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明派吧
关注: 349 贴子: 519

何谓净,不染物。何谓明,不触物。

  • 目录:
  • 道教
  • 0
    想请教一下 净明道主要修的是什么,内炼还是符箓科仪呀?因为网上有关于净明的信息不是很多,对净明不是很了解。
    tjcqsn 4-29
  • 3
    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人传授净明派的元医雷法,就想问问净明派到底有没有元医雷法,市面所传是不是真的,是不是现代法?
    wsr 4-28
  • 82
    本吧禁止一切与道教类主题无关的内容,一经发现一律删除。 如需攒积分,可在本楼跟帖,念诵祖师圣号。 本吧交流群号:27908910
    傲之JQK 3-23
  • 22
    天德高无量,照明自古今, 玄元闻见处,总合圣贤心, 道德宏清静,法源广大成, 东汉有章教,功果保忠祯。
    傲之JQK 3-23
  • 7
    谁有 净明派 的 金华宗旨吗 我在网上没找到 能给我发一份吗 谢谢
    务实秒绿 11-18
  • 3
    咨询万寿宫的几个清字辈道长还在不在万寿宫,这个事情对我来说十万火急
    务实秒绿 11-18
  • 0
    净明宗坛二十七代弟子陈源义 恭贺净明宗祖师许真君得道飞升
  • 2
    想请问一句,有人知道四川正一净明道哪些高道及所在宫观嘛?
    清阳儒风 10-15
  • 3
    传度是道教授受弟子的仪式,是道教的教务活动。净明道的传度,始自祖师许逊于兰公、谌母获受太上灵宝净明忠孝大法,继传吴猛、曾亨、时荷、施岑、甘战等十二位弟子。2005年10月,西山万寿宫、南昌万寿宫住持张继禹道长主持了“海峡两岸净明道弟子归宗传度大法会”,首次传度了台湾五路财神庙住持许昭男等12名台湾净明道弟子,大陆净明道弟子40余名。此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西山万寿宫、南昌万寿宫联合相继举办“净明道弟子传度大法
  • 4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
  • 3
    许逊(239年-374年),字敬之,晋代著名道士,南昌县(今属江西)长定乡益塘坡人,道教净明道、闾山派尊奉的祖师,许逊于晋太康元年(280年)出任旌阳(今属四川)令,人称许九郎、许旌阳、旌阳祖师、感天大帝,又称许天师、许真君。江西民间十分敬仰与崇拜他,全省各地均建有万寿宫或 其相关建筑与殿祠(大都焚毁于文革),在省外乃至国外的江西会馆、同乡会仍然以” 万寿宫”命名。 至今保留完好 ,也是最早建成,最大的万寿宫也就
  • 11
  • 1
    许真君垂世八宝:忠、孝、廉、谨、宽、裕、容、忍 《灵宝净明黄素书》:精忠是净明,义以杀身;至孝是净明,仁以成名;廉洁是净明,以不贪利名;法忍是净明,以不妄怒嗔;克慎是净明,以行而恭谨;克宽是净明,以大而廓明;克裕是净明,乐于分故;克容是净明,藏于疾。故净明之中,其想正也,想之以正,未有不仙。 《太上灵宝净明四规明鉴经》:仙学始乎孝,至道而学成。上士以文立忠孝,中士以志立忠孝,下士以力致忠孝,昧道者反
  • 1
    许逊(239年-374年),江西南昌人,道教著名人物,净明道、闾山派尊奉的祖师,晋太康元年(280)举孝廉,出任旌阳令,人称许旌阳。在江南地区留下了斩蛟龙治水的传说,受历代朝廷嘉许和百姓爱戴,誉为“神功妙济真君”、“忠孝神仙”,又称许天师、许真君。 许逊(239—374),字敬之,豫章南昌人,东晋道士,净明道派尊奉的祖师。相传著有《灵剑子》等道教经典。据道书记载, 少以射猎为业,一日入山射鹿,鹿胎堕地,母鹿舔其崽而死。
  • 0
    净明忠孝道的祖庭——西山万寿宫,又名玉隆万寿宫,江南著名的千年古观,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二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八福地,为纪念东晋名道许逊而建,迄今己有1700年的历史。西山万寿宫初名许仙祠,晋宁康二年(公元374年)八月十五,净明道祖许逊功行圆满,得道成仙,携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族民乡绅立许仙祠祀之。南北朝时 “许仙祠”迭名为“游仙观”;宋太宗、真宗、仁宗等先后赐书“游帷观”为“玉隆宫”。宋徽宗手书
    Taoist 10-1
  • 2
    “男戴观音”,主要是因为过去经商的、赶考的等等都是男子,常年出门在外,并且男子往往性格较为暴躁,而汉传佛教的观音菩萨都是女身,是慈悲柔和的象征,“男戴观音”则是希望男子能够柔和。
    Taoist 4-14
  • 2
    【道教基本教义】 尊道贵德,天人合一 ——道教最高信仰 敬天法祖,寻仙访道 ——道教神仙崇拜 天人感应,天道承负 ——道教善恶报应 性命双修,返璞归真 ——道教修炼秘诀 上善若水,柔弱不争 ——道教为人品质 清静寡欲,自然无为 ——道教处世方式 我命在我,不在天地 ——道教逍遥精神 忠孝节义,仁爱诚信 ——道教伦理道德 福禄寿喜,吉祥如意 ——道教民俗风情 仙道贵生,济世度人 ——道教核心宗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Taoist 11-3
  • 2
    什么是忠孝什么是德?
    Taoist 8-31
  • 1
    原始道家练气士境界是这样。 静思 存念 合念 明己 观想 合身 筑基 升神 悟道 静思,就是排空杂念,锻炼意识,做到千般杂念划过脑海,我守本识一点不动。 存念,就是一点本识以知我,也就是扩大我识,给自己订戒,符合自己本心的戒。合念就是持戒,按照自己模糊所定下的原则和准则来持戒,磨练自我。明己,持戒到一定境界,真正开始明了自我的时候。 观想,明了本我了,需求一个合我之物,可以是幻想物也可以是存在物,在识海中观想构建
  • 3
  • 1
    据净明道典籍《逍遥山万寿宫志・卷五》记载,净明道主要传承人如下: 净明道师:旌阳许真君(许逊) 净明启教:兰公、谌母 净明传教:吴猛、郭璞、陈勋、周广、钟离嘉、曾享、甘战、施岑、彭伉、盱烈、黄仁览、时荷 净明经师:洪崖先生(张氲) 净明法师:胡真人(胡慧超) 净明扬教:玉真先生(刘玉) 净明嗣教:黄元吉、徐慧、赵宜真、刘渊然
    DS 3-15
  • 1
    济南有没有净明派的师傅
  • 5
    出于尊敬,没有拍照。我觉得人们对宗教已经混淆。法会上结太极印的寥寥无几,大多数双手合十,放生时有高唱阿弥陀佛。可悲可气
    DS 1-20
  • 1
    净明道许逊祖师的十二大弟子称十二真君分别为:——吴猛、时荷、郭璞、甘战、周广、陈勋、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黄仁览、钟离嘉。
    DS 1-19
  • 2
    晋宁康二年(公元374年)农历八月初一,许逊功德成神,全家四十二口连同鸡犬拔宅飞升,许逊被封为“神功妙济真君”;尊为“道教天师”;誉为“普天福主”,成为享有千年香火的道教神仙。后世人们在其飞升之处始建“许仙祠”,并定其飞升之日为朝仙之日。以祭许逊之功德,流传至今已有1700年,这就是西山万寿宫庙会之缘由。西山万寿宫沿袭庙会之习俗,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信仰主体以民间信众为主。西山万寿宫庙会从每年农历七月二十起
    DS 1-18
  • 1
    许真君,晋代著名道家人物,姓许名逊,字敬之,曾任蜀郡旌阳(今四川德阳县)令,所以又称族阳先生。他居官清廉,为民兴利除害,后弃官东归。辞官故里后,便在新建县酉山修身炼丹。许逊精于医道,为人治病,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蜚声远近。晋代南昌地区有一蚊螭,播风弄雨,翻洪作浪、残害生民,许逊神通广大,将此妖孽捉住并铸铁柱将其镇于井底。此后南昌地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相传许逊活到136岁时,在西山得道,"举家四十余日
    DS 1-18
  • 2
  • 0
    道教净明宗闾山派的泰省闾山道院众弟子是什么?在哪?是不是指闾山派弟子?
  • 7
    楼主算是火居道人,除了像大多数人一样吃饭睡觉上班之外,还喜欢捣鼓些小玩意。平时利用空闲时间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做些手工之类。当然都是与道教有关的东西。 平时经常要用到香,网上买了不少,不甚理想。自己手上正好有几道传承的香方,遂DIY试做一些,也让一些道友试了香,反馈很不错,香味醇朴自然分泌的唾液有回甘之味。所以萌发了更多道友试香的念头。虽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信香的香方在道家来说也秘而不宣的,如
    玄宝阁 1-11
  • 0
      李一道长正式拜过陈莲笙道长为师的,虽然拜师时陈道长已经80多岁了,但是李一应该是向陈道长学过道教基本礼仪的。2008年陈道长羽化了。不然面对今天的李一会作何感想?   陈道长1986年(时年79岁)出版《道风集》   有媒体报道:   李一的信徒,彼此见面会互道“无量寿福”,但见到李一则呼“天尊慈悲”。中国道教协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天尊慈悲”本来是相当于“阿弥陀佛”的宗教问候语,但李一道众给人的感觉,或者说外界
  • 0
    一个盲人去拜访朋友,谈得非常尽兴,很晚了,盲人说:“天太晚了,该告辞了。”朋友说:“你等一下,今天天太黑了,没有月亮,伸手不见五指,给你点一盏灯笼。” 盲人说:“给我点灯笼有什么用?不是有话叫做‘瞎子点灯白费蜡’吗。”朋友说:“还是点灯笼吧,你看不见,别人看得见,省得别人把你撞了。”盲人觉得有理,于是打着灯笼上路了。 这天风也特别大,夜黑风高。走了一段路,突然一个人把他撞了一个大跟斗,盲人摔得很重,
  • 0
    赤身裸体来人间, 折腾不过三万天。 拼死拼活去赚钱, 改过修行没时间。 某一天, 腿一蹬眼一翻, 一命呜呼归了天。 然后推进火化间, 一股青烟上云端。 人生圆满划个圈, 生死离别别喊冤。 钱财地位和美女, 眼睛一闭不归你。献给你 把这首诗送给那些挣钱不要命滴,有钱舍不得花滴,财迷心窍滴,色迷心窍滴,名迷心窍滴,利迷心窍滴,情迷心窍滴,官迷心窍滴,鬼迷心窍滴,跳井喝药滴,寻死上吊的,整夜不睡觉滴!献给财迷们献给
  • 0
    八仙宫供奉的主神是钟吕八仙,即钟离权、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蓝采和、韩湘子、何仙姑、曹国舅。八仙故事在陕西、山西等地广泛流传,形成一种宗教、民俗、文化交织融会的信仰氛围。翻开这些久远流传的仙话故事,可以了解八仙宫所处地域的信仰文化背景。 铁拐李,世人也称李铁拐,本名李玄。关于他的身世,历来众说纷纭。《历代神仙通鉴》中说到,长淮有一位佢神氏,擅长修炼。出门驾着六只长翅膀的羊,速度如闪电。巡行天下,
  • 0
    每年八月上旬都会迎来“立秋”季节。经过一个漫长炎热的夏季,人们的脾胃多有损伤,消化功能尚处于脆弱状态。因此,刚入秋不宜大补,应以调理脾胃功能为主,为秋冬寒冷季节进补打下良好基础。 立秋虽然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刚立秋后气温还是较高,空气湿度也大,再加上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长期处于虚弱的胃肠一下子
  • 0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想象出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如今,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海内外华人大都认同自己是人文意义上的“龙的传人”。 在龙的诸多特征中,便有马的身影。 从形象上看,马头是龙头的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很像马头。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并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宋代罗
  • 2
    道长们西山万寿宫和象湖万寿宫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bossreg 8-8
  • 0
    清明节,意指“天清气朗,万物明洁”,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祖先,表达慎终追远之情,同时合家踏春出游,又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氛围,因此清明节是一个有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 清明节,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节气或者民俗节日以外,其蕴含的“清明”思想与道教所提倡的“天人和谐”的境界也极为契合。《太平经》中有云:“夫道,乃天也,清且明,不欲见污辱也”,“清明”表达了一种天地万物生全,和谐安宁的
  • 0
    道教庙宇是教门枢纽、神仙洞府,道众视其为传道立业之所,世人视其为弘道度人之处,是道教传播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有一个合适的名称极为重要。道教庙宇一般有“宫、观、庙、堂、庵”之称,今日就为您作简略介绍。 宫:宫在古代是对房屋的通称,并没有特殊涵义。《尔雅.释宫》说:“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后来给“宫”赋与了特殊尊崇的涵义,成为封建帝王住所的专用词。 道教庙宇是祀神之所,一些由帝王兴建的庙宇和规模较大的庙
  • 0
    内养功,是以默念字句与呼吸锻炼相结合的一种功法。该功法配合意守,侧重呼吸锻炼,通过意守和呼吸锻炼,达到大脑静、脏府动的目的。它对神经、循环、内脏保健、尤其是对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活动都有很好的调整作用。 内养功是传统气功静功基本功种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内养功指传统气功中以锻炼自身精气神为主,具有静心宁神、调理内脏、培补元气作用的功法而言。狭义内养功指的是刘贵珍倡导的"气功疗法"的一种。该功法
  • 0
    或许不了解,但请不要瞧不起道士!当你还在清晨的美梦里微笑的时候,他们已经进殿为国为民祈福了!不要认为这是道士的本分,这是因为他们的慈悲! 不要瞧不起道士!只有他们身上穿着大袍站在高山之上的庙堂里敲钟击鼓,无论夏日毒炎,汗水湿透衣衫的教导国民不忘根本! 不要瞧不起道士!只有他们抛弃了自己还爱着的小家庭为了大家,长伴清灯古像,粗茶淡饭,守着戒律的约束,你们可曾知道他们的清苦生活吗? 不要瞧不起道士!道教是
  • 0
    进入道教宫观,许多居士、信众是先拜祖师后敬香,这样并不符合道教传统礼仪。   首先应该严整衣冠(切忌显肩露腿),将随身携带物品放妥,手洗净,然后请香。在燃香之前,先点蜡烛,其意为“银灯影皎光,上映穹苍,辉煌照耀吐银虹,斋主虔诚来点献,集福迎详,集福迎详。”然后烧香,三支为一柱,意谓“三宝香”。烧香道教称为“发香”,其意为“清净道德香,上献虚皇,遥瞻法驾降祥光,祝愿弟子(信士)某某,身体健康,身体健
  • 0
    各宗教於教礼上均有一般沟通 方式,以达到人与神之间的沟通方法,又有自然清静的作用。而以道教、佛教及儒教而言, 均用清香(主香)与神佛圣尊或先人来传达,内心的尊敬与虔诚之意。但又不知主香有何涵 义?所谓「一主清香透苍穹,万道祥光照大千。」由此可知香的重要性,再道教中以三柱香 代表三清,(三清为玉清、上清、太清。)亦代表天、地、人,正可谓敬三清,敬天、地、 圣贤人。因道教认为万物皆有灵,而以谦卑喜舍之心来敬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道众

目录: 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