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之人吧 关注:6贴子:423
  • 0回复贴,共1

姓的由来--世外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姓的由来

  《千字文》《百家姓》是过去学习中国文学的启蒙课本。其实,文何仅千字,姓何止百家。

  在日常生活里,人们遇到陌生的人总要问“贵姓大名?何方人氏?”由此可见,姓与氏原是两回事。

  在商周,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姓”字义从女从生,在以母系为中心的社会里,但知有母,不知有父。母权中心解体后,适得其反,男子称姓,女子称氏。

  中国的姓有两种:一为单姓;一为复姓。孔明复姓诸葛,太史公复姓司马,欧阳修姓欧阳。仅复姓一项就超过百家,加上单姓,为数接近千家,故曰“千家万户”。

  常见姓笔划最简的是二画。如姓丁姓卜。丁是因名设姓的,“西域人多名丁......以名为姓。”卜是因职业得姓的,“氏于事者,巫卜陶匠是也”。

  考查古籍,可知姓笔划最简的是一画,如姓一、姓乙。明代有姓一名炫宗者,任灵寿县丞。“子姓加乙姓,合二姓为孔姓。”如此说来,姓乙还是姓孔的祖先。

  常见姓笔划最繁的是二十二画姓龚(指繁体字)的。龚姓也是“合姓”,《姓谱》上载“龚之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

  上古之时,姓是宗族图腾的符号,人姓的字眼须经过族酋一番认真选择。有的以封地(国名)为姓,有的以官名为姓,有的以出生及定居地名为姓。

  后来,取姓却也随便。生在竹林中的,以竹为姓;因年纪大而坐车的,以车为姓;东方朔,父姓张,母姓田,因生时东方初明,就以东方为姓。

  也有改姓的。有的因字形的误差,姓刀的本来是姓刁的;姓佘的原是姓余的。有的因音误,《水浒》中晁盖本姓朝。

  有人有名无姓,便直过期作废了当取“姓”字为姓。《姓苑》上记载:“其人本无姓氏,因即以姓为姓。今南海存此族。”出家的僧人,脱去俗姓,一律以佛教教祖释迦牟尼的第一个字“释”字为姓。

  “姓”本身原无大小之分,尊卑之别。后来姓以名人贵,就存有尊卑了。为了表示不存尊卑褒贬,开会的名单以及座位的排列,均以姓氏笔划为序,这是后人的创举。




1楼2006-09-24 06: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