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儿小说吧 关注:174贴子:385
  • 4回复贴,共1

山西吉县问题炼油厂是谁在为其撑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日记者接到山西吉县一名村民电话,反映当地有一非法油厂以沥青厂和废旧油回收的名义进行非法炼油,产品多为质量较差的柴油。非法炼油属于国严令禁止和重点打击对象之一,近几来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强,一些打着各种旗号行非法炼油的小厂在高压下几乎消声灭迹,国内成品油市场得以稳定。
山西吉县早些年也曾出现过非法小炼油无序存在的情况,后经政府的大力整治,局势得以扭转,非法油厂不复存在。然而,本已消失的非法炼油厂却缘何变身沥青厂再次复活呢?带着疑问记者前往吉县采访。
吉县霖雨村的一个山沟里,记者看见了村民所反映的非法炼油厂。厂子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存放油罐车没有挂牌的院子,一个是名为吉县万通沥青有限公司的油料库,一个是挂有吉县九洲废油再生有限公司牌子的炼油厂。
三个地沿着山谷依次排列,间隔一个粘土砖厂,占地面积近百亩,油罐、油车、炼油设施一应俱全,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型炼油厂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山谷中俨然成型。
村民们告诉记者:“厂子已经存在两三年了,占的都是好地,冒黑烟污染厉害,气味难闻,反映多次也没有人管,听说老板有背景,政府是后台。”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该厂名称虽然沥青厂,实际上却是个炼油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柴油,质量不过关,拉到山东后再进行炼制才能用。原料来源不明,众说纷纭,版本有三。有的说是从陕西拉过的来的原油,有的说是沥青,还有的说是市场回收的废旧机油,真实情况却无从得知。
成品油冶炼国家有着严格的规定,必须要通过国家发改委备案,那么这家看以小有规模的企业是有否通过备案,有无合法炼油生产手续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吉县的相关部门。
吉县环保局未透露姓名的办公室曹主任对记者表示,要采访必须有县委宣传部介绍信才行,否则拒绝接受采访。记者表示,已经在宣传部报过道,通过身份认定,可以进行采访。此外,按新闻出版总署要求,持有新闻记者证就可直接采访相关部门,记者采访是合法的。
曹主任并未理会这一说法,表示宣传部开介绍信是地方规定必须执行。记者无奈现场拨打宣传部王副部长手机叙述情况,该领导听后表示可以采访并让环保局办公室主任接电话。然而,曹主任拒绝接听。无奈记者只去宣传部开介绍信。
在吉县宣传部,记者被告知负责开信的领导在外办事暂时回不来,请记者先去其它部门采访或等领导回来后再定。
出于时间紧张的考虑,记者久等不见领导回来也接不接听电话联系不上的情况下,只身前往吉县安监局和吉县商务局两个部门采访。
吉县安监局党委书记景某知道记者来意后,要求记者留下电话回到宣传部开介绍后再联系。
吉县商务局记者也遇到相同的境遇,需要宣传部通知才行。带着拒绝,记者无奈的回到吉县宣传部,王副部长记者表示,记者采访不需要开介绍信,吉县也从来没有这个规定。
记者疑惑的问:“既然没有这项规定,为什么相关部门一口认定必须有宣传部开介绍信才行啊。”
王副部长回答:“那是各部门自己的事,是在推辞。“最后他向记者提出建议,等主管新闻的领导回来后,让他帮你联系采访工作。于是,记者接受他的建议。静静等候。



IP属地:广东1楼2011-07-16 15:05回复
    然而,直到下班时间,那位领导也未曾出现,更没有接听记者多次拨打的电话。 采访行程由此无果而终。
    知情人告诉记者,记者被搪塞和推诿是很正常的,因为油厂是有背景的,有些局领导参与其中,持有分红股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样规模的企业不可能被国家部委所认可的,根本不可能拿到合法手续,一直在打擦边球,对外说是沥青厂,实际却是搞炼油,分明是挂羊头卖狗肉,愚弄老百姓,法律法规在他们眼里算个“球”。
    村民们则表示,政府要求我们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可是面对违法的企业,官员们又做了些什么呢?想想就让人气愤。
    


    IP属地:广东2楼2011-07-16 15:06
    回复
      晕 咋网站都打不开啊


      5楼2011-08-22 09:46
      回复
        1844604111


        7楼2012-02-11 04: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