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荣耀吧 关注:236贴子:11,554

北极熊之威——俄国的怪兽武器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给娘娘


IP属地:北京1楼2012-07-14 18:53回复
    大叔啊


    IP属地:广东2楼2012-07-14 18:55
    回复
      由前苏联妖孽武器重做得来,内容进一步丰富


      IP属地:北京3楼2012-07-14 18:56
      回复
        尼玛 快更新啊 ..............................


        IP属地:四川4楼2012-07-14 18:59
        回复
          里海怪物——美军的噩梦

            里海怪物(Ekranoplan或“Kaspian Monster”,俄语:Экраноплан),原苏联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利用翼地效应设计的地效飞行器。
            苏联早于1923年已开始研究翼地效应。同年,尤里耶夫展开有关研究。1935年,苏联的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亦开始有关研究。二次大战后,各国纷纷加 入研究,但都只是三分钟热度,只有苏联坚持下来。当时苏联有两间设计局研制地效飞行器,分别是别里也夫飞机设计局和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前者主要研发 水上飞机,后者则制造船只。
            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的地效飞行器主要是用途。它可以用来发射导弹、反潜和突击登陆。1963年,设计局的伏尔加工厂应海军要求,开始建造地效飞行 器。1966年,飞行器首飞成功,体积亦不断扩大。西方国家到了80年代初,才透过侦察卫星发现这种飞行器。由于飞行器非常大型,且又在里海航行,所以绰 号是里海怪物。
            里海怪物经历过两次失事,一次是1969年,另一次在1980年。第一次因海面大雾,飞行员无法分辨地平线,导致大浪拍打机身,最终失事。第二次的事故原因是飞行员操作失误。但它为后续的一系列地效飞行器研发,提供了大量的宝贵数据。

          机翼配置8台 VD-7 涡喷发动机
            里海怪物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间谍卫星在对前苏联里海军事基地的一次照像侦察中,发现他们正在秘密试航一种既像飞机又像船的怪东西,与水上飞机不同 的是它几乎贴着水面高速航行。西方给它起了个名字――“里海怪物”。冷战结束后大批资料解密,事情真相大白。原来前苏联这种秘密研制的“里海怪物”是一种 地效翼艇。所谓“地效”是地面效应的简称,指飞行器在低高度飞行以及在起飞和着陆过程中地面产生出一种使机翼诱导阻力减少、升阻比增加,飞机升力显著提高 的效应。大量风洞试验证明,当机翼距地面高度为机翼长的15%时,地面效应最明显,机翼的升阻比可提高30%以上,这一区域被称为地效区。在地效区飞行的 飞行器就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柔和地托起,所以有人戏称“地面效应”为“上帝之手”。

          机翼配置8台 VD-7 涡喷发动机
            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种小型地效翼艇的是德国人,而前苏联在50年代起开始研究地效飞行器。70年代随着动力增升技术的开发利用和航空发动机技术(特别 是大功率、低油耗、高寿命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技术)的成熟,使地效翼艇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动力增升技术就是在地效翼艇机翼前上方安装喷气推进系统(航空 涡喷/涡扇发动机),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强大气流在机翼下形成一个动力气垫,以增强地面效应,托起飞行器。
            目前,世界各大国都非常重视地效翼艇的研制和开发。俄罗斯在这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拥有10余艘各型地效翼艇,其中包括1972年建造的“幼鹰”级小 型地效翼艇、1982年建成的“里海怪物”、1987年建成的“鹞”级导弹地效翼艇。虽然俄罗斯经济困难,但对地效飞行器的研究工作却一直未停止。美国自 从发现“里海怪物”后奋起直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已成功研制出“美洲航线”等一批地效翼艇,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日本也在80年代末研制出了“天 


          IP属地:北京5楼2012-07-14 19:00
          回复
            俄国门捷列夫坦克:
            “门捷列夫”超重型坦克:俄国人喜欢说:“俄国是坦克的故乡”。他们列举了1914年制成的单履带式的“越野战车”、1915年设计的“门捷列夫”超重型坦克和1915—1917年设计并制成样车的“战车沙皇”——大轮战车。在这里,仅就“门捷列夫”超重型坦克作一评价。
            俄罗斯的军事评论家认为:“在这款坦克上,同时运用了多种技术方案,这些技术在多年之后才在坦克上得到实际应用”。其中有:
            1作为主要武器使用的大口径火炮(120毫米),基本上是在二战后才开始在坦克上安装的。
            2最强的装甲防护:车首装甲厚150毫米,车体侧面装甲厚100毫米,一战时所有坦克的装甲只能防枪弹的攻击,而这种坦克的装甲能够防炮弹的攻击;此外,设计师采用了分区装甲防护:车首装甲板要更厚一些,这一技术直至二战中期才在坦克上得到广泛应用。
            3可调车底距地高的油气悬挂,在将近1个世纪之后,油气悬挂成为提高悬挂特性和坦克机动性的一个发展方向。
            “门捷列夫”坦克的武器布置比较合理。它将主要武器布置任车体内,而不是炮塔上,这在当时可能更合理些。而辅助武器——7.62毫米重机桅则布置在旋转机枪塔上,这也许更适合一战时期的交战对象。
            无疑,门捷列夫是受到了“陆地战舰”思想的影响,设计出的坦克又大、又重、又笨,是它的致命弱点。所幸“门捷列夫”坦克仅停留在设计阶段,如果真要制造出来,这个170吨的“钢铁巨无霸”也肯定只有进入“战车博物馆”的份儿。

            


            IP属地:北京8楼2012-07-14 19:04
            收起回复

              俄罗斯627A型鱼雷核潜艇

                俄罗斯核潜艇是最先进的武器之一,它是俄罗斯的无价宝。海上核力量是保护俄罗斯国家安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抑制外敌入侵的最可靠办法。俄《消息报》记者来到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揭开俄罗斯制造“核拳头”的神秘面纱。
              俄《消息报》记者来到北德文斯克造船厂,这里禁止记者携带任何摄影器材。那里有正在建造的超级最新 “布拉瓦” (又称“圆锤”)海基洲际弹道导弹,它就像一个黑色的雪茄悬挂在“德米特里・顿斯科伊” 台风级大型战略核潜艇的甲板上。
                “罗沙力克”——动画片中的主角
                现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在建的有三艘核潜艇:“北风”级核潜艇和其它两艘绝密核潜艇。其中一艘 名叫“罗沙力克”,据说是来自一个俄罗斯动画主角:一个滚珠和橡胶做的驴子。不知道有人讽刺核潜艇,是否想到过驴子。它的舱体是球形的,这有助于它承受巨 大深海压力,也正是因此它取了这个可笑的名字“罗沙力克”。当然谁也不会讽刺“罗沙力克”,它全长60米,装有核反应堆,速度高达30节,至于对于该潜艇 是给谁建的,大家都避而不谈。
                怪物——鱼雷
                50年前,1958年从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出产了第一艘国产的核潜艇“列宁共青团”号(K-3)。该核潜艇的出现意义重大,它可以与美国在深海进行抗衡。
                美国核潜艇之父海曼•乔治•里科弗(Hyman G.Rickover)将核潜艇比作是“攥紧的铁头”:虽然看不见,但确实存在。同时,美国还向世界展示了另一种核武器,将广岛和长崎从地球上个抹去。到 50年代中期,美国拥有了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它可以将核武器毫无觉察的发射到苏联沿岸。那时我们还没有任何航母或战舰可以到美国沿岸。那时苏联领 导人就想要建造鱼雷机。
              


              IP属地:北京9楼2012-07-14 19:05
              回复

                  俄第一、二代核潜艇主要设计者什马科夫对记者说:“我国第一艘也是唯一的可以到达美国沿岸的鱼雷是‘怪物T-15’,身长25米,直径超过1.5米,可携带核弹头。根据设计,它可以到达美国任一城市沿岸海湾,比如纽约,引爆后可引发海啸,将城市淹没。
                  有意思的是“怪物T-15”的设计者是萨哈洛夫,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但当时苏联面临美国的核威胁。
                超过美国的俄式鱼雷——海中动物
                  苏联那时如果没有怪物T-15,根本没有其它战胜美国的武器。什马科夫说,俄罗斯还落后于美 国,但俄罗斯不会复制美国的想法。美国“鹦鹉螺”号设计者承认,柴油动力核潜艇缺点是只能在水下躲过敌人监视,浮出水面就会像其它普通战舰那样被发现。俄 专家另辟蹊径,想出了仿生办法,让其外形像海洋动物。
                  另一个**性创新是,核潜艇不是像美国那样为水平的,而是垂直的。这可以避免核潜艇建材因反应堆温度升高而变形。比如K-3,使用60%的反应堆能量时航速可达22节,全速是30节,而美国的不超过21节。
                  但由于技术不成熟,K-3并没有服役而是长期被闲置下来。而且,K-3泄漏出来的热水都含放射性,但那时的人并未觉察到,而且还用抹布擦拭。


                IP属地:北京10楼2012-07-14 19:06
                收起回复
                  T100——SKM的双胞胎兄弟

                  Т-100重型坦克是前苏联的双炮塔重型坦克, 在1938年至1939年期间设计,原本列宁格勒基洛夫设计局是将此设计成超重型坦克,代号为“No.185”,后来发展出K-V坦克。1939年冬季战 争爆发时,T-100用来试着通过曼纳海姆防线的行动,结果失败。因为实用性低,不但有陈旧的设计理念,机动性差,以及后来有了一个优越的替代方案—KV 系列坦克,此坦克本身也衍生出SU-100Y自行火炮,但后来都没有量产,而T-100前后仅制造出2台。

                  


                  IP属地:北京12楼2012-07-14 19:14
                  回复
                    @蓝眼睛滴兔兔 @自然之荣耀 


                    IP属地:北京14楼2012-07-14 19:58
                    回复
                      喷火突击车KV-6



                      IP属地:北京17楼2012-07-14 20:03
                      回复
                        288工程,别问我这是神马……我想说这可能是老毛子用小胡子的资料做的……

                        老毛子!你们来地球有什么企图!!!


                        IP属地:北京18楼2012-07-14 20:04
                        收起回复
                          287工程……这又是个神马?



                          IP属地:北京19楼2012-07-14 20:05
                          收起回复
                            268工程

                            很快就资料满天飞了……自己查去……


                            IP属地:北京20楼2012-07-14 20:06
                            收起回复
                              120工程
                              我觉得……我不知道……



                              IP属地:北京21楼2012-07-14 2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