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吧 关注:18,672贴子:229,670

【建议】为让大家了解河源话,河源的朋友可以创建“河源话”百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不知意下如何?


IP属地:广东1楼2011-10-18 19:18回复
    河源有源城话、东源话、紫金话、龙川话、连平话、和平话,是否可以统称河源话?【河源地区水源话】包括源城话等等,分支也非常多,许多镇都有分布,但河源地区主体还是以讲粤台片客家话的人数比较多。河源城区水源话备受关注的原因,是人们需要它,尤其是客家人需要它、‘客家学’需要它;需要它来拉近惠城话与主流客家话(粤东音)的关系。既然要建立河源话(百科)词条,那就要该词条能起到这一个作用。若那词条不能起到拉近惠城话与粤东音的关系的作用,那它的意义就降低。再重复地问一句,连平县的水源话算不算河源话?


    2楼2011-10-18 22:29
    收起回复
      可以分门别类地介绍嘛。我对河源内的方言不了解。可以一一介绍河源水源声,也可以专门介绍源城音。


      IP属地:广东3楼2011-10-18 22:34
      回复
        其实河源地区的水源话跟惠州城区的“浒城话”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此处特意把惠城话叫做浒城话,的原因是:首先所谓“惠城”实际上就是指惠州府城,浒与府是谐音;其次,惠城话多盛行于东江沿岸,“浒”有“水边”的意思。另外,因为河源市与水源话都有‘源’字,所以特此把惠城话称为浒城话,更能符合跟惠城话的使用地域特征)
        河源地区的水源话,第一人称跟牛其实是同音,而惠城话的牛反而更接近主流客家话(粤东音)。这是我要指出的河源水源话与惠城话的第一个重要的差异。………第二个重要的差异是,河源水源话的人称复数采用的是双字表示,而惠城话采用的是单字表示。(惠城话用单字表示人称复数,事实上跟潮州话、闽南语、闽东语等等属于类似情况)


        4楼2011-10-18 22:42
        回复
          其实我的先辈一位正正是来自河源连平,而且正正是讲水源音的。而我的另一派祖先,则来自肇庆罗定。而本人又出生在惠东县,现今本人却主要是讲主流客家话(粤东音)。我的两派先辈的语言相对来说,反而用得少了。不过我对水源音、主流客家话,甚至土白话都有一定的了解


          5楼2011-10-18 22:47
          回复
            惭愧,应该用“或多或少”这个词才对


            6楼2011-10-18 22:48
            回复
              按分布图惠城是独立称惠州片的 就是一个小圆点 而河源北部属于粤中片 南部属于粤台片 和平 连平 龙川等地跟惠城区并不能很好通话的 河源市区勉强可以。粤中片算不算水源话 还是个疑问。请不要把粤中片和惠州片搅在一起。如果统称水源话的话 是惠州片隶属水源话 而不是水源隶属惠城 大家并不完全一样的。 水源话是多种的。


              7楼2011-10-19 09:30
              回复
                河源的客家话是最复杂的 因为当时聚集了赣南 闽西 梅州等地的人 而且迁入时间不一 所以造成村镇之间的客家话都会有差异。姓氏也是最多的。


                8楼2011-10-19 09:38
                回复
                  惠城话 现今也不恰当了 划了惠阳10个镇以后 惠城区辖区内 有一半以上说的是惠阳话,叫鹅城话或者府城话更合适 惠州不是简称鹅城么 叫鹅城话最好。


                  9楼2011-10-19 09:41
                  回复
                    至于东江本地话一词 则是不能成立的 东江发源于赣南寻乌 经过的地方有赣南 粤中片 粤台片客家话 下游还有东莞话 围头话 广州话等 论人数东江本地话也轮不到惠城的 其只是东江的一小段而已。


                    10楼2011-10-19 09:45
                    回复
                      看了一下东江源头乃江西寻乌 说的乃是粤台片客家话 下来第一站东侧就是就是兴宁罗浮镇 西侧是龙川县 流经的县域绝大多数以客家人为主 最后在东莞虎门入海 在东莞只是一小段 但东莞更热衷于珠江文化 地处珠江口 所以东江又称客家人的母亲河
                      其余支流包括:西枝江,淡水河,新丰江,增江(龙门河),澳淡河,公庄河,小金河,寻乌河,贝岭水,沙江,浰江,秋香江,石马河,曾田河等。


                      11楼2011-10-19 09:58
                      回复
                        那是87年版的。你根本不清楚后来的分法。后来的分法是:合并惠中片和惠州片,并称“粤中片”,取消“汀州片”,划出上杭等地属入粤台片,长汀等五县划入“汀北片”。还有新建一片叫“漳潮片”,指漳州、潮汕一带的客家话。1987年是八片,调整后也是八片,但是有些改动了,这样的改动是必要的而且合理的。


                        IP属地:广东12楼2011-10-19 10:54
                        回复
                          哪有紫金话、东源话、龙川话、和平话这些东东?
                          “紫金话”、“龙川话”、“和平话”这样的词就跟“亚洲话”、“中国话”一样没有意义。
                          因为龙川、和平、紫金这些地方,方言口音非常繁杂,多种多样,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龙川话”、“紫金话”、“和平话”。
                          拿紫金为例,紫金的古竹话,跟紫金其他地方的就差别非常大。
                          再拿龙川为例,龙川每个乡镇都有好几种口音,相互差别明显,既有粤台片,又有水源音,还有些地方完全就是兴宁口音。真正的龙川水源音,跟源城话、惠城话很相像。


                          13楼2011-10-19 18:02
                          回复
                            确实是。我一般说“和平话”,是指和平境内的话。而要指与县城相同的口音,会称之为“上半县口音”,至于口音成分比较纯的,如优胜,贝墩,下车,长塘,东水,林寨。就会直接以镇名称呼。


                            14楼2011-10-19 18:30
                            收起回复
                              河源话一词有历史原因,河源88年建市,原河源县(即现在在的源城+东源)在建市前出生之人,应占80%。我70后,自小都说自己说的话就是河源话(源城话与东源话可以归为一种话),现在的源城、东源人都说自已的话是河源话。其他话一般以区域县称之。
                              建市后,河源这个词就是单属于老河源县人了,所以河源话应该也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
                              其他实源城的埔前镇是说客家话的,源城还存在一些村说闽南话的(不知历史原因)。连平的中信镇也说河源话。


                              IP属地:广东15楼2011-10-19 22: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