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吧 关注:98,470贴子:640,670

晋书和汉晋春秋该信哪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晋书>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天子使使者劳军,增封邑。
<汉晋春秋>宣王寻亮至于卤城。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宣王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诸将咸请战。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晋书是唐代房玄龄写的,是正史,汉晋春秋是东晋人写的,是野史


1楼2011-11-15 15:55回复
    习凿齿倾向于拥刘的正统思想,且处在晋代天子脚下,恐怕不太敢杜撰吧?但这段记载差别太大,事实如何还真不好说。


    IP属地:新疆2楼2011-11-15 17:31
    收起回复
      信自己


      3楼2011-11-15 18:28
      回复
        不是说晋书和汉晋春秋该信那个,而是要在具体的史料上
        晋书说司马懿割了诸葛亮的麦子,并且斩俘万计的这条史料,明显就是该信晋书。
        汉晋春秋那个不是孤证,有其他史料证明。而且从三国志诸人传记来看,诸葛亮被斩俘万计不合情理。
        历代研究三国志和晋书的传记都对晋书这段记载采取了否定的态度。
        具体可以参见三国志集解和晋书校注


        4楼2011-11-15 19:06
        收起回复
          改一下上文,第二段,“明显就是该信汉晋春秋”


          5楼2011-11-15 19:06
          收起回复
            我师父说史书没有高下之分,记载冲突就看哪个说法旁证多,不过关键最主要的是看你是谁的迷了,我觉着我师父讲得很对


            6楼2011-11-15 20:38
            回复
              诸葛亮被斩俘万计不合情理。
              ----------------------------
              哪不合情理了?三国志记载此战后魏国大肆封赏,“封爵增位各有差”
              反倒是汉晋那个甲首三千,没有一个人有封赏


              7楼2011-11-15 21:05
              回复
                “封爵增位各有差”
                求具体记载
                而且蜀汉才多少人,之前曹魏一直没有对其取得过什么大胜,要是干掉诸葛亮1W人。以曹魏每每夸张十倍的诏书,还不吹上天?
                可惜,一个诏书也没有。一个人的传记也没提到这件事。反而是司马懿被打得龟缩不出,倒是有N个人的传记记载了


                8楼2011-11-15 21:10
                收起回复
                  “封爵增位各有差”
                  按字面理解就可以了,大肆封赏才有这个描写
                  汉晋的那个甲首三千更搞,三国志上找不到一丁点封赏的记载,高下立判


                  9楼2011-11-15 21:14
                  收起回复
                    马谡战败,诸葛自贬,斩俘万计,跟个没事人一样。


                    IP属地:俄罗斯10楼2011-11-15 21:19
                    收起回复
                      马谡战败,诸葛自贬,斩俘万计,跟个没事人一样。
                      ------------------------------------
                      刘备托孤大臣李严被贬为庶人,这叫没事啥是有事??


                      12楼2011-11-15 21:23
                      收起回复
                        陈志在记载里只要有司马懿一点点功劳无不是记载的详详细细的,这么大的事情居然一点都没消息
                        人家蜀汉才几个人,被你斩杀了这么多人,司马懿还是拥有重兵不敢出战,你这是鄙视司马懿吗?
                        


                        13楼2011-11-15 21:28
                        收起回复
                          笑话,李严是因为运粮不利加推卸责任被贬,跟斩俘万计有一毛钱的关系,要是因为粮草不济战败,李严就是抄斩而不是被贬了
                          ----------------------------------------
                          笑话,你仔细去看下诸葛亮弹劾李严的奏章是什么罪名吧


                          14楼2011-11-15 21:33
                          回复
                            陈志在记载里只要有司马懿一点点功劳无不是记载的详详细细的,这么大的事情居然一点都没消息
                            人家蜀汉才几个人,被你斩杀了这么多人,司马懿还是拥有重兵不敢出战,你这是鄙视司马懿吗?
                            -----------------------------------------------
                            “不敢出战”指的是渭南吧,那次是吴蜀联手攻魏,魏明帝战前制定东攻西守的方针,司马懿按部就班而已


                            15楼2011-11-15 21:37
                            收起回复
                              除了以上晋书校注里提到的几个人,我再举例一些人史学家或者其他一些人对司马懿对战诸葛亮的看法吧。
                              世说新语笺疏:方正第五
                              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蜀志曰:“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客於荆州,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长八尺,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唯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元直谓为信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先主遂诣亮,谓关羽、张飞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累迁丞相、益州牧。率众北征,卒於渭南。”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魏志曰:“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累迁卫尉。”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也。”①晋阳秋曰:“诸葛亮寇于郿,据渭水南原,诏使高祖拒之。亮善抚御,又戎政严明,且侨军远征,粮运艰涩,利在野战。朝廷每闻其出,欲以不战屈之,高祖亦以为然。而拥大军御侮於外,不宜远露怯弱之形以亏大势,故秣马坐甲,每见吞并之威。亮虽挑战,或遗高祖巾帼。巾帼,妇女之饰,欲以激怒,冀获曹咎之利。朝廷虑高祖不胜忿愤,而卫尉辛毗骨鲠之臣,帝乃使毗仗节为高祖军司马。亮果复挑战,高祖乃奋怒,将出应之,毗仗节中门而立,高祖乃止。将士闻见者益加勇锐。识者以人臣虽拥众千万而屈於王人,大略深长,皆如此之类也。”
                              【笺疏】
                                ① 嘉锡案:蜀志亮传注引汉晋春秋曰:“亮自至,数挑战,宣王亦表固请战,使卫尉辛毗持节以制之。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於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耶?’”亮之此言,深得老贼之情。故唐修晋书亦载之宣纪。朱子语类一百三十六曰:“司马懿甚畏孔明,便使得辛毗来,遏令不出兵,其实是不敢出也。”斯言当矣。盖懿自审战则必败,畏蜀如虎,故惟深沟高垒以自保。然以坐拥大军而显露怯弱之形,群情愤激,怨谤纷然,乃不得不累表请战以弭谤。睿心知其然,遂使辛毗至军,假君命以威众。君臣上下,相与为伪,设为此谋,以老蜀师。佐治之仗节当门,装模作样,不过傀儡登场,听人提掇耳。
                                唐太宗御撰宣帝论曰:“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
                                程炎震云:“魏志毗传云:‘青龙二年,诸葛亮率众出渭南。先是,大将军司马宣王数请与亮战,明帝终不听。是岁,恐不能禁,乃以毗为大将军军师,使持节。’晋书宣纪亦云:‘辛毗仗节为军师。’通典二十九曰:‘初隗嚣军中尝置军师,至魏武帝又置师官四人。晋避景帝讳,改为军司,凡诸军皆置之。’炎震案:此及注文军司马并衍马字。盖毗在魏世,自是军师。临川或沿袭晋人习用语,以为司,浅人不知,妄添马字。魏、晋以后,虽以司马为军府之官,然不名军司马也。”
                              三国志集解·明帝纪:秋七月丙子,以亮退走,封爵增位各有差。【◎《蜀志·诸葛亮传》: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裴注引《汉晋春秋》云:亮自逆宣王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又云:宣王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弓)[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据此,则魏兵大败,而乃以亮退走,封爵增位,是真赏罚不明、掩耳自欺者矣。】【◎《魏书》曰:初,亮出,议者以为亮军无辎重,粮必不继,不击自破,无为劳兵;或欲自芟上邽左右生麦以夺贼食,【◎《郡国志》:凉州汉阳郡上邽,故属陇西。◎《一统志》:上邽故城,在今甘肃秦州西南。◎《水经注》:上邽县,旧天水郡治,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其乡民悉以板盖屋,《诗》所谓“西戎板屋”也。◎钱坫曰:上邽故城,今秦州东南四十二里。】帝皆不从。前后遣兵增宣王军,又敕使护麦。宣王与亮相持,赖得此麦以为军粮。【◎《晋书·宣帝纪》:诸葛亮寇天水,围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天子乃使帝西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统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淩、雍州刺史郭淮等讨亮。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天子使使者劳军,增封邑。◎王鸣盛曰:亮大举北伐,虽马谡小挫于街亭,而斩王双,走郭淮,遂平武都、阴平二郡,安得被魏俘斩万计邪?懿从不敢与亮交锋,总以案兵不动为长策,遗之巾帼犹不知耻,假托辛毗杖节止战,制中论之甚明。此《纪》特晋人夸词,在当日为国史,故应尔尔。今《晋书》成于唐人,而犹仍其曲笔,何也?◎林国赞曰:《魏书》此文非也。是役李平谲称粮尽,召亮还,懿强遣张郃追之,郃遂被杀。《汉晋春秋》言武侯前后两破魏军,魏既失一大将,复尽丧军资,上邽麦亦适为蜀有。《魏书》云云,其虚妄更不待辨。


                              16楼2011-11-15 21: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