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吧 关注:1,460,623贴子:16,386,227

中国古代的鬼怪故事(琥珀翻译全本《夷坚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夷坚志》是宋朝著名的志怪小说集。作者洪迈(1123年—1202年),字景庐,号容斋,晚年号野处老人,鄱阳人(今江西波阳)。绍兴十五年(1145年),年仅二十三岁的洪迈就考取进士,曾任知州、中书舍人兼带读、直学士院、端明殿学士等官职,并监修国史。他一生著作颇丰,其倾其半生的巨作《容斋随笔》(花费40多年时间,临死未完成),是毛主席终身喜爱的作品之一,而《夷坚志》更是其晚年所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冯梦龙、蒲松龄、纪晓岚等人,其作品都与《夷坚志》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联系。
     《夷坚志》中“夷坚”一词,取自《列子·汤问》中“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夷坚志》原有420卷,今存207卷,但现存部分内容之广泛,仍然在宋代笔记小说中乏善可陈,尤其是此书完全有一名学者完成,更是令人惊叹。难怪陆游有诗《题夷坚志后》云:“笔近反离骚,书非支诺皋。岂惟堪补史,端足擅文豪。驰骋空凡马,从容立断鳌。陋儒哪得议,汝辈亦徒劳。”
     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很多人阅读《夷坚志》时,不能够完全理解其意,琥珀在网络上也没有找到白话翻译,那么琥珀就辛苦一下,将《夷坚志》翻译如下,希望大家能够喜爱:


IP属地:天津1楼2011-05-05 11:05回复
    夷坚甲志·卷第一(共19则)
    孙九鼎
          孙九鼎,字国镇,忻州人士(今陕西忻县),政和癸巳年间(1113年)在太学居住学习。
          这一年的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孙九鼎去竹栅巷(忻州地名)去拜访同乡段浚仪。孙九鼎沿着汴水北岸行走,忽然看见一个身穿金色、紫色衣服的人。这个人骑着一匹高大的马,在人群中呼叫孙九鼎的名字,然后下马走到孙九鼎面前说:“国镇,分别后过的平安快乐吗?”
          孙九鼎仔细一看,原来是姐夫张兟(shēn)。
          张兟指向街北面的一家酒店,说:“你可以邀请我到那里,坐一会吗?”
          孙九鼎说:“姐夫是有钱人,怎么能让我这个穷人,出钱来买酒呢?”
          张兟说:“我的钱在这里不方便使用。”
          然后,两人便来到酒店里,很高兴的喝起酒来。过了一会儿,孙九鼎才想起,张兟已经死了,便问:“姐夫死了有些时间了,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我能够看见你,不会对我造成什么不好吧?”
          张兟说:“不会的,你的福份很好。”接着和孙九鼎谈到自己死时的情景,以及孙九鼎送葬的事情,没有不知道的,张兟接着说,“去年中秋,我路过家们,你姐姐那些人正在和悠闲的喝酒,谁也不看我,我十分生气和记恨,那起酒壶打了女儿,然后就出了家门。”
           孙九鼎说:“你现住在什么地方呢?”
          张兟说:“我现在任城隍庙里的司注禄(增加官运)判官。”
          孙九鼎十分高兴,忙问自己的前程,张兟说:“这种事每十年一次,这十年内没有你的名字,你到三十岁以后,会担任一个不小的官职吧。”
          孙九鼎说:“你这一生,贪酒好色,侵犯了很多女人,怎么会担任司注禄判官呢?”
          张兟说:“这是我的命吧,对每件事,都要观察当事者的用心,如果他做事情都无愧于心,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话还没有说完,张兟的随从进来说:“到了换班的时间了。”
          张兟站起身来,与孙九鼎一起离开,张兟指点着路上的行人说:“我指的这些人,都是和我一样的人,但是世间上的人,认不出来而已。”
          到了丽春门(忻州地名)下车后,张兟向孙九鼎告别:“你从这里离开,千万不要回头,一回头就会死去。你现在被阴气侵入身体,这几天应该在太阳下暴晒,不要吃别的药,吃平胃散就够了。”
          分别后,孙就鼎才觉得害怕,到了竹栅巷去拜访了段浚仪。
          段浚仪见孙九鼎后,十分惊讶他的脸色不好,于是拿出酒招待孙九鼎。
          晚上,孙九鼎回到太学。第二天,孙九鼎泻了三十多回,吃了平胃散才治愈。
          后来,孙九鼎几年里都无所作为,在金国呆了十多年后,中了状元,并担任秘书少监。孙九鼎和洪迈的父亲曾共同参加过科举考试,到北方后两人又经常见面(洪迈的父亲洪皓曾经作为使者去过金国),孙九鼎自己说的这件事情。
          琥珀认为,这个故事应该叫做“孙九鼎遇鬼”更加合适。
    


    IP属地:天津2楼2011-05-05 11:05
    回复
      恩恩


      IP属地:广西来自掌上百度3楼2011-05-05 11:19
      回复
        呃……这个要支持,占位子……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1-05-05 11:54
        回复
          占位


          5楼2011-05-05 12:19
          回复
            夷坚甲志·卷第一(共19则)
            柳将军
                 蒋静的叔叔叫做蒋明,是宜兴人(今江苏无锡宜兴市),担任饶州(今江西波阳)安仁县的县令。在安仁县的管辖范围内,有很多祭祀各种奇怪神明的祠堂庙宇(这里指的是不在国家规定祭祀范围内的祠堂庙宇),蒋明上任后,下令全部拆毁,并将神像投入江中,此外蒋明还下令,不允许百姓们开展任何形式的祭祀活动。这道禁令遍及全县三百个地区。
                 有一座柳将军庙,最是灵验,因此蒋明没有立即拆毁,使这座庙宇,能够悄悄的得以保存。庙中的庭院内有株杉树,树干十分粗大,树荫覆盖的范围十分宽广。
                 蒋明想把这株杉树砍倒。一天白天,蒋明在琴室里看书睡着了,梦见一个披甲骑马,长相奇异的人,沿着琴室台阶下来,走到蒋明的面前,作了一个长揖(古代一种对人表示尊敬的礼节),说:“我姓木卯(‘柳’字),一直居住在这里,幸亏有司成(教育贵族子弟的官职)保护庇佑我,我不敢忘记你的恩的,十五年后,我会再来见你。”蒋明醒后,知道这是神明,但是不明白异人所指的司成是谁,只是觉得这件事情,令自己感到惊讶。因此蒋明不再有砍倒这株杉树的想法,并且将这座柳将军庙进行了修缮。在蒋明任期满时,他到柳将军庙中去告别,并在庙中的墙壁上留诗一首,诗云:“梦事虽非实,将军默有灵。旧祠从此焕,古桧蔚然青。甲马宵中见,琴堂卧正冥。留诗非志怪,三五(正好是十五)扣神扃。”现在题诗的石壁还保存着(指洪迈写这篇文章的时期)。
                 十五年后,蒋明又以中书舍人的身份镇守寿春(今安徽寿县)、江宁(今江苏南京市),此外还管辖着江东的安仁(湖南彬州安仁县),实际上隶属于国子监(又名司成馆,是教育贵族官僚的机构),在国子监内蒋明担任大司成(祭酒,又名大司成,从三品)的官职,后来蒋明官升至谟阁直学士。
                 琥珀认为这里的柳将军可能是杉树成妖。
            


            IP属地:天津6楼2011-05-05 13:21
            回复
              ......,才两篇,楼主是打广告的吧。


              IP属地:广东7楼2011-05-05 17:20
              回复
                夷坚甲志·卷第一(共19则)
                观音偈
                     有一个名叫张孝纯的人,他的孙子五岁了,还不能行走,有人告诉张孝纯:“在淮河附近有一名靠耕田为生的农夫,腿脚得病有很长的时间了,但是这名农夫每天都坚持念‘观世音’的名字不停,于是就感到‘观世音’出现在面前,留下四句偈语:‘大智发于心,于心无所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农夫大声念诵偈语,到了一百天的时候,常年的病痛立刻就治愈了。”于是张孝纯就教他的孙子和孙子的乳娘,吃斋饭,念偈语,不到两个月,孙子走路跑步来都像其他孩子一样了。以后得腿脚病的人,只要念诵偈语,都会不治自愈。
                     在汀州(今福建武夷山以东地区)有一个身穿白衣,名叫定光(在佛教中,定光佛指的是过去佛燃灯古佛)的人,边走边念诵偈语:“大智发于心,于心无所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凡是来询问的人,定光就会把偈语写下来送给询问的人,并在偈语后写“赠以之中”四个字。得到偈语的人,所求之事没有不如意的,为什么会这样就没有人知道了。
                     琥珀对《夷坚志》的白话翻译,使用的底本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四册。琥珀曾见过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夷坚志全译本》,但其中篇目要少于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这则“观音偈”和下一篇“刘厢使妻”都不在全译本之内,而且北京燕山出版社的翻译错谬之错很多,琥珀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说明。
                     “观世音菩萨”梵名音译是阿缚卢枳低湿伐罗,或阿利耶跋卢枳羝筏,为圣观音之义,与大势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胁侍。自北魏时期由密教传入我国后,在我国信仰观世音菩萨者极为普遍,大同、龙门、敦煌都有其像,其中敦煌千佛洞中的观音像居然过半身。自北周其,各种各样有关观音信仰的灵验和感应的说法在中国民间广为传布。
                     观世音菩萨到中国后,被中国文化同化后的改变,已于其印度佛教形象大有不同,琥珀认为观世音菩萨应该属于源自外国,但隶属于中国的民间神之一。其原因一是其形象中国化(自唐代后观音在中国变为女性形象),二是观世音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九日,道场是普陀山,都已经融入中国历法、地理的文化范畴内。三是以观世音为题材的戏曲小说也有很多,最著名的有《海潮音》、《观音鱼篮记》和《马郎夫》,其在中国民间文化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其作为佛教胁侍的影响力,与关帝、财神、魁星等,同为中国民间神文化中的代表。

                


                IP属地:天津11楼2011-05-08 08:57
                回复
                  夷坚甲志·卷第一(共19则)
                  刘厢使妻
                       金国兴中府(今辽宁朝阳市)有一个叫做刘厢使的人,他是一个汉人。刘厢使和妻子都是四十多岁,家中有子女二人,奴婢几人。
                       一天,刘厢使将奴婢们遣散,允许他们自由生活,并将家中全部的钱财拿出来建立一座孤老院。建孤老院这事因资金的原因,没有完成,刘厢使的妻子决定施舍自己的左眼睛,来筹集资金,她以铁勺将眼睛剜出(让我想起《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一段剜眼的情景,看到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离开脸大约二至三寸左右,这才挥刀斩断其连接的筋脉,这时好像有东西忽然进入到她的眼框里,眼睛回复如初。刘厢使的妻子这样做了多次,流出的血覆满身体,众人合力劝阻她,才停止剜眼的行为。
                       第二天,刘厢使的妻子继续准备剜眼,举起勺子,眼珠已经不在眼框中,没有办法继续剜眼。又过了一天,还是这个样子。刘厢使的妻子变成精神异常,很多人都感到可怕,并且可怜刘厢使的妻子,争先恐后的施舍金银布匹,于是孤老院建成了。
                       这件事发生在金国皇统元年,即宋朝的绍兴十年(1140年,这一年岳飞被杀,辛弃疾出生)庚申年。
                       琥珀认为进入刘厢使妻子眼中的异物,具有忽隐忽现的神奇力量,在琥珀目前所知道的妖怪范畴内,尚不明白此为何物,不过在中国无名的妖怪太多了,这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等不注重其名字的原因吧,也是古代文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严谨治文的精神体现,琥珀随便为上述异物起了个名字,叫“左目”(在琥珀的感觉中,应该是和《鬼太郎》中的“眼球老爹”很相像的妖怪,而且具备忽隐忽现的能力)。

                  


                  IP属地:天津12楼2011-05-09 08:00
                  回复
                    夷坚甲志·卷第一(共19则)
                    天台取经
                         绍兴丁巳(1137)年,伪齐(金攻占汴梁后,建立的傀儡政权,国号大齐,南宋人则称其为“伪齐”)的济州(今山东济宁市)通判(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的官员)黄塍(chéng)死了三天后有复活,他说:“有几个人追着我,来到一个公堂。我看见一个穿着绯绿色衣服的人,坐着说;‘命令你看押着五百个和尚去五台山’,我以家里十分贫穷,又有小孩子拖累为理由推辞,说自己不能够前往。左右两边有吏官上前说;‘可以命令李主薄代替黄塍’。正好李主薄晚上有其他的事情,便叫追我的人,送我回来,因此我才能复活。”
                         过了两天,济州山口县有人报告说,元帅命令李主薄来济州差点钱财和粮食,住宿在县城的驿站里,晚上刚刚躺到枕头上就死亡了。黄塍只是李主薄是代替自己而死的,便为李主薄做了送终的仪式。
                         过了一年,黄塍忽然洗澡换衣服,告诉妻子说:“今天晚上我要和你分别了,因为官员命令我去天台山取经,我一生能够顺利,是因为看了《华严经》一遍。”说完话,闭上眼睛去世了。
                         琥珀看到过很多中国古代志异笔记,其中死后为“阴官”者有很多,如城隍、土地、判官等,黄塍死后应该也到阴间为官了吧。至于穿着绯绿色衣服的人,想必也是“阴官”之一。
                    


                    IP属地:天津13楼2011-05-09 13:12
                    回复
                      夷坚甲志·卷第一(共19则)
                      冰龟
                           戊午年(1138年)夏天五月份,汴都(今河南开封)的太康县下了一晚上大雷雨,雨中夹杂着冰龟,这场奇怪的雨覆盖了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冰龟的有大有小,头、脚以及龟背的纹理都具备。
                           《夷坚志》中记载的冰龟,一种说法是形状像龟的冰块,所以才有“头、脚以及龟背的纹理都具备”的说法。琥珀则趋向另一种说法,一种全身长满冰块的龟,因为这样的说法毕竟为神奇的妖怪世界,增加了一个种类。
                           在现实世界中,真的有一种叫做“冰龟”的动物,这种奇特的龟生活在坦桑尼亚的飞达浦山区,它们的体温常年保持在零下,当地人便把它放在食物柜里,发挥冰块作用,相当于一个天然冰箱,是不是听起来,冰龟好像具备妖怪一样的能力。

                      


                      IP属地:天津14楼2011-05-09 22:57
                      回复


                        15楼2011-05-10 08:08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1-05-10 09:13
                          回复
                            夷坚甲志·卷第一(共19则)
                            阿保机射龙
                                 阿保机(辽太祖)曾经居住在西楼(今内蒙古的巴(木木)左旗西南石房子村,阿保机秋季狩猎多在此地举行,后建城),晚上睡在毡帐里面。一天早晨起床时,看见一条黑色的龙,长有十多丈,在上空蜿蜒盘旋。阿保机拿起弓射向黑龙,黑龙腾空飞翔,没有了往日矫健的身姿,渐渐远去,终于坠落在黄龙府(今吉林长春市)的西面,两地相距一千五百多里。
                                 黑龙只有几尺长,其骨骸现在(指洪迈写书时)存放在金国的国库里,金国的丞相陈王悟室(完颜·希尹,女真文字的创造者,并策划了俘虏了北宋俩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汉史称“靖康耻”的战役。金熙宗时,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封陈王,悟室为音译)的长子源曾经看见过黑龙的骨骸,龙的尾巴、鬣毛、肢体都完整,头上的双角被人截去。
                                 陈王长子源说,洪迈家藏的董雨画作《出水龙》和金国国库中所藏的黑龙骨骸十分相似,只不过龙背上的鬣毛不应该画作鱼的鬣毛。
                                 琥珀十分高兴,终于介绍到中国传统妖怪之一的龙,琥珀曾想写一篇关于“中国龙族”的文章,但因为收集的资料还不完全,因此迟迟没有动笔。中国龙族是很奇怪,龙分雌雄,又分五色,其源有蛇说、鳄说、图腾说、雷说、树说、阳物说等,似乎蛇、鱼等生物都能够进化为龙,而龙之后代又千奇百怪,故要完全描述,琥珀现在的功力还显不足,只能有其框架而已。
                                 题外说少说,此篇文章讲的是黑龙,与大黑龙秃尾巴老李(黑龙江的传说中的主角),同为黑龙,琥珀研究认为,黑龙常常出没于北方,拥有操纵水的能力。

                            注:琥珀翻译的白话版的《夷坚志》,最先在“中国妖怪吧”发表,链接地址http://tieba.baidu.com/f?kz=1069521577同时希望大家关注“中国妖怪吧”,弘扬中国妖怪文化。


                            IP属地:天津17楼2011-05-10 16:05
                            回复
                                  感谢不知名朋友对冷龙的补充,其实冷龙的记载存在于很多事典之中,琥珀感觉他们应该是龙族的一个分支,在琥珀其后的作品《中国龙族》中会有详细的介绍。


                              IP属地:天津21楼2011-05-11 2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