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堂吧 关注:6,072贴子:157,695

禅理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八风吹不动
宋朝苏东坡居士做了一首诗偈,叫书童乘船从江北瓜州送到江南,呈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指正,偈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看后,即批「放屁」二字,嘱书童携回。东坡一见大怒,立即过江责问佛印禅师,禅师对他说:「从诗偈中看,你修养很高,既已八风吹不动,怎又一屁打过江?」东坡一听,默然无语,自叹修养不及禅师。
禅诗欣赏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佛陀在世时,曾多次遭到外道教派的诬陷、辱骂,正当底下弟子们为他捏一把冷汗时,但见释尊从容自在、面无忧惧,只是如实地处于当下,安度难关。所谓「八风」指的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一般人遭逢这八风吹袭时,大多东倒西歪,不能自己;但已超凡入圣的贤圣则处之泰然,如风过疏竹而竹不留声。然而,这样的修证工夫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必须真正落实于日常生活中才算真工夫!否则,就沦于古德所言「说食不饱」的窘境啦。


1楼2012-05-03 23:53回复
    百年钻故纸
    唐朝古灵神赞禅师,本来在福州大中寺受业,后来出外行脚,因受百丈禅师的指点而开悟,但之后又回到大中寺。曾经教导他的师父问他:「你离开我这,在外头学了些什麽?」神赞回答:「没有什麽特别的。」于是师父便派他担任一些杂务的工作。有一天,师父正在窗下看佛经,刚好有只蜜蜂想要飞出去,但几次冲撞都被纸窗挡住,神赞在一旁见状便有感而发说:「世界如此广阔,但却不肯出去,一直钻着这张纸,要到哪一年才出得了。」于是随口颂了一偈: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师父听了神赞所颂的偈,便放下佛经问他:「你在行脚时遇见何人?我前后见你几次说话都与过去不同。」神赞回答:「我蒙百丈和尚指点开悟,特地回来报答您的慈德。」师父于是宣告徒众准备斋席,请禅师说法。
    禅诗欣赏
    蝇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一般人初初学佛,总喜欢寻章摘句,对于佛书爱不释手,奉为至宝。一段时间后,慢慢发现自己所认识的「佛法」似乎和日常生活兜不在一起!这才警觉到:一味地钻研佛书,轻忽了真实佛法应该是要在生活里加以体现的;悠游于故纸堆,固然有一种畅快感,但和生活判然二分的所谓「真如」、「佛性」、「自在」…等字眼,毕竟离道太远,甚至只是自己的妄想啊!就像隔着纸寻觅光源,无非是迷蒙再加想像罢了,而非真实的光照。唯有将佛法落实于日常生活,方能勘验我们自己的知见和工夫,进而才能够了解何谓「祖师西来意」。


    2楼2012-05-03 23:53
    回复
      不洗尘不洗体
      有一次侍者请石梯和尚入浴洗澡,
      师曰:「我既不洗尘垢(烦恼),亦不洗身体(本性)。你要我洗什麽呢?」
      者曰回:「和尚先去洗,我待会就拿香皂给你。」
      石梯和尚闻言,呵呵大笑。
      禅诗欣赏
      水不洗水,妙契法身;尘不染尘,返作自己。
      宋?永明禅师云:「不用除灭此心。若识此心本是佛体,不须怕。今有不识心人,将此为妄,终日除灭,亦不可得灭。」自然界生生不息,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自有其一定规律,不需人为造作的干预,久久自当复归本位。我们内心生起的贪、瞋、痴乃至一切念头何尝不是如此?不管好恶、苦乐,看待它们就好像正常能量的流动般,不压抑、不放纵,则任何心念、烦恼的浮现都将复归、沉淀于它们的源头:心性,并且了无痕迹。


      4楼2012-05-03 23:56
      回复
        不语戒
        在日本,禅宗未传入之前,天台宗的学者,已开始坐禅。某一天有学者四人,他们非常要好,但是为了避免闲扯,而未能好好用功打坐起见,于是互相约定,持不语戒七天。
        第一天的白天,他们都静默不语,所以打坐的效果非常的好;到了傍晚,夜灯忽明忽灭,眼看就要熄了,他们之中的一人,不禁朝侍从那儿叫道:「请添些灯油,」另一位听到就说:「我们应该不发一言的!」另一位接着说:「你们俩真笨,为什麽要讲话呢?」最后一位说:「只有我没讲话,」。
        很多人在告诫他人,或指正他人的错误时,很有可能自己也抱持着错误。
        禅诗欣赏
        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座右铭上说:毋道人之短,毋说己之长。是是非非在人们的口中流来转去,常常发生纠纷和误解,进而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增添自我本身的困扰,所谓祸从口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佛修身的人最要紧的就是把守住自己说话的分寸和原则,要做好人就先学会说好话。谨守五戒中的不妄语和十善里的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少说多做,才是修行最好的良方。
        


        5楼2012-05-03 23:57
        回复
          不知岁月
          唐朝武则天曾以师礼迎请慧安禅师,礼遇与迎请神秀相同。武后问禅师:「禅师您多大年纪了?」禅师答:「不记得.」武后问:「为什麽您连自己的年龄都记不得呢?」禅师答;「生生死死,犹如车轮转个不停,哪里有起点和终点呢?既然没有了起点和终点,那又有什麽年月可记呢?」在禅师眼里,生死不过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生死轮回,皆属自然过程。生则洒脱;死则安然。安国师说:「生死之事,其若循环,环无其竟,应何计数?」意思是说,人的生死都是五趣轮回、六道轮回,如环无端,如何能以数计呢?
          禅诗欣赏
          一年春尽一年春 野草山花几度新 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


          6楼2012-05-03 23:58
          回复
            茶杯禅理
            一休禅师自小就很聪明,他的师父有一只非常心爱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宝。有一天,一休不小心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的焦虑,正在他拿着碎片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听到师父的脚步声,便赶紧把那些碎片藏到背后。一休看到师父来了便问:「师父,人为什麽一定要死呢?」「这是自然之事。」他的老师解释道:「不只是人,世界上每样东西都有它一定的寿命,大限到了,便非死不可。」这时一休拿出了打破的茶杯,对着师父说:「师父,你茶杯大限到了。」「舍」这个字很难。师父由这一句话当中,体会到「舍」。因为古董是很珍贵但你不去执着,你就能够舍。你一执着,有了喜欢这两个字的话,就不能舍。
            禅诗欣赏
            人依生老病死 物依成住坏空 生生灭灭依循不变~~
            人们在世上总跳不出生老病死,而所有的事物也走不出成住坏空的过程。在轮回之中流转,谁都身不由己,也难以逃脱,这是自然而真实的法则,即使是佛陀也不能改变其中的生生灭灭。


            7楼2012-05-03 23:58
            回复
              生涯懒立身,腾腾任天真,囊中三升米,炉边一束紫,谁间迷悟迹,何知名利尘,夜雨草奄里,双脚等闲伸。


              IP属地:江苏8楼2012-05-04 23:07
              回复
                禅法心要
                崇信禅师出家后,随侍于道悟和尚座下。
                某日,崇信对道悟和尚说:「我自从跟随师父出家以来,从来没有听到您给我指示禅法心要?」
                道悟回答说:「自从你来到这里,我随时都在为你指示心要啊!」
                崇信听了,感觉很诧异,便问道:「师父何时指示过我?」
                道悟说:「你送茶来,我接受了。你拿饭来,我也吃了。你顶礼时,我便点头。什麽地方没有指示心要啊?」
                崇信,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低头想了很久。
                道悟便说:「若能见道,直下便见,若用脑袋思考,就会出现偏差。」
                禅诗欣赏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
                


                10楼2012-05-18 18:20
                回复
                  尘从外来
                  某日赵州禅师在寺院扫地,有僧人问道:「和尚是大善知识,为什麽还要扫地呢?」
                  禅师回答:「外面的灰尘多。」
                  僧人又问:「既然是清净的寺院,为什麽会有灰尘?」
                  禅师回答:「灰尘又来了。」
                  禅诗欣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唐?神秀大师~
                  禅宗强调顿悟、全体起用,是最上乘法门。这样的思想又和中国人圆融尚简的民族性若合符节,千馀年馀绪承袭的结果,许多人都忘了顿悟背后『渐修』的重要性了。事实上,没有累积修行资粮的渐修过程,又如何能够有顿悟的辛苦结晶呢?实修实证的历程当中,身、心无疑是两大重要因素,必须先行确立二者的具体存在后,才有可能如法修持;而不是一开始就「顿契无生」、「一切皆空」、「了无罣碍」。因此可知,神秀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工夫,正是达到惠能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境界的增上缘啊。
                  


                  11楼2012-05-18 18:21
                  收起回复
                    处处道场
                    一天,万松行秀禅师跟弟子们说了一则故事:「有一个人,骑着驴子在路上遇到一群和尚,这个人便问道:「师父们,要往哪儿去啊?」和尚们说:「去道场。」骑驴的人又问:「哪个地方不是道场呢?」其中一个和尚听了非常不悦,便反问说:「你既然知道处处是道场,那为什麽在道场里还骑着驴子不下来呢?」骑驴的人听了答不上话。
                    行秀禅师接着说:「骑驴的人有头无尾,能做不能当。而和尚也前言不对后语,既然知道举足下足都是道场,那为何悟不出骑驴跨马都是作佛呢?」
                    禅诗欣赏
                    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
                    


                    13楼2012-05-18 18:22
                    回复
                      大圆镜
                      福州雪峰义存禅师和玄沙师备禅师两个师徒有一段对话,玄沙问雪峰如何才能寻得本性。
                      雪峰说:「欲知此事,如古镜当台,胡人来看到胡人,汉人来照见汉人。」
                      玄沙问:「古镜破了如何?」
                      雪峰回答:「那麽胡人汉人都不见了。」
                      玄沙说:「老和尚这样说,脚跟恐怕还没有点地。」
                      事实上,古镜破了,破镜外的汉人胡人还是存在的。玄沙要点出的是,依靠古镜,固然可能看到真理,却也更可能因为执着古镜,忽视掉脚跟下早已存在的真理。
                      禅诗欣赏
                      明镜当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初不作计校,而随处见成。
                      当我们的感官和外界接触的那一霎间,感官只是如其本然地接收来自外在的各种讯息,不会对它们遽下判断;而一旦在脑海中自动进行归类、建档后,几乎分秒不差地,我们的好恶、成见、观点也随之浮现。其实,所谓修行,无非是针对这些人为造作的部份施以修正转化的过程。佛陀曾说:「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同样地,即便是在脑海里进行各式感官讯息的分析归类,也应如其本然地对应、处理,才不致让无明情绪搅乱了心灵的清澈。
                      


                      14楼2012-05-18 18:22
                      回复

                        但向己求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两人到了天竺寺,看到寺内的观音菩萨手里拿着一串念珠,
                        于是苏东坡就问佛印说:「观音菩萨既然是佛,为什麽还要拿念珠呢,这是什麽意思?」
                        佛印说:「也不过是为了念佛号。」
                        苏东坡又问:「念什麽佛号?」
                        佛印回答:「也只是念观音菩萨的佛号。」
                        东坡再问:「他自己是观音,为什麽还要念自己的佛号呢?」
                        佛印答道:「因为求人不如求己呀!」
                        禅诗欣赏
                        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
                        修学佛法,大抵有二项德目,即「慈悲」、「智慧」,而佛陀是圆满二德行者,所以又被称为「两足尊」。实则,凡夫俗子如你我,虽然没有如佛般圆满的悲智二行,但细察吾人的心绪乃至生活点滴,例如:对亲朋好友所展现的慈爱之心、对有把握事物的精准判断……等等,在在显示心田深处早已孕蓄了悲、智的种子!所谓『但向己求,莫从他觅』,旨在显发每一个人内在弥足珍贵的质素,毕竟,触目所见芸芸有情,皆是未来佛啊!
                        


                        15楼2012-05-18 18:23
                        回复
                          道眼不通
                          有一次法演禅师在打井时,发现泥沙堵住了泉水的出口,于是便借事显理问僧众:「泉眼不通,被泥沙堵塞;那我们的道眼不通,是被什麽塞住了呢?」僧众闻言皆无法应答,法眼就代为回答说:「是被我们的眼睛塞住了。」
                          禅诗欣赏
                          一点灵光道上来,只因迷惘坠尘埃,君今欲得还乡道,悟得心经道眼开。
                          《心经》云:「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宣说佛法,旨在开启我辈凡夫的般若空慧,因为唯有认清现象界的虚幻不实,才能有效调伏贪、瞋、痴三毒,不受轮回之苦。而内在「自性清净心」本自具足般若空慧,无奈尘劳关锁,未能大放光明。而今透过释尊恺切教诲,后世佛子得以听闻、观照般若,解脱物欲束缚,涵泳于萨婆若海。
                          


                          16楼2012-05-18 18:24
                          回复
                            动与不动
                            有僧人问怀岳禅师说:「一天之中该要如何修行呢?」
                            禅师回答:「只要一动了想修行的念头,就没法修行了。」
                            僧人又问:「那如果不动修行的念头又如何呢?」
                            禅师回答:「那就像是一个守着古墓的死尸!」
                            禅诗欣赏
                            起心是天魔,
                            不起心是阴魔,
                            或起不起是烦恼魔,
                            我正法中无如是事。
                            我们的生命、乃至整个自然界,都在一种流动的状态;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乃至生老病死,自有一定的时节因缘。然而,我们的私欲、占有欲…等自我的欲望总是在这整体式的流动中贪婪地切割,希望所有的资源、利益都能够据为己有。当人们看不到各种现象本质上都是无常、缘起的时候,就会被欲望的炽焰所吞噬!实则,我们内心念头的迁流何尝不是如此?六祖惠能曾说:「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麽长。」念头的起落生灭,是现象空寂本质的显现,再自然不过了,但我们总是头上安头,不是随着念头妄想纷飞、就是希望念头能够停止以营造宁静的假相。只要能够洞悉这一过程的虚妄不实,我们就能常保一颗自在的心,在心念的起落之间归家稳坐。
                            


                            17楼2012-05-18 18: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