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修丹道吧
关注: 3,118 贴子: 13,024

  • 目录:
  • 个人贴吧
全部
  • 45
    住山修行,在古时并无现在那么容易,多数都是颇有修为的修行人因为修行到了一定境地,需要一个无有尘俗干扰的环境方入住山林,且多数也需要结伴而行。
  • 27
    怎么对待自己的“身体”。这是每个修行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偏“道”家尤其是丹道一门的修行者来说,命功(身体)更是成败与否的关键。而对于一些佛门的尤其是大乘的修行者来说,“身”见是一个大问题,对于肉身斥之以酒囊饭袋,皮革臭秽,不屑一顾。这俩种看法是比较流行的。 对于修习丹道一门的师兄们,主要走的是以命带性的路。道家各祖师圣贤更有种种亲证与著述!释迦牟尼佛与圆觉经第八章,也有讲述:若行者先以修变化力,
    ddrfx255 5-13
  • 6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怎么回头?岸在哪里? 放下你面前的执着妄想就是回头!自性既岸!放下你的执着,放下你以为不能放下的名,利,乃至亲情,爱情,友情,放下你的我执, 名执,法执。......! 你应该会问,这些都放下了,那我还是我吗? 首先,你还是你,你放下的只是你的妄想执着。其次,只是叫你放下,没有叫你放弃!没有执着妄想,不是就无心了,而是可以生发出本真妙明觉心!这个心比原来的妄心更好,更客观!因为你原来是陷在
    akak的家 11-19
  • 13
    作者:尘玥轩 修行,不过自修自行自证自受益。 哪里修?哪里行?哪里证?哪里受益? 心上而已。 心在哪?举心动念处... 心是个字,心是个名,而这个字,这个名,所表达的又是什么呢? 一切的根源地,一切的初始之地,一切的终结之地。初始没有初始,终结没有终结。所谓初始,所谓终结,不过都在此心中,在这根源之地,幻化始终。 生活,修行,善,恶,好,坏,佛,道,皆不过此心... 最初如此,最后依然如此。 外界的一切皆是此心幻化,
  • 32
    丹者单而不二,纯粹浑然。道者一切本然,然非别有,心息即是。万物皆由妄心分别而生,而实无所生,妄心息而实相现,自返于纯粹不二心之本然,非恃外物之可致。
  • 34
    《丘祖秘传大丹直指》抄本校注 前言 此篇丹经,原是手抄秘本,传自山东青岛某道长。陈撄宁先生于民国年间曾经两度校正,并且 审定“篇 中所有工法口诀,乃北派真传。” 惟多年口传抄写之误,文理欠通,错乱甚多,陈撄宁先生审改之后亦未谓满意。胡海牙先生嘱余整理此篇,公布于世。余观此文 ,与通行本丘祖《大丹直指》全不相同,但篇中字句,皆直言丹诀,不加文饰,殊非刻意造 作者所能为。内丹口诀,素来秘而不宣,得此抄本,可谓
  • 16
    道教修炼学 --- 静功法诀 静功的内在法诀 (1)听息   静功的目的,在于入静。入静的含义,就是指身心安静下来。为了达到入静的要求,首先必须去除一切杂念,这是静功筑基法最为关键的一大原则。   但是人们的思想习惯,大脑总是在不停地考虑问题,即使睡觉也会做梦,要它一旦停止不动,很难做到。为了达到入静的目的,古代道家修士创立了许多法门,如听息、坐忘、守一、数息等等。比较起来,以道教庄子所讲"心斋"之中,谈到的"听息"
  • 42
    人这一辈子,有些书,必须要有所了解!不一定完全接受书中的思想,但是必须接触,知道他要表达的意思! 道家:道德经,周易,周易参同契 佛家:金刚经,椤严经 儒家:论语,孟子 西方:圣经 中东:古兰经
  • 17
    本吧宗旨:一,为广大丹道实修道友提供交流平台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