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瑜吧 关注:26,042贴子:367,332

【策瑜\文】不如归去(拜吧,虐虐更健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四川1楼2012-06-11 09:40回复
    一次性完结,偏长的短篇。
    历史不符方面表较真啊表较真~~~~


    IP属地:四川2楼2012-06-11 09:42
    回复

      这档子事以后孙诩用钱明显收敛了很多,周瑜也明了了硬起心肠的重要性,任是他撒泼打滚拽裤腿也不给钱了。但鉴于孙诩的吃货本性仍是未改,周瑜有了好东西都会有意无意留那么一些,基于此,孙诩有幸在幼年时优先吃到宫廷里才有的枇杷,每年最新的鲜肉粽,清明时附加甜软的糯米团子,夏天总会有冰皮点心或者用珍藏的冬雪特制的冰沙甜点。看孙策在一边流着口水却又碍于周瑜在场不好硬抢的纠结表情非常受用。
      那时候想着真是美好,以至于孙诩在被自己的脑残属下刺杀的前一秒钟,还在心心念念的想着今年的松鼠桂鱼和公瑾哥承诺的凤梨酥。全然不知道那盒包装精致的点心最后在他的坟头尽数坏掉,全养了坟上乱草。
      孙权
      孙权刚刚来舒城的时候也爱找大哥要钱,刚开始孙策瞅着自家二弟的零用钱全用到了一卷卷竹简上,幻想着孙家终于能出个儒士而给钱很大方。一来二往发现孙权买的尽是当下流行的志怪小说,就连晚上挑灯夜读的时候也是在《春秋》底下搁一卷神怪话本,大手一挥彻底断了孙权的财路。
      孙权不是没试过找周瑜要钱,奈何有了孙诩这个前车之鉴,一向大方的周家哥哥也小气起来。孙权一口一个公瑾哥叫的缠绵悱恻也不顶用,定是要问清楚钱财的去路方才松口。过了一段时间孙权觉得这并非长久之计,合计一番觉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才是硬道理。于是姓孙名权字仲谋的未来的吴王就此开始在舒城一众大户富豪之间活络起来,骗得了无数个狗腿送了钱还嫌送少了,赢得充分资金来采购更多志怪小说。
      就有那么一会儿说书人好讲孙策讨乍融时一计假死骗来了大获全胜,孙权在鄙视自家大哥打仗越来越接近曹操评价同时,意外发现市井上出现了最新一部小说,讲的是孙郎乃斗神下凡,中箭后魂上冲霄原应位列仙班,怎见得民间疾苦,起了恻隐之心,梦托周郎使异法还魂。大破乍融乃是平定天下的开胃小菜,将来还会这样那样种种种种。
      孙权买小说的时候是在晚上,第二天一大早溜出去一边在早饭铺子上喝豆浆一边大概翻阅,看到孙郎梦托义弟诉说对和平的向往一时感慨不由泪下沾襟,一口豆浆没吞下去,呛在喉咙里咳得死去活来。扔下碗冲回家里献宝似的给两个兄长看。两个人读着读着就开始笑,笑着笑着就滚到了地上,滚着滚着就滚到了一起开始在对方眼睛里整理仪容。孙权相当识趣的退出去,听见侍卫说二公子有人找,出去看见早饭铺子上老大爷沟壑纵横的脸,这才想起早上的豆浆没有给钱。
      汝妹哟,这年头见过孙策“美姿颜好笑语”的脑残粉可以写小说,江东小霸王的弟弟为什么就不能免费喝碗豆浆。
      当时孙权在脑子里这样愤愤不平的喊冤,为了挽回面子想丢下碎银子说不用找了,然后毫无悬念的被闻讯赶来的孙策家法伺候。那时候周瑜在一边笑的站不住,却一个劲儿拽着孙策叫他快跑,惹得孙策事后相当哀怨的问公瑾你到底帮谁。
      很多年以后已经是吴王的孙权再回忆起那天被讨债的场景,脑内果断闪出两个兄长笑得仪态尽失的表情,悲愤的就想要挥剑砍个桌子。转念想起当时孙策周瑜两个从未说出去,偶尔提出来笑笑都不曾有过。
      那时候大哥总是在打仗,公瑾哥总是忙,脚不沾地的忙。每天晚上记得检查他当天的课业已是天大的幸事,那些小笑话不知不觉就被忘了,或许也不值得记。
      于是到了现在就只有他一个记得这么一回事,也只有他一个把这当一回事。“斗神下凡”的大哥死了,总在给钱和不给钱之间纠结的公瑾哥也死了,就连害得他只能自食其力讨零花钱的孙诩也已经不在了。他坐在大殿上被群臣朝拜,没有人敢扣他的零花钱,没有人敢笑他更没有人敢打他,理所当然的也没有人叫他快跑快跑我拦着他呢。
      周瑜
      在舒城的时候周瑜的衣服永远的是最好的。从衣料到上头的刺绣暗花,无一不精无一不巧,更衬得面如冠玉,随意那么一站就是翩翩浊世佳公子,迷倒万千少女心的那种。
      


      IP属地:四川4楼2012-06-11 09:45
      回复

        虽然这种迷人的形式在孙策到来以后被这位义兄毫不客气的对半儿分了,周瑜依旧是喜欢那种华服,动不动穿一身繁重的礼服站在孙策身边,更衬得在河边衣衫不整钓鱼的某人是不识礼数的乡土人士——这令孙策烦闷的喜好完全来自他从小所受的教育,谈吐行走都有完善硬性的要求,几乎让从小野惯了的孙策听着就一个头有两个大。
        而此时最好的方法,是直接捉住义弟那过于繁重的衣饰往河里一拉。
        于是有段时间周家主母总是意外的看到自己儿子衣冠楚楚的出去,再落水狗一样的回来。看起来不仅泡过水,还打过架,打架的人很好心的没有招呼他那张精致的脸,只是要么胳膊肿一块要么腿上青一块,最狠的几回脖子深深一排牙印,走路都歪歪斜斜,还死活不让脱了衣服看。
        打仗的时候当然是不能穿什么锦衣华服的,于是周瑜的后半生几乎满满当当的与兵甲为伴。东吴的甲衣当然也不算是特别难看,最初穿上去还自有一种威风凌凌的自豪感。可战场上砍杀的时候沾了血,任谁看起来都像从黄泉炼狱里爬出来的厉鬼修罗。他美周郎当然也不能例外,顶多是看起来好看一些的厉鬼修罗,本质不变。更不用说受了伤时候脸色苍白,看起来不是厉鬼,说怨灵更接近些。
        从那时起又过了不长不短的那么一段时间,周瑜无奈的发现自己甲衣穿惯了,平常衣物还好,再穿礼服的时候总是左右不对劲。心里不由自主的就想起那个坟头草都一人高的家伙,总感觉自己被他带坏了,还是回不了头的强硬模式。
        终究是一直穿着一身铁甲,不喜欢也穿着,打仗时穿着,战争间隙分析战况也穿着。南郡的时候当然更是穿着。他穿着甲衣摔下马来。痛到极致以后痛都不知道了。只模模糊糊的看到从前锦衣华服的自己,被另一个哗啦一声拉近水里,再好的衣服都毁了。偏偏那个人不出片刻也跟着跳下来,在他耳边呼呼说什么,吐出整串泡泡,惹他发笑几乎溺水。
        公瑾你干脆当条鱼算了,一直泡在水里哪里用这样麻烦的衣服。
        我要是鱼你当的了我哥?
        鱼认老虎当哥不成吗?
        不成。
        周瑜是笑醒的,醒了却看见周围的人都在哭。身边是浓厚的药味儿,苦的几乎要渗进骨子里。
        他忽然想起来了,自己已经离那个时候太远,以至忘记了最后到底是怎样收场。可那些现在不重要,他不想管也没不要管。他起身叫身侧侍从拿过了一卷空竹简,琢磨着写下了第一句话。
        “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
        孙策
        孙策好酒,这纯乎是给惯出来的。
        话都说不清的小时候孙坚总爱拿筷子蘸两滴黄酒给孙策尝尝,婴儿时期任谁都不会有好酒量,常常是孙策喝的东倒西歪就看着自家老爷子指着天说一定要给那谁谁谁捅个窟窿。渐渐长大以后老子和儿子就开始用酒碗对拼,依旧是孙策三杯倒。再长大一点儿,喝酒不倒出来直接用坛,两爷子喝的平分秋色,再再后来孙坚发现自己或许生了个酒仙似的人物,任是喝个七八坛也面不改色心不跳。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孙策喝的多半是市井街坊上的普通黄酒或者米酒,有的烈的过分有的又淡的像水,而且几乎无一例外的带了一种涩味。直到认识了周瑜这个世家子弟,被偶然抱出的一坛竹叶青完全引出了酒虫,一品之下才觉平日所饮全乎糟粕,兴之所至抱起坛子仰头就灌,也不顾周瑜在一边急得跳脚。
        即使真酒仙如他这般颠三倒四的猛喝也该醉了,竹叶青后劲儿重,孙策一下子喝的太多自己站着都成问题。周瑜来扶时也不知是喝迷糊了还是有意作弄,一个熊抱一声美人惹的义弟霎时面颊绯红,想也不想飞过去一拳,让他“美姿颜好笑语”的小霸王顶着熊猫眼过了三天日子。
        自此以后,孙策几乎是诓着周瑜掏钱喝酒了。周家当家当然不会缺零花钱,他仗着“你的就是我的”这一说法理所当然的也不缺钱。女儿红,绍兴花雕,竹叶青,东阳酒,状元红,杭州秋露白……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见过的没见过的,只要他这个神通广大的义弟寻得见,孙策就自然而然的喝的着。
        而周瑜的酒量当然是抵不过酒仙的,假的也抵不过。孙策在第两百零三次喝的周瑜投降的时候,笑着说能喝过他的只有他老子。
        ——彼时孙坚已经死了。孙策陪他喝酒的时候一杯杯酒都倒进土里。泥土当然不会醉,会醉的只有人。管他少年老翁。
        周瑜或许是真喝醉了,听这话只觉的好笑,也不知想到了什么就笑着说孙讨逆你这傻子,傻子傻子傻子……傻个没完。念到后头孙策听不下去了,探头就回了句这傻子可是你哥。
        又不是亲的。
        那也是哥。
        许多年后周瑜也练出了酒量来,纵观三军少有人喝得过他。赤壁战后喝倒一群人之后还是骂傻子傻子,孙伯符你个傻子。
        趴在地上的吕蒙听见他骂人迷迷糊糊抬头问了句大都督怎么了。周瑜斜了一眼吕蒙满脸的络腮胡子,拿了壶酒,站起来说子明没事儿我不是骂你啊你继续睡吧。言罢跨过依旧不省人事的孙瑜和甘宁,挑帘就出去了。
        那时候江风飒飒的一个劲儿吹。他把酒倒进江水里。江水当然不会醉。任他酒量再好也喝不过这一川江水。
        又是那么多个百年过去了。铜雀台倒壮士殡天,清明时缓缓飞过的金纸又不知去到哪户人家。人们记得赤壁的金戈铁马,品味短歌长行的霸业雄心。再没有人记得那么多年以前的一座名为“舒”的城池里,五个孩子,两个大的带着三个小的,就那么笑笑闹闹穿过桃花烂漫的街头巷陌,仿佛领着千军万马,仿佛世界都是供他们纵马的草场,仿佛手中箫管糖人,酒坛书简,承载的就是整个河山天下。
        赤壁之上的江风飒飒吹着,千年百年都浏览独行的过了。
        江畔树梢的杜鹃鸟,你一直唱的又是什么歌?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就像从前孙策扶棺归来,漆黑的棺木里躺着再不能同他喝酒的他老子。周瑜抱着琴坐在槐树底下,槐花就纷纷扬扬落了一身。那时候树上也有一对杜鹃鸟,一唱一和也是这么一句歌,缠缠绵绵悱悱恻恻,连喉咙里的呜咽也盖下。
        当时周瑜站起身,伸手说来来我引你回去。
        END
        


        IP属地:四川5楼2012-06-11 09:45
        收起回复
          江水当然不会醉。任他酒量再好也喝不过这一川江水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2-06-11 11:49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2-06-11 11:50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2-06-11 11:51
              回复
                “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
                看一遍被虐一遍 历史大HM


                10楼2012-06-11 13:40
                回复
                  难得一见的的好文啊姑娘你太美了!!!


                  来自掌上百度11楼2012-06-11 17:58
                  回复
                    果断被虐到了楼主好文采~


                    IP属地:北京来自掌上百度12楼2012-06-11 21:15
                    回复
                      叹江东少年,不见白头……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2-06-11 21:45
                      回复
                        我要改变我发短篇必沉的历史!!!!


                        IP属地:四川14楼2012-06-13 17:50
                        回复
                          再看一遍.......很久没有遇到这种历史向的不是让我扫一眼就想小红叉的文了。TTATT。好敢冻。


                          来自掌上百度15楼2012-06-13 18:30
                          回复
                            文好美!!
                            虐死无误QUQ


                            17楼2012-06-15 00:33
                            回复
                              4


                              19楼2012-06-18 19: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