发廊都有 后来才知道他们是谁 当时觉得真帅
  • 10
    男爷们热衷的娱乐项目,最不让女人理解的,恐怕就是钓鱼了。 “傻了吧唧,拿根杆子在河边儿座一天,也不知道图什么?”这是老娘们对垂钓的评价 但一旦玩上了,这东西真上瘾。那年头也不趁汽车,为了找片好鱼场,早起天没亮,就起来,拿着家伙 蹬十几公里去钓鱼的不新鲜。 一套好的三竹二尾,可以传家 都是高手手工做的 不像现在鱼竿儿,鱼饵儿基本都商业化,甚至有专门帽子,坎肩,一套玩意置办下来,如果是好牌子,大几千,甚至上万
  • 14
    苦夏!
  • 26
    多年的茶碱,以前用专门去茶碱的,都不如84猛。 15分钟,焕然一新
  • 10
    北京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面条。 只是夏至之后,除了身体极其虚弱的病人或者老年人之外 基本都改吃冷面--过水面了。 跟外地那种,煮熟了面条,用扇子或者电风扇吹“冷”的面条不同,北京人的冷面是真的冷,用井把凉水过出来的。 浇头也有变化,基本就不再打卤了,改用拌麻酱,或者榨点花椒油。 菜码则是时令的新鲜蔬菜,黄瓜,大蒜不可少。 炎热的暑天,吃上这么一碗过水冷面,绝对的暑气全消。 只是现在普遍都是市政自来水,添加物质过
  • 7
    小时候家里刚买空调 晚上调到二十五六度,就觉得很凉,很舒适了。 现在不行,舒适的温度是二十度左右,非要盖着厚被子才睡得香。 冬天虽然很冷,但总觉得比夏天好过。 北京前些天就很热,可看看日历,7月15才入伏,一句话,且着呢。 十七八的时候,还图夏天看看漂亮姑娘。 可她们现在冬天穿的也不多😄 唯一有的期待的就是游泳 虽说室内馆,一年四季都能游,但总觉得夏天更有气氛。 但门票钱比小时候几十倍的长,当年要知道现在每月要
  • 13
    而今这种瓶装款已然解市面儿上绝迹。水果儿罐头得合搁柜子里头瞅着就倍儿可人疼劲儿的。
    喜泥润3 6-22
  • 18
    仅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塑料啤酒升哪儿嗬儿也见不着啦。当时啤酒属于紧俏商品散啤酒亦如是,四毛钱一升得搭菜好介。
    喜泥润3 6-22
  • 32
    发个帖子大家聊聊老北京的神话传说吧,老北京人才知道的口口相传的神秘传说超自然事件
  • 4
    现在看来80,90年代的生活是亲切,幸福的 社会的形式不见得越发展越好,不在于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网络与实体,社会生活的舒适度取决于生活形式,主要是对形式的理解
  • 19
  • 13
    以前北京东西南北都有娘娘庙,其中西直门北下关就有一个,这种娘娘庙通常是求子供奉碧霞,后来北下关娘娘庙拆了就剩个地名了。有个友谊食品二厂就在娘娘庙胡同,也没了,说说大家记忆中的北下关娘娘庙
  • 23
    现在的孩子讲究学小提琴,弹钢琴。 而笔者小时候,除了老人玩的胡琴之外,最普及的“乐器”也有二三种 最老的叫做凤尾琴或者康乐琴。据说是日本发明的。 样子嘛,就是一块长方形的木头,上面有三四根琴弦,类似于中国的古琴,但带很多按钮, 弹出来的音乐,类似现在儿童玩具,比古琴好上手。应该也不贵,家里当年就有一个,但玩了几天就荒废了。 另一个是口琴 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18世纪德国人发明的。 音色比康乐琴好了
  • 36
    曾经医院开证明才能订一磅半磅的,见天儿提喽着小蓝子里头搁着空瓶儿按点扑奔奶站取定量牛奶。
    bluefacecn 6-20
  • 24
    让人爱你的一切 天然一个大氧吧 烦心瞬间被歼灭 五月底去了趟张家界,它太美了!太让你震撼了!
    洋BEYOND 6-20
  • 20
    现在孩子学游泳,都是报个游泳班 成百上千的缴,很多是奔着“专业”去的。 笔者小的时候可没这条件,特别的郊区的孩子。 男生基本都是“澡堂子”毕业,在大人泡澡的池子里自学成才的。 女生参与的不多,毕竟要涉及到换衣服的问题。 至于学会之后,通常都是游野泳。城里去后海,八一湖,郊区就是永定河之类。 这就衍生出一个问题,几乎每年夏天都有溺毙的孩子。 当年在家属院里就亲眼见过,还记得家属的悲伤与绝望。 后来上学之后,就
    jk2326 6-19
  • 3
    在电风扇发明之前,以及发明之后最初的几年 扇子是北京人过夏景天儿必备的工具。 最普遍的品种就是蒲扇也有叫芭蕉扇,从名字就可以知道,这玩意儿是从南方传过来的。 用蒲葵叶子做的。其余还有文人用的羽毛扇,尊贵人家用的团扇,绢扇等等。 虽然都是通过加速空气流动来祛暑,现在很多老人依然顽固的认为,扇子扇出来的风,和电风扇吹出来的风 是截然不同的。 最普通的大蒲扇杂,货铺或者山西屋子就可以买到。价格自然非常便宜。 还
  • 5
    今天又发现两只黄苇鳽游走在荷叶上,体态轻盈,像是在荷叶上跳舞
  • 18
    玉渊潭来了一批水鸟,当然不能缺了黄苇鳽。练练手儿,拍两张飞翔版的
    half1hour 6-19
  • 10
    北京人最早接触手机 还是所谓的“大哥大”,摩托罗拉的T8000 ,99左右进入中国,卖多少钱?-20000,黑市甚至炒到更高。 别看当年普通每月只能挣到几百块。据说那时候还有因为买不到的人在电报局门口哭的。 由于这东西东西实在太贵。 所以当时从日本引进了PHS(Personal Handy-Phong System)技术 起了名字叫“小灵通” 最大的特点是便宜,而且在覆盖范围内,信号也不错。 缺点是通讯范围窄,基本出了城就废了。 但很多兜里不富裕,又想有个“大哥大
  • 2
    调回新时代纯情生活是最理想的,不必被五光十色迷乱眼界
    aecane▹ 6-19
  • 6
    就知道在万佛华侨,具体在哪个园什么方位都不知道,七月要去北京游玩,想去拜谒一下,有没有人知道方便告知一下,谢谢#京剧##谭富英#
    jk2326 6-17
  • 8
    小时候夏天虽然没现在这么热 但是也有几天难捱的日子 但那是是一种闷热,干热。 而且通常焖上个半天,就会焖来一场大雨,让大家舒服上半天一宿的。 那时候一天最好的时光,是早晨四五点,所谓“鬼呲牙”的时候,气温可以降到二十来度, 如果再有点风,极其舒适。睡觉最好。可惜过不了一会儿,就改上班上学了。 近二十年,出现了所谓“桑拿天”,很多时候,其实温度并不太高。但全身湿热难捱 所谓“空气里可以拧出水来” 空调也经被广
  • 0
    打电话问万佛华侨,人说平常不用预约,如果不知道墓地具体方位需要查询的得征求逝者亲人的同意才能查询,有没有友友知道具体方位的或者知道大概哪个园区的告诉我一下
  • 15
    今天早晨我搞卫生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是不是就差xx(一个同事的名字”)和(han)xx(另一个同事的名字没到了”,有个大叔级别的同事说“对”。他居然听懂了
  • 24
    我小时候放学骑车就会路过东华门夜市,褡裢火烧,鱼圆汤,炸蛋盒,冰镇桂花紫米粥,还有朋友记得吗
  • 3
    当年企业办社会,各种服务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像首钢那种超大企业甚至有自己的中型医院。生孩子在自己单位就能解决了。 不夸张的说,只要进个“好单位”,不犯大错误,你这辈子,搞对象,结婚成家,生儿育女,看病养老,乃至最后去八宝山报道,就全部有人承包了。 除了生活服务之外,大企业还有自己的子弟学校。虽然理论上还是归教育局管,并派遣教师。但学生基本都是自家 子弟。 我老家单位就有一所子弟小学,现在依然仍在。 学校就
    aecane▹ 6-16
  • 20
    北京话哪儿和哪儿怎么读?怎么来的?
  • 7
    入伙以前有二种含义:一加入某一团体。二加入一起吃饭。 出社会,众多关系中,还有一个“伙食关系”,非常重要 一般人一生至少要入一到三次“伙” 一是上托儿所,至少要吃中午一顿饭,全托的管三顿。大一点单位和企业都是自办的。阿姨基本就是职工家属中选的。做得自然都是家常菜,也有单位食堂会专门派一名大师傅给职工孩子做饭。由于依托企业,经费不愁。 记得那时候吃的相当不错,有时候甚至比职工还好。都是一个厂(单位)的孩
  • 13
    北京银河艺术团可以说是北京童星的摇篮,这个儿童艺术团走出了不少大明星。王菲、大张伟(当年银河艺术团唱美声的)、蒋小涵、还有渴望的邸英、编辑部故事的里的英子、姬晨牧....都曾在是北京银河艺术团的一员。
  • 24
    方家坟→方家庄→方庄
  • 6
    院子里随便种了几根葱。几乎光长葱绿,不长葱白。 当然知道沟葱白长。但院里面挖沟恐怕也不太现实。 不知道有没有其他补救的法子。 此外,长出了的葱青虽然茁壮,但口感非常“老”。只能炸炸葱油, 有什么法子,让它嫩一些呢?是不是品种问题?
  • 8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只能吃洋槐,只能吃洋槐 只能吃洋槐。 小时候爬到树上吃新鲜的。现在除非你住的地方,自然环境极佳。否则不建议再尝试。 除了极其偏僻的地方,几乎都打过药。 拿回家蒸窝头,包包子,吃个新鲜野趣。 好吃吗?实话说--不好吃,只是当年粮食精贵,才打野菜,野花的主义。 自己懒得摘,可以网购,也给贫困地区的人赚点小钱的机会。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0

会员: 老北京

目录: 人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