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善行吧
关注: 129 贴子: 7,317

  • 目录:
  • 公益慈善
  • 2
    虚空藏菩萨,是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在众多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其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如愿满足世人的需求,使众生获得无穷利益,故有虚空藏菩萨此名。 《虚空藏菩萨经》,又经名 《忏悔尽一切罪陀罗尼经》,亦经名 《不可思议方便智救济一切众生经》,亦经名《能满一切众生所愿如如意宝珠经》。 根据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所译《虚空藏菩萨经》,虚空藏菩萨摩诃萨 为“一切香集”佛国的大菩虚空藏菩
  • 0
    大德者多于公诸弃错,怀私者常于强词夺理,因瞻何来?强夺之理则非为理,故以非理而盖其私。 一个具有崇高伦理道德的大善知识,往往敢于当众承认并纠正自己的缺点,随时随地主动检查自己的错误。而心怀私欲的小人则常常搬弄是非,强辞夺理,千方百计诋毁他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强夺的这些道理实际上并不是道理,而是为了拿这些不是道理的东西盖蔽他自私贪欲的内心境界。
    雁子556 6-22
  • 0
    学识之门,并非专学,古文如是,大学亦复如是,学识宝库之门户,乃文化知识与社会存在物及意识之交合分别所得,唯立大学之博士,而弗解社会物法之质,是为书呆,何成门梁之入耳。 社会上有很多人都认为,读完了大学就是有知识的人,或者成为硕士、博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大知识分子了,但云高大师认为,博士、硕士也许是一个书呆子,是一个亳无用处的人。因为学识之门并非专学、无论是古文也好,我们当今大学里学的现代科学、文学
    雁子556 6-22
  • 0
    世事之业弗可下次为念,凡如是观者,乃种弗成因耳,明日之念,后日之理,直至百年西归故里,何心了理之为。 世界上的所有一切事情,我们决定要做的时候,就应当立刻下定决心去做,不要推到休息一会儿或者明天或者下次再来做,凡是有这种下次为念的人,一般不可能成就事业的。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因为有这种想法的人,已经种植了懈怠之因,这样下去,明天他往往又推后天,后天他又再推大后天,最后一直推下去一年、两年,乃至于时间
    雁子556 5-23
  • 0
    叹息之敌弗可视,视则明日复明日,叹息之时即为功,莫让叹息代行功,识破机关当下道,何来恼悔与叹风。 社会上有很多人动不动就灰心叹气,实际上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这是阻碍事业成功的一种暗藏之敌,因此,我们绝不可轻视它。如果说今天受到一点挫折便哀声叹气,一愁莫展,自己鼓不起勇气了,那么这件事就会一天接一天地拖下去,甚至于被彻底拖垮,这个事业就再不可能成功。所以,我们在一遇到挫折而想要叹息的时候,就应当及
    雁子556 5-9
  • 0
    一省之田为一市之用甚多也,一国之或何以觉之,国人国土而方养之,一人之力颇大者则弗及其众推之量也。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它们之间的大小,其相应的能量和作用,都是相对的,通过互相比较即可得出来,如果没有比较,就不能看出大小,也无法相应其所适用的道理。正如一个省的田地,拿来供一个市用的话,就会觉得很多、很宽、很广,但如果一个国家来用这一个省的田的话,就不够用了,就不能满足,所以说一国的人要一国的土地才能养
    雁子556 4-23
  • 0
    善于谅解他人者,说明己品已入德,是非成败必显果,公众明心当自责。 凡是善于谅解他人过错、是非的人,说明自己的品德已经入格了,即已经进入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范畴了,因为,是非是一个理不清、说不透的东西,成与败最后都得暴露出来,无非就是一个时间的关系。而且,是非和成败毕竟都是不实之体,因此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对于是非就不应去执着,越执着就越深沉,越执着越陷入是非。由于不执着是非,就恰恰说明自己的道德品质
    雁子556 4-13
  • 0
    成就之或俱之智者而善利时,故事业之成必备时,具智无时业无研机,时智具之,就业由然,成就之道弗出定谛也。 世间上的人,在干事业的过程中,有的取得了成就,有的遭到失败,而且各人所取得的成就各不相同,异类相殊,有大有小,究其原因,主要是若要取得一件事业的成功,自己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聪明才智,而在此前提下,还必须要有时间和机遇,才华和时机两者都要具备。所以说,任何事业的成就都必须是才华和时机的集合。如果只
    雁子556 4-9
  • 0
    立之于福应忆于难,取之胜者莫忘兵家常事,暴雨之下方忆其伞者必水淋其身也。 一个人处于幸福之中、事事称心如意的时候,不应该忘记考虑遇到困难时的处境,并同时想到出现困难时应如何去解决。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人的祸福,随时随地都在不断地转变,没有常规可言,你现在看起来一帆风顺,处处都很顺意,但说不定会在某一天,由于某个环节上的微小失误,或某一方面的细小因缘,或别人对你的误解,就会给你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陡
    雁子556 3-28
  • 0
    是非由或自论,凡事之非,莫可于执,著之抗言之斗,自度非业加盛,终至入患,由是之道故面是非切勿掛怀。 所有是非之本体都是不可执著的,它只能给人们带来坏处,只会给人们来不幸和灾难,因此,在我们面临是非的时候切不可执著它。是非出现以后,让别人自己去理论,他高兴怎麼说,就怎麼说。不然的话,一纠缠在是非裡,就会造成争辩,就要争辩谁真谁假,谁正谁负,也就要造成互相之间言语上的争斗。而且,往往互相都不服输,公说
    雁子556 3-15
  • 0
    必识己方立人,何以故也?己之诸癖自难于解,如瞻己背终弗所见,为外人颇观,己藏己过乃人之常性,过甚则或离而不愿同谋,识已得之其弗觉,愧而求知,格得其德,方可立人,人皆敬之而助也。 必须认识自己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这是什麼道理呢?为什麼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呢?虽然我们现在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人,但有的人做的很多事情连动物都不如,有的人的本质可以说根本不是一个人的本质。因为有很多人都不了解
    雁子556 3-4
  • 0
    事业之强者,面逆境而弗馁,遇难而迎之于勇。弗具此理,自当弱者之流,事业桂冠非弱者所享,事法居无常瞬息万变,故非人所信手握之,设若成业,君子所建百压弗馁可也。 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者,被称为强者,作为一个强者,在身处逆境的时候,他是不会妥协的,在困难面前,往往是奋勇而上,迎难而进,克服困难,然后达到自己的目的。假使不具备这一点的话,在实践中不是这样作为的,自然就是一个弱者,而不能称为强者。不管是哪方
    雁子556 2-26
  • 0
    或于用之所炼,知其诸味而弗畏难,如矿于炉,炼之纯于金,若存荒野,与之岸甲同于深污,平平一石,何途之用,故或设用炼方知惜福得幸。 我们的人必须要在各个善益方面锻炼自己,无论是智慧方面,还是身体方面,精神和物质方面都必须进行锻炼。在锻炼过程中,面对艰难困苦,要迎难而进,不能缩手不前,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聪明才智,强健自己的体魄,做好自己的工作,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就像金矿必须经过在炉
    雁子556 2-22
  • 0
    欲速则不达,行慢而失获,事理如是观,正住中道参,琴弦之懈弗出和雅之音,反之过紧则易于折。 不管你做什么事,如果不切合实际,过于太急、太快,往往不能成功,因为它不符合客观事物的逻辑、法度。如果速度太慢,往往又错失良机,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行慢而失获。凡是世间上的一切事理,都应该注意这两个正反不同的关键。那么,怎样做才对呢?这就要认真研究分析,取其适中,找到最佳的方法。正如琴弦一样,绷得过紧往往把琴
    雁子556 1-26
  • 0
    受人之敬者,由布益于或而所至也,如众之赞游池妙哉,原在它之解署施凉故耳。 有的人在社会上很受人尊敬,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他有高尚的品德和丰富的知识,能给人们带来好处、带来利益,时时对他人施以关怀和温暖,大公无私,在他人遇到困难时总是全力救助,由此,人们才热爱和敬重他,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正如通常在夏天,大家都喜欢说游泳池好一样,其原因主要在于在夏天的暑热当中,游泳池能给人解热施凉,帮助人们
    雁子556 1-11
  • 0
    学道之识依师导故,为人师表德识照或,学者奋修诸识而积其品,终可至学于渊,是为人道之学道也。 在学习的道路上,所获得的知识的多与少、深或浅、正与误,都是和老师的教育密切相关的,都是由於老师所指导的作用而形成的。作为一个当老师的人,是为人师表,随时随地都要做出表率,因此必须加强自己的修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知识,以作为学生的楷模。学生又必须勤奋、努力地学习,在掌握一切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
    雁子556 1-10
  • 0
    成就之或俱之智者而善利时,故事业之成必备时,具智无时业无研机,时智具之,就业由然,成就之道弗出定谛也。 世间上的人,在干事业的过程中,有的取得了成就,有的遭到失败,而且各人所取得的成就各不相同,异类相殊,有大有小,究其原因,主要是若要取得一件事业的成功,自己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聪明才智,而在此前提下,还必须要有时间和机遇,才华和时机两者都要具备。所以说,任何事业的成就都必须是才华和时机的集合。如果只
    雁子556 12-25
  • 0
    社会所含能力,勿轻言吾所具也,社会乃多元化匯溶是也,能力似无量微尘之居其一耳,就或之能力由为单一,纵展群技各具其长,而居多于不敌他能之富,投之社会微不可言耳,故称已能乃骄耻徒耳。 一谈到社会的能力,有很多人往往就说他在社会上很有能力,当然,不能否认人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但是要谈社会能力二字,统摄社会,这就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切不可轻易地称自己於社会有能力。社会是由许多方方面面融匯而成的,它包括农、副、
    雁子556 12-21
  • 0
    高楼之建首在筑基,依次而上,空中楼阁于世弗成,事业之就亦复如是,足踏其实,步无虚发,真知之具由然实鉴,具实者于高难而不畏其困,故攀之于高而在于实。 修房建屋,无论是普通的亭台楼阁,还是耸入云天的摩天大楼,都必须打牢基础,有了基础才能依次而上,如果没有基础,是谈不上修筑高楼的。有一种说法,叫做空中楼阁,实际上空中楼阁是不成立,它是形容一个人做事不踏实而犹如空中的楼阁一样子虚乌有、不实在。因为半空中不
    雁子556 12-14
  • 0
    习惯成自然,万法亦如是。大至宇宙诸有为,小涉微因尘念间,树德立品人道本,故当习养善知识。 世间上的所有的一切有为之法,也就是说,能看得到的和看不得到的,凡是能列出名相词句的一切,都叫有为之法,凡牵涉到有为之法,都有一句话,叫习惯成自然,以此科学论题作为真谛,是决不会错谬的,所以称它万法亦如是。大至宇宙诸有为,小涉微因尘念间,即是大到宇宙间的所有一切,无论何等庞然大物、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或者小到一
    雁子556 12-4
  • 0
    得之于福皆由苦换,成之业绩必当奋取,奋之入苦,苦之出福,苦兮由福兮,了了如是耳。 凡是一切幸福的得来,都是由辛勤艰苦的劳动换来的,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凡是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必须应当勤奋地去争取,要勤奋争取,自然就有劳累和辛苦,甚至于有打击和痛苦,但只要你不退步,继续前进,继续向自己奋斗的方向克服一切困难去争取,虽然苦了,最后取得的目的、出的成果毕竟是幸福,因此古人有一句话,叫苦兮由福兮,苦过以后
    雁子556 11-8
  • 0
    习惯成自然,万法亦如是。大至宇宙诸有为,小涉微因尘念间,树德立品人道本,故当习养善知识。 世间上的所有的一切有为之法,也就是说,能看得到的和看不得到的,凡是能列出名相词句的一切,都叫有为之法,凡牵涉到有为之法,都有一句话,叫习惯成自然,以此科学论题作为真谛,是决不会错谬的,所以称它万法亦如是。大至宇宙诸有为,小涉微因尘念间,即是大到宇宙间的所有一切,无论何等庞然大物、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或者小到一
    雁子556 10-5
  • 0
    爱恨和合而生,汝爱之彼必见之、闻之、忆之,三者必居其一也,弗具一之因,其念无存,焉具其爱,恨缘亦復如是。 爱与恨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有缘有故的条件下才会產生,天地之间,人世之道,万物之情,都是如此,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比如,如果我们没有听到过的,或者没有见到过的,或者没有意识到过的某人或某事,这三种因素或缘由,一者都不具备,那麼就不可能知道此人,也就不可能有这个人的概念;或者就不
    雁子556 9-26
  • 0
    立之于福应忆于难,取之胜者莫忘兵家常事,暴雨之下方忆其伞者必水淋其身也。 一个人处于幸福之中、事事称心如意的时候,不应该忘记考虑遇到困难时的处境,并同时想到出现困难时应如何去解决。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人的祸福,随时随地都在不断地转变,没有常规可言,你现在看起来一帆风顺,处处都很顺意,但说不定会在某一天,由于某个环节上的微小失误,或某一方面的细小因缘,或别人对你的误解,就会给你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陡
    雁子556 9-8
  • 0
    大树之材顶立于天地日月,受风寒暑湿之侵而成焉,故藏室植树纵立屋顶,亦黄胎萌芽而已。设若人者闭门造车,无何磨难,焉得强者之才也。 凡是称为栋梁之材的大树,往往是经过锻炼,顶立于天地日月,饱受风寒暑湿之侵而长成的。这些树在荒山野岭之中受尽一切艰苦磨难,顶受了数不清的风霜雨打,经过多年的锻炼,最后才能成为一棵很高很壮的大树。但如果把一棵树种植在室内,不管怎么长,就是顶立于屋顶,它也是黄胎萌芽,它没有受阳
    雁子556 9-2
  • 0
    俗识不得高论,低调生鉴于邪,怀之嫉妒耳,其心无伤于对,恰反恼其己,由嫉妒动恶之念,而生烦恼,为是之道嫉妒属自害之敌。 庸俗的知识是达不到高深理论境界的,就是说他的思想升华不到炉火纯青之境,低调、庸俗的境界往往生出来的是邪知邪见,而有邪知邪见的人心中大部分怀的是嫉妒,就是嫉妒他人、嫉妒他业,实际上这种人是自己害自己,因为嫉妒心就是他本身自带之敌人,他产生的这种心境伤害不到对方,由于他产生这种心境伤害
    雁子556 8-11
  • 0
    世事之业弗可下次为念,凡如是观者,乃种弗成因耳,明日之念,后日之理,直至百年西归故里,何心了理之为。 世界上的所有一切事情,我们决定要做的时候,就应当立刻下定决心去做,不要推到休息一会儿或者明天或者下次再来做,凡是有这种下次为念的人,一般不可能成就事业的。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因为有这种想法的人,已经种植了懈怠之因,这样下去,明天他往往又推后天,后天他又再推大后天,最后一直推下去一年、两年,乃至于时间
    雁子556 8-11
  • 0
    社会所含能力,勿轻言吾所具也,社会乃多元化匯溶是也,能力似无量微尘之居其一耳,就或之能力由为单一,纵展群技各具其长,而居多于不敌他能之富,投之社会微不可言耳,故称已能乃骄耻徒耳。 一谈到社会的能力,有很多人往往就说他在社会上很有能力,当然,不能否认人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但是要谈社会能力二字,统摄社会,这就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切不可轻易地称自己於社会有能力。社会是由许多方方面面融匯而成的,它包括农、副、
    雁子556 8-10
  • 0
    唯诵文章是无知,文学之才唯附实,而今大学四书五经,为文弗施者,收之弗能养其己,放之不利其众或,唯诵何益之有,施诗文于社会之用,造益利众者,是为转知化实也。 在社会中有这样一种偏见,往往认为一个人有知识、有才华,就是人才,实际上这是很大的错误。任何人,不管他知识有多么丰富,才华多么出众,无论是古代通读四书五经的饱学之士,还是现在的大学生,如果不能把所学的知识付诸于社会的实践,这种人都是不能被称为人才
    雁子556 7-29
  • 0
    人愚之最癖是为我见是理,万法由己量之由是而生,此属心之弗明所至无知故也,凡为余衡量诸物似为尺度者,实则无识也。 给人造成愚痴的最大弊端,主要是以为自己掌握的一切都是真理,对世间上的一切,无论是精神或者物质的,都拿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心境去作为尺度来衡量,符合自己看法的就对,否则统统斥之为错。之所以如此,其原因主要是来源于自己的心境未能开发智慧,对于真理鉴术未能得理,而片面的看待问题,以自己所知的一点
    雁子556 7-21
  • 0
    善于谅解他人者,说明己品已入德,是非成败必显果,公众明心当自责。 凡是善于谅解他人过错、是非的人,说明自己的品德已经入格了,即已经进入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范畴了,因为,是非是一个理不清、说不透的东西,成与败最后都得暴露出来,无非就是一个时间的关系。而且,是非和成败毕竟都是不实之体,因此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对于是非就不应去执着,越执着就越深沉,越执着越陷入是非。由于不执着是非,就恰恰说明自己的道德品质
    雁子556 7-18
  • 0
    学识之门,并非专学,古文如是,大学亦复如是,学识宝库之门户,乃文化知识与社会存在物及意识之交合分别所得,唯立大学之博士,而弗解社会物法之质,是为书呆,何成门梁之入耳。 社会上有很多人都认为,读完了大学就是有知识的人,或者成为硕士、博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大知识分子了,但云高大师认为,博士、硕士也许是一个书呆子,是一个亳无用处的人。因为学识之门并非专学、无论是古文也好,我们当今大学里学的现代科学、文学
    雁子556 7-15
  • 0
    学识之门,并非专学,古文如是,大学亦复如是,学识宝库之门户,乃文化知识与社会存在物及意识之交合分别所得,唯立大学之博士,而弗解社会物法之质,是为书呆,何成门梁之入耳。 社会上有很多人都认为,读完了大学就是有知识的人,或者成为硕士、博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大知识分子了,但云高大师认为,博士、硕士也许是一个书呆子,是一个亳无用处的人。因为学识之门并非专学、无论是古文也好,我们当今大学里学的现代科学、文学
    雁子556 7-11
  • 0
    大德者多于公诸弃错,怀私者常于强词夺理,因瞻何来?强夺之理则非为理,故以非理而盖其私。 一个具有崇高伦理道德的大善知识,往往敢于当众承认并纠正自己的缺点,随时随地主动检查自己的错误。而心怀私欲的小人则常常搬弄是非,强辞夺理,千方百计诋毁他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强夺的这些道理实际上并不是道理,而是为了拿这些不是道理的东西盖蔽他自私贪欲的内心境界。
    雁子556 7-8
  • 0
    通福之道横流颇广,其桥常折,若视折而不设新渡步之,福终不接于尔,凡具功立绩者,乃步步脚印而至也,行业间经之万象而取优奋克,必经身立之体验以血汗换取之,方可成绩,故尔空中楼阁闻而未瞥其一也。 通向幸福的道路上常常有种种坎坷和困难,中间又为很多大江、大河所阻隔,而且大江大河上面的桥往往经常被折断,当然这是一个比喻,若看到我们通向幸福的桥被折断了,又不建设新的渡口或者用其它的办法架渡过去,那么我们要争取
    雁子556 7-7
  • 0
    习惯成自然,万法亦如是。大至宇宙诸有为,小涉微因尘念间,树德立品人道本,故当习养善知识。 世间上的所有的一切有为之法,也就是说,能看得到的和看不得到的,凡是能列出名相词句的一切,都叫有为之法,凡牵涉到有为之法,都有一句话,叫习惯成自然,以此科学论题作为真谛,是决不会错谬的,所以称它万法亦如是。大至宇宙诸有为,小涉微因尘念间,即是大到宇宙间的所有一切,无论何等庞然大物、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或者小到一
    雁子556 6-25
  • 6
    每月生活费不超过300块,没有微信,不看微博,不爱接电话,不爱社交,淡泊名利……在亲人们眼里,全网封神的数学“大神”韦东奕虽然在学术领域建树颇多,在生活中却有着不同于众人的淡泊。 他叫韦东奕,现在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官网上有简单的介绍:2014年获得了北大学士学位;2018年获得了北大博士学位;2017到2019年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做博士后;2019年12月之后留校担任助理教授,这意味着他只用了八年
  • 0
    众所周知广结善缘的重要性,但要让广结善缘成为一种习惯,却并非容易,那是要处处留心生活细节的。比如,我们在停车场或路边会经常看到有的车主忘记关车窗,许多人见了就过了,但我不会,我是一定要找出这个车主,提醒他车窗没关,也因这样的善举我交了个朋友。 那天,一位朋友在回家的路上,与我电话聊着家常时。他说,看到路边有一辆车没关窗户。我让朋友赶紧找找看,车上有没有留电话。他找了好久,也没看见车主留有电话。朋友
    雁子556 5-30
  • 0
    京兆人潘果,不满二十岁就因武艺超群,在都水衙门当差。回乡休假时,常与几个乡里少年打猎、游荡。 一天,他们经过坟地,发现一头牧人丢失的羊。潘果与几个少年把羊捉住,偷偷领回家。那头羊在路上不停地叫,潘果害怕主人听到叫声,就将羊的舌头连根拔去。当晚,羊就被煮吃了。 一年之后,潘果的舌头慢慢变短,最后竟然消失殆尽,只好上交解职报告。平富县尉郑余庆对他的解职理由深表怀疑,就打开他的嘴查验,果然舌根处只剩下豆大
    美玉 1-3
  • 0
    是非由或自论,凡事之非,莫可于执,著之抗言之斗,自度非业加盛,终至入患,由是之道故面是非切勿掛怀。 所有是非之本体都是不可执著的,它只能给人们带来坏处,只会给人们来不幸和灾难,因此,在我们面临是非的时候切不可执著它。是非出现以后,让别人自己去理论,他高兴怎麼说,就怎麼说。不然的话,一纠缠在是非裡,就会造成争辩,就要争辩谁真谁假,谁正谁负,也就要造成互相之间言语上的争斗。而且,往往互相都不服输,公说
    雁子556 5-14
  • 0
    笔者曾经看过一段很有趣的话——如果一块表走不准,那它走的每一秒都是错的,但是如果表停下来不走了,它起码每天有两次是对的,一次是时间走过停在的那一瞬间,另一次是凌晨的那个点。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我们的人生亦是如此,从小我们常被教育要努力上进,“努力”似乎是一个特别正能量的词。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向一个错误的方向努力的时候,事情会越来越糟糕。这就像我们手里抓着一把沙子,我们越是使劲想要
    雁子556 5-12
  • 0
    夸己赞长乃己之短,夸词之出众或反之,不予喜之,弗为助之。 凡是夸赞自己如何对如何好、如何了不起的人,实际上这类人已经有很大的错处了,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落入错境并且知道也不承认,因为他说他自己什么都好,自己什么都行,他怎么会承认他自己有错误和缺点呢?但为什么这种人处于严重的错误之中呢?因为他夸赞自己,喜欢炫耀自己的长处而不说自己的短处,众人听了以后,就会反感他,就会不喜欢他,就会觉得他骄傲自大、不可接
    雁子556 5-4
  • 0
    唯美者者乃相对之论,万法之妙恰在平衡为是,佳人伉丽得与华装之平,若华盛容体有过之,则装美而人失其佳,故具识之或常云:某女服美胜其人之不配耳,另选佳丽妙也。 美与丑是相对而论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都得恰到好处,都得要平衡,无论是人也好,无论是物也好,无论是一种艺术也好,如果它的方方面面不平衡,就会失调,就会失掉美感,比如一个美人,着一身漂亮的服装,要是这件服装过于华丽,远远胜过了这个人,这就不协调了
    雁子556 5-3
  • 0
    识广而无品者,则万事弗成,无德多于伤人显才为是,故或弗愿与之交也,众或均行,独才何依之助,何用之有。 只是知识广,但不具有高尚的人品道德的话,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为道德品质低劣的人,往往为卖弄自己的才华,会不惜以自己的知识去伤害别人,这样,对方遭到伤害以后,就不愿再与你交往了,一个人不愿与你交往尚不足虑,但你这种行为会招来很多人甚至所有的人都不与你交往,长此以往,不管你有多大的才
    雁子556 5-2
  • 0
    立之于福应忆于难,取之胜者莫忘兵家常事,暴雨之下方忆其伞者必水淋其身也。 一个人处于幸福之中、事事称心如意的时候,不应该忘记考虑遇到困难时的处境,并同时想到出现困难时应如何去解决。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人的祸福,随时随地都在不断地转变,没有常规可言,你现在看起来一帆风顺,处处都很顺意,但说不定会在某一天,由于某个环节上的微小失误,或某一方面的细小因缘,或别人对你的误解,就会给你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陡
    雁子556 4-26
  • 0
    见到这幅作品,我的心就被这清新明澈的画境融化了。美妙的鸟语,似乎在耳边约隐约显,一双憨态可掬的小鸟,仿佛从天外刚刚来到人间,其中一只俯视着脚下的土地,另一只正好奇地端详着远方。 这两只小精灵有着洁白的胸脯,乌黑的翅膀,它们脚踏高高的顽石,背负着无边的苍穹,毛绒绒的小脑瓜正好奇地左右顾盼,墨点一样的小眼睛闪烁着动人的灵光。山崖之下,三五株新竹在春风中摇曳。远方,绿野仿佛仍在浩荡的春风里起伏回荡,天空
    雁子556 4-21
  • 0
    善知识者诸语皆收,诸识皆藏,归己为用,施之众或所益,原何来,善知本性为或而福,劣理作己批照,善道养德为或。 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都是胸怀博大,心襟宽广,好话和坏话都听,好的知识和坏的知识都吸收。好的知识吸收起来丰富自己的才干,提高自己的能力,为自己所使用,以作对人类有益的事情。而坏的知识就拿来用以检查、对照自己,引以为戒,使自己不要去犯类似的错误。这样做,是因为善知识的本性是为大众而谋福利的
    雁子556 4-14
  • 0
    爱恨和合而生,汝爱之彼必见之、闻之、忆之,三者必居其一也,弗具一之因,其念无存,焉具其爱,恨缘亦復如是。 爱与恨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有缘有故的条件下才会產生,天地之间,人世之道,万物之情,都是如此,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比如,如果我们没有听到过的,或者没有见到过的,或者没有意识到过的某人或某事,这三种因素或缘由,一者都不具备,那麼就不可能知道此人,也就不可能有这个人的概念;或者就不
    雁子556 4-13
  • 0
    所从诸业具明眼之开示,所成诸业,由自把之,路灯照汝前程,汝之不步终无所前,故行之愿满由己定夺。 一个人,要想干任何事业、做任何学问,甚至包括在世间上真正做好一个人,都必须有明师或大德、大善知识给你指引、开示、教化,才能成功,但是,有了这种指引、开示、教化,只是给你指明了方向,告诉你应该如何去做、去争取的方法,但并不意味着你的事业就已经百分之百的成功了。具备以上的条件,使你明白了方向和方法以后,最主
    雁子556 4-12
  • 0
    每个人都有情绪,能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拿破仑曾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可见,控制情绪有多么重要又有多么难! 以前的我,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充满了我执,不懂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当遇到工作不顺利,生活不如意时,我就抱怨、自责、恼火,任由情绪泛滥不加控制。不但不体谅身边的人,还一味指责埋怨,问题不但没有解决,伤害自己的同时,也伤害了最在乎自己的亲人
    美玉 4-12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公益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