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子攸吧
关注: 43 贴子: 175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0
    身为高贵乡公,前来看看朕的后世粉丝孝庄皇帝
  • 5
    清河王元怿的女儿元季葱(也有说叫元季聪),在永安二季(可能是永安二年)当了女侍中,这年她二十岁。 女侍中是皇太后或者皇后的陪伴,皇后结婚的时候,女侍中像伴娘一样,一起乘车,抱着玺。
    風入懷 12-24
  • 0
    经核实吧主醉笑陪君莫离觞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元子攸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6
    杨逸,(499--531),字遵道,杨遁弟,恒农华阴人也,有当世才度。起家员外散骑侍郎。以功赐爵华阴男,转给事中。父津在中山,为贼攻逼,逸请使于尔朱荣,征师赴救,诏许之。建义初,庄帝犹在河阳,逸独往谒,帝特除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及朝士滥祸,帝益忧怖,诏逸昼夜陪侍,数日之内,常寝宿于御床前。帝曾夜中谓逸曰:“昨来举目,唯见异人。赖得卿,差以自慰。”
  • 6
    觉得元子攸很可怜,连死后的陵寝都十分草率。想说看看三级佛寺的神明是什么,如果去庙里的话,可以顺便帮他祈福。 只是在网路上找了好久都找不到三级佛寺到底供奉谁,是三宝佛吗? 求各位大大详解
  • 2
    为什么元勰的贴吧里没人啊???我们彭城武宣王也很厉害的好么? 元勰,元子攸之父,了解一下。 元勰,字彦和,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政治家,诗人,献文帝拓跋弘第六子、孝文帝元宏之弟。 少而岐嶷,姿性不群。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郡王,加侍中,拜征西大将军,迁为中书令,改封彭城王,深得孝文帝信任,官至尚书、侍中。孝文帝驾崩,元勰辅佐孝文帝次子宣武帝元恪,封为骠骑大将军,因举国爱戴备受好评,受到宣武帝猜疑
  • 1
    从这段话就可看出。 元昭业,元晖业弟,颇有学尚,位谏议大夫。庄帝将幸洛南,昭业立于阊阖门外,扣马谏。帝避之而过,后劳勉之。位给事黄门侍郎、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卒,谥曰文侯。
  • 4
    帝召中书舍人温子,告以杀荣状,并问以杀董卓事,子具道本末。帝曰:“王允若即赦凉州人,必不应至此。”良久,语子曰:“朕之情理,卿所具知。死犹须为,况不必死,吾宁为高贵乡公死,不为常道乡公生!”——司马光《资治通鉴》 译文:庄帝召中书舍人温子升,告知想谋划杀掉尔朱荣,并问前朝杀董卓的事,子升详细道出始末。庄帝说:“王允若是赦免凉州人,一定不会让自己走上绝路。”过了好一会,对子升说:“朕要杀尔朱荣的事,
  • 6
    卷二 帝纪第二◎太祖纪 卷三 帝纪第三◎太宗纪 卷四上 帝纪第四◎世祖纪上 卷四下 帝纪第四◎世祖纪下 宗纪 卷五 帝纪第五◎高宗纪 卷六 帝纪第六◎显祖纪 卷七上 帝纪第七◎高祖纪上 卷七下 帝纪第七下◎高祖纪下 卷八 帝纪第八◎世宗纪 卷九 帝纪第九◎肃宗纪 卷十 帝纪第十◎孝庄纪 卷十一 帝纪第十一◎前废帝广陵王 后废帝 安定王 出帝平阳王 卷十二 帝纪第十二◎孝静纪
  • 3
    李延实,字禧,陇西人,尚书仆射冲之长子。性温良,少为太子舍人。世宗初,袭父爵清泉县侯。累迁左将军、光州刺史, 庄帝即位,以元舅之尊,超授侍中、太保,封濮阳郡王。延实以太保犯祖讳,又以王爵非庶姓所宜,抗表固辞。徒封濮阳郡公,改授太傅。寻转司徒公,出为使持节、侍中、太傅、录尚书事、青州刺史。 ----------- 他从小没有父亲,李延实像爹一样养育他,还是怎么的?
    元玉仪 5-2
  • 6
    每天一楼    --【辉夜丶宸风】在此路过并挽尊!(。ˇε ˇ。)我们互粉好不好呀!
  • 1
        珍惜。    然后。      若失。        怅然。 我,你们。 
  • 3
    今天突然发现目录终于更改过来了,嘿嘿,值得庆贺一下!!
  • 2
    被一坨坨的资料们惊艳到了...米兰姐V5~~~
  • 20
    感慨一下·····元子攸和尔朱荣······吧里都是半斤八两的人少
  • 0
    虽然现在会员只有三人,请大家也要积极签到才是!呵呵!
  • 0
    尔朱兆攻破洛阳后,把庄帝抓到晋阳,在三级佛寺里将庄帝缢死,终年二十四岁,庄帝临死前做绝命诗一首: 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怀恨出国门,含悲入鬼乡。隧门一时闭,幽庭岂复光。思鸟吟青松,哀风吹白杨。昔来闻死苦,何言身自当。 直到太昌元年冬,始迎梓宫回洛阳,葬庄帝于靖陵,庄帝死前所作五言诗成为挽歌词,朝野闻之,莫不悲恸,百姓来观看的,全都掩面哭泣!
  • 5
    公元385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公元386年改国号“魏”,史称“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其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正式结束。从386年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玉碎君子

目录: 中国古代史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