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吧 关注:29,292贴子:200,429
  • 2回复贴,共1

论忠孝仁义之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祭熊


IP属地:上海1楼2012-03-19 09:52回复
    何为忠孝仁义?
    忠孝仁义,自古有道。然人之初性本善,非人道。人之初,性是混而不自知的,哪懂善恶。谓之“初本善”,无非是善(公)“益”的谎言。以忠孝尺量断人善恶,无非就欲侍君之侧,而图构的框架,求权尊贵所用的。不曾细细推敲验行过,而逐一逢为君上,此不成而奉下家,直到录用为止。当然是死后的事了,看上去稳定了,可是也是在愚弄之下被稳定的。
    “忠”这个字,被曲解成跟“奴”混淆了,就是最好的例证。
    迫孝和索孝,被迫孝和索取孝,导致的人主动意识下降,被动意识上升和不情愿,更有甚者反其道而行之。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禁锢人性自由,简而言之就是规定你必须做什么,虽然规定的是对的,可是也是在一定程度内,然把人的自由意识给剥夺了,这样的规定,往往适得其反。是想一个人如果父母对自己很糟,小时候就把你抛弃了,你还要对父母很好,去寻他们认他们,就是愚蠢。更有甚者索孝,就是我生你养你,你就是属于我的,我要你怎样你就得怎样,这样的心态,便是被“孝”纵贯和愚害的。不管一个人做人如何,有些说教的东西他们自然会听取对自己有利的,于是最后演变成了图孝反孝。
    婆媳关系及家庭矛盾关系的恶化,恰恰说明了索孝的危害。人家叫你一身妈,就真把自己当人妈了,你又不曾生养人家,凭什么索取人家。还从妈的角度管教人家?你若是要管教,就全权管教自己生养的那个吧,要不然,就不要像人家索取什么。即便是在韩国这种地方,给婆婆零花钱,也是要参考看婆婆家务做得多少的,而不是一味的白给,这就很符合逻辑。道德品质这种玩意,把它推出来,接受的人无非就是各取所需,极少人会先要求自己才要求别人,这是人性的特点,不是什么根性还是其他,是极为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推行的方法和其片面的角度,以及推行人的不科学。
    仁孝这种概念,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强求,结果只有弄得更加冷淡恶劣。
    我爱人人,人人就一定爱我吗?决不可能。不要结果弄到我爱人人,人人弃我就已经很好了。到时候不是你爱人人,而是你恨人人。当然不排除有人心里记得你的好,但未必能表示给你,可能出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表示给你,过于苛求别人的行为,只会自取其辱。人大多数都是有所谓的奴性的,各种定义的奴性,取个最通常的,就是趋利附势。很正常,人是要生活且向往更好的生活的,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的情况就是人人造成的,不是人人不爱,而是人人皆自爱(利爱)。有人说,人人呢皆自爱不爱人人是错的,那你就是逆人道。你就是被“人之初性本善”这句善“益”的谎话给骗了。社会之“上”的人在乎名声,所以知(他人)(授己)恩(利)然图报,当然人情涨还清了,就清了,不见得会与你为伍。而社会中低层的人,想让他们之恩图报?果然不一定,不恩将仇报以及万幸了。以上是对现今仁的诠释。 有人问怎么才能摒弃奴性,我说必须从打倒孔伪开始。当然光“打倒”是不够的,人家拿“仁义道德”来苛求你,你一句“去你的孔僵尸”,虽避得过去一时,却不能摒弃得掉那些人奴性中唯利是图的毛病。提高国民的最低收入水平,以及消除人对人的嫉妒和利用是比较好的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很难的。接受先进思想一直是被爱尸奴们所抵制的,可是的确是人家外国人推行个性和为才是用。你再嫉妒排斥人家可人家就是用人家这套理论过得比你好,人家也压根儿不在乎你学不学人家排不排人家,就记得管你借钱了,你说不借就不借?主子不敢不借,你又能咋样?
    “官二代”又不是现在才有的,自古古人就有士族阶层了,说白了就是某家官代代,别家都吃咸菜。社会上有很多毛病一时半会儿改不了,然不分青红皂白不审时度势,却一味宣扬什么“忠孝仁义”,真的是很扯淡,听到就反胃。


    IP属地:上海2楼2012-03-19 09:53
    回复
      就是扯淡。


      IP属地:山东3楼2012-03-20 23: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