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吧
关注: 11,687 贴子: 63,508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不论人非

  • 目录:
  • 道教
全部 精品
  • 59
    性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驱动力,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将性定义为“一种内在的、本能的力量,它驱使个体追求满足其生殖需求的方式”。这一观点强调了性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性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
    6-2
  • 5
    修仙可能很玄幻,但是修仙的人一定是个具体的人、一个活生生的人。其实道士很像是个道教的公务员,道士就是个上班的。不要把修仙这件事和做一名道士想得很神秘。 一、当道士就像考公务员 道士跟公务员类似。想当个道士,首先得有个编制,要获得道教的官方认可。所谓的官方认可,就是你的师承一定要清楚。像正一的道士一般都要传度,这个传度就相当于公务员的录取公示。在公示里面要讲清楚门派的祖师是谁,师父是谁,一代一代的传承
  • 52
    每天晚上睡觉,在梦中以为是真实的,醒来就发现,一切不过是虚假的, 那白天呢?白天晚上有何不同? 梦是头脑里的思维构成的, 白天的现实里,也是由头脑里的思维领导行为, 都是思维决定行为, 那为什么晚上的意识是假的, 白天的意识是真的呢? 是谁定义真假?是谁在说话、分辨? 真的定义是什么? 不会坏?不会散?不会变? 可是,好像每秒都在变。 没有什么是不变的。
  • 224
    有人能明白我此时此刻的激动吗
  • 12
    功德是修行的结果,境界是修心的成绩。 修行和修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修行是修心的手段,反过来通过修行的过程,得到更多的感悟,又进一步提高了心的境界。 修心是修行的根本,发心是修行的起点,心的境界提高了,发的心愿也就更大,又可以提高修行的质量。
  • 4
    修行之人多数多是拥有善根之人,不管慧根顿利,都是在无尽的时空里体会到无尽的悲欢离合,尝尽的各类生命的苦乐,最终意识深处都在渴望追寻世间的真相。 我打儿童时期便观察身边的亲人,为了生活而终日奔波劳碌,就觉得很不理解:为什么要耗费时间在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上。这一念的想法影响我的一生。 自打读书以来,我是越读书越疑惑。学的东西都是对生命毫无帮助的内容。 内心的疑惑随着年岁的增加越来越多。以至于最后的惶恐,绝望
  • 0
    命由天造,运随心转,而风水藏在这三个地方:心、嘴、行为。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所有的风水中,第一风水是人,人的第一风水是心,风水养人,却不知人也养风水。 好风水是自己修来的。孝顺父母,心存善良,自己的风水自然就好。心好是福田,但也需要好好说话才能守住财富的大门,不漏福,风水才能越来越好。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叁善,叁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
  • 0
    道教道法传承通常都是师徒之间秘密口传心授,严禁无关者在场! 其一,唯有先杜绝他人的是非评说,才能专一于本身的修真。一旦公开传道,难免会被拿来作比较、做讨论。 若因此而失去了修行中的清静心,这便与道相悖了。道教修真,拼比的并不是谁的术法更高明,而是能让自己在世事浮沉中保持住自性本然。 唯有用心为一,才能使道术道法行之灵验。为了达到这一点,道祖告知我们,五音五色等物皆可以扰乱清静本性,所以修道要学会“闭目
    彩虹🐔 8-30
  • 10
    我来揭开中医药治病之谜 08-09 05:52阅读 2863 中医药分为上医之药,和下医之药,上医之药为先天一炁,一药治百病谓之道,这里的道,就是先天一炁,但是要想拥有先天一炁,医生本人必须的是天人合一的得道者,一但得道,天人合一,其实不就是神仙与佛了吗?对,所以才有,才不近仙,心不近佛不可为医之说,所以才说医乃神圣之业。佛祖也称大医王,西方叫白衣天使,神仙与医又同源同道。这么看来,中医人是神,是佛,是圣人,他们无所不知
  • 1
    四界人 70.志界人没说(没有说道,怎样都好),意界人知足,心界人好贪,身界人好斗。 没说的叫做无心人,知足的叫做净心人,好贪的叫做操心人,好斗的叫做糟心人。 糟心人是鬼,操心人是人,净心人是神,没心人是佛。 71.身界人只知为身子作打算,有己无人,横不讲理, 见著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占不到便宜就生气打架,总是发愁,所以是个鬼; 心界人贪而无厌,总是不知足,满脑子妄想,好用机谋巧算,所以是个小人; 意界人知足常乐,乐就
    把心掐死 12-15
  • 1
    三命 55.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阴命。 性与天命合,道义就是天命; 心与宿命合,知识、能力、钱财都是宿命; 身与阴命合,禀性(怒、恨、怨、恼、烦)就是阴命。 把这三命研究明白,你若用好命,你的命准好。 命好与不好,在乎自己,那用算命呢? 56.“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不知人不能“达彼岸”。 知人的好处是知天命,知人的功劳是知宿命,知人的禀性是知阴命。 知命的人才是君子,好动禀性(耍脾气)消天命,好生怨气消宿命,好占
  • 4
    三界 30.人是三界生的,天赋人的性,地赋人的命,父母生的身,所以说三界是人的来踪。 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才能返本归根。 人只知有个身我,不知天上有个性我,地府有个命我。 性化了,天上的性我得天爵; 道理明瞭,地府的命我得人爵。 所以一人本身有三身,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31.我所讲的“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 和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华”、儒家的“三纲”是一样的。 32.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
  • 2
    最近夜里睡觉感觉到身边有呼吸声,睁开眼睛又什么都没有看到
  • 4
    五行性 19. 我所讲的“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个字代表来说的, 和佛家的五戒、道家的五元、儒家的五常是一样的。 20.人的苦都在性子中呢! 不服人是阴木,好争理是阴火,好怨人是阴土,好分辩是阴金,好烦人是阴水。 21.木性人招难,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贫,水性人受气, 像聚宝盆似的,内裏有什麼,就聚什麼。 太上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一点也不错。 所以我说,好事歹事都是性子招的。 22.常人的性子都
    小堂 9-7
  • 2
    找好处 认不是 10.修好的人多,得好的人少,是因为什麼呢? 就因为心裏存的,都是别人的不好,又怎能得好呢? 11.找人好处是“聚灵”,看人毛病(缺点)是“收赃”。 “聚灵”是收阳光,心裏温暖,能够养心; “收赃”是存阴气,心裏阴沈,就会伤身。 人人都有好处,就是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著,从反面上找。 所以我说,找好处是“暖心丸”,到处有缘,永无苦恼。 12.找好处是真金,要想找好处,就得以志为根, 在没有丝毫的好处裏,找出
    福之雨 10-28
  • 8
    不生气 不上火 5. 我常研究,火逆的多吐血,气逆的多吐食。要能行道、明道,气火就都消了。 6. 上火是“龙吟”,生气是“虎啸”,人能降伏住气火,才能成道。 有人惹你,你别生气,若是生气,气往下行变成寒; 有事逼你,你别著急,若是著急,火往上行变为热。寒热都会伤人。 修行人,遇好事不喜,遇坏事不愁,气火自然不生,就是“降龙伏虎”。 能降伏住,它就为我用;降伏不住,它就是妖孽了。 7. 禀性(怒、恨、怨、恼、烦,又称气禀性)
  • 0
    不怨人 1. 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裏越难过, 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不是苦海是什麼? 管人是地狱,管一分,别人恨一分;管十分,别人恨十分,不是地狱是什麼? 必须反过来,能领人的才能了人间债,尽了做人的道。 能度人的就是神,能成人的就是佛。 2.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 嘴裏不怨心裏怨,越怨心裏越难过, 怨气有毒,存在心裏,不但难受,还会生病,等於是自己服毒药。 人若能反省,找著
    福之雨 10-14
  • 0
    经常念佛的十大好处 1.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经常口念阿弥陀佛, 你会心地善良,思想平静,杜绝一切邪念。 2.经常念佛,你会身体健康, 颜色光泽,气力充盛,心情快乐,气息平和, 各种疾病原则上不会再侵害于你,小毛病也很快就会消失。 3.经常念佛,你不会再斤斤计较各种利害得失, 不会再人为制造人际关系的紧张,不会因愤怒而伤元气。 4.经常念佛,一切恶鬼、罗刹、夜叉皆不能侵害于你, 毒蛇、毒药皆不能伤害于你。 5.经常念佛,
    福之雨 10-12
  • 0
    福从哪里修 从孝养父母 中国文化用一个字来说, 是“孝”文化,这是全世界没有的。 那个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 这个意思就是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不能分割。 如果上一代跟下一代分了家,孝就被破坏了, 现在人讲代沟,那就不孝了。 什么是不孝? 不敬父母是不孝,不养父母是不孝, 兄弟不和也是不孝,子孙不贤也是不孝; 总而言之,你叫父母担心,你叫父母有牵挂,就是不孝。 推而广之, 你在社会上工作不努力,也是不
    福之雨 10-4
  • 2
    布施的好处 佛教布施有分三种,还有十种功德。 一个人的运气好不好是与你的福报有关, 而福报是通过修布施、供养才会有的。 虽然布施不分大小,但布施却分多种, 如“财布施、无畏布施、法布施”。 第一种:“财布施”,又包括两种,一种是钱财布施叫外财布施, 有钱就多布施,没钱就少布施,从一毛、一块开始布施, 没钱的布施给父母、师父、念佛人、有念佛人的寺庙、吃素等等, 有钱人还要额外布施给国家灾区、有困难的人、放生等等
    无生1111 10-20
  • 2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说我也不能讲经,不会说法, 念句阿弥陀佛总可以吧? 我想每一位道友都会吧? 现在夏天了,虫子,蚂蚁, 路上到处有各种虫类。 你见到给它念一句阿弥陀佛,这叫法布施! 不要产生了分别心、执着心。 你见到一切众生,只要它有神识的, 你给它念一句阿弥陀佛。 咱们看到很多道友, 见到一些众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它只要一闻到这声音,给它种下善根去了。 这个功德无量。这也叫不住色声布施。 当你对一个蚂蚁念
    windyfgkdg 10-6
  • 3
    没有钱能不能修行 现实生活中,如果资金匮乏, 无法拜师学习,或者无法深入的学习道法, 是不是就意味着彻底无法修行了呢? 其实修行是在修正因,从而创造果。 心为万物之因,故修心则能修道。 没有钱的修行比花钱的修行难度高了不知多少, 而不用钱的修行本身也就是花钱修行最终目的。 花钱的修行只在那练习法术的几分钟之间, 而不用钱的修行则贯穿在生活的始终。 不花钱的修行首先在自己的品德, 言行如一,表里如一,诚实守信,坚
    windyfgkdg 10-6
  • 1
    负面言语和负面心态是导向罪业的根源 何谓负面心态呢? 就是“问题无法解决,我无能为力, 我不愿努力,我不值得被爱,我会失败”等等。 负面心态不值得应用于自己的人生。 修道首先要有正面思维,那就是我值得拥有光辉,值得被神明拥护, 我愿作有大愿力正能量之人,我会努力改变自己,我有实力,我会成功。 负面心态会引导你向负能量发展,故断绝负面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神魔之争首先之争,就在于对人的根本性思维之争。 魔运用各种
  • 4
    放下贪瞋痴慢 留住信愿念佛 世间所有一切法,统统是我们妄想变现的, 不是真的,都是幻相; 你把它当真,错了,别当真,全是假的。 贪瞋痴慢疑是烦恼习气, 一个都不能放心上,断得干干净净。 真正是我们的冤亲债主,就是贪瞋痴慢。 该放的放,该留的就是信愿念佛, 我们要留住, 没有一个不往生,没有一个不成就。 心里头该有的,从早到晚,信愿念佛。 除信愿念佛之外全放下, 你的往生条件是圆满的。 不跟世间这些人再往来了, 对人恭
  • 2
    对待伤害你的人越好 消业就越快 忍本身就是消除业障, 对待伤害你的人越好,消业就越快。 不光从行为上对他好, 还要从内心把他当佛一样对待,那消业太快了, 那是真正的菩提心在起作用。 如果对待伤害你的人像对待佛一样, 一念之间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都消干净了。 我们说念一句佛都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我相信这样的心同样可以消这样的罪。 对待一个伤害你的人像对待佛,这要很高的境界。 首先我们要像对待父母、对待恩人一样对待他
  • 0
    持不捉金钱戒(转载) 有一个僧团在很多人眼中,是这样的: 身穿百衲衣,行走在乡间小路上。 托钵乞食,寺院不设功德箱, 寺内有这样一则通告: 全体僧众“持不捉金钱戒”,不设功德箱,请各位不要放钱。 很多人据此认为,这个僧团是“中国最后一群真正的和尚”。 何为“持不捉金钱戒”? 经向一位律师(佛教中专门讲戒律的法师)请教, 在沙弥十戒中的第十条为“离接受金银学处” 。 具体解释为:金,为黄金。银,为货币、铜钱、木钱
    福之雨 9-7
  • 9
    一工作就头痛难受,各种不舒服😭
  • 2
    文昌帝君阴骘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 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存平等心,扩宽大量。忠主孝亲,敬兄信友。各睦夫妇,教训
  • 1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稽首皈依众妙道 志心恭敬二玄真 今运一心心所议 粗识此经经所因 空色色空无有性 有无无有色空均 慧风出自天尊力 扫除心界不遗尘 惟愿神光常拥护 证明今日守心人 今日守心何所证 不失凡身得道身 尔时 元始天尊 在七宝林中 五明宫内 与无极圣众 俱放无极光明 照无极世界 观无极众生 受无极苦恼 宛转世间 轮回生死 漂浪爱河 流吹欲海 沉滞声色 迷惑有无 无空有空 无色有色 无无有无 有有无有 终始暗昧 不能自明
  • 0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
  • 0
    完整版《罗状元醒世歌》: 富贵从来未许求,几人骑鹤上扬州? 与其十事九如梦,不若三平两满休。 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心处便无忧。 而今看破循环理,笑倚栏杆暗点头。 戈盾随身已有年,闲是闲非万万千。 一家饱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冤。 象简金鱼浑已矣,芒鞋钓杖兴悠然。 有人问我修行事,云在青山月在天。 为人不必苦张罗,听得僧家说也么?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锦衣玉食风中烛,象简金鱼水上波。 富贵欲求求不得,纵
    奋斗的... 11-28
  • 7
    完整版《罗状元醒世歌》: 富贵从来未许求,几人骑鹤上扬州? 与其十事九如梦,不若三平两满休。 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心处便无忧。 而今看破循环理,笑倚栏杆暗点头。 戈盾随身已有年,闲是闲非万万千。 一家饱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冤。 象简金鱼浑已矣,芒鞋钓杖兴悠然。 有人问我修行事,云在青山月在天。 为人不必苦张罗,听得僧家说也么?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锦衣玉食风中烛,象简金鱼水上波。 富贵欲求求不得,纵
  • 1
    阳谋阴谋,不以为定。 一言一行,直至本心。 率性为之,是以为真。 浮游人事,终为画饼。 天道无情,大道无形。 道衍千里,无果无因。 信者,携之以道。 恶者,随风化尘。 无欲无求,不爱不恨。 各凭机缘,各守天命。
  • 2
    太上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 尔时 元始天尊。在大罗天上。八景宫中。 与诸天神王。日月星宿。上圣高尊。无极圣众。说无上至真妙法。 有一真人。名曰赤脚大仙。越班而出。擎拳长跪。上白天尊曰。 下界人民。或有水火刀兵。疾病生产。鬼魅精邪。天罗地网。一切厄难何由救免。 天尊言。得道神仙。皆从三官保举。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宝号。能除厄难。悉皆消灭。 吾今授汝下世。流传人间。看诵者。得福无量。消一切厄。即说宝号曰。 北极玄穹。紫
    福之雨 10-16
  • 0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 19
    赞 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缘非渺.信笔描成.当前写照. 又 一剑横秋.清风两袖.道在函三.丹成转九.苍梧北海.白云帝乡.甘河一滴.源远流长. 孚佑帝君三世因果序 圣贤君子.善人学士.得以传於后世者.殷殷至意.愆尤必晰.恶念悉化.遂亹亹然进於无垢之域.臣自唐朝隐居终南山六年.递相洗涤.神自邈然.介介不苟.愿以乱转为治.得於斯世共登於仁寿厚望已矣.敢留贤达之名.以致庸夫俗子.贻诮于来兹.第诸生求序三世因果说.遂为说曰.天之
  • 28
    心生慈悲
  • 1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尘东 11-15
  • 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 6
    最近动不动就是偏头痛
    瑾卓~~ 8-18
  • 4
    这是朋友发给我她在西藏拍的照片,照片里是西藏古时候的一个没落王朝的遗址,她问我有没有想起什么🤔?
  • 129
    如果我是我,为什么我控制不住我?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3

会员: 会员

目录: 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