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3,926,711贴子:71,047,183

九天阊阖【大明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赏给度娘好了~


IP属地:河北1楼2011-05-31 02:04回复
    大唐国立艺术学院:梨园。
    梨园作为我国古代音乐舞蹈艺术的雅称,源于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由唐玄宗李隆基倡导确定把梨园作为音乐、舞蹈、戏剧活动的中心,从而使唐梨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皇家歌舞戏剧综合艺术学校,唐玄宗也因此被尊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鼻祖。

    皇帝接见文人的场所:金銮殿。
    紫禁城中清故宫的太和殿经常被俗称为“金銮殿” 。然而,金銮殿的出处却是唐朝的大明宫。大明宫的金銮殿位于太液池之南,是唐代皇帝召见学士等官员的大殿。李白在翰林院就职的时候,就经常出入金銮殿,受到唐玄宗的召见。

    唐朝宫廷的环保空调房:含凉殿。
    含凉殿是后宫寝区中一座非常重要的宫殿。含凉殿依水而建,史料记载,唐代时,皇帝在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

    大明宫最高学术机构:翰林院。
    翰林,即文翰之林,意犹文苑。翰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文学家扬雄的《长杨赋》。而以其名官,则始于唐代。此后翰林院长期存在于在中国历史中,并一直带有浓厚学术色彩。

    大唐皇室的精神圣地:三清殿。
    三清殿位于大明宫的西北角,台基面积达4000平方米,台上原来是楼阁式的建筑。唐代崇尚道教,供奉老子,三清殿是宫廷内供奉祭祀道教的建筑。如唐玄宗不仅自己煮炼丹药,登坛受,甚至还要把玉真公主嫁给道士张果。
    


    IP属地:河北4楼2011-05-31 02:15
    回复
      唐高宗是一个非常孝顺的皇帝,在大明宫的正南方向,是一座宏伟的佛寺——慈恩寺。唐高宗当年做太子的时候,为给母亲祈福亲自监造了这所寺院。
      唐人李华这样解释大明宫的涵义,“如日之升,则曰大明”。这是一个踌躇满志、昂扬向上的时代。大度而不浮华,雄浑而不雕饰,含元殿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写照。
      大明宫既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整个帝国的统治中枢。广袤的唐帝国,通过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在大明宫中有条不紊地运转。
      大明宫有十一座宫门,出入宫门的制度很严格。宫门钥匙由皇家卫队统一掌管,开关宫门必须核对门契。门契刻成鱼形,一半在宫中保存,另一半由门官掌握,两半契合才能打开大门。在古人看来,鱼白天黑夜从不闭眼,警惕性最为可靠。皇家卫队称为金吾卫,金吾卫不仅负责宫廷的安全,还负责整个长安城的治安。

      在长安城,官员们在天亮之前就要赶往大明宫。官员是帝国的支柱,尤其是都城的官员,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在大唐,官员们无论职位高低,大都骑马上朝。唐代的史料记载,每当上朝的时候,灯笼在长安城穿行,如繁星点点。


      皇宫的安全至关重要。所有在大明宫上朝的官员,都要登记在册。登记的内容不仅有姓名、官职和年龄,甚至包括身高和形体特征。官员每进一座宫门,皇家卫兵都要仔细核对身份。进过一连串严格的确认之后,官员们最后才能到达大明宫中的宣政殿。
      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分别为大唐的外朝、中朝和内朝。宣政殿在含元殿以北,是大唐处理国事的地方。盛大的庆典一般在含元殿举行,宣政殿是真正的权力中心。
      


      IP属地:河北8楼2011-05-31 02:39
      回复


        IP属地:湖南10楼2011-05-31 12:20
        回复
          根据大唐的律法,官员们上朝时必须遵守纪律。笏板歪斜,站姿不正,未经允许随便讲话,无故离开队列,都要罚去一个月的俸禄。唐高宗时代,帝国的官署精简干练,政务清明,行政效率很高,百姓的负担很轻。
          宣政殿的东边是门下省,西边是中书省。在前代的基础上,大唐创建了行之有效的中央管理体系——“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代,但完善于唐帝国时期。“三省”之间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制约。学者们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唐代的中央管理制度达到了几乎完美的地步。

          黄昏来临,忙碌了一天的大明宫逐渐清净下来。金吾卫擂响了含元殿鼓楼上的大鼓,关闭宫门的时间到了。在长安城,宫门和城门的开关由鼓声控制。鼓声首先在大明宫敲响,以此为信号,整个城市的街鼓依次响起。长安城的夜晚降临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开始进入梦乡。
          气魄雄浑,格调高迈,麟德殿代表着大唐建筑艺术的典范。武则天在麟德殿召见吐蕃使臣,帝国在她的手中,如日中天……


          公元680年,大明宫落成后仅仅15年,大将军裴行俭在西行路上俘虏了突厥可汗。丝绸之路重新畅通,大唐的威望远播四方。在唐高宗的统治下,帝国延续了“贞观之治”的成就,日益强盛。大唐的版图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广袤,长安城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中心。

          一切都预示着,一个辉煌的时代已经到来。对唐高宗而言,除了每况愈下的身体,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IP属地:河北11楼2011-05-31 12:28
          回复
            公元683年,唐高宗病逝于东都洛阳。在去世之前,李治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如果上天再延长我一、两个月的生命,使我能够返回长安,就死而无憾了”。唐高宗念念不忘的仍然是成就了他帝王梦想的大明宫。
            唐高宗去世后,武皇后独掌大权。公元690年,六十七岁的武皇后在洛阳登上帝位, 世人谓之“武则天。”从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算起,两百多位帝王统治中国两千多年,而武则天是其中唯一的女皇。

            武则天统治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洛阳度过的。公元701年,武则天终于返回长安。这一年,女皇已经七十八岁了。三十多年前,她不仅参与修建了大明宫,而且在大明宫开始垂帘听政。正是在大明宫,武则天逐渐走向权力的顶峰。
            在皇家生活区,最为显赫的宫殿是麟德殿。整个宫殿坐落在一万多平方米的大台上,面积达到五千多平方米,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单体建筑。麟德殿的造型是独一无二的,三座巨大的宫殿依偎在一起,中间用廊柱相连。巨大的斗拱,飞展的屋檐,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这样壮观的宫殿,亘古未有。这样的风格设计,空前绝后。

            气魄雄浑,格调高迈,麟德殿代表着大唐建筑艺术的典范。
            麟德殿是皇家举办宫廷宴会的场所,它是大唐等级最高的宴会厅,只有那些地位显赫的人,才有资格来到这里。公元702年,武则天在麟德殿诏见一个叫论弥撒的吐蕃使臣。巨大的宫殿、华美的舞蹈,边陲之地的吐蕃人从未见过如此景象。大唐的风范只有亲眼目睹才能感受。女皇的一生代表着一个时代。在那个时期,女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宫廷佳丽和贵族女子,她们的生活几乎与男人无异。在女皇的身边,一些女官甚至开始参政议政。

            公元705年,八十二岁的武则天离开了人世,大明宫留给她的,是一个灿烂瑰丽的梦。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个女人统治着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名望最为显赫的帝国。女皇不仅维护了帝国版图的完整,而且极大地拓展和延伸了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独一无二的记录。


            


            IP属地:河北12楼2011-05-31 12:41
            回复
              盛唐还是在于它的体制的健全


              14楼2011-05-31 12:51
              回复
                大唐直辖321州,边疆州800,海内富庶,行者万里,不恃兵器。玄宗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

                在大明宫皇家生活区,分布着各式各样的离宫别殿。金銮殿在太液池的南岸,皇帝经常在这里召见文人墨客。贺知章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又在朝廷身居要职,在贺知章的引荐下,大诗人李白见到了唐玄宗。与当时的文人一样,李白渴望报效朝廷,为大唐建功立业。在大明宫金銮殿,李白即兴赋诗,为宫廷歌手填词助兴。李白以举世无双的才华打动了唐玄宗,最终进入翰林院。
                大明宫的西边有一个夹城,夹城的边上就是翰林院。李白进入翰林院的时候,身份叫翰林待诏。唐玄宗喜好艺术,将帝国最优秀的文人都安置在大明宫中,以备随时传唤。翰林学士们并不参与政事,平日非常闲散。翰林院有点类似皇家文学艺术委员会,而皇家的艺术中心,距离翰林院并不远。
                


                IP属地:河北16楼2011-05-31 13:06
                回复
                  插一下


                  IP属地:湖北17楼2011-05-31 13:09
                  回复
                    文字部分是,但图不全是。


                    IP属地:河北20楼2011-05-31 13:17
                    回复
                      申精,申精,强烈要求申精!


                      21楼2011-05-31 13:24
                      回复
                        就在这时候,一个胡人来到了大明宫。没有人想到,他将给帝国带来一场浩劫。胡人安禄山乖巧圆滑,擅长舞蹈,迅速取得了唐玄宗的信任。胡旋舞是一种来自西域的舞蹈,以快速旋转为特征。据说,安禄山曾经在唐玄宗面前表演胡旋舞,高超的舞技使皇帝非常愉快。公元750年,安禄山被封为郡王。在大唐的历史上,非皇室血统而封王,极其罕见。仅仅几年时间,安
                        禄山就成为大唐最有权势的封疆大吏。
                        就在这一年,在中亚一个叫怛罗斯的地方,大唐与阿拉伯军队爆发了一场战争。三万唐军受到十五万阿拉伯联军的包围,战争进行得非常惨烈。一万多唐军被俘虏,其余的全部战死。“怛罗斯之战”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自“怛罗斯”惨败之后,大唐的军队再也没有抵达过葱岭以西。


                        帝国的影响力在逐年消弱,衰退的迹象已经出现了。而大明宫中的皇帝,仍然在盛世的迷雾中痴迷于艺术创作。
                        太液池北岸有一个自雨亭,这里优雅清净,非常适合艺术创作。唐玄宗谱曲,杨玉环编舞,他们共同创作了名传千古的大型歌舞剧《霓裳羽衣》。这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年老的皇帝希望,自己和心爱的女人能够飞越人间,在月宫中长生不老。如果没有历史记载,很少有人相信世上竟有如此复杂的人。
                        在前半生,唐玄宗果敢而睿智,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但是,进入晚年以后,唐玄宗却完全放弃了一个帝王的责任。沉迷在爱情中的唐玄宗并不知道,表面繁荣的大唐就像一个火药桶,只需要一次致命的引爆。
                        公元755年,镇守大唐北疆的节度使安禄山造反。十五万大军离开边疆,直逼都城长安。叛军即将到达长安城的时候,唐玄宗才相信,帝国已不再安宁。此时的唐玄宗,再也没有力挽狂澜的勇气。大敌当前,唐玄宗选择了逃跑。皇帝逃离大明宫之后,长安城一片混乱。史书记载,安禄山的叛军攻占长安城后,涌入大明宫。宫殿被毁,皇室成员被杀,皇家的财富被抢劫一空。安史之乱不仅摧毁了繁华的大唐,而且成为中国古代历史最重要的分水岭。一个空前的盛世结束了,曾经的繁华再也不会复返。




                        (《明皇幸蜀图》,李思训)
                        公元762年,唐玄宗在孤独中死去,持续整整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也落下了帷幕。盛世已成过眼云烟,凄风苦雨笼罩着整个帝国。大唐的江山,在风雨中飘摇。
                        


                        IP属地:河北22楼2011-05-31 13:30
                        回复
                          五、华轩绣毂皆销散
                          由于僖宗的偏好,很多不学无术之人因球技高超而成为帝国的封疆大吏。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大唐的天空,再也看不到一点光芒。

                          (唐藩镇割据图)
                          安史之乱以后,大唐历代的皇帝都住在大明宫。延英殿在紫宸殿以西,中唐以后,有关帝国命运的许多重大决策都出自这座宫殿。公元805年,李纯登上帝位,唐宪宗是大唐第十二位皇帝。
                          “安史之乱”的根源在于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失衡。大唐立国初期,权力集于朝廷,从唐玄宗后期开始,地方的权力越来越大。“安史之乱”以后,藩镇的势力非但没有消弱,反而日益坐大。宰相武元衡力主打击藩镇,年轻气盛的唐宪宗也渴望恢复祖先的荣光。然而,没有人想到,变革即将引来一场杀身之祸。
                          公元815年七月十三日凌晨, 宰相武元衡像往日一样走出家门,前往大明宫。灾难就在这时候降临了。藩镇派出的刺客暗杀了宰相武元衡。这是唐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惊天大案,恐怖气氛笼罩着长安城。帝国的官员躲在家中,通向大明宫的上朝之路空空荡荡,大明宫一片死寂。唐宪宗悲痛不已。一名兵部官员向皇帝哭诉,“宰相被人杀害,凶手却逍遥法外,实在是亘古未有”。

                          在大明宫的北部,有一座壮观的道教建筑——三清殿。三清殿是大明宫内等级最高的宗教建筑,它坐落在一个十四米高的大台上。由平地筑起这样大型的高台,在高台上修建宫室,这是大明宫中唯一的一处。
                          自大唐建立以来,道教就被尊为国教。终唐一世,李氏皇族大都是虔诚的道教信徒。变革之路充满了艰难,复兴大唐的理想遥不可及,道教追求的神仙境界或许是一种最好的解脱。晚年的唐宪宗沉迷于道士的丹药,最终中毒而亡。
                          三清殿的金碧辉煌再也无法掩盖大唐的凄凉。
                          


                          IP属地:河北23楼2011-05-31 13: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