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犯迷糊吧 关注:565贴子:116,739
  • 11回复贴,共1

【网络】野外生存篇 自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喜欢户外运动的要看了 总体来说,在秦岭里一般的户外运动危险性是很小的,无非背包徒步野营野炊,但在极个别情况下,一些意外情况会发生,我所说的野外生存自救,就是指这种非常情况下的必要措施。广义秦岭山脉东西800余公里,南北数十至二百余公里,人烟稀少,植被丰富,野生动物活动频繁,总体地形和天气情况都是非常复杂的,低海拔登山的天堂。一般遇险,大至有以下这几种情况:
迷路
       从秦岭地区历次山难事故来看,迷路所直接导致的户外悲剧要占到60%以上,这远不是用指北针就能解决的,首先,指北针的使用必须与大比例军用地图相配合,出于保密原因,一般人难以获得,第二,具体的使用指北针配合地图野外定位,必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际经验,新手难以掌握。第三,即使确定了自己的所在点,如何到达安全地域或补给点,也是个复杂的问题,远不是想当然的两点连一线这么简单。
     从实际出发,首先,要做到尽量避免迷路,在沿路的显著地形点(比如河流拐弯,显眼的大树或奇石等),注意多角度观察,以免走回头路时无法辨认。注意记下特征点之间所耗费的大约时间。在每个岔路口做记号,用自喷漆比较显眼,但不大环保,可以用10CM左右长的红毛线,挂在路边树枝,显眼而且方便。在海拔3200以上的石海地区,一旦天气恶劣,能见度降低很多,非常容易迷失方向,又无树枝可挂毛线,建议用自喷漆隔10米做箭头记号。
     如何找路,经常遇到一些分岔点,不知道走哪边,这时候不光要做好标记,还要注意分析路的情况,简单根据地形和目标点的关系判断路的选择,具体的说,要去的地方在北边,通常不会选择往南边的岔路,要上山,不会选择往下的岔路。在某些岔路,路的指向大体相同,那就要调动你眼睛仔细分析,看哪条路可能人常走,分析路边挂断的树枝,路边野草的长势,地上有无明显人的脚印,积留树叶的多少,相信不难做出判断。实在不行,随便择一往前探上几百米,一般也会得出结果。
     一旦迷路,应该怎样做。这里已经有两个具体事例,2001年5月,天津大学5名学生太白南坡迷路,两男生天黑后下山找路,一人不幸坠崖身亡。2002年5月,上海一男子在太白南坡迷路,丢下装备找路,结果路和装备都找不到,活活冻饿而死在暴风雪中。还有198?年咸阳鼓风机厂5名男子,在太白南坡迷路,寻路不当,死亡三人。
     一旦迷路,切记沉着冷静,所有求生必须的装备必须随身携带,绝不可分头找路,先在附近找到合适的干爽避风的宿营或休息点,仔细分析可能所处的位置,绝不可摸黑找路,遇雨雪雾能见度极差时,应就地休息,注意保持体温,必要时就地扎营,等待恶劣天气的好转,2001年10月,一南京男子在太白南坡迷路后,就地宿营,天亮后安全找到正确路径脱险。
     天气好转后,如果还是无法找到来时的路,注意找寻山谷下撤,一般秦岭山谷中都有溪流,沿溪流下行,第一不用担心水的补给,第二,相对丛林地带好走许多,第三,基本不会走弯路,不用担心再次迷失方向。第四,沿溪流必定可以遇见村庄或公路。当然,溪流有时候也不那么好走,但沿溪走,是一定可以走出去的。一般正常速度,少则一天,长也不超过3天。切记,一旦选定下撤线路,必须严格贯彻到底,中途的计划变化,只会带来更多的不测。全体人员也必须坚定决心,千万不能动摇,一般来说,人的肉体要比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抗造的多。人绝望了,离死也就不远了。



1楼2011-03-12 15:11回复
    洪水
         
          欺山莫欺水,今年秦岭里6月初的山洪想必大家都记忆犹新,每年6-9月是秦岭的雨季,一场连夜暴雨就可能导致山洪,因此,被洪水困在山里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具体分析,深圳519山难问题就出在宿营地上,相对秦岭山区来说,一般在水面三米以上的地方扎营是很安全的,而且越靠上游,可以相对离水面越近,当然也要具体分析,看宿营地是否有被水漫过的迹象。一旦夜间有暴雨,必须保持警觉,注意水情的变化。一旦洪水发生,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被困在某个河谷边的宿营地上,来时可以涉水通过的河面显然已经不能通行,这个时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水还在上涨,有可能威胁到你的小窝,什么都不要说,赶紧搬家。如果天已放晴,可以就地呆上两日,一般经验,水退回原来状态大约需要一天到两天时间。修身养性就是。如果还在下雨,就有点麻烦了,3-5天的连续降雨,在雨季很正常,计算一下自己的食物和燃料和自己的体能,燃料和食物都充足,就老老实实呆着,不足,就必须赶紧考虑走人,必须趁体力还充足的时候冲出危险区域,心寸侥幸的等待,只会导致体能的下降和信心的丧失。
         沿溪下撤,走溪边的山腰,肯定可以走出去,见机行事,该上就上,该下就下,遇到断崖绕行或迂回,只要保持信心,总是可以走的。但是,有时过河是不可避免的,这时,至少两人以上才能安全过河,一人结绳,一人保护,注意,水混处是急流,水清处是缓流,有根手杖会稳当很多,水深过腰,河道超过10米宽,99%无法过河,选择河道较窄处砍树搭桥过河,水深过膝,选择河床中石头较突起的地方过河(便于脚反水方向抵住),某些时候还方便“摸着石头过河”。
         某些时候可以选择“大跃进”,选择好水中下游容易攀附的大石头,借助水流和注意手和脚的划水斜线向到达,再依次向下,比较有难度。小步慢走,但注意在水中时间太长体温急剧丧失。注意做好洗澡的准备,该保护的东西事先注意防水,一般落水10秒内水进不了背包,注意背负的重心平衡。千万注意,晚上御寒的睡袋和备用衣物绝对不能弄湿,可以考虑用结实的塑料袋加胶带密封,当然,有防水袋就更好了。最后,注意最好不要赤脚过河,鞋湿了可以弄干,脚底板划了影响走路就太惨了。
    


    2楼2011-03-12 15:12
    收起回复
      野兽
           
            大凡提到山野的危险的,给人头一个难题就是野兽,事实上,就今天的环境来说,遭遇野兽被伤害的几率不比在高速路上飙车出事的几率更大,现在的野兽,一般还是很害羞的,懒得与人为敌的,不过,真要碰到了,也该有以防万一的准备。
           具体分析一下,一猪二熊三老虎,这是山民按危险度排的座次,不过秦岭中多了个特产——羚牛,可称超级杀手。
           一般人很难想象野猪的凶猛,实际上山野里经常能看到成片掀翻开的地面和刨倒的树,这就是野猪干的,而且野猪的数量也相当客观,遇见的几率很大,成群的野猪不可怕,它们有安全感,哪怕把你围在中间也可以高枕无忧。单个的野猪异常凶狠,视人类为天敌,必用大獠牙除之而后快,所以,一旦遇见这种孤独杀手,千万不能慌张,先原地不动,一般此时野猪会有狂躁的表现,什么动作也不要做,不能蹲下,这对它意味着进攻信号,不要刺激它,面向野猪慢慢倒退,直到退出它的视野之外。除了枪,不要指望能用什么武器对付它。
           狗熊,这个的威力大家都清楚,一巴掌下来脸就没了,一般生活海拔1000M——2000M的地区,不过相对野猪来说它的攻击性不强,而且事先会对你发发出警告,给你充足的逃窜时间,但是,带着幼崽的母熊,这个妈妈杀手,出于本能,对闯入它视野里的人,会疯狂追杀,不要指望两条腿能比它四条腿跑的快,除非它根本不打算收拾你,一旦追过来,迄今为止除了爬树我还没听说过其他保命方法,1998年周至县一名农妇曾遭其袭击,装死,结果被其折腾了大半天,险些因失血过多真死掉,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这样的办法还是不要试了。
           老虎,秦岭里已经没有了,除非从动物园跑出来一个。
           羚牛,看起来最温顺的,秦岭里最危险的就数它了,似羊似牛,笑面杀手,秦岭各海拔都有活动,基本上每年都有个把山民遭其不幸,春季,由于高山食物缺乏,常到1500米左右的山谷觅食,也是最容易伤人的时候,成群的羚牛并不危险,麻烦的是落单的几乎都是受伤落败的成年雄牛,性情烦躁,通常是将人顶撞致死。
           从已获得的有限经验看,冷静,缓退,不要激怒它,似乎是唯一可行的方法。还有个传说一直不知真假,羚牛号称“森林卫士”,一见到篝火就要踩灭,不过我想,该生火还是要生火。其他的狼啊豺啊豹子啊,这些小家伙,这年头只能自保,一般伤不了人,除非你一个人摸黑走夜路,不过我相信没几个胆子这么大的山友。
           以上这些情况都是可能在路上碰到的,晚上宿营,除非你笨到把帐篷支在野兽的窝里,出于本能,动物绝不会袭击帐篷,最多围着帐篷转两圈,因为晚餐的食物残渣可能吸引了它,所以,背包食品什么的,一定要记得放在帐篷里,别被它吃了,然后就可以安心睡觉了,在枕头边放把刀,多半只会自残或者伤了你的同类,2001年8月新疆就出过这样的事,睡觉的人紧张的把风声当成野兽的吼声,迷糊中把旁边的同类胡扎一气(还好没扎死),由此可见,人是最凶猛的!
      


      3楼2011-03-12 15:13
      回复
        失温
             
              在山野中导致人死亡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失温,也就是体表温度急剧下降导致个体死亡,说起来简单,吃的饱穿的暖就可以,但在山野的复杂环境中却时时需要注意。
             具体分析,冬春季,秦岭登山过程中,遭暴风雪袭击的概率还是不小的,海拔低点的地方也罢,有植被的掩护,避风和宿营都是不难做到的。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石海地带,一旦被困,无遮无挡,不管你穿多好的风衣,体温还是会被山风无情的一点一点剥夺。这种地形相必大家都有认识,几乎很难找到可以搭帐篷的地方,而且,一般帐篷的抗风性也不是很好,所以,直接钻进帐衣里也就可以了,没必要非支起来,没有帐篷,山民的做法是用大张的油布或军用雨衣来代替,效果差点而已,这样好歹有个防风雪的空间,再钻进睡袋里或是穿上所有衣服,将所有的塑料袋夹在衣服内层,不透气但可以尽量保持体温,感觉冷时吃点东西,想保住小命还是不难做到的。不过如果象华峥嵘那样什么装备都丢了,那也真的没辙了。
             在夏秋季,夜间山里的温度还是很低的,如果衣物和睡袋不慎在渡河或大雨中搞湿,晚上还是很难熬的,假设又因为大雨不能生火,那么,首先,架设好掩蔽所,即使有帐篷,也要考虑到微小的渗漏,毕竟市面上大部分帐篷的防雨能力不是特别好,所以,最好在林间以几棵树的树干为依托拉圈绳子,将小树枝最好是小竹子整齐的架在上面,堆成屋脊型,上面盖上大张塑料布,再压一层竹子。这样,在下面搭帐篷,可以万无一失,而且在帐篷外也有点地方可以活动。
             如果不方便挖排水沟,在帐篷底下垫几层竹子效果也很好。然后,绝不能穿着湿衣物钻睡袋,统统脱光,一般的真空棉睡袋只要不是湿的特别厉害,还是可以保温的,帐篷里是可以烧气或酒精炉增加点温度,但也只是权宜之计,再不行,用最原始的方式,光着身子抱着你的同类取暖,不要害羞,效果一般还是不错的。
             生火,这几乎是每个户外爱好者所必须掌握的最重要技能,对付失温的最好办法,先说引火,山民可以轻易的用几根火柴点着一堆湿木头,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大可能做到,办法是准备一小塑料瓶酒精或者一瓶被煤油浸透的木屑,都很轻便易用。火源也要注意,多带几个一次性火机并且额外准备一盒密封好的火柴以备不测,不要迷信什么ZIPPO。点着以后,注意柴火的架放方式,如果需要长时间无人看守的“过夜火”,办法是将大木头整齐排列码放在火堆正上方只留很小的空隙,这样通常第二天早上还能看见一点微弱的炭火。采药的山民没有帐篷和睡袋,基本上都是这样蜷缩在“过夜火”边睡觉的。
        


        4楼2011-03-12 15:13
        回复
          野兽
               
                大凡提到山野的危险的,给人头一个难题就是野兽,事实上,就今天的环境来说,遭遇野兽被伤害的几率不比在高速路上飙车出事的几率更大,现在的野兽,一般还是很害羞的,懒得与人为敌的,不过,真要碰到了,也该有以防万一的准备。
               具体分析一下,一猪二熊三老虎,这是山民按危险度排的座次,不过秦岭中多了个特产——羚牛,可称超级杀手。
               一般人很难想象野猪的凶猛,实际上山野里经常能看到成片掀翻开的地面和刨倒的树,这就是野猪干的,而且野猪的数量也相当客观,遇见的几率很大,成群的野猪不可怕,它们有安全感,哪怕把你围在中间也可以高枕无忧。单个的野猪异常凶狠,视人类为天敌,必用大獠牙除之而后快,所以,一旦遇见这种孤独杀手,千万不能慌张,先原地不动,一般此时野猪会有狂躁的表现,什么动作也不要做,不能蹲下,这对它意味着进攻信号,不要刺激它,面向野猪慢慢倒退,直到退出它的视野之外。除了枪,不要指望能用什么武器对付它。
               狗熊,这个的威力大家都清楚,一巴掌下来脸就没了,一般生活海拔1000M——2000M的地区,不过相对野猪来说它的攻击性不强,而且事先会对你发发出警告,给你充足的逃窜时间,但是,带着幼崽的母熊,这个妈妈杀手,出于本能,对闯入它视野里的人,会疯狂追杀,不要指望两条腿能比它四条腿跑的快,除非它根本不打算收拾你,一旦追过来,迄今为止除了爬树我还没听说过其他保命方法,1998年周至县一名农妇曾遭其袭击,装死,结果被其折腾了大半天,险些因失血过多真死掉,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这样的办法还是不要试了。
               老虎,秦岭里已经没有了,除非从动物园跑出来一个。
               羚牛,看起来最温顺的,秦岭里最危险的就数它了,似羊似牛,笑面杀手,秦岭各海拔都有活动,基本上每年都有个把山民遭其不幸,春季,由于高山食物缺乏,常到1500米左右的山谷觅食,也是最容易伤人的时候,成群的羚牛并不危险,麻烦的是落单的几乎都是受伤落败的成年雄牛,性情烦躁,通常是将人顶撞致死。
               从已获得的有限经验看,冷静,缓退,不要激怒它,似乎是唯一可行的方法。还有个传说一直不知真假,羚牛号称“森林卫士”,一见到篝火就要踩灭,不过我想,该生火还是要生火。其他的狼啊豺啊豹子啊,这些小家伙,这年头只能自保,一般伤不了人,除非你一个人摸黑走夜路,不过我相信没几个胆子这么大的山友。
               以上这些情况都是可能在路上碰到的,晚上宿营,除非你笨到把帐篷支在野兽的窝里,出于本能,动物绝不会袭击帐篷,最多围着帐篷转两圈,因为晚餐的食物残渣可能吸引了它,所以,背包食品什么的,一定要记得放在帐篷里,别被它吃了,然后就可以安心睡觉了,在枕头边放把刀,多半只会自残或者伤了你的同类,2001年8月新疆就出过这样的事,睡觉的人紧张的把风声当成野兽的吼声,迷糊中把旁边的同类胡扎一气(还好没扎死),由此可见,人是最凶猛的!
          


          6楼2011-03-12 15:13
          回复
            食物和水
                 出门按计划食物要带够,并且要留有应急的口粮,这是没说的,不要幻想能和野人一样到处找野果,秦岭不是热带雨林,一般夏季6-7月份海拔2000M以下某些地区可以找到食用的野草莓,9-10月份某些低海拔地区有野生猕猴桃,其他基本无可食用野果,野菜一般也只能见到很少几种,而且很少,至于某些树皮草根可不可以吃,我没研究过。山鸡在海拔3000M以下都有分布,经常可以见到,带把弹弓还是不难打到的,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伤害它们。某些河段可以见到小鱼,不过通常有鱼的河段已经很下游了,通常也就可以找到村子了。注意观察河边的动物足迹,某些地方是它们夜间下山喝水的地方,特别是冬天,小溪封冻,只有很个别的地方有流水,这周围通常散布各种动物脚印,理论上弄点诱饵挖个陷阱可以设伏,不过这需要充足的等待时间,山民长期准备的陷阱通常直径1M左右,深2M,内壁围一圈光滑的石头,动物几乎无可能爬上来,不过光挖这个陷阱就能累死你,捕兽夹没有一定经验和能力是搞不好的,有的专业的“千斤砸”砸死头大象估计都没问题,设置起来特费工夫,做绳套的设置地点也很讲究,还有,豺和豹子也特别喜欢在这样的地方伏击。总之,野外找食物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难的多,而且,不到极端情况还是不要伤害这些动物吧。
            


            7楼2011-03-12 15:13
            回复
              心理
                   如果在灾难降临的一瞬间你还没有挂掉的话,剩下的问题基本是心理生存的问题了,人的肉体不会那么容易死掉,但很容易被相对脆弱的心理问题击垮。很多情况下,当突然发现自己处在很不利的环境下时,要保持镇定和清醒,远比平时想象的要困难的多。比如,计划了大半年的一次登山,突然被暴风雪或洪水所阻挡,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自然不自然就会想到“人定胜天”。从而容易造成悲剧。再有,如果一个人突然发现自己找不到了团队,迷路了,突然的瞬间他会陷入极度的恐惧中,自己能不能走出去,能不能活下来,下一步该怎么办,不同的人会做出迥然不同的行动,心理崩溃造成悲剧,在山野生活中还是很容易发生的。所以,为了防止“心理死亡”或“心理疯狂”这两种极端,必须在制定出行计划的时候,详细考虑好可能会发生的意外和相应的对策,每个细节都必须完善的考虑,及早打上心理预防针,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另外,还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是团队问题,一般来说户外运动不可能有一个人,一伙人组成一个团队是必然的,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也许不会有什么不愉快,可是一旦遇到突发意外或身处困境时,到底是“人多力量大”还是“你死我活”,就很难说了。所以,一支团队必须有一个非常坚强的领导核心,出现意外时队员必须无条件服从,自行其事只会带来更大的混乱,独裁,在这个时候一般是有好处的。所以,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有合格的山野素质。团队的团结和统一无比重要。
                   罗嗦了这么多,只是一些和有限的个人经验和看法,还望补充,具体作起来,可能不象所说的那么简单,而且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对待,教条主义要不得,当然用不上是最好了。千万不要以为看了一些纸面上的东西加上先进的装备和青春的热情就可以征服自然,人还是太脆弱了。对于自大,盲目,冲动,个人英雄主义和藐视自然所造成的悲剧,我个人不会表示任何同情。以上愚见,全当参考,个人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完善。祝所有爱山的朋友在新的一年攀登更多的山,去游走更远的路!
              


              9楼2011-03-12 15:14
              回复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野兽,就要掌握不同的逃生方法


                10楼2011-03-12 15:37
                回复
                  回复:6楼
                  呵呵,我看只要酒量大的人就不会怕野兽,为啥?学习景阳冈武松打虎呗!


                  11楼2011-03-12 17:44
                  回复
                    有危险的地方坚决不去还是蹲家老实的吧!2012快来了!


                    12楼2011-03-12 17:53
                    回复
                      坚决不出门,捍卫暖被窝!!!!!!!!!!!!!!!!!!!!


                      IP属地:江苏13楼2011-03-13 03: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