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吧
关注: 928 贴子: 6,366

践行解脱道,修学三乘共法。

  • 目录:
  • 佛教
  • 29
    问:请问老师,应该先学禅定,还是先学解脱? 答:当然应该先学解脱。 问:可是,他们说要先学禅定,您说的怎么跟他们不一样? 答:因为你是出家人。 问:但是,有什么根据吗? 答:当然有。根据原始经典,佛陀对出家人的说法,往往通过“无常、苦、空、非我”,导向涅槃。实际上,佛陀的说法,法义精确,比祖师高明多了。
  • 5
    我的愿望就是:参加龙华三会
    种植夫 9-14
  • 11
    南传的尊者讲,临终证果还不算难,难的是平时不烦恼
  • 8
    那是在二十世纪初的一个伦敦学术研究会召开年会的第一天早上,许多从事研究科学、哲学、法学、神学的英国著名博士,纷纷来到研究中心,准备发表演说。引人注目的有一个洋和尚,身材高大,穿着黄色僧衣,外披袈裟,手持黑钵,光着双脚,举止庄重,也向壮丽的学术研究会大厦走去。 一位刚下自备轿车的博士发现了这一情况,他觉得好面熟,就紧前几步细看,不禁脱口道:“你不是多年不见的柏克森博士吗?你五年前发表了《哲学新论》之
    creay 3-25
  • 2
    众所周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在佛陀没成佛之前,印度的修行者修行的根本法门就是瑜伽,就是佛陀本人他在没成佛之前也修了很多年的瑜伽,包括很多佛弟子,在没有遇到佛陀之前修的都是瑜伽,佛陀也就是在它之前的瑜伽基础上有所突破。最终成佛的。所以早期佛教里面的佛弟子基本都是瑜伽修士,都开了中脉。不过到了现代,由于众生业障缘故,修习瑜伽非常危险。修疯,修傻,乃至中邪,附身的比比皆是。后来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就发生了变
  • 25
    为什么释迦佛时代的人一听佛说法就能证阿罗汉,或开悟,或证果,而现在的那么人看佛经念佛经,念佛念咒,却不能像释迦佛时代的人那样证阿罗汉,或开悟,或证果位。
  • 14
    论者言。有人说阿罗汉退。或说不退。问曰。何因缘故说退。何因缘故言不退。答曰。有退者如经中说。时解脱阿罗汉以五因缘故退。乐作务。乐诵读。乐断事。乐远行。长病。又经说二种阿罗汉退相、不退相。又经中说。若某比丘退解脱门。则有是处。又经中说。观身如瓶。防意如城。慧与魔战。守胜无坏。若无退者不应守胜。又二种智。尽智、无生智。若尽智不复生者。何用无生智。又优陀耶难得灭尽定者即是退因。是人虽退亦生色界。以是等缘
  • 7
    南传佛教没有菩萨吗?没有证得四果的阿罗汉还要轮回吗?
    creay 3-25
  • 7
    拥有神通的阿罗汉能不能帮助别人找人,别人用寻人启事找不到人,阿罗汉能不能帮助他们把人找回来。
  • 26
    为什么正法时代人基本都修阿罗汉?南传佛教经典里甚至没有《无量寿经》?
    金壁野马 10-28
  • 8
    如题,望明者教我,阿弥陀佛!
    金壁野马 10-28
  • 40
  • 8
    舍利尚未成,请师傅指教
    觉心空寂 10-30
  • 1
    大家说下,杭州瑞丽割双眼皮好不好?咋样,
  • 0
    狗屎@佛缘深情
    给你南风 10-12
  • 11
    有一个偈颂,功德非常非常大,请师兄们念三遍,或七遍,念得越多越好!重要! 念三遍,用不了两分钟
  • 1
    想知道,广州曙光做线雕咋样?好不好啊、
  • 1
    问一下,济南伊美尔整形美容医院怎样?正规吗、
  • 0
    人想快乐很简单,那就是接受这个世界给自己的一切。在接受之前,天天痛苦;在接受之后,时时快乐。 如果不想接受,那也应该在结果出来之前就努力去改变。人在世上顶天立地,结果出来就应该接受。 其实所有的结果早已暗中标定了价格。当你在学校翘课贪玩时,你不仅应该接受未来考不上好大学的结果,也应该享受当时翘课玩耍的快乐。 谁说应该后悔呢?翘课的快乐也是实在的,人生没有吃亏。 踩进泥坑,不要只顾着看自己的鞋脏了。一定
  • 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315/00/36068084_636941061.shtm
  • 2
    如果禅定不够, 智慧是无法清除烦恼习气的。 一定要训练到 心真的归位, 成为知者、觉醒者、喜悦者。 然后以中立的心 去观名色运作, 之后智慧才会生起。 「智 慧」 执行“清除”的职责, 「觉 性」 承担“捕捉”的任务。 比如,我们觉知呼吸, 心跑到了呼吸上, 然后觉性去捕捉呼吸, 但如果一直捉住不放, 就哪里也去不了,毫无进展。 如果禅定及时意识到 心跑掉了, 就会让心临时性地松脱出来。 心就会安住, 继续做看客。 隆波帕默尊者
  • 3
    小乘阿罗汉是不是有两种,一种是大乘菩萨,像谭嗣同这种不怕死的,一种是枯木没有踏尘沙无明。
    打狗队长 10-13
  • 6
    小乘人智慧微浅,连这简单的问题都无法回答,所以就别嘲笑大乘佛法了! 小乘人都承认缘起法,这是不
    打狗队长 10-12
  • 2
    ——龚晓康 《阿含经》中提到的“念佛”,有些地方也称为“念如来”。《阿含经》中,念佛往往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修行法门出现,而是与其他法门联系在一起。《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中提到应念佛、念法、念圣众三尊,即念三宝,可称之为“三念”。《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中有“四增上心”,分别为念如来、念法、念众、念尸罗;《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也提到四种“诸天天道”,为念如来、念法、念僧、念圣戒,可称之为“四念”。《杂阿
  • 0
    我的新弟子最大的问题是,对一切事物都有想法与意见——关于自己、关于修行、关于佛陀的教导。很多来到这儿,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有富有的商人,或大学毕业的老师或政府官员。他们的心充满了对事物的意见。他们太聪明了,以致不听别人的话。就好象杯子里的水,如果杯子装满了肮脏、发臭的水,那是没有用的,惟有将旧的水倒掉之后,杯子才会有用。你必须空掉有意见的心,那么你才能明了。 教育程度不高,世俗知识知道不多的人较
  • 6
      阿姜查最喜欢的开示主题之一是强调无住的原则,他曾多次谈到无住的观念。他试图传达的是:无住是道的本质,和平的基础及解脱的入门。   阿姜查有许多教导佛法的方式,有时他会考、捉弄访客,出些难题、迷题让人不知所措,以打破局限的有为心。他会问诸如此类的问题:「此棍长或短?」、「你从哪来?要去哪裡?」或是「不能前进,不能后退,不能不动,那时你要去哪裡?」,问这些问题时,他的脸部表情就像眼镜蛇一样。   有
  • 1
    经典里说的东西符不符合法义,符不符合教理,要靠用《阿含经》的思想,用《阿含经》里的知见去验证他,这就是学习《阿含》为什么这样重要!如果不学习《阿含经》,不对根本佛法加以甄别,就很难对现有佛法做出判断,也就是在择法上会有很大障碍。 相信在座的人都是有理性的,不是狂热的崇拜者,都是有知识的人。也毫不夸张的和大家讲我所教授的弟子,都非常理性。盲信的、迷信的、教不明白,所以也不去教。不去教迷信之人、也不教
  • 4
    在密教中,表示佛、菩萨等诸尊所说真言之梵字,这就是「种子字」。也是真言行者修字轮观时所观照者。所以称为「种子」者,乃因其具有「自一字可生多字,多字复可赅摄于一字」之意。故知「种子」一词,含有「引生、摄持」之义。例如「合」十字为一句,若以第一字为种子,则可依之「引生」下面九字所具有之观智,同时此九字之意义亦可「摄」入第一字。密教即以此理表示「若了知一法,即了知一切法;若了知一法空,即了知一切法空;若
  • 1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悲、苦、忧、恼生起。如是起了这整堆苦。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是灭了这整堆苦。 ——缘起法
    觉性 8-3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杀贼无生

目录: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