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文艺吧 关注:407贴子:13,031
  • 1回复贴,共1

黄省曾的农学贡献与吴地的农学传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曾雄生 

    黄省曾 字勉之,号五岳山人。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生于1490年,卒于1540年。黄省曾幼年时喜读古代散文和辞赋,对词书《尔雅》颇有研究。明嘉庆辛卯(1531年)参加乡试,名列试,名列榜首,中举人。后因进士不第,便放弃了科举之路,转攻古代诗词和绘画。当时南都参赞乔白岩坐镇金陵(今南京),他聘请黄省曾前往纂写《游诸山记》一书。黄省曾一日游览,一日撰著。后来黄省曾又转学于会稽王文成(阳明)的门下,著有《会稽问道录》。最后关门谢客,过起了隐居生活。

  黄省曾是个诗人,但却“好谭经济”,一生写了多种农学著作,主要有:《稻品》(又称《理生玉镜稻品》)1卷、《蚕经》(又称《养蚕经》)1卷、《种鱼经》(又称《养鱼经》、《鱼经》)1卷、《艺菊书》(又称《艺菊谱》)1卷,此四书被合称为《农圃四书》,此外还有《芋经》(又称《种芋法》)1卷、《兽经》1卷。黄省曾的农学贡献主要就体现在这些农书之中。

  黄省曾的农学成就与吴地(1)的农学传统是分不开的。吴地的传统农业主要是由稻作、蚕桑(元代以后加上了棉花)和渔业三部分组成的。这从吴地的农学家兼诗人陆龟蒙的诗歌中就可以看出,“山横路欲绝,转楫逢平川,川中水木幽,高下兼良田,沟塍堕微溜,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家家下渔筌”。在另诗中又说:“水影沉鱼器,邻声动纬车”。稻米、蚕丝和鱼是吴地人民生活的基础。

  吴地有着悠久的农业发展史。八十年代以前,已知最早的稻作遗存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就位于吴地境内,说明这一带的稻作历史至今至少有7000年之久。除罗家角遗址以外,在江苏无锡的仙蠡墩、锡山公园,吴县的草鞋山、澄湖、越城,上海的马桥、青浦崧泽,浙江的吴兴钱山漾,杭州的水田畈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都发现有稻作及其他原始农业的遗存。如,吴兴钱山漾遗址还发现了最早的利用蚕丝织成的绢片和丝带的实物。同一遗址中,还发现了有“倒梢”的篾制渔具。由此可见,以水稻、蚕桑和捕鱼为生产支柱,以“饭稻羹鱼”为生活特点的吴地农业,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形成。此后,吴地的农业还在持续不断的发展。到了唐宋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吴地的农业生产加速发展,成为全国粮食和衣着原料的供应基地,享有“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的美誉。明清时期,吴地农业又率先进入了商品经济的行列。

  发达的农业孕育着发达的农学。众所周知,春秋时期范蠡曾活跃在吴地一带。而据史料记载他就是《陶朱公养鱼法》的作者。不论“养鱼法”总结的是吴地的养鱼经验,还是范蠡离开吴地来到北方之后,自己总结出来的养鱼经验,只要《养鱼法》是范蠡所作,就肯定与吴地有某种联系。唐宋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吴地更成为重中之重,伴随着农业的迅速发展,吴地的农学传统也开始形成,出现了陆龟蒙、陆羽、僧赞宁、陈甫、楼#等众多的农学家。明清时期,吴地的农学更趋发达,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农学家,除黄省曾以外,著名的农学家还有马一龙、沈氏、俞宗本、邝潘、徐光启、王世懋、张履祥、陆世仪、潘曾沂等。(见表)

  据对《中国农学书录》的不完全统计,从春秋时期到清末,吴地一黄产生了农书大约180部,占“书录”中全部农书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每三本中国古农书中,就有一本出自吴地。而这些农书中,又主要以水稻、蚕桑、花卉等为主要的对象。做为一个吴地农学家,黄省曾的农学成就正是吴地农学传统发展的产物,也是吴地农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稻品》与吴地的稻作及稻作学传统

  《稻品》是一部水稻品种志。书先对稻( 、 )、糯(秫)、 (粳)、籼等概念作了解释,然后列举了34个水稻品种的性状、播种期、成熟期、经济价值以及别名等等。作为《姑苏志》的补充,《稻品》中所载自然是以苏州地方的水稻品种为主,但书中还记载了周围其它地方一些品种,其中毗陵(今江苏常州)3个、太平(今安徽当涂)6个、闽2个、松江(今上海松江)8个、四明(今浙江宁波)3个、湖州5个。这些品种多多数在苏州一带也有种植,只不过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而已,《稻品》也一一加以记录。如师姑 ,四明谓之“矮白”;早白稻松江谓之“小白”,四明谓之“红白”;晚白又谓“芦花白”,松江谓之“大白”;胭脂糯,太平谓之“朱砂糯”;赶陈糯松江谓之“雀不觉”,亦谓之“籼糯”;芦黄糯,太平谓之“泥里变”、“瞒官糯”,松江谓之“冷粒糯”。《稻品》记载水稻品种性状时注意到籽粒、质地、外形、稃芒、株杆、抗逆性、产量、品质等因子。还记载了每个品种的播种和成熟月份。



1楼2007-02-27 21:44回复

      《稻品》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水稻品种专志。中国历史上最早记载水稻品种的是晋代郭义恭的《广志》,该书一共记载了12个水稻品种,但书早已失传,其所载品种还保留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之中。《齐民要术》是最早记载水稻品种的农书,书中一共记载了24个品种,加上《广志》中的12个,共36个,然而《齐民要术》仅记载水稻品种的名称,而不及性状和生育期等。到了宋代才出现了第一部水稻志,这便是曾安止的《禾谱》,所记为西昌(今江西泰和县)的水稻品种,尽管其中有些品种也见于江浙一带,但这本书后来也失传了,只有部分内容还保留在曾氏家谱之中。宋代苏湖一带本是中国稻作最发达的地区,却没有留下一部水稻品种的专著,只是在一些地方志中有水稻品种的记载。此外,范成大在《劳畲耕,并序》中也记载了“吴中米品”8个,但这些记载都未为赅备。宋代陈甫所著的《农书》虽然是最早记载南方水稻栽培技术的农书,却仅是在“地势之宜篇”提到了“黄绿稻”这样的一个水稻品种。元代王祯《农书》中虽然对于水稻品种做过一些的分类,却很少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水稻品种。因此,《稻品》乃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不稻品种专志。其后300年,李彦章才写出了一部可与之相媲美的《江南催耕课稻编》,而且“课稻编”本身也是吴地稻作和稻作学传统的产物。

      (二)《蚕经》与吴地的蚕业及蚕桑学传统

      《蚕经》是第一本关于江南地区栽桑养蚕的专书。黄省曾在书中对苏杭一带种桑养蚕的经验做了总结。书中分为艺桑、宫宇、器具、种连、育饲、登蔟、择茧、缲拍、戒宜等九个部分。除“艺桑”外,其余8部分多是关于养蚕的内容,故此书名为《蚕经》。“艺桑”部分主要介绍了地桑、条桑品种,嫁桑、接桑方法,桑园管理,桑牛防治、桑下种蔬、桑叶市场价格预测等等内容。“宫宇”即蚕室,蚕室的设置要求安静保暖,防止潮湿。“器具”即有关种桑养蚕的工具,有桑刀、方筐、圆箔、火箱等项。“种连”即蚕种的繁育,包括选种、浸种和浴种。“育饲”必须使用干叶,雨中所采桑叶必须擦干吹干方可喂饲。“登蔟”即上蔟。“择茧”要求茧细长而莹白,否则淘汰。“缲拍”即缫丝。“戒宜”即养蚕的注意事项。

      在黄省曾写作《蚕经》以前,吴地的蚕业已经走过漫长的历史,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绢片、丝带和丝线,便是已知最早的丝织物。在此之后,吴地的蚕桑业还在持续不断地得到发展,特别是唐宋以后,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太湖地区的蚕桑业更是长时间处于领先地位。南宋嘉泰《吴兴志》中便有“湖丝遍天下”之说,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朝初年,随着棉花生产的普及,全国各地的蚕桑生产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日趋衰落,而唯独湖州、嘉兴一带的蚕桑业在明代中后期以后,不且没有萎缩,反而得到更大的发展,并成为对国内外贸易的大宗商品,一直到今天。

      发达的蚕桑业也造就了发达的蚕桑学。早在北宋时期,高邮人秦观就著有《蚕书》1卷,南宋以后,随着吴地蚕桑业的日益发展,记载蚕桑技术的农书也日益渐增多,如陈甫《农书》、楼#《耕织图》等。元代以后则更有《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桑撮要》等。

      虽然这些农书都记载了丰富的种桑养蚕技术,且《蚕经》的部分内容即来自这些农书,但这些农书似乎并不能满足吴地蚕业发展的需要。首先,元代的三大农书都是以指导全国的的蚕桑生产为出发点,且多以北方的蚕业技术为主。其次,南宋的《农书》和《耕织图》虽然是以南方太湖流域的蚕桑生产技术为主,但二书并不是蚕桑专书。第三,秦观的《蚕书》虽然是一本蚕学专著,且作者也是吴地人士,但书中所记乃是兖(今属山东)人的养蚕技术,与吴中养蚕有所不同。因此,明代以后,随着吴地的蚕业的进一步发展,由吴地人写作一本关于吴地的蚕业技术的专著也就水到渠成,黄省曾的《蚕经》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蚕经》之后,有关蚕桑的著作很多,其中又以江南为盛。虽然《蚕经》所载养蚕技术与其前后有关农书相比较,并没有特别的贡献,但江南写作蚕桑专书,则始于《蚕经》。
    


    3楼2007-02-27 21: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