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经吧 关注:4,406贴子:15,174

七叶兄讲《黄帝阴符经》(全文很长,需要极大的耐心才能看下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缘起
  为啥想到要跟大家交流《阴符经》的学习体会呢?是因为听波师兄说要讲《通书》,当时一下子就想到了《阴符经》。
《通书》着重讲“诚”,“诚者,圣人之本”。朱熹的注说“诚者,实也”。诚实,就是一个人心性原原本本、实实在在的样子,也就是人的初心,是“喜怒哀乐未发”之前的状态,是人心性还没有被污染之前的样子。按朱熹的说法,普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气禀拘之,物欲染之,则不能全此‘诚’” !换句话说,不论是凡人还是圣人,心性都是以此“诚、实”为“体”、为“本”的。这个“本”,是天性自然“不待作而自有,不待为而然”的。就是人纯朴、朴实的天性。这个“天性”也就是“诚”。与这个“诚、实”相对应的,就是《阴符经》中讲的“机”与“变”。
《通书》虽然也讲到了“几”(通“机”),讲到了“知几其神”,但相对于讲“诚”而言,讲得就简略得多。“几”是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苗头。《阴符经》所侧重的,就是在讲“机”,讲“用”,讲“变”,主要讲的就是事物变化的规律。所以,《阴符经》恰好与《通书》互为表里——《通书》讲“诚”,是“体”;《阴符经》讲“机”,是“用”,两书刚好相互补充。正因为有这个感觉,所以,听到波师兄说要讲《通书》,一冲动,就说我来试着给大家交流一下学习《阴符经》的体会。当然,能够拿出来交流的,也只是些个人的“私见”,仅供同学们参考。
《中庸》讲到人的修养时,提出了“自明诚”与“自诚明”的差异。《通书》,从“诚”开始,引出 “五常百行”,然后慢慢推演开,直至将个人、家庭、社会中种种与人相关的因素,作了概要性的阐示。这种由一个“点”引发开,渐至于其他方面的叙述过程,应该就是“自诚明”——从“诚”开始,慢慢到“明”,明白道理。而《阴符经》所采用的叙述方式,与《通书》正相反,一开始就讲“五贼”,讲万事万物的种种变化,讲种种变化之中所包含的规律。当我们把种种变化及其规律看穿、看透之后,《阴符经》为我们指出,讲这种种变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以定人也”!最后仍然回复到“天性,人也”上面来!人的天性就是道家所说的“朴实”或者《通书》所说的“诚实”。应该说,这种叙述的路子,从纷纭变化的万相入手,最后归结为一“点”,就是“自明诚”——先明白事理,然后最终回复到“诚”!归根结底,《通书》与《阴符经》,确实可以看成是同一道理的两种不同表述形式。所以,在波师兄讲完《通书》之后,我们大家一起学学《阴符经》,应该说,这样对比着来体会,可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上面已经说到,我们学习《阴符经》,目的是“自明诚”,最终还是得回到人的本性“诚”上面来。如果我们学习《阴符经》,只看到“五贼”理论的 “机”与“变”,拿着这些“机变规律”去谋求一己之私利,那么就是本末倒置!这经,就成了“害人经”。 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如果我们只看到种种的“变”,而没有最终回到“诚”,那也只能说明我们对于“五贼”理论的精华,仍然是没有真正弄明白。
在传统的学术当中,如果我们把《太学》或者《中庸》看成儒家学修的大纲的话,那么,《心经》可以看成是佛家学修的大纲,《通书》可以看到是宋明理学的大纲,而《阴符经》就是道家的学修大纲。这几部书,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言简意赅、微言大义。貌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几个字,往往包含有非常之深的内涵在其中。这些内涵,须要我们学习的时候去体会,只有长期不断“泡”在其中,才有可能真正慢慢品出这些语句的味道来。所以,通常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尽量将这些经典背下来,反正字数也不多,而且文笔也非常优美,背下来,既能让我们在某时某地某因缘之下,可能突然融会贯通,也可以在没事的时候品一品这些句子,提高我们写文章时的归纳、概括能力。



IP属地:湖南1楼2011-11-23 19:24回复

      《阴符经》来源
      本经的全称是《黄帝阴符经》,当然是假托“黄帝”所作。将经书名称或者作者攀附前人、攀附圣人,是古人的一贯作法。这也是出于无奈,毕竟人心都好古、好奇,总是觉得“远香近臭”——不论是地域上的远,还是时间上的远。所以,托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管这《阴符经》的作者到底是谁,总之,这位作者是非常了解人心性之中这些弱点的。《阴符经》后文说“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这些句子,就是在谈普通人心性上的弱点——好神,好奇,追逐,驰求等等心态。这些心态,可以说大家都会有体会,相应的俗话、老话,也总结了很多,比如:饭是隔锅香、墙内开花墙外香、酒是陈的香、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等等,总之,一旦有了时间或者空间上的距离,距离产生美,本来是同一个人,但其他人对待这个人的心态却会有明显的不同。就像禅宗的一代祖师——我们四川什邡的马祖道一禅师,他悟道之后回到故乡。刚开始,别人听说有一个悟道的大师回乡来了,都巴不得来亲近一下、见识一下。结果来了一看,哦,就是街那边编箩筐卖的那个老头的儿子嘛!从小我们看到他长大,哪里有啥了不起嘛?结果来人一哄而散。马祖看到这个样子,觉得不行,于是再次出川,到江浙一带去,结果,“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江浙那边的人喜欢得不得了!一下子,整个传道的局面就打开了。后来马祖总结这个道理,说了一句话——“悟道莫还乡,还乡道不香”。其实我们只要注意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就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之中,类似这样的心态,这样的事情,是很多的。比如“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外国的啥都好!连外国扔了的旧衣烂衫等垃圾,我们也有人运回来卖,而且去买的人还很多!总之,人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源于自己的“心态”。说起来,我们学修国学最基本的一点,那就是要对我们自己的心态有所觉悟。
    传说,李筌,好道术,经常在国内各个名山大川跑,寻仙访道。有一天,他在嵩山的虎口崖壁间,得到一个绛紫之囊,打开后得到这经,但他自己读不懂!几年之后,他跑到骊山,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婆婆,这个老婆婆拄根拐杖,盯着路边上一根正在燃火的木棍子,口里念念有词“火生于木,祸发必克”!李筌一听,这正是《阴符经》中的一句话嘛,于是恭恭敬敬地问老婆婆,这是《阴符经》中的句子,您老怎么知道这句话呢?老婆婆说,我学习这经已经“三元六十甲子”了!李筌一算,“三元六十甲子”,一千零八十多岁啊!不得了,遇到真正的神仙了,于是赶快请教。老婆婆觉得李筌人也不错,就把这个经详细地跟李筌讲了一遍。后来李筌就根据老婆婆讲的,写下了这部经的“经解”。传说中,这个老婆婆,就是道家的神仙“骊山老姆”。李筌吃了老婆婆留给他的麦饭,后来也成了神仙。
    那么,从传说来看,这部经,主要就是从李筌这里流传出来的。这个故事本身,“神奇”的地方很多,仍然是为了调读者的胃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还是那个道理——人心好奇!古人相信这些传说,现代人不相信,看起来好像现代人比古人高明些?其实不一定!时代虽然变了,但人的心态,却未必就跟古人不一样!比如,换到现代,如果说我们也来攀附别人,去推行某套理论或者学说的话,恐怕我们就会说,这经是某某活佛、某某仁波切、某某灵修大师(而且特别强调,还是“国外”的已经“死掉”了的“大师”)……的不传之秘的“遗作”!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是某某远古文明、古代遗址上发掘出来的文卷、残篇!这并不是在开玩笑!大家注意一下现实生活之中,事实上就是有人在这样搞!什么文书、手册、古篇、残卷……层出不穷。大家可以想像,只要这样子一宣传,肯定会有人来“买单”的。这些愿意买账的人,他们的心态,值得大家注意。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要警惕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心态!类似的,一听说某某地方有个大师、有个高人,就想跑去亲近,跑去学点什么,或者听点什么“不传之秘”……不关注自己的心性,不在自己的心性上面下功夫而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这个就是“偷心”,就是“盗心”,《阴符经》把人的这些心理,看得极其清楚,所以后文对人的这种“盗心”作出了深刻的阐示。
    


    IP属地:湖南2楼2011-11-23 19:24
    回复

        主要注解
        《阴符经》最常见的注,主要有两种。一个,是李筌的注。李筌注,比较偏于“道”,重道术。另一个,是张果的注。张果的注,见于北宋《云笈七籖》第十五卷洞经部。该注多处批评李筌,其实看得出很多东西实际上是根源于李筌的。张果的注,有儒、道合一的倾向。同样在《云笈七籖》第十五卷,还有一部经,就是《天机经》。这部经,是专门用于解释《阴符经》的。《天机经》,应该说是道家内部对《阴符经》认识的集中记录。
      《阴符经》历代受人重视,注释者也相当多。《道藏》从第五十四卷开始,至第五十八卷,全部是《阴符经》历代的注释,共计二十余种。宋代理学家朱熹对《阴符经》也很重视,著有《阴符经考异》。不过,总的来看,现在能看到的种种注释,要么,完全站在丹道、内丹修炼的角度在注;要么,就站在权谋、权术的角度在注;还有就是站在阵战兵法或者阴阳占卜的角度在注。当然,《道藏》中绝大多数的注,都是围绕丹道、炼气之法在谈。(目前所能查到的注,不管是否托名,计有如下人等:任造一、朱熹、阴长生、魏伯阳、施肩吾、彭晓、吕洞宾、袁淑真、李冲、朗然子、张梦乾、赤松子、张良、葛玄、许逊、钟离权、崔明松、刘玄英、曹道冲、唐谆、李筌、张果、王道渊、俞琰、夏元鼎……,当然,还有很大一部份人查不到。)
      当代人对《阴符经》的论述也相当多,但多半侧重在对道家进行思想观念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将本经的道理与人自身的修养结合起来谈。这些解说,在网上可以找到。
        本经的读法:
        全文三百多字,按通常的说法——百言道,百言法,百言术,所以分为上、中、下三部份。但是,全经是一个整体,逻辑性非常之强。我们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全经的意思,才可能前后贯通。我们把它分裂开来进行学习,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更不要说一句一句地去作“句解”。作“句解”,很容易背离全经整体的意思。但是我们现在还是只有先“句解”,把每句的意思弄明白了之后,再合起来解。
      一般来说,我们在初读这部经的时候,肯定有个感觉——下篇,比中篇容易读懂,中篇,比上篇容易读懂,上篇最难读懂。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上篇,几乎全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抽象的东西,而中篇开始有具象的了,下篇,就基本都是可捉摸的、是具象的。真正对我们学习来说,中篇与下篇,其实就是上篇的发挥,只要上篇弄清楚了,中篇、下篇,基本上就可以迎刃而解、一读而过。所以,我们品味这部经,重点还是放在上篇。另外,传统的说法,全文三百余字是百言道,百言法,百言术,我们只要将上篇讲“道”的这部份弄清楚了,中、下二篇讲法、讲术,基本上就是属于枝节了,所以,我自己在学习的时候,主要的功夫也是下在上篇,这次跟同学们交流,也就是以上篇为主。
      


      IP属地:湖南3楼2011-11-23 19:24
      回复

        清世宗雍正皇帝,评价张伯端的作品时说 “《悟篇》不着宗门一语,《禅门歌》不着玄门一语,皆入理域,究明宗旨”。可见对张伯端的评价,也是很高的。
        张紫阳《禅宗歌颂诗曲杂言》中的《即心是佛颂》,被用在《西游记》第14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的卷首,冯老师在讲禅宗经典《信心铭》与《宝镜三昧》的时候,也都举了这首颂: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说;若知无佛亦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相;无体之体是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听忘;
          内外圆明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
          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万端无所为,便是南无及伽叶。
        为啥这里扯出张紫阳?作为道家南宗的祖师,对道,他当然有发言权,看他的《即心是佛颂》,说明他对于佛,也有相当程度的体会,那么,他大力推崇《阴符经》,自然有他独到的眼光。他是道家南宗的祖师爷,有他的推崇,《阴符经》在道家内的地位与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阴符经》内容大要
        本经的内容,种种疏注看法悬殊很大。有的人认为是在谈道家修养方法——但其中又有谈“悟道”和“内丹”之分;有的人认为它是在谈纵横、权谋、术数;也有人认为它是在谈兵家克敌制胜之道……。其中,认为是在谈“道家修养方法”的人数最多!因为在《阴符经》上篇明白说出“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我们现在谈这部经,主要还是立足在“悟道”与“修道”的角度。但我们在谈的过程中,大家一定会发现——不管是认为这部经究竟是在谈什么,其实就是一个东西的不同运用——“五贼”理论的运用!运用在修道就是修道,运用在兵法就是兵法,运用在权谋就是权谋……,其差异,就是一个字“心”——“人心,机也”。可以说,只要你“心机”用在哪儿,这套理论就可以用在哪儿!
        从根本上说,整部《阴符经》的思想,不外乎只有一点,那就是“立天之道,以定人也”!整部经的目的,就是“立足于人”,讨论“人”应该如何“定”,应该“定”在什么地方。这包含了两重意思,一个,是人作为生命个体,在社会、在自然界中,自己应该如何“定位”;另一个,是整个人类社会,在宇宙、自然之中,应该如何“定位”。今后我们学习完这部经,如果能够帮助大家“定”下来,帮助大家看清自身以及人类社会的“定位”,那么,我们的学习应该说就达到了目的。
        


        IP属地:湖南5楼2011-11-23 19:27
        回复

          《道德经》中还有一些语句,也可以用到这里来说明“阴符”二字——“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真正明道的人,看起来就像是暗昧无知一样;真正的进取之道,看起来就像是唯恐退之不及一样;真正平顺的道,看起来就像是乱七八糟一样;真正上德之人,看起来就像是藏污纳垢的深谷一样;真正广大的德,看起来好像还很不足;真正在建设道德的人,看起来像是在偷懒;真正质朴的人,看起来像是已经被沾染……这几句话中,“像是”二字后面的,多半都是为人所不取的,结果呢,按《道德经》的话来说,一个“像是”暗昧无知、“像是”退之不及、“像是”乱七八糟、“像是”藏污纳垢、“像是”在偷懒、“像是”已经被沾染……的人,就是一个真正有“道”的人。像这样的“道人”,他之所行,当然是“暗符”——只有他自己明白他在干什么!
          “阴符”的第二个意思是“隐藏的道,外显出来是什么样子?”上面《道德经》所讲的这几点,应该说,就是一个“有道的人”,所外显出来的状态。此外,大家都看过冯老师讲的《庄子•德充符》。“德充符”——德充满了的表现是什么样子;或者,要让自己的“德”充满,须要符合些什么?大家可以复习一下冯老师所讲的,来体会“德充”之后的这个“符”,与“阴符”,是不是一回事。
          所以,我们看现在世面上的一些所谓“灵修大师”、“悟道大师”,特别是近年间外国翻译过来的一些这样那样的大师,种种“高明”的理论、道理、方法,讲得有板有眼,天花乱坠。结果呢?完全就是在“耀乱世人”,把一些人的思想搞得更加混乱,弄得大家手足无措。如果注意看这些大师的照片,完全可以看出他心中潜在的“与众不同”,个别人还能看出他的“孤高”——换句话说,他的心中肯定有个“境界”在!而且觉得自己这个“境界”不是其他人能够明白的,所以才会显示出“孤高”。像这种状态,就算是他们的证悟真的是很高明、很厉害的,但拿出来讲,至少可以说在智慧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后代道家经常提醒,修道,最终是为了成道、悟道,但在这条修为的路上稍不注意,就会修成“妖”!什么东西叫做“妖”?《洗心图》说“道体冥。若有超生死心,止名为妖,不名为道!”。这个地方的“妖”,其实就是“夭”,就是光华外露、外显的样子。不是真正“得道”的样子。“道体冥”,“冥”就是暗昧,就是“退藏隐密”。我们看现代的一些“大师”,个个在外观上人品高洁、纤尘不染,处处表现出“仁爱”“大爱”,有的让人一见面就很自然地升起一种恭敬心;有的你跑去一见他,自己本来乱七八糟的心突然就清静下来了;还有的,自己一见到他,突然就情不自禁,哭得一塌胡涂……想想《庄子》中所描述的“道人”,个个形貌古怪,不是驼背就是瘸腿,而且根本看不出什么“人格上的感召力”。现代的这些“悟道大师”们,有着这样那样种种的状态,至少说明一点——这些所谓“大师”,有外显的东西在!并不是“道体冥”。有外显的东西在,就说明这个大师本人在最初,恐怕就有“超生死心”,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超生死心”,所以才会拿什么“灵魂出窍”“灵魂不灭”等等“高见”“妙法”来扰乱人心。那么,把自己搞到“妖(夭)”的状态,也就不足为奇了。像上面提到的,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觉得自己“孤高”的,明显就是“妖”!把上面“阴符”于“道”的人的状态,以及《道德经》《庄子》之中所描述的“道人”的状态,拿来跟这样的“大师”一对比,区别自然就看出来了。
          但是,在这些地方,我们其实没有必要去管这些高人、大师们怎么搞,那是他们自己为自己选择的道路与“活法”。我们上面这样讲,也并不是要批评这样那样的“大师”们,只是指出他们有着这样的状态,而且有上述这种与大家“通常”的认识“相反”的说法。我们每个人在面对这样的“大师”或者“妙法”之时,究竟应该怎样选择?那纯粹是自己“私人”的事情,大家尽可以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去选择。不过,按道家的说法,我们要看到,我们自身终归是常人,终归生活在常态之中,我们管不了别人,只能把自己把握好!所以还是要再次强调前面提到过的——警惕我们自己的心,警惕我们自己心性中向外攀缘的倾向性!如果自己有向外攀缘的倾向,自己有好奇心、自己有贪心、自己也想着“超生死”,那么,被这样那样的“大师们”给绕进去,几乎是必然的事情!一旦落入这样的理论圈与人际圈中,我们自己的命运,也就完全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了。所以说,“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意用功夫”,如果我们不对自己的“心念”有所觉悟、有所反省的话,我们在学修国学的路上,就难免会走弯路,甚至邪路。佛家经常说我们要“八风吹不动”,如果一听说有这样那样的大师,有这样那样“高明”的道理、境界,我们就忍不住想去接近,那么,我们的心其实就已经被“吹动了”,像类似这样的念头与心态,我们一定要自己有所警觉。即便自己最终决定选择要与这样的大师、妙法打交道,那么最好也要有对自己心念的警觉。
          


          IP属地:湖南7楼2011-11-23 19:32
          回复

            关于“阴符”,古注中最后这样总结:阴者,暗也,默也,人莫能见,莫能知;符者,契也;经者,径也,道也,常也,常行之道,经久不易之谓。阴符经,即神明暗运,默契造化之道。默契造化,则人与天合,一动一静,皆是天机,人亦天矣。会得阴符经三字,则经意可推而知矣。
            以上,我们对“阴符”二字的本意作了点解释。按这种解释,本经可以称之为“暗合经”。那么,为什么要“暗合”,能不能“明合”?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一下冯老师在《赵州禅师语录壁观》之中,所举的赵州禅师跟南泉普愿祖师的一则公案:
            “泉上堂,师(赵州)出曰:明头合,暗头合?泉便下座归方丈。师曰:这老汉被我一问,直得无言以对。首座曰:莫道和尚无语,自是上座不会。师便打一掌曰:此掌合是堂头和尚吃!”
            公案中 “泉便下座归方丈”,这是明合还是暗合?或者干脆说,到底合没有合?这个地方窥得破,那么到底是“阴符”还是“阳符”?自己肯定就心头有数了。结合张伯端说的“悟虚合道”,那么,“悟虚合道”是明合还是暗合?“阴符”还是“阳符”?这些地方需要自己去悟一悟。
            当然,这个地方举这则公案,是想说“明合”也罢、“暗合”也罢,我们其实可以对照着来体会。
            总之,什么阴符哟、阳符哟,类似这样具有“相对性”的语汇,在后面我们讲正文的时候还会遇到很多!比如生、杀;动、静;神、不神;奇,不奇;邪、正;恩、害……等等,我们不要被这些语汇障住自己的眼睛。“文以载道”,要知道这些具有“相对性”的语汇,它仅仅只是为了传递作者想传递的“道”,所以,用这样的语汇,作者有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在实质上,任何语汇的意义,总是人为定义的,与所传递的道理本身,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而且,在文中的很多地方,这些看似相反、相对的语汇,其实指的恰恰是同一个意思!甚至根本就是同一个东西!这里先把这点提出来,后面遇到有这些相对语汇的地方之时,我们就不再专门说明了。


            IP属地:湖南8楼2011-11-23 19:32
            回复

              第三种,观心。直接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上面已经说过,“历缘对境观”与“因缘观”,严格说来算是“观心”的两个方面。关于“观心”的问题,佛家讲得非常详细,比如说佛家的《心经》讲得就很深。我们在上面其实也作了一些探讨,这个地方就不再重复讨论了。《阴符经》本身是非常重视“观心”的,所以后面专门提出 “人心,机也”、“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其实,我们要“观天之道”,肯定离不开上面举的这三个方面。说起来,这三个方面的“观”,已经包含了“戒定慧”三者。历缘对境观,算是定;因缘观,明白事物变化的规律,明白人生的过程,算是慧;观心,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要觉悟,要警惕,要有克制,也就包含了“戒”。
              观什么?前面讨论了“观”的方法,那么对于“所观”的对象呢?所观的对象,不外两个,一个是向外观境、观缘;一个是向内,观内心、观念头。前面已经说过,归根到底,观外境观外缘,最终也会回到“观察内心”上来。这里,经文讲的是“观天之道”,要观察“天道”。对于这个“道”,《易经》说“阴阳不测之谓‘神’”!既然“不测”,又如何来“观”?如果“测”了,还算不算是在“观”?还有一点,观察这个“天道”,会不会回到“观察内心”上来?这几个问题,我们放到后面全句贯通解释的时候,再详谈。
              2、天:
              古人经常说到“天”这个字,这个字往往因为语境的不同,有不同的意思。通常讲来,主要分为“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方面。
              “形而上”的“天”,通常就是指“天道”,指“大道”。天道即大道。天道或者说大道,体现于自然之道,但并不一定“完全”是自然之道。“形而下”的“天”,就是我们抬头所看到的“天”。
              古人用形而下的“天”,来指代形而上的“天”,是因为两者有着共同的特点。那么共同在什么地方呢?在天上,我们往往看到云气的变幻,一会儿像棉花,一会儿像绵羊,一会儿像轻纱,一会儿像山峦;一会儿红,一会儿青,一会儿白……没有哪个时候会相同!云气虽然在不断变幻,但“天本身”,终不改动半分。
              云不断在变,就是“无常”,但不管云怎么变,天自身始终不会变,所以是“常”。如果问一下,“天”本身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如何来回答?我们能回答像棉花?像轻纱?是红的?是白的?……
              这里讲的是形而下的“天”,我们无法准确对它下定义。形而上的“天”,也是这样的。形而上的“天”,就是“天道”、大道,一切事物皆在天道、大道之中,就像所有的云都在天上一样,但是这个天道,我们无法说清楚它,就像我们无法给“天”下定义一样。所以《道德经》讲“道可道,非常道”——非常道,当然是无法真正说给它下定义,把它说清楚。
              佛家喜欢用“云”,或者用外界的“境”,来比喻人的“念”,然后以“天”,或者以“镜子”,来比喻人的“心”——念头总是不断在变化的,就像云或者外境一样,是无常的;心,就像是“天”或者镜子一样,本身是不动不摇的。比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心理的状态,是“无常”的,可能这会儿喜,下会儿怒,再过会儿是恐……但在这个过程之中,包含有一个“常”——能“观照”到“喜怒忧思悲恐惊”的那个东西,一直在“经历着”种种“喜怒忧思悲恐惊”的那个东西,它本身,是不喜不怒不悲不恐……的,是“不动”的。所以,我们要把握住自己那个“不动”的东西,不要去追逐那些“无常”的,经常会变化的东西。
              这段话,放到前面“观”字中间去看,其实就是“观心”、“观念”。这种状态,禅宗大师船子德诚和尚的《拨棹歌》有一段描写:
              一片江云倏忽开,翳空朗日若为哉?
                适消散,又徘徊,试问本从何处来?
              


              IP属地:湖南11楼2011-11-23 19:48
              回复
                全句合解:
                单个字解释完了,现在我们全句串起来看“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去掉虚词,留下实词,我们可以看出,全部是关键字“观天道,执天行,尽!”
                天道、大道幽远,我们如何来“见”它?我们可以从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来反推,判断,捉摸它可能的运行方式。观察天道的表现,观察事物发生、发展的苗头,就是《通书》说的“察机”和“知机”。我们只能通过察机、知机的方式,才能慢慢感受到它的种种变化,进而才能“执天之行”。
                但是要注意——上面我们刚说过“大而化之而无迹可寻”,《易经》也早就说过“阴阳不测谓之神”!天道、大道幽远,我们能不能“见”?能不能“知”?其实是“不能见”、“不能知”的!因为“无迹可寻”、“不测谓之神”!既然不能“见”、不能“知”,我们又如何来把握它呢?其实,不见不知,与我们能不能把握它、能不能掌控它,是没有关系的。
                相反的一面,如果我们“知”了,“见”了,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我们往往看到,那些号称“知”了“见”了的人,会有些非常严重的问题——“察见渊鱼者不祥”,看破天机者不祥!我们一定要明白——不知,不见,就是老天爷对我们最大的慈悲——对于天机、天行,我们如果知了,见了,已经晓得我们这一辈子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已经明确晓得我们自己哪天会摔跤子,哪天会吃红烧肉,哪天会天上掉钱下来而且刚好会砸了我们的脑袋……我们这一辈子的任何事情,都提前知道完了,那我们活着还有啥意思?!所以,不见,人反而才能够活得有点“追求”、有点味道——因为有“未知”存在!
                《易经》说“阴阳不测之谓‘神’”——既然“不测”,我们又如何来“观”?既然“不测”,我们又如何来“知”与“见”? 如果“知”了“见”了,是不是就已经是“测”了?已经能够被“测”了,已经被“知”了,又还有什么资格能被称之为“神”呢?
                其实,《易经》也早就把答案告诉我们了——“观其变,玩其占”——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玩味它之前就显露出来了的“苗头”。“占”就是苗头,就是“机”,不要单纯地理解成“占卜”。我们“观”事物的变化规律,“玩”事物的变化规律,“观玩”其实就是上面已经谈到过的“因缘观”!请注意这个地方的“玩”字,这个很重要!要有“玩”的感觉!玩味、体会、品味!如果你都真的能“测”了,还有什么“玩头”呢?我们觉得有“玩头”,就是因为“不测”!不测才好玩呀!所以,总体上来说,“不测”“不知”,才是我们生活得有味道的原动力!但我们看到,老是有些人,想去把它钻透,钻明白,想自己能“测”,所以就拼了命地去钻研,什么四柱八字、金钱课、六爻占、大六壬、小六壬……不分白天晚上地去搞,搞得自己像个疯子一样,身与心都累得半死。这种行为只能说是太傻——没有“玩”的心态了!背离了《易经》“玩其占”的道理!不是你在“玩”它,变成它在“玩”你了。我们要明白——道家思想的重要立足点,是养生,是卫生,如果搞得自己身心疲惫,那就早已与道家的精神实质南辕北辙了,怎么可能会真正“钻”得明白道家的思想呢?
                道家经常讲“弃圣绝智”、“绝学无忧”,其实就是守住自己的“不知”。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需要去“学”了,学还是要学的。
                不过,学,也只是人的一种“活法”。“学中玩,玩中学”还是要有“玩”的感觉。如果找不到这种“玩”的感觉,而自认为,我在学佛,我在学道,好像比别人“高明”些,那就是在自找麻烦——别人不学这些,是别人的“活法”,种种活法,都在“道”中,没有高下,没有彼此,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学了这些会比别人高明。事实上我们学佛学道,跟别人学经济、学管理、学编程、学音乐美术……是一回事,没有差别,并不比别人高明。像现在我们讲《阴符经》,也只是玩,大家在听,也只是在玩,都只是一种生活的“活法”。纵然我讲得再天花乱坠,大家听了觉得有再多的妙悟灵感,其实都跟“道”八杆子打不着!跟“道”完全扯不上关系!如果大家觉得“有所得”了,还要拿出来“固执”地去影响其他不学这些的人,那就是在“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黄金好,那么拿金砂子去喂鸟怎么样?除了是在显示自己的痴、傻之外,有什么用?
                


                IP属地:湖南13楼2011-11-24 08:36
                回复

                  所以,我们看一些修道的,观想打过来打过去,真言念过来念过去,呼吸调整过来调整过去……,累得自己半死,被这些方法“玩”得半死。应该说,这也是有问题的,见地不对头!真正发起了修道的“长远心”,有了“玩”的感觉,哪里有必要这么拼命呢?那些拼命去修拼命去炼的人,通常都有“一锄头就想挖个金娃娃”的欲望,而且目的性非常明确——修了炼了,就想要个结果!谁愿意做“只投入不产出的生意”呢?所以总是想要“知”个什么什么,而且觉得自己一直在修在炼,肯定有个什么结果!以这种心态来修来炼,基本上没有几个人是坚持得长久的。说穿了,他还不明白“不知”的奥妙,所以,他也就守不住“不知”。像这样的人,练上个一年半载没有“收获”,他必不可能再坚持下去。佛家在这个地方,也早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态度“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注意这个“只”字),而且也早为我们点穿了——“路途即家园”!
                    “道”,就是道路!我们永远都在道中,永远都在途中。实在要说“结果”的话,可以说,这个,就是“最终”的收获与结果!
                  还有一些修道的人,据说是有“宿命通”,能“知”过去未来的事了——小心点,如果你本来就没有这个本事,本来就“不知”,那么就是胡说八道,在撒谎骗人而已!如果自己真的知道,真的可以看到过去未来了,那么就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神经有问题了!会不会是已经得了神经分裂症了。如果用术语来说,就是要小心是不是“走火入魔”了!这个也是见地!这些地方,见地一定不能出错,否则,自害且不说,还会害了自己身边的其他人!因为人心都好奇!你有这样的能力,不管真假,都肯定会有好奇的人来找你,这样的因缘一展开,最终只能把自己与他人都陷到非常糟糕的状态之下去!我们身边,只要大家留心,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事情,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另外还有一些人,信心很坚定,于是乎,为了“修成正果”,成天只知道修来修去,啥都不管了,家里的事不管了,工作上的事不管了,父母妻儿统统放下了……美其名曰“为法忘躯”、“放下众缘”、生起了“出离心”!成天一个人呆在无人打扰的小角落里,百事不管,百事不问,修他的法,炼他的道。前面已经说过了——修道学道,跟看书写字,跟学经济、学管理、学编程、学音乐美术……是一回事,没有差别,并不比别人高明。只是千千万万种“生活方法”中的一种而已!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值得为了这么点点儿兴趣,连正常的生活也不顾了么?搞成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有特别重的贪欲,那么必然是有某种顽固的知见——过于执着!总想着要有个结果!总以为会最终会修出个什么,得到个什么!佛家的《心经》早就说过“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啊!“即便菩萨,亦无所得”啊!没有“得”个什么还好点,如果运气不好,真的修出了个“什么”,“得”了个什么,那么基本上也就是神经分裂症了。这种现象,还是太认真了,没有找到“玩”的感觉。
                  可怕的是,这类人跟前面那种人还不同!前面那种人,练了半天没收获就不再坚持,而这类“信心已经坚固”的人,如果练了半天没有收获,他必会自责!从而会加倍舍生忘死地去修、去炼!直至练出他自己满意的“收获”为止——其结果就是,这种情况之下得到的“收获”,毫无疑问是神经分裂!无、一、例、外!道家非常强调“虚”字,永远都是“虚”,这个“虚”中永远都没有任何“内容物”!只有有任何“内容物”出现,都统统舍去,复归于“虚”。这个地方岔一句出去——说到“虚”字,有些人在养炼之时,感觉自己已经不存在了,整个身体、外界,都“虚”了,“虚明”了,觉得自己已经达到道家所提倡的这个“虚”了!这个“虚”的状态,既然能被自己“感觉”并“定义”而且“达到”或者“进入”,又哪里是真正的“虚”呢?仍然是心理上的影子!仍然是心外的“境”而已!不知道有多少人掉进了这个坑里。
                  


                  IP属地:湖南14楼2011-11-24 08:36
                  回复

                    前面也说过——永远都在路途中!一旦一个人觉得自己已经有了“收获”,那就已经有个东西在了,还“虚”什么“虚”?更何况,我们觉得自己“得”了个什么,那仅仅只是“心理上”的一种影子!我们说过,心,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照见万物。如果这个镜子不是照见万物,而是上面“长”出了个什么东西,那它还有“镜子”的功能吗?所以,任何的“得”,都仅仅只是心理上的一种影子!又回到老话——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心念,有所觉悟!《阴符经》的重点:“心者,机也”也就是“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意用功夫”啊!
                    所以,我们学国学,我们要为自己定好位——我们永远都只是个爱好者,永远都只是个路上的行脚人。用道家的话来说,永远都是“虚”,永远都是“若不足”,有了这样的心态,就真正有了“道人”的味道了。如果觉得自己要成为“大师”,成为“高人”,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是大师,是高人了,那么,“心因”已动,就说不清楚会有什么样的事情等着自己了……归根结底,认为有个什么什么东西可得,这是一种“心因”;得与不得不去管,只管走下去,这是另一种“心因”。两种“心因”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会对我们的言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通过前面我们一系列的讨论、比较,想来大家应该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究竟如何选择的问题了。
                    波师兄说过,“堵死,就不会错过”——那么,把我们的心堵死,这个“堵死”,是“明头合”,还是“暗头合”?是明明白白地合于道,还是暗中合于道?这个地方就是“关口”,我们还是要先过这一关,先在这些地方转过身来,后面的文字才不至于会障住我们的眼睛。
                    上面讲的这些内容,侧重说的是“不知”,要守住“不知”!禅宗也讲“不知最亲切”!按冯老师的话来说,我们必须要让这个“不知”形成我们自己的“决定见”,必须让“不知”成为自己的“定见”!只有真正守住了“不知”,才可能真正体会“弃圣绝智”“绝学无忧”的感觉。如果,不知道我们的这个“不知”其实恰恰是最最要命的“宝贝”,自己守不住“不知”而偏要去想“知”,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肯定就有麻烦,肯定会出问题。
                    但是,“不知”跟“知”比起来,也是两分。上面我们强调了“不知”这面,毕竟没有谈“知”的一面,那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这两面呢?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冯老师《赵州禅师语录壁观》中举的赵州禅师的另一则公案——
                    赵州禅师还没有悟道之前,问南泉老和尚“什么是道”?南泉老和尚回答“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刚才我们上面已经说过了,如果你觉得自己“知”了,肯定是妄想,肯定有问题,说不定已经是神经分裂症了!那么“不知”呢,不知是“无记”——“无记”就是什么都不明白,不清楚,像个傻瓜一样的状态。既然“知”与“不知”两边都存在问题,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这些问题还是只有自己慢慢地去参一参、悟一悟了。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你去悟,去参,目的还是为了要“知”,“心机”就已经动了!最好不要因为这个“要知”的动机,又累得自己半死,又搞得自己疯疯颠颠的。
                    当然,上面我们是用佛家禅宗的说法在看“知”与“不知”的关系,实际上与道家的看法是一回事。直接看李荃本人的注:“荃曰:……专用聪明,则事不成;专用晦昧,则事皆悖;一明一晦,众之所载。”他本人的这个注中,“专用聪明”,就是“知”,结果“则事不成”,不对;“专用晦昧”,就是“不知”,结果是“则事皆悖”,还是不对!与上面南泉老和尚答的“不属知,不属不知”完全是一个鼻孔出气,是一回事。
                    南泉老和尚答话的全句是“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则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耶?”注意这个答话的后半句“真达不疑之道”——我们去东想西想,去参、去悟,“疑”就是“动因”,“疑”,就是“心机动”的原因。消除了这个“动因”,当然就“岂可强是非”了。不再疑了,那么我们上面说的“知”合于道也罢,“不知”合于道也罢,自己心头自然就有数了。
                    


                    IP属地:湖南15楼2011-11-24 08:36
                    回复

                      下面,我们对全文这第一句,对全文的这个“总纲”,作个总说。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整句连起来解释就是:观察天道,把握天道的变化,根据它的变化采取合适的行动,这就足够了!当然,这个“合适的行动”,可能是顺其变,但也不一定就是顺,还可能是“导”其变,“阻”其变,“跟”其变,“逆”其变……不过,我们到底是选择“顺”其变,还是“逆”其变……等等呢?必须要保证自己的眼力,真的能够把这个“变”看清、看破、看穿……这个眼力从哪儿来?就是下文马上要谈的“五贼”。
                      传统之中,无论是道家还是在儒家,都非常重视“天人合一”思想。天道即是人道,人道即是天道,“执天之行”,其实就是“执人之行”,应该如何行?执什么行?——《通书》的“诚而已”。
                      正因为,观天道就是观人道,所以,《阴符经》后文才会讲“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事文理哲”。这句话本身并无褒贬,但它说明了一种“选择”。有些人喜欢研究“天地文理”,比如研究“相对论”“量子力学”“天体物理”等等,研究“通”了,也确实可以让人“圣”,但道家的思想,包括儒家、佛家的思想,却并不重视研究“天地文理”,而重视思考“时物文理”——研究人的生存,研究人类的共性,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规律等等。说起来,东、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异也就在这儿——东方文化,更重视“时物文理”的研究,而西方文化更重视“天地文理”的研究。
                      因缘观,观心,观念头,就是观“人道”的体现。所以,如果我们要强行找出全经第一句中关键字的话,其实就只有一个字——“观”!不管你“观”什么,总之,去观、去体会、去捉摸,自然就会有心得的。
                      古注之中,对整个这句的注译为:何谓观?格物致知之为观,极深研几之为观,心知神会之为观,回光返照之为观,不隐不瞒之为观;何谓执?专心致志之为执,身体力行之为执,愈久愈力之为执,无过不及之为执,始终如一之为执。
                      “观察天道,把握天道的变化”,仔细体会这句话,其实就像是句空话——天道,如何变?它变的规律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那么,紧接下面《阴符经》就给出了答案——“天有五贼,见之者昌”。只要懂得了“五贼”,就能明白天道变化的规律。所以说,这部经的逻辑性是很强的,前一句与后一句,关系是很紧密的,是不能“句解”,只能整体起来看的。
                      


                      IP属地:湖南16楼2011-11-24 08:36
                      回复
                        第一讲中,我们谈过“天,大而化之而无迹可寻”,《易经》也早就说过“阴阳不测谓之神”!天道、大道幽远,我们能不能“见”?能不能“知”?其实是“不能见”、“不能知”的!因为“无迹可寻”、“不测谓之神”!既然不能“见”、不能“知”,我们又如何来把握它呢?其实,不见不知,与我们能不能把握它、能不能掌控它,是没有关系的。
                        道家经常讲“弃圣绝智”、“绝学无忧”,其实就是守住自己的“不知”。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需要去“学”了,学还是要学的。
                        “学中玩,玩中学”还是要有“玩”的感觉。如果找不到这种“玩”的感觉,而自认为,我在学佛,我在学道,好像比别人“高明”些,那就是在自找麻烦——别人不学这些,是别人的“活法”,种种活法,都在“道”中,没有高下,没有彼此,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学了这些会比别人高明。事实上我们学佛学道,跟别人学经济、学管理、学编程、学音乐美术……是一回事,没有差别,并不比别人高明。
                        守住“不知”、不得、无得,永远都在途中。
                        佛家的《心经》早就说过“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啊!“即便菩萨,亦无所得”啊!没有“得”个什么还好点,如果运气不好,真的修出了个“什么”,“得”了个什么,那么基本上也就是神经分裂症了
                        道家非常强调“虚”字,永远都是“虚”,这个“虚”中永远都没有任何“内容物”!只有有任何“内容物”出现,都统统舍去,复归于“虚”。这个地方岔一句出去——说到“虚”字,有些人在养炼之时,感觉自己已经不存在了,整个身体、外界,都“虚”了,“虚明”了,觉得自己已经达到道家所提倡的这个“虚”了!这个“虚”的状态,既然能被自己“感觉”并“定义”而且“达到”或者“进入”,又哪里是真正的“虚”呢?仍然是心理上的影子!仍然是心外的“境”而已!不知道有多少人掉进了这个坑里。
                        前面也说过——永远都在路途中!一旦一个人觉得自己已经有了“收获”,那就已经有个东西在了,还“虚”什么“虚”?更何况,我们觉得自己“得”了个什么,那仅仅只是“心理上”的一种影子!我们说过,心,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照见万物。如果这个镜子不是照见万物,而是上面“长”出了个什么东西,那它还有“镜子”的功能吗?所以,任何的“得”,都仅仅只是心理上的一种影子!又回到老话——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心念,有所觉悟!《阴符经》的重点:“心者,机也”也就是“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意用功夫”啊!
                          所以,我们学国学,我们要为自己定好位——我们永远都只是个“爱好者”,永远都只是个路上的“行脚人”。这个定位,用道家的话来说,永远都是“虚”,永远都是《道德经》讲的“若不足”,有了这样的心态,就真正有了“道人”的味道了。如果觉得自己要成为“大师”,成为“高人”,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是大师,是高人了,那么,“心因”已动,就说不清楚会有什么样的事情等着自己了……归根结底,认为有个什么什么东西可得,这是一种“心因”;得与不得不去管,只管走下去,这是另一种“心因”。两种“心因”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会对我们的言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通过前面我们一系列的讨论、比较,想来大家应该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剩下的,就是自己究竟如何选择的问题了。
                        上面讲的这些内容,侧重说的是“不知”,要守住“不知”!禅宗也讲“不知最亲切”!按冯老师的话来说,我们必须要让这个“不知”形成我们自己的“决定见”,必须让“不知”成为自己的“定见”!只有真正守住了“不知”,才可能真正体会“弃圣绝智”“绝学无忧”的感觉。如果,不知道我们的这个“不知”其实恰恰是最最要命的“宝贝”,自己守不住“不知”而偏要去想“知”,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肯定就有麻烦,肯定会出问题。
                        


                        IP属地:湖南17楼2011-11-25 09:34
                        回复

                            原文:“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天道变化的要点,有五个,有五种,见到的人,就“昌”。昌,有两解,一个,是昌明,明白;另一个,是繁荣兴旺,昌盛。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知道到“五贼”规律的人,就不会迷惑,就明白;或者说,知道的人就“昌盛”。两种解法都说得通。
                          前一句,是全文的纲领,这一句,就是全文的“文眼”!是整部经的“眼目”所在。整个《阴符经》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就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一通,全文就很容易通,这个地方不通,全文对我们来说,就完全是天书。
                          什么是“五贼”?关于这个“五贼”,见之于典籍的解释主要有两种,既然见之于典籍,不妨就称其为“显”的解。不过呢,本经的名称是《阴符经》,还有一个不见之于典籍的解,“阴”下来的解。我们还是“先显后密”,先讲显的、书上有记载的对这五贼的解释,然后再谈“暗藏”的,“阴”的解。其实这个阴的解,也并没有那么神秘,就是显解的深化而已。

                          1、显解之一:五贼即是五行
                          图中,实线表示“相生”,虚线表示“相克”。整个图,用现代“数学建模”的理论来看,就是一个描述事物变化规律的“模型”。
                          李筌的注释说,“五贼”即是“五行”。行者,变也,也就是指事物的五种基本变化方式。
                          五行,金木水火土,讲生讲克,但我们现在很多人往往把那个“金木水火土”认成“死”的了,没有想到这个“金木水火土”其实只是代号,就像数学中间的XY一样,只是代号,其实并不是真正“实指”有属性为金、为木、为土、为火、为水的东西存在。这些“属性”,都是人为定义的,是人为添加到事物身上去的,事物本身是没有这些东西的。相应的,比如古印度讲整个世界的构成,讲的就是“地水火风空”,并不是金木水火土。可见这些概念仅仅只是“名相”,并不是事物真正“实有”这样的属性存在。所以,传统的这个图中,金木水火土,就算我们用英文字母abcde来代替,意义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那么,这个图究竟是想向我们传递什么样的规律或者道理呢?
                          1、循环。这个图中,无论是生,还是克,什么地方是“始”什么地方是“终”?没有嘛!整个图一直处在循环与运动当中。整个世界,整个宇宙,整个人类社会,也是在这样不断的运动与变化当中,事物的变化相互牵制,相互助长,不断地演变下去。
                          2、平衡。金木水火土,平等!这个图中的“五行”,五个点,哪一个占主导地位呢?也没有嘛!就算在某时某地,某个“行”强于其他的“行”,但一循环,一运动,一变化,就有生克,一生克,最后必然会重新回到“平衡”,这种平衡,当然是“动态”的平衡。
                          有了循环与平衡,那么整个“天道”的运化,整个宇宙、世界的运化,就会显示出一个整体上的状态——和谐(道)。正因为有了不断的运动与循环,有了整体上的平衡,那么,整个“模型”在整体上就体现出了一种“和谐”,当然,这种和谐,也是动态的,并不是绝对的。
                          对古图的运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多半用它来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变化规律,把它当成了一种外用的“工具”,而往往忽视了它在心性修养上对我们的指导作用。
                          从道家的角度上说,古图,大家都知道,主要被用在了“中医的理论”以及“种种古代的占卜之术”中。用在这些方面,严格说来,就是用在“外”,用在了“阳”面。而道家更重视的,是将其用在“内”,用在“阴”面。什么是用在“内”呢?这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道家的内丹修炼,内功修炼,动不动就讲什么“木母、金公,水火相济,五气朝元”一类,其理论也就是来源于这个“五行学说”。涉及内丹、内功的学说,内容非常驳杂,我们这里不展开谈。用在内的第二个方面,仍然是我们的心性修养。下面主要谈一谈这个方面。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只要在循环,只要循环没有“停”下来,整体上,就是一种“通”的状态,如果停在了任意一点上,那就是“滞”。我们的心也一样——“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当然就是“通”,一“住”下来,往往就意味着我们的思维有拘泥了,有约束了,那么我们的心,相应也就“滞”了。
                          我们的念头,本来就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当中的,这个状态本身,就是通,就是“无所住”的状态,真正“有所住”的,恰恰不是念头,而是认识、观点、看法等等,一旦我们有了固定的认识、观点、看法,往往我们的心念就容易滞!就容易进入到有拘泥、有约束的状态中去,仅仅只看念头本身,可以说本来就是“无所住”的。
                          世间上任何一种哲学、思想、理论、观点、看法、认识、经验……等,一旦它“存在”、形成,肯定就有“生克”,或者是这套理论可以找到什么什么样其他的理论来作为“支持”,或者是的这套理论能够“生出”其它的什么什么结论,或者是这套理论能够将某某其它理论推翻,或者是某某理论刚好就跟这套理论“过不去”……,总而言之,这些东西,它仍然跳不出这个“五行”的“生克模型”之中。


                          IP属地:湖南18楼2011-11-25 09:34
                          回复


                            文中五行相生相克的图片没有显示,现找两个图片代替。


                            IP属地:湖南19楼2011-11-25 09:37
                            回复
                              其实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道家讲“虚”,只要我们的心,是虚的,没有什么什么道理、学问、观点、看法、认识、结论、经验、思想……等等,同时又能够接受这些东西中的任何一种,那么,我们的心就处在“虚”的状态。正因为我们是“虚”的,对我们而言,我们就没有东西可以摆到这个“五行”的生克中去,“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就没有办法用五行中的任何一个“点”,来为我“定位”,我也就无所谓“生”或者“克”。
                              这个地方,道佛儒三家,完全是一样的,佛家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道家的“虚”,“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圣人无所积”,“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儒家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又日新,作新民”;现代人说的“活到老,学到老”——让我们的心一直处在“循环”之中,一直在“运动”当中,一直处在“无得”“不足”“无所积”的状态中,一直清楚明白自己的“无知”,那么,我们自然就能避开种种的“自以为是”,避开种种貌似“高明”、貌似“神圣”、“激动人心”等等……理论陷阱——从通常来说,任何的“理论陷阱”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告诉你,有一个最终的“美好”或者“神圣”的结果或目的!只要你对结果或者目的有了执念,有了执着,你就必然上钩!那么,作为国学来说,作为道、佛、儒三家来说,还是前面已经总结过的那句话——我们每个人,都一直都在“路”上,没有谁真的已经学“完”了,都还在路上走。如果觉得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被“学完”的,觉得肯定是有人“能够”学完、能够“全知”的,那么,难免我们会崇拜偶像!那就很难将“本”,立足在自己身上。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也几乎可以说是难以避免的了。《道德经》讲“不自见,故明”,如何才能“不自见”?还是那个字——“虚”。
                              如果不是“虚”的状态,而是“实”的状态,也就是说,有个固定的东西、有个认识、看法、理论、思想、见解、观点、经验……等,在我们的心里面,那么,我们的“心行”必然会被这个“固有的东西”所影响。表现在外,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有这样那样种种认识或者见解的人,往往“好辩”,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落在了“戏论”的状态中——“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佛家有一首专门谈“辨论”“戏论”的偈子,是这样的:
                              各各依自见,戏论起诤竞;
                              不受他法故,是则无智人。
                              这个偈子中,“各各依自见”,说的就是为什么会有“戏论”这种状态的原因——大家各自拿各自的道理,相互责难或者批评。当然也可能是相互支持、相互证明,但这仍然是“戏论”的状态。佛家在《大智度论》中,对“戏论”的状态专门总结为:戏论依诸见生。诸戏论者,皆是无智,何以故?各各不相受法故。皆自谓自法第一义实净,余法妄语不净,故不相受法。一切论议师辈,自守其法,不受余法,谓此是实,余者妄语,自受自法,自法供养,他法不受,失一切智。
                              有一个成语叫作“刚愎自用”,这个成语中的“自用”二字,也就是上面的“自受自法,他法不受”。类似的一个成语“师心自用”,只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来办,也是这个意思。不接受,或者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那么就“失一切智”,失去了一个全面地、整体地认识、了解与分析事物的机会。
                              戏论,说起来,是我们生活中必然会遇到的事情。这类事情,说好听点叫做“真理越辨越明”,说难听点,我们仔细看一看那些在戏论的人,要么,是自己尚且心存“疑惑”,想通过辩论来了解别人是怎样想的,要么就是“好胜”心在驱使自己,想在议论之中胜人一筹。其实,不管是“好胜心”还是“疑惑”的感觉,都只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状态,都仍然只是我们“心”对面的一些影子,并不是我们的心。仔细观照我们的心,就会发现,出现“好胜”或者“疑惑”的状态,归根到底,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了个“固定”的东西在心里面。有了“心因”,当然会造成“心行”。
                              


                              IP属地:湖南20楼2011-11-25 09: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