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姓吧 关注:1,132贴子:9,773
  • 0回复贴,共1

以孟春公为始迁祖的抚州市崇仁县六家桥艾坊村艾氏宗族的迁徙情

收藏回复


u 以孟春公为始迁祖的抚州市崇仁县六家桥艾坊村艾氏宗族的迁徙情况
据柏公后裔艾碧波于2008年9月10日在网上发表的文章称,该宗族的始祖为春秋时艾孔,汉朝艾顺以武仕得封将军,加赠仁威侯,其子孙世仕,徙于金陵(今南京市);汉末孟春公官降抚州崇仁把总,遂家焉,是为崇仁县六家桥乡艾坊村艾氏宗族的始迁祖;宋末,永椿(大郎)公迁丰邑(今抚州市南丰县),其长子林公徙浙江云和县石塘岭脚,次子柏公徙今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联城乡。两宗派每隔三、四十年联合编修族谱,最后一次在清宣统三年(1911年)。
u 以大郎公为始迁祖的抚州市南丰县莱溪乡艾氏宗族的迁徙情况
2010年8月9日,艾宇(谱名经炜)发来信息称,江西省南丰县莱溪乡西山村艾氏宗族始迁祖大郎公于宋朝时从崇仁县迁来本地。
2012年3月11日,艾宇发来邮件称,据族谱记载,第一世祖为大郎公,是孔公第51世孙,艾宇是大郎公第33世孙,即艾孔的第83世孙。大郎公生5子:林、柏、枢、相、柱。第二世祖柏公及其二位夫人均葬在南丰县,肯定没有迁徙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也许是柏公的后裔吧。
本人是柏公的后裔。
家谱记载,大郎公于宋政和年间(1111-1118年)由崇仁县迁徙南丰县,姑且取中间值,即1115年由崇仁县迁徙南丰县。考虑到古代人成婚较早和成年(18岁)后方能迁徙外地两个因素,可推算出大郎公当生于1097年前后。后行医到与南丰县毗邻的福建建宁县,遂定居于建宁县。只有第5子柱公随大郎公迁往福建省建宁县,已知他在福建的后裔有3000人左右。其后裔已于2001年派代表到南丰县认祖归宗。大郎公享年89岁。


IP属地:浙江1楼2012-03-17 18: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