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光斗吧
关注: 211 贴子: 3,347

大明御史 一代廉臣 刚正不阿 浩气长存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0
    座师是明、清两代举人、进士对主考官的尊称。 因书籍内容残缺,无法考证其他具体内容。
    君書劍 5-17
  • 2
    作者:吴纯生 张震 枞阳在线 “长安猛虎昼食人,雾盖燕云十六郡。我欲呼天,天高不可呼;我欲告人,人心毒如荼。皋陶平生正直神,瓣香可能悉其辜,夜来床头生芝干,如铁不在李膺之前,则在范滂之侧……。”这是明御史左光斗(1575—1625)于1625年七月十五日在狱中以水代酒为也是股肉俱腐的狱友杨涟(1571—1625)54周岁生日而写的《祝寿夜话诗》。此时狱中左光斗、杨涟、魏大中、顾大章、周朝瑞、袁化中,后称“六君子”,其实离死神越来
    君書劍 2-27
  • 0
    作者:陌于寒 左光斗(1575年-1625年),字共之,又字遗直,号浮丘,出生在今天的横埠乡忠毅村。他是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的进士。左光斗是左出颖的第五个儿子,他的父亲被乡人称为左太公。虽然光斗家境贫寒,但他从小就立志发奋,怀揣着宏大的理想。在万历四十七年,左光斗担任左佥都御史一职,巡视京城时目睹了一些豪绅和恶吏的罪恶行为,激起了他的愤怒。他一举缴获了70多枚伪造印章,逮捕了100多名伪官,纪律得到恢复,贪官污
    君書劍 2-12
  • 0
    作者:沈抱书 明东林党因为弹劾阉党长期被一些史学家诟病。近年来,更是莫名的出现诸多批判东林党人,指责东林党误国,赞美阉党救亡的声音。明亡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应该由史学家通过史料和文献向民众展示前因后果,而不是栽赃陷害。当下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污蔑东林党,目的是破坏古人爱国形象,配合西方反华势力混淆视听,给不明事理的民众灌输求荣思想。 阮大铖被列入《东林点将录》,绰号:“没遮拦”,为升官先投靠东林党,升官
    君書劍 7-11
  • 0
    来源:神巴巴姓名网 编辑:PA叔 安徽枞阳左氏字辈:“光国之文,世行其德,曰忠与孝,克延宗泽,维诗及书,丕成祖业,佑启后昆,增辉奕叶,灿华京章,万朝宏杰”。 江西九江星子县鹰午公之后发髻于润州丹阳。族谱藏于德安左氏。辈分表:曰明愈嘉士元维贻承良运世绪启家邦爵烈朝显宗代允昌辉煌祖德福禄尔康荣先裕后涣发文章 湖北大冶左氏一支字辈:(93世起)天(添 )德承祖立 宏名自可传 家齐为国本祯祥定延绵 继斯锡祉福 佑启后人贤
    君書劍 11-11
  • 14
    因版权原因无法转载,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标题“左光斗廉政品德与当代价值”或关注公众号“枞阳电视台”观看。 链接地址:网页链接
    君書劍 9-5
  • 0
    文史知识丨武道房
    君書劍 8-25
  • 0
    因版权原因无法转载,需付费,感兴趣的吧友可以到知乎观看。 网页链接
    君書劍 7-10
  • 0
    清 古渡 澄泥 紫砂 老花盆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明代左光斗左忠毅公题在自己书斋上的对联。 武能叱咤风云,仗剑四方; 文则花鸟怡性,嗜书入痴。 直径28高22公分,每面因时代原因被开小眼儿,介意者勿拍售出不退换 (闲鱼上有链接 非本吧售卖 购买需谨慎)
    君書劍 6-29
  • 1
    路漫漫兮知否人生旅途多艰险 学无崖矣要各类知识并储兼收 滚滚红尘需放开眼界作出士人 生命价值全在创造应奋斗不止 旭日升万象更新天天有所发现 灯红酒绿但看世人皆醉我独醒 沧海桑田又一纪元设计好自己 今日我战昨人我时刻剖析敌我 壮志凌云美好愿望靠脚踏实地 皆长风登高望远凡事皆在人为 古今壮举惊天震地因平凡伟大 胜不骄败不馁成大业海纳百川 从来是时代造英雄英雄创时事 好男儿有建树才不枉为人一世
    君書劍 5-30
  • 0
    二十年前的拙作 酒溢诗吟相惜知己无肴无果三杯一口 逢友向天识尽心颜花下月前杯筹醉延 知理会用遍及能事不悲不喜通豁解忧 己命人为天定几何成心登临大意千寻 饮盏吟风下望人重酒停楼空道尽愁终 因为遇到了知己 心中的诗意就像杯中溢满的酒 虽然没有美味佳品 没有珍馐鲜果 我们三杯酒分三次喝不爽 还是一口就干掉 当遇到朋友 我抬头看着天空微笑 天啊 你能知晓我心中的快乐吗 在花前月下 我们边喝边用筷子比画 就将这浓浓醉意延续下去吧
    君書劍 4-23
  • 0
    二十年前的拙作 千香把酒即兴诗一篇 子期相逢抚琴向峦边 既遇心知何惭会流水 谁能悦己谓我人已迁 携怀梦饮怅然吟君意 曾忆往昔潇逸飞九天 千香扇(我过去的笔名)凝望着酒杯心中感慨 即兴的作了一首诗 想那伯牙和子期相遇的时候 快乐的在山边弹奏 既然遇到了知己心朋 弹一曲高山流水又有什么惭愧的 可是、、、我的那些谓我心忧、、为我来提高自己的朋友却已经远离了我 我如今在这里怅然的喃喃吟句 在梦里和你们一起开怀畅饮 还记得吗 我
    君書劍 4-23
  • 0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他“工诗,善书,间亦作画。诗篇援笔立就,风调冠绝一时。偶撰戏词,传播妇孺之口”,蜀传有“家有赵翁书,斯人才不俗”之谚。光绪十八年(25岁)高中进士,殿试列二等,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转官监察御史。 卜筑傍龙眠,云深一径穿。 源穷才见屋,山尽忽开田。 芋栗栽新熟,刍荛往旧便。 笑
    君書劍 4-19
  • 0
    转载自:个人图书馆 翠谷叠泉 文:赵磊 左光斗,字遗直,是明末时期的政治家,并且是东林党的重要成员,其被列为万历"六君子"之一,并且有"铁面御史"之称。据文献记载,左光斗为官清廉,但是最终成为党争的牺牲品,惨死在狱中。及至今天,我们所探讨左光斗时多论其政治以及人品,而对于其他方面的东西,我们了解的很少。 从整个明代书法来看,明人书家大多推崇晋人书,也是以"二王"为主。并且晚明时期注重创新,
    君書劍 4-10
  • 0
    字迹不太清晰 左侧第一列,贯直隶安庆府桐城县民籍
    君書劍 4-5
  • 0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方如需删除请私聊)
    君書劍 4-4
  • 0
    转账自:《史可法吧》 发帖人:紫燕游梁 查慎行(1650年6月5日-1727年10月14日),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杭州府海宁花溪(今袁花镇)人,清代诗人、文学家。 查慎行年少聪颖,声名早著。早年受教于黄宗羲,得陆嘉淑赏识、朱彝尊提携。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中举,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赴殿试,赐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供职于南书房。后从军西南,随驾东北,所到
    君書劍 4-3
  • 0
    转账自:《史可法吧》 发帖人:紫燕游梁 韩梦周(1729-1798) 字公复,号理堂,清中期进士, 潍县东关(今奎文区)人。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他回 到故里潍县,在程符山讲学。也曾到益都、潍阳等书院讲学。 他是清代中期山东著名的“宋学”学者,也是潍县古文派的主要人物。他学宗程朱,法守陆陇其的“居敬穷理”。先后 讲学27年,对潍县学者的影响很大。著有《周易解》《中庸解》 《大学解》《阴符经解》《理堂文集》《理堂诗集》《理
    君書劍 4-3
  • 0
    转账自:《史可法吧》 发帖人:紫燕游梁 汪学金(公元一七四八年至一八0四年)字敬箴,号杏江,晚号静厓,江苏镇洋(太仓)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十三年,卒于仁宗嘉庆九年,年五十七岁。生而颖奇,八岁能诗。年十二,随父廷玙之闽署学政,朱珪见其文,称为“仙才,”廷玙因命师事珪。乾隆四十六年,(公元一七八一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嘉庆四年,(公元一七九九年)召修《纯庙实录》,擢中允。明年,升侍读,充文渊阁校理
    君書劍 4-3
  • 0
    转账自:《史可法吧》 发帖人:紫燕游梁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人,祖籍河南汤阴。[54]明末爱国将领。 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而后替代王在晋为蓟辽督师,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功勋卓著,遭到魏忠贤的妒忌,辞官回乡。皇太极包围京都时,朱由检急召孙承宗,运筹帷幄,击退后金。但不久之后孙承宗又遭到朝中大臣弹劾,孙承宗再次辞官回乡,在家高阳县住七年。累官至兵部尚书、太傅
    君書劍 4-2
  • 0
    转账自:《史可法吧》 发帖人:紫燕游梁 姚康(1578~1653)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字休那。明季补诸生,有良才高识。曾入史可法幕,檄文多出其手。旋归里,得免扬州之难。明亡后,屏居田野,郁悒悲伤,作《忍死录》。(《惜抱轩文后集》卷六墓表) 姚士晋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字伯康,改名康。明万历时诸生。明末参史可法军谋。为草奏议书檄。入清后卒。著作多佚,存《休那遗稿》、《太白剑》。 重吊左少保 (姚士晋) 持归骸骨与灰残,贯日长
    君書劍 4-2
  • 0
    转载自《史可法吧》 发帖人:紫燕游梁
    君書劍 4-2
  • 1
    文章来源:枞阳在线>人文   初,大兴人史可法,幼贫贱(地位低贱),奉(奉养)其父母居于穷巷(状语后置)。光斗为(任)督学,可法以(因)应童子试见光斗。光斗奇之(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他奇特)曰:“子异人(异于一般人)也,他日(将来,以后)名位,当在吾上。”固(于是)召(招收)之读书(省“于”)邸第(私人住宅),而时时馈遗(wei )其父母资用(资财用度)。一日光斗夜归,风寒雨雪,入可法室(房间),见可法隐(依,靠)几(几案,书桌)假寐(不脱衣帽坐着
    君書劍 2-18
  • 2
    节选自《头条百科·左光斗》 自撰对联 左光斗曾自撰一联“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悬挂在自己的书斋“遗直斋”里。 啖椒堂 左光斗秉性爽直,少时好读节义传记,后精研程朱之学。他洞悉世态炎凉,为人不易,故名其桐城县城住宅为“啖椒堂”。 七弦琴 左光斗生前所用的七弦琴辗转流传,最终得以保存下来,该琴系木质、棕色、浓茶色班点纹饰,琴面光亮照人,头大尾小,空腹内用朱砂书写“桐城左光斗造”六字,现保存在四川仁寿县文化
    君書劍 2-13
  • 0
    新年好, 祝各位吧友: 日有熹,月有光, 富且昌,寿而康, 新春嘉平,长乐未央。 岁岁皆欢愉,万事尽可期 山高有行路,水深有渡舟 和气做春妍,新年胜旧年 不劳而获 无功受禄, 坐享其成,忽然暴富, 天天快乐。 即日起本吧有奖征集左光斗素材。 只要本吧目前未收录的, 各位吧友都可以提供,私信给我。 本吧择优发布的, 并给予10—200元感谢。 左光斗著作的部分诗词和本吧未发布完全的文章, 本吧将持续发布,不在此次征集范围内。 但如
    君書劍 1-23
  • 0
    作者:谢思球 朱庄是枞阳县横埠镇境内一座普普通通的小村庄,却是明代有“铁骨御史”之誉、东林党领袖之一左光斗的故里。阳春三月,遍野的油菜花灿烂似锦。我们找到了正在野外祭坟的左氏后人左一思老人。左老现年81岁,精神矍烁,他是左光斗三兄左光前的第十三世子孙。   左老领着我们向朱庄走去。一路上,左老不停地说着朱庄的地理位置是如何地好,他指给我们看说,那蜿蜒的山岗像一条象鼻保护着村庄。在朱庄的村头村尾,我们看
    君書劍 12-13
  • 0
    转载自:文都廉政 左光斗(1575-1625),明代桐城人,明代著名的政治人物,“东林六君子”之一。明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先后任中书舍人、浙江道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左佥都御史等职。他为官清正廉洁、磊落刚直,处处以体察民情为急务,时时以清除积弊为己任,被誉为“铁面御史”。 桐城明清两代为官,刚毅清直居多,而尤以左光斗最为卓著。 左光斗参加乡试前,曾拜见主考官陈大绶,陈大绶对左光斗赞许有加,希望他成为国家栋梁,言谈中多
    君書劍 9-30
  • 0
    图片来源于孔网 感兴趣的可以购买收藏哟
    君書劍 9-7
  • 2
    左光斗,字共之,南直隶桐城人。 举万历丁未进士,选授浙江道街史。 天启初,与给事中杨涟俱以清直敢言负重望, 每国家有大议,公卿大臣辄问光斗、涟云何。 两人公忠一体,有所举劾,必诰而后行, 权贵人皆凛凛畏之, 一时海内有道高名之士皆从之游, 而小人之趋利贪权势者皆弗之便也。 巡视屯田水利, 上书言国家倚漕东南不可恃。 光斗亲巡行阡陌,督官吏, 教民种植桑麻蒿秸,仿佛江南。 神宗不豫,太监刘朝、魏忠贤矫太子夸, 光斗
    君書劍 8-26
  • 1
    出处:北京青年报 B10版 历史纵横 作者:阎泽川 左光斗是明末东林党人,东林“六君子”之一。他为官清正、刚直磊落,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含冤下狱,最终被迫害致死。 天启元年(1621年),左光斗官拜左佥都御使,他与高攀龙、杨涟、魏大中等朝中身居要职的东林党人齐心协力,排除宦官的干扰,为朝廷的安危出谋划策,正直的人都来依靠他们,而魏忠贤之流却容不下他们。此时,宦官与东林党之间的争斗已到了你死我活的残酷地步。 天启四
    君書劍 8-25
  • 0
    作者:左光斗 生不喜得一第,喜藉乎以报老师; 老师复不以一第重,生而上进之。 古人期生转厚报,塞转难矣。 斗自惟生平, 富贵之缘染较浅, 功名之习气较深。 才一动念,便有浮气, 浮才佐之而出,而其根皆伏于富贵。 迨欲以道德铲除之,而把柄不在我, 又未免为浮沉,混俗之滥觞矣。 老师所谓, “真心降心”, “忧世练世”, “择交深交”等语, 真举世药石,尤切中生膏肓者。 请事斯语,敢辞不敏? 但书生面孔,入未深,而出亦易。
    君書劍 7-4
  • 0
    啖椒堂及左公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啖椒堂”乃左光斗故居,坐落桐城市北大街。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号浮丘,桐城人,明万历进士。官至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施惠政,政声著,是民族英雄史可法的恩师。巡京都,查吏部卖官售爵,搜出假印七十,查出伪官一百余,不趋权贵,嫉恶如仇,故名其故居,曰“啖椒”。其故居分三进,前进是门楼,中进面积110.21平方米,明间为堂屋,即“啖椒堂”,长10.3米,宽4.1米,面积42.22平方米,两侧次间,为
    君書劍 7-2
  • 4
    (选自《大明御史左光斗》,作者谢思球) 一代廉臣,查jiān肃tān,忧囯爱民,丹卝心碧xuè写青史;铁骨御史,刚正不阿,勇斗阉dǎng,浩气长存天地间。 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今安徽枞阳县人,guān至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民卝族英雄史可fǎ的恩卝师,在与以魏忠贤为代卝表的阉dǎng斗卝争中惨sǐ狱中。桐城派代卝表作家方苞记其事迹的散文名篇《左忠毅公逸事》曾收入高中语文课本。 一天晚上,左光斗在书架上整理书籍,忽然,从书中掉
    君書劍 7-2
  • 4
    作者:佚名 “保密如对弈,一着疏,全盘输。”保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自古亦然。明代“铁骨御史”左光斗,是传统社卝会guān卝员“忠诚、干净、担当”的典范,通观其一生,竟成之于密,亦败之于密,不能不令人掩卷沉思。 左光斗(1575—1625),字共之,号苍屿,明桐城县东乡(今铜陵横埠)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左光斗初授内阁中书舍人,亦即大明内阁的文秘guān卝员。内阁是明代中卝央zhèng卝泉的中枢系统,囯卝家最高junzhèng机卝
    君書劍 6-30
  • 13
    右军书法将军画,吏部文章工部诗。
    君書劍 6-29
  • 0
    作者:王玉良 转载自(逸翰轩书法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方如需删除请私聊)
    君書劍 6-25
  • 0
    作者:历史战争 明末的东林dǎng人一直饱受争议,他们中有许多士绅地主,自诩为清liú,实际上却为巨tān,给明朝带来了深重的灾卝难。这些人影响了东林dǎng整个群卝体的风评,似乎只要是东林dǎng人,就一定是伪卝君卝子,qiú虚名,囯卝家民卝族的蛀虫,不少人认为阉dǎng才是做实事的人,而东林dǎng连阉dǎng都不如。 东林dǎng和阉dǎng到底谁更烂,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东林dǎng并非都是不做实事、空谈误囯的伪卝君卝子,
    君書劍 6-17
  • 0
    作者:不详 来源:搜狐网 乌石冈,元明清时期桐城古城东面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但如果要编一本有关桐城人文地理的书,wū石冈必是可圈可点的亮点之一。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wū石冈是后来明清时期影响中卝囯几百年的桐城文派的起源地之一。当你置身wū石冈,一定会想起《诗经》里的“陟彼高冈”之句,仿佛登冈而眺,天地间的千古之风、八荒之气立即汹涌而来,充沛胸襟。  一、wū石冈的节义之气 桐城古城东街的wū石冈最初引起人
    君書劍 5-28
  • 0
    作者:山川文社 明光宗朱常洛,是明朝的第十四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母为孝靖皇后王氏。泰昌元年(1620卝年9月26曰),因病病逝,史称“红丸案”。在此之前,朱常洛有“东李”、“西李”两位选侍。后宫里头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嫔等等,选侍是比较低级的妃子。 话说,朱由校的母qīn生下他之后不久就sǐ了,朱由校及其同父异母五弟朱由检,托付给了西李选侍照管。西李为了控卝制朱由校,便要qiú他与自己同卝居一宫。后来,天启
    君書劍 5-27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