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483
-
35南无观世音菩萨
-
3请问: 现在“微整形”比较泛滥,因为大家都在乎“颜值”,找工作看颜值,找对象看颜值……于是很多人
-
0
-
12
-
2
-
1蔡文端弟子念了紫红花陀罗尼,天天被阿修罗吸食精气神,惨况太可悲。 蔡文端自编邪咒紫红花陀罗尼害人不浅,自己弟子全是受害者。 蔡文端弟子念了紫红花陀罗尼,夜夜被阿修罗众折磨彻夜失眠! 你们看看蔡文端自编邪咒紫红花陀罗尼有多害人啊! 蔡文端徒弟自爆念紫红花陀罗尼,被阿修罗吸精气神吸到死,彻夜失眠,生不如死。 蔡文端弟子嚎啕大哭:念了蔡文端自编邪咒紫红花陀罗尼后,我真的不想被护法神吸精气神吸到死啊! 蔡文端弟子
-
0
-
1阿弥陀佛
-
0
-
1广慧寺因拜垫太过破旧,现需重新置换30张新拜垫,让大众虔诚礼佛,顶礼朝拜。由于寺院处于建设中,能力有限,愿十方善信踊跃发心,欢喜布施,帮助寺院,成就圆满功德。邀十方善信助力广慧寺庄严佛坛,将佛恩法喜传递给更多的人,也为日后的福报积攒资粮🙏 🙏 🙏 利人既是利己,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让四众礼佛、培福,与每一位来寺院的信众结下善缘,他人每一次虔诚地礼拜,都含有虔诚布施的助缘。 寺院地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沙
-
0
-
6
-
0
-
2
-
0🎈 温馨提醒🎈 明天2020年11月29日 农历十月初十五(星期日) 敬请大家: 多做功德,以孝为先, 吃素念经、戒杀放生、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
-
2南无阿弥陀佛
-
0这个世间的一切都是苦空无常的。有这样一个故事,印度有个婆罗门,婆罗门就是贵族,他们家中生了一个男孩,长得非常英俊、端庄,父母亲非常疼爱他。这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和一般的小孩子完全不同。在无忧无烦的快乐当中,这个孩子度过了黄金一般的童年,就是日子过得非常好。但是,人往往被欲望和快乐所迷惑,在欢乐的日子当中,谁也不会去想自己以后会不会痛苦。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快乐的时候,他不会去想自己以后会不会有痛苦
-
0妄语实际上从两种意义当中, 一种叫大妄语,大妄语是伤害别人, 小妄语是伤害自己,吹一个牛,说一个妄语,伤害到自己但是没有伤害到别人,那是伤害自己的本性,这个业障还比较小一点。 如果妄语伤害到别人了,两舌绮语,这些都会给别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伤害,这种就是大妄语,有大业障。
-
0一个贪心的人一定会有欲望,有欲望的人,时间长了他一定会贪心,内心痛苦就是因为他有贪心和欲望。如果一个人整天懂得舍和帮助别人,他慢慢地就会看破、放下。我们人自我思维中有很多肮脏的东西,给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太多烦恼和欲望。有时候一个欲望来了,我们做错了事情,可以忏悔、愧疚和改正。但有时候它是一个责任,如果你愧对了别人,这种冤结不是你念几遍《礼佛大忏悔文》就能化解的。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做过一些
-
2
-
1——达真堪布开示 如果一间房子失火了,当火势燃向其他房屋时,主人看到后肯定会将能助燃的草木等转移出去,这样火就燃不起来了。否则,火势可能燃得
-
0孔老夫子讲“富润屋,德润身”,做父母的要多给孩子留德,让孩子一辈子得到人间的快乐,而很多父母亲拼命赚钱,给孩子留下很多钱财,孩子一离开父母就争财夺利打官司。留德就是留有道德的财富。佛说,智慧般若能够去除人间一切烦恼障。 20160511比利时
-
12【地藏论坛刘欣】 佛法是我们的法身慧命,是我们赖以脱离轮回的依靠。所以在学习佛法时会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说法,我们一定要认真分辨这是不是佛法。不论这种说法出自什么大师的口。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看看释迦牟尼佛是怎么说的: 《长阿含经》云: 【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诸贤。我于彼村.彼城.彼国。躬从佛闻。躬受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律.依法究其本末。若
-
0【地藏论坛刘欣师兄】六者恼乱贤圣。 这个和前面的一样。对于圣贤有德者,有意去障碍、烦恼、扰乱,都是疾病的根源。 七者见怨病苦。心大欢喜。八者见怨病愈。心生不乐。 见到冤家仇敌有了病苦,心中欢喜。见到其病愈,心中不痛快。这也是自己疾病的根源。这个现象我们经常会在心里不自觉地出现。 这个人和我不和、那个人我看不顺眼,看到其有了病痛困苦,心里开心。我们即使是学了佛,这种思想也很容易冒出来。比如 “你看,遭报应
-
0这一点我们需要注意。这是不少人忽视,或者说不知道的一个因素。疾病缠身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对父母的态度。故意去想办法捣乱、烦恼父母,让其忧愁、担心。也是我们疾病、不健康的原因之一。我们对于父母,先不谈孝顺程度如何,首先不要为其多添烦恼、不要故意赌气、存了让其不痛快的心,本身就是疾病的源泉。《地藏论坛刘欣》#地藏论坛#
-
1
-
1若有恶人于王国内。而生逆心于须臾顷。如是之人福自衰灭。命终当堕地狱之中。经历**备受诸苦。所以者何。由于圣王不知恩故。起诸恶逆得如是报。若有人民能行善心。敬辅仁王尊重如佛。是人现世安隐丰乐。有所愿求无不称心。所以者何。一切国王于过去时。曾受如来清净禁戒。常为人王安隐快乐。以是因缘违顺果报皆如响应。圣王恩德广大如是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