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音乐组吧
关注: 4 贴子: 28

  • 目录:
  • 0
    补上
  • 0
    补上 名家演奏录音
  • 0
    只能发八张 《黄河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协奏曲。 这部协奏曲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曲式结构上融入了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因史诗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成为世界音乐史上最为著名的一首中国协奏曲。
  • 0
    #西方古典音乐#dayn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吉普赛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都是从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过着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但这个民族活泼、乐观、能歌善舞。作者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 这首曲子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前
    李海绵 4-24
  • 0
    ‖古典乐打卡‖#每日一曲古典乐#Day5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 演奏者:霍洛维兹 这首曲子想必听着很熟悉,在猫和老鼠中曾经出现这首曲子。这首曲子作与1847年。作品是根据匈牙利民间舞曲《恰尔达什》为素材。乐曲表现了匈牙利人豪放,乐观,热情的民族性格。 弗朗兹•李斯特,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李斯特对钢琴的贡献: 推动了钢琴表演家现场演奏必须背谱的传统 强化了音乐表演的即兴性 把钢琴与各个方
  • 1
    布鲁赫作品《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26.第二乐章 演奏: 海菲茨 指挥:萨金特 协奏:新爱乐乐团 经典版本,录音漂亮音场宽阔丰满,是这部作品的样板,至今仍无出其右者。 海菲茨已是62岁,但你还能领略到他滑指间的“惊鸿一瞥“和揉指时传奇般的指间冲动。 第二乐章“柔板” 尤其引人动容而思潮翻涌,高难的技巧乐句被大师彻底驯服,变得宽广而富有力度,层次分明,音准,连顿弓无人可匹。此版本绝世之作!
    李海绵 4-19
  • 0
    ‖古典乐打卡‖#每日一曲古典乐#Day4 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根据法国诗人玛拉米的诗作创作,作曲家想把诗中具体情节和含义呈现在音乐中。充分表现了牧神在追求爱情而不得,闷闷不乐之时陷入沉醉般的睡梦。在睡梦中,牧神失恋的情感得到满足。在整个作品中,可以感觉到声音柔和,结构没有显得具有逻辑性,而是带着感情和感觉不断发散开来。这符合玛拉米诗作中的意象。这部作品也表现出德彪西在管弦乐中的才华和地位。 《牧神午后前
  • 3
    #西方古典音乐#dayn Chaconne in G Minor (G小调恰空) Jascha Heifetz/Richard Ellsasser 意大利作曲家维塔利的G小调恰空,被称作世界上最悲伤的音乐。这首意大利音乐家的作品实际上是西班牙风格的音乐。恰空是一种西班牙传统舞曲。 这里的演奏者是小提琴大师海飞兹,他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之一,海飞兹属于俄派小提琴家,风格冷峻,他的演奏以速度和精确著称。
    李海绵 4-18
  • 0
    ‖古典乐打卡‖#每日一曲古典乐#Day3 肖邦《降E大调华丽圆舞曲》 作于1831年,这首曲子是肖邦所有圆舞曲中,最华丽,最轻快的一首曲子。也是实际能用到舞会的一首圆舞曲。 它是肖邦在世时最早出版的一首曲子。
  • 1
    #西方古典音乐#dayn《查尔达斯舞曲》(又译:查尔达什舞曲) 著名的《查尔达斯》的乐曲出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意大利作曲家蒙蒂,乐曲开始时也有充满激情的引子,然后奏出深沉而略带忧郁的主题,这就是“拉逊”的段落,它有小调色彩的抒情旋律,后来转换成流畅而华丽的格调,都具有鲜明的匈牙利吉普赛音乐的特点。 接着乐曲转入快速而活泼的“弗里斯”,和上面那段“拉逊”形成强烈的对比,充满欢快而奔放的氛围。这段舞曲越来越热烈
    李海绵 4-17
  • 0
    古典音乐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广义的西洋古典音乐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并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或者指植根于西方传统礼拜式音乐和世俗音乐,其范围涵盖了约公元9世纪至今的全部时期。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 流派划分 中世纪时期(MEDIEVAL PERIOD)(1450年前)。这个时期以教堂音乐为主, 大多是单声部音乐,如格里高利素歌等,由于时间的久远, 人们已经无
    李海绵 4-16
  • 1
    #西方古典音乐#day2 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号称小提琴鬼才的意大利作曲家尼科罗·帕格尼尼作于1811年。作者一共写了十数首以小提琴主奏,并加入管弦乐的乐曲,其中小提琴协奏曲至少也有六首以上,但经印刷出版的小提琴协奏曲则只有两首,至今仍常被演奏的只有一首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和b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钟 La Campanella)。 第一协奏曲原来是用降E大调写成,但为了减少小提琴演奏的难度,显现特殊效果,所以将乐
    李海绵 4-16
  • 0
    ‖古典乐打卡‖#每日一曲古典乐#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演奏者:格伦•古尔德 Day2 这是一首庄严尊重的萨班德舞曲,充满了纤弱自制的情感。装饰音成为组成旋律的主要部分。 《哥德堡变奏曲》是巴赫著名的键盘作品之一,大约作于1941-1942年间,这部之前叫做《有各种变奏的咏叹调》,这作品是巴赫的学生哥德堡所作。哥德堡曾是侍奉伯爵的年轻演奏家,后是从巴赫,学习技巧。伯爵患失眠症,失眠时需要哥德堡演奏,哥德堡以演奏需要,请求巴
  • 1
    ‖古典乐学习‖#每日一曲古典乐# Day1 德彪西《月光》 德彪西 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 《月光》是他的早期作品《贝加莫组曲》的第三首。《月光》的创作灵感来自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的同名诗作。德彪西着重描绘月光 的美与神秘。渗透出人内心对自身的爱护与期望。这是德彪西作品最为大众化的一首。 曲子选自qq音乐
  • 3
    #西方古典音乐#day1 充满女性柔美特质的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穆特的拿手曲目,与她之后录制的相比,可以明显感到这一版深受卡拉扬影响,最具德奥风格。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开始于1838年,是门德尔松计划献给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斐迪南·大卫的礼物,耗费了门德尔松六年的时间,最终于1844年完成。作品出自浪漫主义时期,这一时期为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浪漫主义的一百年中,西方音乐历经了全面发展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