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宜轩茶吧
关注: 681 贴子: 30,675

  • 目录:
  • 烟酒饮料
全部
  • 2
    这些年北斗这个品种喝的少之又少,总觉得少了些鲜明的特征。近来再喝,反倒是“喝的住”的茶。所谓“喝的住”就属于越喝越开,越喝越舒服,不需要惊艳,不需要张扬,喝着喝着就会有种满足感...
    吾宜轩 10-20
  • 0
    两个肉桂叶底,图一采摘偏嫩,图二明显漂亮,山场也更好。但论口感,图一更出彩,特点鲜明,图二就中规中矩。所以茶最终还是得入口,看图说话的都是大神...
  • 7
    开袋就是一股幽幽丛香飘散出来,单闻干茶就有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这大约就是好的老丛的魅力...阴柔之美,不经让人想要探寻她的内里... 曼陀峰自古就是有名的山场,在牛栏坑边上,在慧苑坑边上,跟两个C位大佬形成了一个核心三角。这里的茶不管肉桂水仙还是其他品种,大多都是有年份的。所以曼陀峰的茶大多喝起来有个很直观的感觉,岩韵强,汤感有力。 这款老丛自是不例外,说它阴柔之美也原于它的温和,内收,不紧不慢...看似你在泡“她
  • 131
    鄙性好茶,年轻时甭管什么茶,刚炒出来的绿茶、抽湿的单丛,即使是刚焙出来的岩茶,都能喝,也能扛。但是,年岁逐增,脾胃越娇弱,虽然每日断不了茶,但是却也日渐“挑剔”,寒性大了的不能喝,燥性高的也不能喝,只能喝一些经过岁月洗礼,寒性、燥性逐渐中和的陈年茶。
  • 49
    依稀记得上回谈岩韵是在2015年,写于百度贴吧。时隔5年,过口的茶水以吨位级增长。再谈岩韵,似乎总该要有不一样的理解,亦或更进一步的细化,亦或能更简单明了的阐述.......
    吾宜轩 7-27
  • 59
    每个人都不喜欢套路,却又不禁被套路着。正可谓,生活无处不套路。生活中面对我们想尝试而又相对空白的领域,难免吃“药”。吃药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根结还是在于人。都说选对人做对事,亦可说选对人选对物。这句话本身没毛病,可惜的是并没高科技人脸识别告诉我们对与否。也因此这句话显得苍白无力。找对人更多的成为了一种运气,机缘。
    吾宜轩 1-19
  • 155
    每个茶客都有颗找好茶的心,不管花的钱多钱少。一个有热度的商品,市场的信息总是混杂的,令茶油们分不清等级。一大堆形而上的文字描述加上自身的认知不足,使得陶茶之路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深坑,跳进去爬出来,再跳进去再爬出来......坑未必都是不正确的,缺失的是自身对新事物的认识和庞杂的信息量扰乱。打个比方,哪怕第一次跳的坑本就是对的,也因为自身的认知不足和庞杂的信息而选择放弃再次跳入它坑。这似乎也成为了规则,不管
    吾宜轩 1-3
  • 93
    看美女还是真实图片的好,超现实的意境美便是如此。栀子花和少女,看了没有欲,只有纯净。
  • 101
    氤氲茶汤之后,每个人都有多种面孔,譬如之如温文可亲、敦厚诚恳的老师,也偶有有黑化癫狂之态。寥寥数语,博众人一笑。
    介末小生 11-11
  • 231
    8月玩了回不确定的口粮肉桂的众筹活动,在一遍遍的筛选过后,最终选择了这款肉桂寄于各路茶油们,不少茶油也已收到并且开喝了,还没收到的也就这一两天的事儿了。 当初选择做这个活动,是基于一个茶油说想感受下一款茶从刚焙完火到最终退完火后,茶滋味变化的一个过程。个人也觉得这样很有意思,也就有了这么一个活动。那么接下来...... 正所谓千人千感,同样的茶不同人喝不同的体会。开这个贴,就希望参与活动的茶油们能各自记录下这
  • 25
      在岩茶做青环节,关键的两个结果是发酵程度与走水程度。这两个结果往往直接决定了后期茶叶的品质、类型以及存储要求以及后期转化等。在茶桌上,发酵程度与走水程度往往是以“做得熟”、“做得透”这类词汇进行讨论。
  • 66
    养兰和养鱼一样,养鱼先养水,养兰先养土。以下的植料,种兰前最好配好后,用水淋湿用塑料袋密封放
    吾宜轩 10-31
  • 92
    我不愿意叫这家伙奸商,喜欢叫尖商。他的茶确实像把尖刀直达你的心里,欲罢不能。那么尖商听到我这
  • 113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易·系辞下》
  • 97
    (一)我和开汤贴 自十几岁以来,我开始嗜茶,茶和我如影随形。工作之余,或静静地站在三尺台旁边喝茶,或安详地自泡自饮,对我而言都是一种静谧的宁和。写点与茶有关的东西,对我而言,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因为一个人喝茶是孤寂的。
  • 48
    以岩茶为常态口粮已经一年有余,细细思来,在嬗变的岩茶面前,我还是一个尚未入门的小白。小白居然
  • 136
    喝岩茶对岩茶爱好者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真学问,越喝下去只会发现这门学问深不见底,对初接触者来说,更是越喝越糊涂,因为如此,所以往往容易被一些茶界里的传闻概念带偏。掌柜今天简单的写了几条岩茶界比较常见的伪概念与大家分享,标题已经说明了,是入门版,主要针对初学岩茶者。废话不多说了,直接入主题吧
    吾宜轩 8-18
  • 683
    此吧创立至今也将近有半年时间了,不少茶油也都购买了我的茶品。一直就想着整这么一个反馈贴,收集一下大伙对茶品的建议以及疑惑之处。好的,不好的,不明白的,对各品种的看法等,都可以说说,大伙可以一起交流探讨...... 同一款茶每个人的品茗感觉都会有所不同,多探讨多交流能让我们更好的去认识它去享受它。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也没有完美无缺的茶。另外,有关于武夷岩茶不明白之处亦可发在此贴,大伙均可参与各抒己见。同时,也感
  • 70
    现如今武夷岩茶已不再是由大红袍来弘扬天下了。越来越多的茶油了解了武夷岩茶的其他品种,其中尤以肉桂,水仙为茶油所津津乐道。随着茶油们的极致的追求,山场的区分也变得越来越细致。比如:三坑两涧.
  • 9
    人类舌头味蕾能分辨的基本味道只有酸、甜、苦、咸、鲜五种
  • 23
    ①干香 是指干茶所具备的茶气,有个很好的方式来区分干香的好坏,将盖杯用开水加热后倒干,取适量干茶置入杯中,加盖轻摇即可闻香。 在闻干香的时侯可以感受出茶叶的干香效果,是否有异味杂味,但不易区分出茶品的好坏。也不好在些环节鉴品出茶的品质或品种特征。 当然也有一些茶干就能很好表现出品种特征的茶。如:奇兰,老枞水仙这些品种特征相当明显的茶品。
  • 42
    岩茶语录 1、到目前为止还绝少有人喝遍武夷岩茶的所有品种、还绝少有人喝遍所有山场出产的武夷岩茶、还没有一个人喝遍所有做茶师父做的茶。 2、不要以为所有的武夷山人都很精通岩茶,恰恰相反,大多数武夷山人对岩茶的认知水平还不如一般的岩茶友。 3、马里亚纳海沟里的水有多深,岩茶的水就有多深 4、岩茶很容易上瘾,甚至比毒品还容易上瘾 5、对初学者而言越喝得多岩茶就越糊涂 6、当你越深入的了解岩茶时,你会发现你对岩茶的知识越
  • 119
    喜欢上喝茶后,开始选择的是很香很香的铁观音。因为茶爱上了紫砂壶,一度又喜欢着普洱,幻想着收集
  • 131
    首先感谢茶油们的厚爱和信任,开吧3个多月了,在我意料之外的破百了。当然也要感谢部分茶油自觉小号的鼎力支持。 上一期的活动是“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系列”。这一期准备来一系列的“我拍我拍我拍拍拍”,至于拍品,也只能是俺滴茶叶了,至于哪些茶叶目前还没想好,容我多思考思考哈,活动嘛,总是要玩的乐趣点。 各位可爱的茶油们欢迎多给点意见,我好采纳采纳......(奸商不容易啊)
    吾宜轩 10-31
  • 70
    不知从何时起真正爱上了喝茶,不是因为它多么的好喝,多么的令人身心愉悦,而是在享受的过程中慢慢的学会了静,学会了思考,平了心态.....
    lllhslll 10-5
  • 58
    茶,特别是比较浓的茶,喝多了容易醉,尤其肚子里没啥油水的时候。于是小小茶点便应运而生。一款适合的茶点,既有缓解茶醉的功能,又能提高品饮时的乐
  • 78
    独持偏见,一意孤行。最近很欣赏徐大师的这句自勉,慷慨激昂,颇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不过今天要说的“独持偏见”是一款茶,是友人为了让
  • 21
    01、茶性: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02、茶质: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03、香气: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在口腔中,上颚、舌 面、舌下、两颊、咽喉间感觉明显。 04、苦、涩: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细嫩组织收敛的表
    曉小菜鸟 12-24
  • 50
    近段时间结识了很多茶油,在交流中发现大多茶油在品饮时都掉进了“专业”的陷阱里,搁里头绕啊绕的,越品越乱,越品越没方向。于是乎鄙人分享了一痛歪理,竟得到不少茶油的认同与感谢,沾粘自喜的同时困扰也随之而来,在某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鄙人发现自己亦然成了小霸王复读机……对!就是今夜。So,决定将自己的歪理大致写出,以便今后复制链接…..以下所述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众茶油指正补充…..
  • 167
    喝茶之余,吟吟古诗,倒是装13的一件雅事。毕竟茶诗不分家。茶或诗者,可高大上,可矮挫丑;可阳春白雪,可下里巴人。喝茶只需轻啜不语,作高深状,13
  • 13
    这是一个茶油在11年编写的,无意翻到,觉得不错,分享了。也谢谢这位北京的茶油了。
  • 11
    回想起自己喝茶的历程,一路走来,因为喜欢吃肉而喝上茉莉花茶,因为前途喝上了信阳毛尖,因为装13的年龄喝上了西湖龙井,因为不想买茶喝上了铁观音。
  • 56
    不同的茶品有着不一样的茶味香气,当我们在品饮茶时,细细研究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与乐趣。 水飘香 初级的茶香是——水飘香。茶香肤浅飘扬,闻得见喝不
    吾宜轩 6-12
  • 40
    初识岩茶以来,好多朋友谆谆告诫,岩茶水深:其一,大概是指其价格。其二,岩茶嬗变,如果没有相当功底很难捕捉到它的特质。其三,在新手看来,几乎所
  • 84
    夏日里,岩茶的茶性就跟小孩似的,阴晴不定。所以很多茶友都有这样的疑问,”今儿个茶咋不对味啦?怎么喝怎么不给劲。”本人也不例外,起初质疑心四起,久了也就被迫习惯了...... .
  • 23
    接触岩茶亦有8年了,由最初戏剧性的入此行业,经历了错买错卖,再到挖空心思想专业自己,进而慢慢的真心喜欢上了它,也就慢慢的真正的走进了这个茶世界。走了不少弯路,最终明白,只有你真心喜欢一样事物,你才有机会去品味它,读懂它,跟谈恋爱似的,哈哈。那么粗谈下我对它的认知吧…..
    吾宜轩 7-27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

会员: 会员

目录: 烟酒饮料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