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38兼谈“土木不及一粟”。
-
157黄埔生大哥大胡宗南上将获得勋章、奖章: 由高到低有青天白日勋章、一等云麾勋章、二等宝鼎勋章、二等云麾勋章、三等宝鼎勋章、三等云麾勋章、忠勤勋章、抗战胜利勋章、河图勋章(空军)、陆海空甲种一等奖章、华胄荣誉奖章、北伐十周年纪念章; 一期生刘咏尧上将勋赏:三等云麾勋章、四等宝鼎勋章、四等云麾勋章、忠勤勋章、抗战胜利勋章、美国自由勋章、韩国建国勋章、陆海空甲种一等奖章、一等绩学奖章、干成甲种一等奖章、光华
-
3大神们谁有淮海战役国民党军官被俘及阵亡名单
-
44一楼敬度娘,请放行。
-
44这么一大坨精锐,数量与被围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一样多。当年苏军为了消灭斯大林格勒的33万德军,用了85万军队围攻斯大林格勒。而包围杜聿明的华野部队只有35万人。但是为什么杜聿明兵团就被围住了呢?而且为什么不派部队来解围?如果能调集周围的部队,集结十几万部队解围应该不难吧?为什么陈官庄之战杜聿明兵团30万大军会被华野35万人围住?
-
1土木系首领应该是陈诚 土木系第18军与第54军是“土木系”的核心,因为第11师与第14师的关系
-
129最近论坛上又有粟米炒"土木不及一粟"冷饭,咱们暂且不用去纠结胡琏是否说过此话,咱们就来设身处地的议一议,如果你是胡琏,你凭什么说这句话?
-
158江湖传言,国军名将狐狸,晚年曾捧着32块弹片,感慨念叨:“土木不如一粟”!对于这个说法,偶一直表示怀疑,只是说出后不免会得罪大批米西大将(粟)的粉丝。颠覆传说中被米西迷们引以为豪的狐狸名言是要被扔砖头滴,呵呵。 据查,这条狐狸名言主要来源于两个地方,根源地之一就是张雄文教主的名篇《土木不及一粟:名将胡琏迟到的悲鸣》。张教主何许人也?他文中所谓狐狸之子
-
7此说法已经是“死无对证”了,暂且不纠结了,本文以胡确实说过来论,如果胡确实说过,那么,有关的解释就是成立的了,张雄文出示的所谓制片人姜又兮的文章是这样解释的: “在双堆集以前几乎没有打过败仗...........可见那十几天的作战在他心中刻下多深的烙印” 也就是说,是因为双堆集战役使得胡说“土木不及一粟”,这个逻辑是没有疑问的。那么,我们再从胡的思想转变过程再来捋一下: 一、之前轻视粟:因为不知道他是华野实际的指挥
-
10此贴为科谱贴
-
113根据一些回忆文章和书籍引用文献的介绍等综合信息,我统计有约5万字的自传性文章,和15万字的战役材料(北伐、抗日、围剿)共约20万字左右的材料尚未出版。
-
5
-
2
-
57抛个砖,引块玉:孙武,吴起,孙膑,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李靖,岳飞,戚继光
-
7感谢权谋兄
-
267霍去病:“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诸葛亮:七擒孟获,最终对手折服。 岳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刘伯承:"战术之奇,属中国军界一绝。""极其神出鬼没之狡技""智技过人";"与国军将领相比,鹤立鸡群。""学识见解具高,非时下将领可以拟""刘伯承指挥国防部""我们对解放军将领的佩服,只佩服刘伯承" 欢迎各位网友补充。
-
9谁是我党我军我国最正直的人?
-
54我们首先看看总数,七月分兵之前,我军两个月没打仗,完全补充了孟良崮的伤亡,根据华东的报告,当时野战军各纵连同后方达30万人,以此而论,野战军作战部队9个纵队1个特纵不应少于组建时的27.5万,我们少算点,就按27.5万算,野直和特纵约1万,9个纵队则应为26.5万,共28个师,平均每个约0.95万。 如此算外线6个纵队有兵力约17.98万,东返两个师,算1.6万(要扣除纵队部的份额,我们算纵队部0.45万),满员应有兵力17.38万。陈粟9月17日报告外线6
-
24是曾雍雅军事指挥差,还是怎么的。曾雍雅坑不是不一般的坑啊。
-
60杜聿明指挥打仗打赢了功劳都是别人的,打输了过都是他的,一个昆仑关大捷胜利了是因为有郑洞国 邱清泉 戴安澜廖耀湘的大将打赢的,同古会战戴安澜的功劳,东北打败林彪是孙立人和白崇禧的功劳。古北抗战胜利的功劳是关麟征的他接手后直接丢了古北,淞沪会战失败是因为他没有阻止日本海上登路。南京保卫战更衰弄得自己全军覆没成了光棍司令。东北是他丢的淮海也是他丢的。
-
1
-
19
-
1231952年10月8日,国民党“金门防卫司令”胡琏派遣特务化装成渔民,潜入莆田外的南日岛探知岛内兵力空虚,只有解放军1个加强连的兵力,胡琏认为这是偷袭
-
37抗战前期: 第九集团军 总司令张治中 教导总队 总队长桂永清 税警总团 总司令黄杰 第18军 军长罗卓英 第74军 军长俞济时
-
190毛德传 撰稿的《大军事家蒋百里 从未统兵作战夺关斩将》一文中提到 记得抗日胜利初,上海的报刊有过中国有三个半军事家的说法,三人指蒋百里、白崇禧和刘伯承,半个指蒋介石。
-
189我们首先看看合围前双方的实力对比: 一、兵力:双方参战兵力均在12万左右,对等。黄维兵团是南线“最强的敌人”,快速纵队是“国军精华”,18军是比5军更强的5大主力,其他几个军也不弱(粟裕评价)。 二、装备: (一)刘邓:2门野炮,42门山炮,4门战防炮,迫击炮207门,每炮几发炮弹,步马枪弹不足一个基数(《李达军事文选》) (二)黄维兵团:24辆坦克 44门榴弹炮,32门野炮,山炮47门,战防炮40门,迫击炮(60以上口
-
78
-
18军事才能,在黄埔生中可排前5,一生除长春外,几乎没有败仗。 1947年6月,第三次四平之战,在南线,指挥8个师,打败了林彪16个师。
-
84鈕先鐘《西洋全史(十八)第二次大戰》P242页:德军军官水平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 鈕先鐘《西洋全史(十八)第二次大戰》P242页:德军职业军官水平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 鈕先鐘的意思是:龙德施泰特、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莫德尔、博克、隆美尔、利斯特等人水平比我国神将、军神要高。
-
14薛城区邹坞镇有11人入黄埔军校就读。以高魁元将军(上将)最具代表性;具体如下:阎毓栋(字干民,黄埔五期,少将)、高维民(黄埔五期)、陈敬(字子
-
746如题,王敬久作为黄埔一期的毕业生,获得过哪些勋章?
-
63蒋心中黄埔生地位排名1924-1949: 带兵官(排名有先后):胡宗南、李延年、李默庵、俞济时、关麟征、王敬久、宋希濂、王耀武、杜聿明、范汉杰;若是增加一位,或许在王仲廉和郑洞国之间选择; 政特系统:贺衷寒、康泽、戴笠、袁守谦、刘咏尧
-
2战区(方面军)级别: 白崇禧、傅作义、杜聿明、薛岳、卫立煌; 兵团(集团军)级别: 王耀武、郑洞国、黄伯韬、邱青泉、廖耀湘 军师级: 胡琏、陈明仁、张灵甫、孙立人、方先觉
-
50有些人号称军事理论家。与古德里安:<注意!坦克>比较一下;有何理论和学说影响军界
-
1徐州缴总实力绝对优势,为何淮海战役从部署到方略如此消极?当时徐州缴总是几大缴总实力数一数二的,在徐州部署了超过60万精锐,清一色美式装备,对面华野只有40万,小米加步枪。但是为什么郭军从部署到方略如此消极?为什么不坚守徐州?
-
12二战中的苏德战场上,苏联的朱可夫元帅是一颗最为璀璨的将星。作为斯大林最信任的军事将领,他多次在战场上力挽狂澜,扮演了“消防队员”的角色。在苏德一系列重大的战役中,朱可夫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白俄罗斯、柏林等战役,都与朱可夫的名字密切相连。长期以来,朱可夫作为苏军的胜利象征而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扬。朱可夫以其勇气、智谋、胆识和坚定的意志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139淮海战役号称“决战”,所谓决战我理解应该是双方胜负未分或者有悬念,而要分出胜负的作战,以此而论,淮海战役中四场重要战役-----宿县,碾庄,双堆集,陈官庄,哪个是胜负未分而需要分胜负的呢?只有双堆集战役,如果国军行动果敢,双堆集是以强打弱,胜利的天平甚至在国军一方,硬是被刘帅以高明的军事手段,以弱围强,决定了最终的胜负。 其他三战: 宿县:没有悬念的攻坚战 碾庄:围歼战,未战就胜负已分,悬念在于黄百韬能否逃
-
27建国后到庐山十大元帅出国次数统计
-
161
-
0全解战史的解释:
-
6
-
70全篇吹嘘自己,对鲁南战役的最大功臣陈士榘只字不提,厚道吗? 陈士榘对鲁南战役的贡献: 一、在粟裕主张向淮北打74师的时候,陈士榘坚决反对,主张歼灭鲁南之敌,在不能和陈粟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直接上书军W,并得到军W的肯定。 二、陈士榘制定第一阶段作战方案,并直接指挥纵纵队歼灭26和快纵(粟裕不仅不提陈士榘的左纵队指挥,还强攻,说纵纵队由野战军直接指挥)。 三、第二阶段作战方案,粟裕说扩大战果是他的提的,陈士榘则说
-
3
-
55军事指挥 超一流:薛岳、白崇禧、孙立人、傅作义 一流:胡琏、王耀武、廖耀湘、关麟征、孙连仲、汤恩伯、杜垏明、何应钦、胡宗南、黄百韬、邱清泉、王仲廉、陈诚、张发奎 二流:张灵甫、刘峙、黄维、罗卓英、李弥、李玉堂、方先觉、张自忠、廖磊、顾祝同、王敬久、卫立煌、李默庵、余程万、宋希濂、李品仙、杨森、陈明仁 三流:俞济时、方天、范汉杰、孙元良、廖磊、林蔚、郭忏、周至柔、霍揆彰、杨伯涛、施中诚、孙蔚如、刘戡、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