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文学研究吧
关注: 153 贴子: 4,260

  • 目录:
  • 文学话题
  • 1
    王冕(1287—1359年)是我国元朝末年杰出的诗人和画家,诸暨郝山下(今属浙江省诸暨县枫桥区)人。清代作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以他为原型,塑造
  • 2
    17年帖子一隐藏,这吧居然空了
  • 2
    高、光以仁得天下,而桓、灵失之一时,豪杰莫不欲代汉受命,比迹高、光,只事於诈力智计,土地甲兵。独昭烈帝始终守一仁,武安王始终守一义,尽心复汉
  • 5
    钢材忙呢, 你瞧, 不是刚刚才登陆嘛,
  • 3
    https://www.amazon.cn/%E5%A4%A9%E5%B1%B1%E8%99%B9-%E6%9D%A8%E9%9
  • 7
    杨天石 一、 问题的提出 郭守敬、王恂都是元代著名科学家,他们如何成为科学家的?应当说,他们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家是与元代的私学教育分不开
  • 9
    刘中玉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王璋构建万卷堂的背景入手,并以赵孟頫和朱德润为典型事例,对万卷堂中元丽士夫的交游活动进行勾勒,以说明王璋在汉文化东输及元丽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王璋 万卷堂 赵孟頫 朱德润 文化交流 近年来,对于高丽忠宣王王璋的研究成为国内学界探讨中世纪中韩关系史的一个热点问题。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多数论者侧重于从元丽政治关系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而对其在文化交流方
  • 6
    zz 西风长笛水边楼,(张养浩) 吹老梅花总是愁,(黄庚) 只好白云相伴住,(虞集) 桃花灼灼柳丝柔。(余阙)
  • 11
    王頲 【内容提要】当有元一代,湖广行省汉阳府城南“大别山”之麓,有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那就是“鄂、汉”地区“标志”性的名胜、由唐朝诗人李白
  • 3
    张云江   “有发禅僧,无名居士。人道甚似,吾道便是。尘尘劫劫露为身,纸上毫端何处避。”这首《自赞》偈子的作者便是湛然居士耶律楚材。他生
  • 44
    田洪 至大三年  庚戍  1310年  1岁 顾阿瑛生。 (《玉山草堂集·墓志铭》、《元人传记资料索引》)� 至元二年  丙子  1336年  27岁 正月,顾阿瑛经姚文奂(字子章,号娄东生,江苏昆山人。博涉经史,喜吟咏,辟浙东宣慰司令史)介绍,始识 柯九思(字敬仲,号丹丘生,台州[今浙江临海]人。著名书画家,文宗时官至奎章阁特授学士院鉴书博士)于阿瑛居所。 (宗典《柯九思史料》)� 至元五年  己卯 
    马锐1986 8-27
  • 3
    2011-01
    《来燕榭读书记》之二百二 �� 此卷余得之姑苏护龙街上,只存下半,而书却绝秘,世无著录。只清吟阁目中有此十四卷耳。选录不俗,抄手亦雅,当在乾隆中。当付工重装藏之。癸巳正月初四日,大雪,闭门不出,拥炉记此。黄裳。 �� 此册收于护龙街文学山房对过一肆中,已五年前事矣。时余初买书,尚未与诸估相稔。只过肆翻阅架上所储,不弃丛残,所得佳本乃不甚多。然残帙中颇有罕见之书,此其一也。此肆后更零落,即此种残卷亦无
  • 2
    点绛唇 追和赵文敏公旧作 邵亨贞 客有持文敏公作长短句题于后。公以承平王孙而婴世变,离黍之悲,有不能忘情者,故深得骚人意度。予生十有四年而公毙,每见先辈谈公典型问学,如天上人,未尝不神驰梦想。昔东坡先生自谓不识范文正公为平生遗恨,其意盖可想见。此卷辞翰,不忝古人,蔼然贞元朝士。大意以谓拟古之作,魏晋以下,由来久矣,僭以己意,追次元韵,其于先哲风流文采,或可备高唐想像之万一云. 扰扰行藏,百年世事悲
  • 18
    作者:杨镰,张颐青 【内容提要】元代文学与元诗的特点之一是释、道、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教士齐聚文坛。僧诗是元诗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往研究积累极少,文献散失亦多。本文对元僧诗基本情况作了概括,并就诗僧别集的散失、辑佚、考释等,作了专题研究。忽略元僧诗,导致元僧诗文献散失;文献散失,直接后果则是对元僧诗的忽略。两者互为因果。元僧诗文献研究可以证实:元代僧诗相当活跃;宋元之际士人出家与科举不再实行有
  • 5
    可惜贴不上来
    马锐1986 6-21
  • 12
    洪琴仙 戴良为元末最著名的遗民诗人,与不少少数民族文友交游密切.稽考戴良与党项族诗人余阙,回族诗人丁鹤年,畏吾族文友廉阿年八哈、王嘉闾的交游.双方交游本于儒教的核心价值,灵魂、情感深处达到契合.余阙等人作为师长、县官和朋辈,其忠烈、仁爱、侠义影响戴良的人生道路和创作风貌. 元朝统一全国之后,为了加强其统治,借鉴和承袭汉族文化,明确表示出以中原正统王朝自居的意识,并渐次形成了一种折衷满足蒙汉及其他民族统治者共
    马锐1986 3-10
  • 6
    传统诗歌在元代并没有失去其正宗地位,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通俗文学的冲击和影响,它仍然是广大文人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的主要文学形式,仍然具有其它文学形式不能取代的地位。从元世宗起,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在正统思想意识上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对元代正统文人的文学思想和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与元曲作家不同,元代诗人主要是具有正统思想的士大夫,有些诗人本身就是理学家或理学中人,如郝经、刘因、许衡、虞
  • 11
     沧海横流著此身,中原天日照累臣。     明昌大定三生梦,钦叔希颜一代人。     野史亭中遗汗简,读书山下起埃尘。     幽兰灰烬今何在,千载空余老角巾。¤     (右元遗山。)     一朝柴市障风埃,吞炭无由卖炭来。     朱鸟咮从何处食,冬青花向几时开。     度恭端帝魂难返,甲乙丙人名漫猜。     崩角御亭羞万载,劝君莫更哭苏台。¤     (右谢皋羽。)     南冠憔悴老钟仪,大府人传
  • 6
    城之西,有吴氏女,生长儒家,才色俱丽,琴棋诗书,靡不究通。大夫士类称之。其父早世,治命宜以为儒家室,女亦自负不凡。余今年客于洪府,一日,媒妪来言,女家久择婿,难其人。洪仲明公子戏欲与余求之。余辞云,已娶。不期媒妪欲求余诗词,达于女氏。余戏赋《木兰花慢》一阕。一日,女和前词,附媒妪至。乃曰,吴氏之族见此词,喜称文士之美。但母氏谓官人已娶而不可。然女独怜余之才,赓唱迭和,复命乳母来观,且述女意,虽居二
  • 1
    最好再不来这块
  • 7
    海南新闻网   南建州(定安古称)仅存在了四十年,短暂得让人陌生。      这段六百多年前的历史,像小说般曲曲折折,由开始到结束。      在时光的磨洗中,当年的往事已几乎化为烟尘。      惟有主人公的悲欢离合,至今还让人感伤、传诵。      元代,南建州东连会同、乐会、文昌,西接澄迈,南至五指山,北抵琼山。至明清两代,定安 不支持Flash 走进古村落触摸活化石 2007五一·黄金周播报 徒步生活走出一
  • 5
    史礼心 元明善(1269~1322),字复初,大名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北魏拓跋氏之后裔。学诸经皆有师法,尤深于《春秋》。弱冠游吴中,即有文名,被荐为安丰路、建康路学正。一年后行枢密院辟为令史,时董士选佥枢密院事,视元氏如宾友,不以僚属待之。董氏升江西左丞,元氏随之任省掾,后升任南行台掾,授枢密院照磨,转中书左曹掾、太子文学。仁宗即位,改翰林待制,参与修撰《成宗实录》、《顺宗实录》。升翰林直学士,举文天祥子文升
    马锐1986 6-11
  • 1
    2009-0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2055a010006xl.html~type=v5_one
    马锐1986 6-11
  • 2
    所有对北国卧龙元中书令耶律楚材感兴趣的都请支持耶律楚材吧的发展吧!《湛然居士文集》其实写的也是不错的……
    马锐1986 6-11
  • 8
    有谁有《中州乐府笺注》吗?
    马锐1986 6-11
  • 3
    汉化的辽贵族耶律楚材 东方少年1985 0位粉丝 1楼 汉化的辽贵族         辽金在与宋朝的战战和和中先后被中原文化同化。蒙古人征服他们后起用了其贵族官僚,这些官僚是最先让蒙古贵族接触汉制的先驱,其中耶律楚材是最具代表性的。       耶律楚材是契丹皇族的后裔,辽朝东丹王耶律突欲的八世孙。耶律突欲是契丹皇族中最早接受北宋文化的人之一,他治理东丹,一概采用汉法。他对中原文化十分推崇,
    马锐1986 6-11
  • 1
    2009-10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525283
    马锐1986 6-11
  • 1
           锦里幽栖处,悠然远俗嚣。     地偏车马少,山近市城遥。     松竹连蹊径,藤萝掩屋茅。     闭门穷典籍,修业问刍荛。     见小忘蛙秬,忘机梦鹿蕉。     白头宜此乐,青眼莫相嘲。     种菊开三径,横琴咏九皋。     黄葵舒永日,紫芋待终朝。     守道居颜巷,嫌喧弃许瓢。     薄田多种秫,平阜广栽荞。     鹅鸭游深沼,牛羊牧近郊。     芝兰香满砌,枸杞翠连坳。
    马锐1986 6-11
  • 4
    周立升 全真道以成仙证真为信仰鹄的,因此他们把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引向超凡脱世、返朴归真的仙境。成仙的途径即是修炼。修炼涵“真功”、“真行”二项义蕴。真功指内丹即性命的修炼;真行指从无为中发有为之用,即行善以立仙基,表现出自性造化运用的功夫。 一 在全真道人看来,传统的丹鼎派所宣扬的“肉体不死”、“白日飞升”是不可能的。王重阳说:“今之人,欲永不死而离凡世者,大愚不达道理也。”[1]他认为,人是
    马锐1986 6-11
  • 18
    ` 出版前言   晚唐五代以还,讫于终宋之世,广袤神州,政权割据。四百馀年,金戈铁马,攻伐不已。或有间歇,杀机仍隐伏於一时相安之中。元蒙起自漠北,虎视中原。初则干戈染血,专事屠戮。至于忽必烈,遵儒学,行汉法,攻城掠地,兼以道义征服人心,终成天下混一之业。   元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其历史背景,阶层构成,文化传承,有别于历代封建王朝。故其观念形态,政策方针上,表现出一定程
  • 3
    吧里好冷清啊,但是仔细看还是有很多好资源的。如果能有一位知识全面又负责任的吧主来管理,一定能红火起来。毕竟这是一个古代文学吧,好好运作的话一定能成为大家交流学习的好场所的!
  • 3
    邓绍基 我对金代文学缺乏研究,但在主编《元代文学史》的工作过程中,深感如果不深切了解金代文学,就很难贴切地说明元代文学的若干重要现象,即以元代诗坛的“举世宗唐”之风来说,其间一个传统因素就是继承着金代诗坛的“直以唐人为指归”风气。同样,元代散文领域中出现的古文理学合一观点,在金人的文论见解中也有反映,王青雄就说过:“取韩、柳之辞,程、张之理,合而为一,方尽天下之妙。”如果把这种见解同元末戴良的“
  • 5
    大家好。
百度小说人气榜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更多定制特权

吧主申请名人堂,解锁更多会员特权

  • 本吧专属印记
  • 定制名片背景
  • 名人自动顶贴
  • 定制头像边框
收起特权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