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洲吧 关注:96贴子:3,253
  • 5回复贴,共1

泗洲的那些人,那些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南1楼2012-04-20 19:08回复
    1968年5月30日,唐河县**委员会成立,杨西普任主任。
    是年,县革委成立工人纠察队(群众城棒子队)参与派性斗争。
    县革委在城关南大街(建设路)东西两头和老东门口、老南阁外建“忠”字门4座。在南大操场北端建人民会场1座,长20.05米,宽9米。
    1970年8月,省、地工作队来县主持召开整风会议,县、社、队干部1000多人参加,历时40天。县革委主任杨西普、副主任曲先义被停职反省


    IP属地:河南2楼2012-04-20 19:09
    回复
      1974年2月上旬,杨西普第二次来唐河任县革委主任、县委书记。
      1976年3月26日,县城造反派头头组织2000多人乘坐57辆汽车去南阳批判地委领导。
      1977年1月,唐河县第一书记杨西普、书记郭德昌被停职反省,隔离审查。1980年,杨被开除党籍。1983年,郭受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留用察看两年的处分。
      


      IP属地:河南3楼2012-04-20 19:10
      回复
        杨西普从1968年到1977年将近十年主政唐河,那个年代他的名字在唐河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十年里,唐河有著名的马振抚事件,有昝岗公社党委书记党兰亭杀妻案……我还记得小时候跟随大人呼喊过的口号:“打倒杨西普,唐河人民不受苦!”今天,我在百度上输入“杨西普”的名字,昔年这么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百度里只有5条。其中一条是山东同名同姓人。一条是出售旧书《杨西普同志七月一日在唐河县**职工、贫下中农、中等学校红卫兵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出版时间:1968-07-01 印刷时间:1968-07-01 开本: 16 页数:7 页装订:平装品相:8成品相 原书价格:无 现售价格:5 元 库存量:1 本 是否出售:未出售。看来只有研究和收藏文革文物的人才掏钱淘这样的书了
        


        IP属地:河南5楼2012-04-20 19:11
        回复
          一条是静坐青苔写的〈我的恩师在远方〉:“76年,我们那里的县委书记好象叫杨西普吧!当时,他作出一个‘英明绝伦’的决策,沿河受灾村庄一律搬迁到岗上,一劳永逸地逃避水灾。”
          一条是宛唐人在大河村上的回复:“‘文革纪念碑’后来人们戏称‘杨牌坊’,是讽刺时任县革委主任杨西普为自己立的牌坊。”
          一条是静坐青苔写的〈唐河旧事〉:“昝岗人民公社书记党兰亭,在文革后期应该是个很猛的人物,号称杨西普手下的八大金刚之一。为了与一个护士奸宿,将自己的发妻杀害后埋在宿舍的床地下,反而向娘家要人。其妻娘家人怀疑被他所害,不屈不挠地上告,但被杨西普阻挠,据说惊动**部……”“文革后,县里的当权者先后倒台,坊间流行顺口溜:先杀猪,后宰羊,然后再把锅安上。”“猪”是当时的县办主任朱志刚,“羊”是杨西普,“锅”是郭德昌。当时的口号是打倒杨西普,人民不受苦!打倒朱志刚,人民不遭殃!打倒郭德昌,人民得解放!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民间的创作影响可谓深远巨大矣


          IP属地:河南6楼2012-04-20 19:12
          回复
            苏轼在〈赤壁赋〉里写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今天我翻看厚厚的〈唐河县志〉,看到杨西普这熟悉的名字,也忍不住说一句,“杨主任,而今安在哉?”滚滚的唐河水,浪花淘尽了多少人和事?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IP属地:河南7楼2012-04-20 19: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