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裕吧 关注:1,770贴子:48,395
  • 1回复贴,共1

沈文裕印象记(在别的地方抄下来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某种神奇缘分的指引下,我敲开了沈文裕的家门。
     虽说在此之前,我已经听说过他的所有故事传奇及流言,也将他的传记熟读过很多遍,但见到沈文裕本人,还是有些惊讶。他和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文裕个儿不高,肌肤白净,身上却散发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好像与他身边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让人最难忘的是他的眼睛,梁遇春写徐志摩时,曾经说“他的眸子是银灰色的,他总是带着光亮而惊奇的眼神面对生活”,一直以来,这银灰色的眸子只存留在我的想象中,我想,这样的形容也许这只是文人的夸张——可是看到沈文裕的一瞬间,我脑子里突然浮起了这句话,对,文裕的眸子就是那种银灰色的,异常的纯净,光亮。可以说,从见到他的第一面,我就被完全吸引了。
     
     文裕显然不擅言辞,简单地寒暄几句后,就进他那间由客厅里隔出来的小琴房里去练琴了,住宅小区过了十二点半就是午休时间,所以他要争分夺秒地练琴。琴房里传来一串流畅悦耳的琴音。我无心交谈,进琴房看他弹琴,文裕的手很漂亮,虽然没有想象中那样修长,但键盘上却显得那样灵动轻盈,无论多难的曲子在他手下,都是那样随心所欲。
     
     文裕很投入他的演奏,嗓子里不时发出低沉的吟唱。一曲终了,文裕停下来问我:你最想听什么?我说你愿弹什么我就听什么。他说,那我弹一首《钟》吧,很多人都喜欢听。于是《钟》的旋律奏响,摹拟的钟声清澈优美,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我想我从来没听过这么好听的钢琴曲。接下来,他又给我弹《野蜂飞舞》,弹自己改编的四个乐章的《黄河》,弹了李斯特的《狂六》……那于我,真是一场音乐视听盛宴,我真希望能无休止地听下去……虽然我算不上文裕的知音,因为我不太懂钢琴,也不能了解他的技巧是如何的出神入化,但我喜欢他指间流出的每一个音符。
     
     尽管在媒体的报道下,沈文裕的形象自大而狂妄,但我眼里的文裕却礼貌而腼腆。一开始,我只觉得他是一个内心单纯,有着惊人天赋的孩子。但更深入地了解之后,我才感觉到他的不同一般,他不仅有思考,而且有观察,对他的音乐,对他的人生,对他周围的世界。他的思考,渗透在对钢琴的每一次按键之中,我曾经惊叹地问他,你的手为什么能弹这么快?他说,我不是用手在弹,是用脑。我还问他,你每天练这些曲子,难道就不会厌倦吗?他惊异地说,怎么会呢?我每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绪下弹这些曲子,它们都是不一样的!和文裕的交流让我深深感受到,对音乐的爱,是这样渗透到灵魂和骨髓。除了他热爱的钢琴,文裕还向我提到他喜欢看的电影,喜欢的演员,讲述他生活里遇到的种种趣事和新鲜事,也描摹他生活中遇到的形色事件,各种人生百态,他说,权力使人愚蠢。
     
     沈文裕对于钢琴有着绝对自信,所以面对媒体,他是那样口无遮拦,一点心机都没有,在他身上,我全然看不到世故二字。但也正因如此,他遭受了太多的流言与非议。沈文裕笑着对我说,人家都说我脸皮厚,比万里长城竖起来量还要厚,比防弹玻璃还要厚,子弹也打不进去。他在调侃自己,可这段话却让我开心不起来。可想而知,在他二十二岁的人生里,经历多少风雨,面临了多少攻击辱骂。如果不是“脸皮厚”,恐怕早就支撑不过来了。
     
     一开始,和所有人一样,对于文裕,我总觉得他演奏事业上的曲折与他的父亲的某些决定有关。甚至有一次,我私下问文裕,你会怨你父亲吗?是他执意要你回国发展,这条道路看来并不是那么好走。文裕认真地回答,我爸爸很爱我,他非常尊重我的选择,所做的一切,都是和我商量之后我们一起做出决定的。
     
     和文裕父亲肖先生聊天时,他却明显有些疚意。他告诉我,自己当初做出这个决定时,顶着很大的压力,他曾经问过文裕,如果回国后,两年之内不能开演奏会,只能关在家里弹琴,他能接受吗?文裕回答,只要能每天弹琴,就算十年不开演奏会,他也不怕。肖先生还提到,文裕的启蒙老师刘建平去世之前,曾经给沈文裕留下遗言:学成,归国,将来赶超世界十大钢琴家。这句话,深深铭刻在文裕的脑海里,他早已打算好,要用一生来实践。
     
     和他的家人越走越近,便越来越能够理解他们,为了维护文裕的这份纯净,他们顶着何等巨大的压力。很多人建议,沈文裕应该更多的溶入社会,更多的懂人情世故,而不应该像现在一样除了弹琴什么也不管。其实,这是最深的误解。这么多年来,文裕何尝不在经历,不在感受他的人生百态,单纯的笑容背后,早已积累了许多对人以及对世情的洞察,人生的种种起落,个中辛酸,也许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只是,他不太愿去应对世人,不屑去与谁争辩或做秀,更不想让浮躁的世事对他的琴声有更多的干扰。他只想弹琴,因为那才能够带给他人生至上的快乐。
     
    



1楼2011-05-30 14:01回复
    我深深懂得你那赤子之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您值得我们尊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3-29 12: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