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世界吧 关注:3,840,027贴子:115,343,863

【转贴】《各国陆军作战指导思想与坦丵克设计理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坚决喂熊,十五字加长十五字加长十五字加长十五字加长十五字加长
..............................


IP属地:江苏1楼2011-06-01 11:35回复
    《各国陆军作战指导思想与坦丵克设计理念》
             
               ___________作者:大连之星
               
    我们发现许多文章,包括许多权威刊物上的文章,提到各国坦丵克,往往就各种技术上硬性指标进行横向比较。。。提到坦丵克,往往就是津津乐道火炮口径有多大,初速有多快,膛压有多少,装甲有多厚,速度有多快。。。仿佛有了这些,就能决定战斗的胜负一样。。。有些人妄图通过研究这些来解释或者反驳近年来战争中苏式系列坦丵克表现不佳。。。以至于争论纷纷。。。甚至于搞出个什么10 大坦丵克排名来哗众取宠。。。这是惟武器论观点。。。虽然武器很重要,但是完全排除人的因素是不可能打好仗的。。。
    各国坦丵克各有各的特点,有的强调战略机动性,有的强调防护与火力,不一而足,有些人仅仅是停留在性能参数的表面现象,而不想想各国为什么采用这种设计。。。坦丵克火力,机动性和防护能力三大性能之间,三大性能与战斗全重,寿命周期,成本之间都是互相矛盾的。为了提高坦丵克的火力,要求安装口径更大的火炮,更加完善,更加复杂的火控系统与观瞄设备,更多的更大尺寸的弹丵药,这些都需要增加战斗室的容积,而由此会使得坦丵克战斗全重和外形尺寸加大,机动性和防护能力下降。。。提高防护能力则要求外形尺寸特别是高度尺寸更小,这样装甲厚度才能更大。。。而坦丵克车辆设计就是保证实现战术技术性能,对三大性能进行平衡。。。而这个三大性能的怎么个平衡法,就是各国的军事思想,设计理念所决定的。。。实际上坦丵克是一种兵器,是人使用的。。。使用方法不对,自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就好比厚背鬼头刀,雁翎刀,双刀,乃至于菜刀,都是刀。。。都可以劈砍切割,可是具体到某种刀,甚至于每把刀,使用方法不是一样的,甚至是大相径庭,想想看用菜刀来给刽子手用来杀头,用雁翎刀剁菜是个什么感觉。。。同样道理,坦丵克的设计思想取决于各国的军事思想与战略战术,坦丵克之所以各有各的特点,有的轻,有的重,有的强调火力,有的强调防护,是与各***事思想战略战术息息相关的。。。而具体的实现方法,则是军方根据自己的战术特点,威胁环境,战术想定等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根据技术水平,提出性能指标,在交给科研部门生产厂家进行研制生产。。。而反过来,武器有了,则应该根据武器的特点制定战术,发挥出武器本身的最大潜力,扬长避短,否则,轻则降低作战效率,不能发挥武器潜力;重则遭受重大损失,甚至影响战斗胜负。。。这就好像武侠小说里写的一样,招式套路练会了还不行,还需要口诀知道怎么用才行。。。而武器的运用方法,我们则把他们叫做战术。。。下面我就各国的坦丵克战略战术与坦丵克特点结合起来谈一谈(限定范围是冷战时期的坦丵克)。。。
    前苏联
    前苏联是坦丵克大国,其地面装甲力量十分强大,二战后成系列的发展了T系列主战坦丵克,包括T54/55,T62,T64,T72,T80等主战坦丵克和各种改型车辆,并出口或者授予特许生产权进行仿制的国家地区也十分广泛,比如中国,中东地区,印度等。。。
    我们知道前苏联在二战期间不但设计出了T34 等性能出色的坦丵克,还积累了大量的坦丵克作战经验。。。并由此发展出了以地面装甲突击为主的大纵深攻击战略。。。这种战术简单说来,就是通过撕破敌人前沿的坚固防线,然后通过这一突破口,投入大量的具有高速机动性的装甲部队向敌人深远纵深发动攻击,从而摧毁敌人整个防御体系。。。为了适应深远纵深高速突击,就要求坦丵克必须具有良好的较大的道路行程,道路适应性,较低的后勤负担,综合起来说就是需要具有较高的战略机动性。。。这也是为什么苏联坦丵克严格控制重量的与体积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拿苏联坦丵克与西方同时期坦丵克相比就会发现苏联的坦丵克总是重量较轻,比如T80系列的重量要比M1系列轻1/4左右,那就是因为苏联的T系列坦丵克要求具有较大行程,要适应大多数道路状况,而在敌后往往缺乏足够的后勤补给,所以要减少后勤负担的缘故。。。
    而为了与敌人坦丵克进行交战,撕破敌人正面防线,苏联人非常重视坦丵克火力,与正面装甲。。。为了保持火力上的优势,我们可以发现苏联坦丵克的火炮往往比同时期的西方坦丵克炮口径大5-10毫米。。。比如T54/55的坦丵克炮为100毫米,而同时期的美国M47/48主炮口径为90 毫米,T64坦丵克炮口径为115毫米,同时期的M60为105 毫米。T72,T80火炮口径为125毫米,而M1的火炮口径为105毫米,后来的M1A1,M1A2火炮口径则是增大到120毫米。。。虽然苏联火炮口径较大,初速较快,但是由于火炮膛压,配套的弹丵药工程的落后,使得在80 年代中后期125火炮的威力已经与西方的120坦丵克炮火力相当。。。但是也可看出苏联人妄图在火力上压倒对手的心理状态。。。而装甲上,苏联人由于T34的成功经验,十分重视低矮的外形,与完美的避弹外形,甚至不惜减少火炮俯仰角来获得更高的防护能力,由于与同时期西方坦丵克相比,苏联坦丵克重量较轻,但是苏联的坦丵克拥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决定了T系列坦丵克与西方相比,在装甲防护能力上并不逊色。。。
    由于二战时期T34的成功经验,苏联坦丵克设计师与西方相比,更加重视坦丵克良好的避弹外形,苏联在长时间的采用可获得完美避弹外形的铸造装甲,铸造装甲是由装甲铸钢冶炼浇铸而成,大批量生产成本低廉,可大量快速生产制造。。铸造装甲可以得到不同的部位均匀的过渡到不同厚度和理想的倾斜角以及可造成跳弹的流线型外表面。。。但是由于铸钢内部组织不够密实,有柱状晶,偏析,气孔等缺陷,所以一般说来铸造装甲抗弹性能要比轧制钢装甲低10%...所以西方坦丵克设计师更倾向于轧制钢装甲。。。
    同样的苏联设计师更强调低矮的车体高度,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被发现被铭中的概率。。。为了降低高度甚至牺牲坦丵克成员的舒适性,为了降低车体高度,严格限制坦丵克驾驶员的身高,以至于在苏联坦丵克兵中中亚地区的坦丵克驾驶员很多。。。


    IP属地:江苏2楼2011-06-01 11:35
    回复

      总的说来,由于战术要求,苏联的坦丵克重量较轻,所以在防护上比起西方坦丵克稍逊一筹,十几吨的防护重量不是通过技术可以抹煞的。。。但是通过种种手段,T系列坦丵克的正面防护完全可以同西方坦丵克相抗衡,因为在东西方冷战时期,作为主要战场的中欧,苏联人总是集中足够数量的坦丵克在适于坦丵克机动的地理环境下造成突破,这时候,侧翼有友军的保护,而仅仅需要把坦丵克正面对向敌人,而较大的火炮口径获得了火力上的优势,造成突破后,由于较轻的重量体积,后勤负担小,道路适应性好,可以快速的向敌人纵深挺进。。。所以说,T系列坦丵克是用于平原进攻作战的,是为针对苏联大纵深作战思想而设计的一种坦丵克,是一种适应大规模消耗战争的产物。。。与西方坦丵克相比,T系列坦丵克用于防御或者复杂地形作战并不适合。。。在战斗中,T系列与西方坦丵克相比恐怕也不占优势。。。T系列坦丵克是一种进攻坦丵克,是一种战役坦丵克,是一种战争坦丵克,这种坦丵克更加考验与指挥官的指挥艺术。。。只有让T系列坦丵克动起来,应用到适合的地形条件下,进攻,进攻,在进攻,插入到敌人的纵深中去,才是正确的运用T系列坦丵克的作战方法,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T系列坦丵克的潜力。。。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将大量的苏式坦丵克埋在沙子里,是不可能发挥T系列坦丵克作战优势的,这种布置方式遭到惨败也是可以预料的。。。苏联人的T系列坦丵克的用法是造成突破——纵深突击。。。其核心精神就是进攻。。。这些道理虽然浅显,但是不是人人都懂得,其中包括许多专业军人。。。
      可以说,苏联的T系列坦丵克是统帅们的坦丵克,是将军们的坦丵克,而是士兵们的噩梦。。。T系列坦丵克便于生产,可以大量的生产制造,短期内可以训练大量的坦丵克成员,战时可源源不断地补充到战场上,是统筹全局的统帅们的最爱。。。而T系列坦丵克重量轻,后勤负担小,可适应大多数道路状况,可同一时间内,同样的运力,调动更多的装甲部队投入战场,取得数量上的优势,这也是将军们所希望的。。。但是在三大性能上除了火力略占优势以外,防护和战术机动性都略逊一筹,火控系统更不占优势。。。狭小的内部结构,只能是士兵们的噩梦,只有最勇敢的最坚毅的战士才能驾驶这种坦丵克进行有效的作战。。。
      


      IP属地:江苏4楼2011-06-01 11:36
      回复
        咱们再说说北约的核心美国。。。实际上美国人长期以来一直缺乏足够的坦丵克作战经验,包括二战之中美国人也没有接触到坦丵克作战的精髓。。。。而在坦丵克设计上与前苏联相比长期处于劣势。。。在70 年代勃日涅夫时代,苏联的力量已经膨胀到西方世界无法遏制的地步。。。美国人终于在70年代末发展了空地一体战作战思想来对付华约集团的大纵深作战,并根据这个作战思想的框架,设计了性能出色的M1系列坦丵克,使得北约逐渐在地面上站稳了脚跟。。。空地一体战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地面部队遏制华约集团的强大的地面突击,然后利用空中优势对对手的全纵深进行打击。。。从而逐渐削弱苏联的大纵深进攻的强度,遏制苏联的进攻。。。可以看出所谓最初的空地一体战是一种基于防御的战略思想。。。其关键在于地面力量是否能够抵挡华约部队的强大地面攻势。。。由于西方世界在坦丵克等主要陆战武器在质量和数量上处于劣势,所以很难抵挡华约集团的进攻,这时候,战略平衡主要是***来支撑。。。而西方也研制了许多匪夷所思的武器系统,比如,核地雷,可以瞬间形成一条反坦丵克壕的灌装液体炸丵药软管等等。。。而德国更是重视可以阻碍坦丵克部队机动的地雷,在地雷和地雷布设装置上处于世界的前列,这也是战略战术的所需要的。。。因为空地一体战应对大纵深进攻作战的关键就是如何降低强大地面突击的进攻速度,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为优势的空中力量对敌人进行全纵深打击创造机会。。。但是同样苏联人也拥有数量众多的***,以及适合在核战争中进行突击的坦丵克部队。。。所以在70 年代,华约对北约是占有军事优势的,这对于北约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恐慌,甚至有西德将军提出,把整个德国部队化整为零,分成1 万多个游击小分队,在全国范围内部署1000个的小型的隐蔽的弹丵药库,当苏联人占领德国后,利用游击战打击苏联的后方和补给线,配合前线作战。。。可见,当时对于华约国家的装甲优势是恐惧的,甚至没有信心守住前沿阵地。。。当时美国与中国关系缓解,甚至结成隐形的战略盟友关系也是有起内因所在。。。但是随着苏联的没落,军事上,西方国家在坦丵克上使用了大量新技术。。。使得西方坦丵克在质量上获得了迅速的提高。。。这个以美国的M1系列和西德的豹2系列为代表。。。这两种坦丵克可以说设计思想是极为相似的。。。都是为了在空地一体战中担任阻挡遏制数量优势的华约集团的坦丵克进攻的。。。所以这两种坦丵克都是以华约集团的坦丵克为主要作战对象的防御性坦丵克。。。这种坦丵克的主要军事思想就是以质量抵消对手的数量优势。。。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比如新型的120滑膛炮,各种复合装甲,先进的火控系统和观瞄设备,增压发动机和液压悬挂系统等等。。。在火力,防护,战术机动性等三大性能都获得了质的提高。。。其设计指导思想就是要达到一辆坦丵克能够抵挡3 辆T系列坦丵克的进攻(大家可以算算在苏联解体之前,美国人保有坦丵克数量坦丵克15000余辆,而苏联人坦丵克数量超过5000辆)。。。但是这种提高是有代价的, 那就是重量的大幅度攀升。。。比如M1A1 57吨,豹2 55吨,挑战者62吨。。。不过由于空地一体战的要求,地面装甲力量主要是防御性的。。。而且由于冷战时期的特殊性,战场是可以预期的。。。所以可以坦丵克配置在战场附近,战略机动性的缺陷并不明显。。。
        这里需要谈一下的就是战略机动性和战术机动性的区别。。。战略机动性是指大范围,远距离的机动能力。。。也就是就需要几百公里上千公里的机动能力。。。在这种远距离机动上,坦丵克的最高公路速度,越野速度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是坦丵克的重量,耗油量,最的行程,对道路的适应能力,也就是通过性等因素就更加重要的。。。而战术机动性不同,它体现在最大公路,越野速度上,加速性(从0-32公里/小时消耗时间),最小转弯半径等因素。。。通过比较同时代的M1系列,豹2系列和苏联的T80系列,我们就可以看出,苏联人的坦丵克在战略机动性上占有优势,而美德坦丵克在战术机动性上占有优势。。。这是由于战略战术要求所决定的。。。苏联的大纵深战略决定坦丵克在造成战术突破后,应该高速(这里是指平均的高速度)的向敌人纵深***,而且插的越深,抛在后面的敌人越多。。。战果就越大。。。所以,苏联的坦丵克要求具有极高的战略机动性。。。而由于北约的空地一体战防御性战略,而且由于战场的可预期性。。。可以将坦丵克配置在战场附近,并进行战场建设,所以北约坦丵克不需要具有多高的战略机动性,但是需要坦丵克在战术上占有绝对优势才可能挡住苏联人的装甲洪流,而且由于技术的先进,造成了美德坦丵克优秀的战术机动性。。。我们也可从美苏两国的坦丵克战略机动方式上略见一二。。。美国人进行坦丵克战略机动的时候,由于坦丵克的道路适应性差,也为了保持足够的摩托小时,保证坦丵克投入战场的完好,所以往往利用船运,铁路,甚至是专门研制装备的坦丵克运输车来像战场运送坦丵克。。。而苏联人则是很少装备坦丵克运输车。。。美德的防御性坦丵克的战略机动能力差的问题在华约和北约冷战时期表现的还不是那么明显。。。但是随着战略形势的变化,苏联的解体,美国人战略对象改变,战略机动差弊端就显现无疑了。。。在海湾战争中,美国人从本土运送部队花费了接近半年的时间,这个时期内,初期部署的轻型部队由于缺乏主战坦丵克等重型装备非常容易遭受攻击,多亏***的愚蠢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而在100小时的地面战中,据说每一辆M1系列坦丵克的后面都跟着10辆卡车满载着弹丵药,零件油料进行补给***。。。也许,也只有美国人才会这么奢侈,对手也得是伊拉克。。。而在最近的03年伊拉克战争中,诸如M1A1,M1A2系列的主战坦丵克由于缺少足够的油料,而不能一鼓作气,进入巴格达,而停顿在巴格达外围长达数天等待油料,也给了伊拉克机会,但是多亏伊拉克自身已经乱作一团糟,才会达到这种戏剧性的效果。。。所以美国人在海湾战争以后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一直强调兵力投送能力,最近又搞出个崔斯克中型旅,提出轻型化部队的概念就是因为战略需求变化的缘故。。。
        


        IP属地:江苏7楼2011-06-01 11:42
        回复
          ==============================END========================================


          IP属地:江苏9楼2011-06-01 11:43
          回复
            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IP属地:江苏10楼2011-06-01 11:44
            回复
              顶楼主,虽说是老物...


              11楼2011-06-01 11:57
              回复
                梅塔瓦乘员也没少死,至少驾驶基本都完蛋了
                另外英国人对北约的装甲防护贡献巨大...


                12楼2011-06-01 12:00
                回复
                  是的,要是没有英国的巴乔姆,豹2到现在还在用均制钢。


                  IP属地:浙江13楼2011-06-01 12:40
                  回复
                    不错的文章,就是那个梅卡瓦真的不怎么样,很多人都被他的外型和媒体的捧吹迷糊了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1-06-01 13:25
                    回复
                      马克。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1-06-01 13:42
                      回复
                        英国的装甲和火炮对北约贡献极大,但是他自己的坦克一直被人诟病,外贸成绩比起美德的差远了。


                        IP属地:上海18楼2011-06-01 13:47
                        回复
                          留名


                          IP属地:广西19楼2011-06-01 13: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