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3,928,342贴子:71,072,776

【图文】 中国历史上的双生姐妹花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给白锅锅


1楼2012-07-25 20:44回复
    在我们浩瀚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中国古代的美女无数,历史也不乏“色、艺”绝佳之极品女人,其中又以姐妹花为极品中之极品!她们各自在历史的长河里书写着自己精彩纷呈的人生,留下了这样或那样的传奇色彩,为我们今天的后人平添了许多的啧啧称奇。


    2楼2012-07-25 20:45
    回复
      NO1:大乔、小乔


      


      4楼2012-07-25 20:46
      收起回复
        NO2: 赵飞燕、赵合德

        图:《母仪天下》里的赵飞燕、赵合德


        7楼2012-07-25 20:49
        收起回复
          有一种花叫双生花,一株二艳,竞相绽放。但日久年深,其中一朵就会不断的吸取另一朵的养分和精华——虽然这不一定是它的本意——到了最后,一朵妖艳夺人,一朵枯败凋零。。。。。。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命运,或许它和它都不想,只是在那日日夜夜的缠绕间,不经意的一种结局,世间万物,就是这么残酷。
          公元前一世纪八○年代,一对双胞胎的姐妹花,在中国西汉王朝的宫廷崛起。 这对姐妹花是:姐姐赵飞燕,妹妹赵合德。一说到赵飞燕和赵合德这姐妹俩,恐怕所有学过历史的人没有不知道的。 赵飞燕原名宜主,只因窈窕秀美,凭栏临风,有翩然欲飞之概,邻里多以“飞燕”誉之。久而久之,人们渐渐忘记了她的本名,而把她叫做赵飞燕。因为从小家穷,赵飞燕和赵合德很小就被卖到阳阿公主家做歌舞伎,赵飞燕天资聪明过人,练就迷人的歌喉和高超的舞技;长大后,姐姐赵飞燕身材苗条,体态轻盈;妹妹赵合德容貌美丽,聪明伶俐,歌声柔美,美艳妩媚与赵飞燕不相上下。 可能很多读者了解赵飞燕的事情会比赵合德多很多,难道是因为姐姐比妹妹更加聪慧、更加美艳吗?其实不然! 妹妹赵合德风姿迥异,生得体态丰腴,玉肌滑肤,是一个极尽妖娆令人颠倒的绝世女子。说,赵合德刚进宫的时候,连女人见了她也惊讶得说不出话;史书记载她“肤如凝脂,丰腴莹润”,沐浴完后从澡盆里站起来,身上一滴水都不沾。赵合德是一个奇特的女人,因为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愿意当皇后的女人,其实她比姐姐更为娇艳,心智更为成熟,但她非常特别,明明强势却又很懂得收敛低调。因此,在后世对美女的点评中,姐姐赵飞燕吸引了大部分舆论的注意,不管正史还是野史,留给赵合德的篇幅并不多。饶如此,透过只言片语隐约的记载,仍能感受到赵合德其人非同一般的魅惑冲击。 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俩被汉成帝刘骜招进宫后,面对着眼前的荣华富贵和淫风腥雨,这对曾经相依为命的姐妹,也开始争风吃醋,恨生瑜又生亮的又何止赵飞燕一个,最终妹妹战胜了姐姐,成了汉成帝刘骛的专宠;而不甘枕席清冷的姐姐,却成为了**后宫的女人。可悲的很,这对在舞蹈和音乐方面有着特殊才能的“姐妹花”都没能够得以善终,妹妹成了孝成皇帝的陪葬品,姐姐也在国家几换其主后被迫自杀!
          


          8楼2012-07-25 20:49
          收起回复
            娥皇女英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2-07-25 20:50
            回复
              NO3:大周后、小周后



              10楼2012-07-25 20:51
              收起回复
                李煜前后有两个皇后,即大周后、小周后,两人都是闻名于天下的绝色美人。因娘家姓周而称为周后。大周后名宪小字娥皇,小字娥皇;小周后名嘉敏,字女英,其父是南朝重臣大司徒周宗。 大周后,小字娥皇。比李煜年长一岁。十九岁时,嫁给李煜。李煜即位后,就立她为皇后。娥皇多才多艺,精通书史、善解音律、善歌舞、特别擅长演奏琵琶。中主李璟很欣赏她的技艺,特地把自己钟爱的烧槽琵琶赐给她,以示奖赏。据说烧槽琵琶传至北宋,宋徽宗极其珍爱。北宋灭亡后,烧槽琵琶下落不明。娥皇善于作曲。唐代著名的大曲《霓裳羽衣曲》,唐末战乱后失传。李煜不知从何处获得《霓裳羽衣曲》的残缺乐谱,娥皇加以变易,修复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原是从西凉传入的法曲,经过唐玄宗李隆基的润色,成为规模盛大、气势宏伟的大型舞曲。杨贵妃当年之所以能集玄宗三千宠爱于一身,除了因为她天生丽质之外,也与她最善于舞《霓裳羽衣曲》有关。然而,红颜薄命,这位与李煜厮守了十年,情投意合地爱妻却染病不起,卒于公元965年,谥号昭惠皇后,年二十九。 娥皇死后四年,李煜用皇家规格最高的仪仗迎娶小周后,小周后比娥皇小14岁,李煜与娥皇结婚时,小周后年仅5岁。小周后不但相貌生得美丽,并且知书识字,素擅音律,较之已故的大周后尤为精妙。小周后生前特别爱绿色,所服的衣装,均为青碧,艳妆高髻,身服青碧色的衣服,群裾飘扬,逸韵风生,妃嫔宫女见小周后身穿青碧之裳,飘飘然有出尘之气质,便都效仿小周后,争穿碧色衣裳。公元978年李煜被太宗赐死,小周后悲痛不已,于当年自杀身亡,追随李煜而去,可见彼此相爱之深,一代佳人香消玉殒。
                


                11楼2012-07-25 20:52
                收起回复
                  NO4:卞赛、卞敏



                  13楼2012-07-25 20:54
                  收起回复
                    NO5:娥皇、女英



                    15楼2012-07-25 20:56
                    回复
                      娥皇、女英,中国古代传说中尧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帝舜为妻。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之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泪染青竹,竹上生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二妃也死于湘江之间。自秦汉时起,湘江之神湘君与湘夫人的爱情神话,被演变成舜与娥皇、女英的传说。后世因附会称二女为“湘夫人”。 传说聪明美丽的娥皇和女英,是上古时部落酋长尧帝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尧帝晚年,想物色一个满意的继承人。他看到舜是个德才超群的大贤人,于是,就把帝位传给了舜,并让娥皇和女英作了舜的妻子。 娥皇封为后,女英封为妃。舜不负尧的信任,让禹治洪水,使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娥皇、女英也鼎力协助舜为百姓做好事。舜帝晚年时,九嶷山一带发生战乱,舜想到那里视察一下实情。舜把这想法告诉娥皇、女英,两位夫人想到舜年老体衰,争著要和舜一块去。舜考虑到山高林密,道路曲折,于是,只带了几个随从,悄悄地离去。 娥皇、女英知道舜已走的消息,立即起程。追到扬子江边遇到了大风,一位渔夫把她们送上洞庭山,后来,她俩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便天天扶竹向九嶷山方向泣望,把这里的竹子染得泪迹斑斑。后来,她俩投湘水而亡,成了湘水之神。汉刘向《列女传?有虞二妃》云:“有虞二妃,帝尧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山海经》载:“洞庭之中,帝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晋张华《博物志?史补》云:“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今江南有“斑竹”、“湘妃竹”之说,盖出于此也。
                        娥皇、女英二妃的美丽动人的形象,历来成为吸引诗人、画家的创作题材。我国最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九歌》中的《九歌?湘君》、《九歌?湘夫人》,是最早的歌颂二妃的不朽诗篇。


                      16楼2012-07-25 20:56
                      回复
                        说我发帖太快了 要我歇一会儿


                        19楼2012-07-25 2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