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井茶茶吧 关注:91贴子:732
  • 12回复贴,共1

【茶亦醉人】【120809资料】茶茶的父亲浅井长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浅井长政(日语假名:あざいながまさ 1545年-1573年9月26日),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父亲为浅井久政,母亲为井口经元之女。幼名猿夜叉,后改为新九郎。近江浅井家最后一代家督。1570年“姊川之战”战败后,浅井家势力逐渐衰弱。1573年在小谷城落城,后织田信长军攻入小谷城,浅井长政最后在城里剖腹自尽,年二十八。


1楼2012-08-09 15:01回复
    中文名: 浅井长政
    别名: 近江之鹰,猿夜叉
    国籍: 日本
    出生日期: 1545年
    逝世日期: 1573年9月26日


    2楼2012-08-09 15:01
    回复
      近江战国大名,绰号“近江之鹰”,幼名“猿夜叉”。浅井久政之子。近江浅井家最后一代家督。出生的第二年祖父浅井亮政就去世了,这使得连年与六角家征战的浅井家陷入困境。父亲久政在率兵作战上没有什么能力,挡不住六角家的侵攻而步步退让,最后竟然以投入六角家伞下的条件休战,并强迫长政迎娶六角家臣平井氏的女儿,还为浅井长政改名浅井贤政(拜领六角义贤的“贤” 字)。这种屈辱令长政无法忍受。在家臣们的一致拥护下,长政将父亲久政软禁,年仅十六岁继任家督。断然废除了与六角家的不平等的交往后,一改父亲的软弱作风积极与六角家作战。因家臣反对其父久政的与六角联姻政策,而被拥立为当主,英武善战,勇名响彻京畿。后娶织田信长之妹市姬为妻,借道于信长,并辔入京勤王。因信长攻击浅井氏世交越前朝仓氏,长政在久政与重臣的胁迫下被迫攻击信长,1570年战败于姊川,三年后居城小谷落城,他剖腹自尽。


      3楼2012-08-09 15:02
      回复
        父:浅井久政  母:小野殿  妻:正室:平井定武之女(后被休)、阿市(织田信长之妹)  子女:万福丸(辉政)、万寿丸(直政)、长明(七郎,八重の方之子)、政治(円寿丸)  浅井茶茶、浅井初、浅井江(合称浅井三姐妹)  称谓:近江之鹰  容貌:容姿端丽(被评价为美少年)  性格(关键词):刚毅豁达、信义、专情、战国版马超、英武善战


        4楼2012-08-09 15:03
        回复
          从青年时的被众人所期待到成年后身为大将的表现,对浅井长政我不能不说他干得漂亮,可是却在最后的决择中遗憾地选错了方面,导致身死国灭。想来浅井长政也是位非常不幸的人。朝仓和织田完全对立使其成了「受夹板气」的状态。无论是在祖父亮政时代开始帮助浅井的朝仓家,还是将亲妹嫁与自己并成为自己义兄的织田信长,浅井长政对两者的恩惠均铭记五内。与信长是政治婚姻,对朝仓是累世的同盟,这样的两难中,长政最终选择了战国时代最珍贵,最稀少,可也是最要不得的「义」和「信」。长政英勇善战,是位出色的帅才但也绝对称得上一个不善谋家的政治家。他的义,带来了小谷自害的恶果;他的信,如同一颗最耀眼的流星,在战国乱世的上空,一划而逝……  短短的28年,匆匆的一生。浅井长政年轻有为,却在28岁那一年做出了一个至今仍然无法判断是对或错的决定,导致家破人亡的惨剧。在短暂的一生中,浅井长政却给世人留下了惊叹,留下了一段传奇,甚至是流芳百世。年仅十六岁就毅然废除懦弱的父亲、与强敌六角家英勇一战、迎娶战国第一美女阿市、敢于与当时可怕的魔王织田信长一战只为了报答朝仓家的滴水之恩…不得不说,浅井长政确实是闪耀在英雄辈出的战国时代中的一颗星星。


          5楼2012-08-09 15:03
          回复
            幼鹰展翅  1545年,浅井长政诞生于北近江小谷城,是父亲浅井久政的嫡子,幼名“猿夜叉”。猿夜叉诞生的第二年,也就是1546年,他的祖父一代英杰浅井家中兴之祖浅井备前守亮政病故。浅井亮政本为北近江的一名小豪族,因为武勇、智略服众,而被豪族们推为盟主,将当地守护,昏庸无道的京极氏放逐。后京极家与南近江守护的六角定赖联合,多次来犯,均被骁勇善战的亮政击退。在最危险的时期,亮政更是通过好友朝仓宗滴,与越前朝仓家(朝仓教景)建立了盟约,与宗滴一起,在战役中斩杀数十名六角家重臣,武名威振京畿,完全控制了局面。在亮政所建立的基础上,次代家督浅井久政满以为可以安枕无忧。不料亮政死后,南近江的六角氏(此时的家督是佐佐木义贤)又经常来犯,久政不堪屈辱,决意一战,此战便是佐佐木义贤成名之战--高宫合战,久政大败,舍弃了自己的军队,独自逃回北近江,战后,佐佐木义贤更名六角义贤。  在家臣雨森弥兵卫和阿闭贞征的调停下,久政被迫割地求和。此时的猿夜叉已经行过元服之礼,名新九郎,六角义贤因为看着喜爱,便赐其姓名中的一字,还将家臣中平井加贺守的女儿嫁与了他,从此,猿夜叉就有了浅井新九郎贤政的名字。虽然这样浅井家免于与六角家征战,但其实等同于六角家的臣属。


            6楼2012-08-09 15:04
            回复
              展翅腾飞  由于久政的懦弱,浅井家内部开始发生矛盾,为此,重臣海北、赤尾、矶野等人均生出了背叛的念头,他们把浅井家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贤政身上,此时为永禄三年(1560年),织田总介信长以奇袭斩杀武力上洛的今川治部大辅义元,贤政亦热血沸腾,答应了重臣们的请求,将爱妻平井氏遣回六角家,武力逼迫父亲久政退位。
              永禄三年十月五日,浅井贤政,十六岁。在全国诸多大名小名的举目注视下,逆改了君臣身份,继任家督位。一位超越其祖父古备前亮政的继承人,在国难当头之际,毅然领导起势弱的浅井家,在无人看好的情况下,艰难地迈出了登上他人生颠峰的第一步。  在继承家督后,永禄四年正月,贤政迎来他十七岁生日。江北的大名小名纷纷在年头的祝仪上送来礼物,每年一次的盛大的宴会从久政一代起就没停过。不过,面对这样的盛景,贤政却没有半分洋洋自得。接受六角义贤的偏讳,迎娶平井氏之女儿在久政考虑中,或许是维持家族继续存在的小安心理,但在贤政心中,就不这么认为了。  之后,贤政毅然舍去了名中那个带有屈辱意味的“贤”字,代之予令他热沸腾的织田信长的“长”字,这等若向六角家下了战书。  初阵的对手是南近江霸者六角义贤的儿子六角义治,长政以猛将矶野员昌为先锋,第二阵为阿闭贞征,第三阵大野木,第四阵三田村,第五阵野村,第六阵浅井玄蕃亮,第七阵月月濑,第八阵东野、千田、西野,第九阵黑田、百百,第十阵浅井石见守、同七郎,最后是长政的本阵。令以赤尾清纲,海北纲亲为游军,照应各队。
              


              7楼2012-08-09 15:04
              回复
                野良田合战  永禄四年(1561),长政以矶野员昌为先锋进攻南近江,在野良田以压倒性的气势大破数倍于己的六角家。面对这一场自亮政去世以来未曾有过的扬眉吐气的大胜,许多浅井家老臣都激动的热泪盈眶。长政武威从此开始传遍。同时六角家在接连的数次进攻都被长政化解后,意识到已无法独自降伏浅井家。遂与美浓的斋藤家联合进攻北近江。此战名为野良田合战,浅井长政以相对较少兵力,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使家臣们不得不对这位少主人另眼相看,更有百姓传说长政是浅井亮政转世。  当时,在对阵六角最前线的是矶野丹波守的佐和山城,而周边的高宫城,大尾城,浅妻城已陷落于六角之手。因此,在长政的计划中,首先一步是急援佐和山方面。  因此,在浅井家换代后不久,从未亲上战阵的长政得到了他初阵的机会。浅井家集结诸势合计九千三百,在家督长政带领下从小谷城出发,支援被六角军围困的佐和山城。永禄四年三月六日,长政的援军到达佐和山城城郊布阵。六角军也聚集一万八千(有说二万五千)的兵力,两军在野良田发生激战。浅井军的指挥者从久政变成长政,军队士气大震,拼命奋战。而六角方面因为没有输给过浅井,过于轻视对手的后果是虽然兵力占优却只能在浅井凶猛的攻势下勉强形成拉锯战。而矶野丹波守员昌见机大开城门,佐和山城守军杀出,两面夹攻下,义贤嫡子义治的军队对此根本没有任何准备,被矶野丹波守员昌所部当腰截断。局面一发不可收拾,一转眼便演变成了六角军全线崩溃。浅井势完胜,将江南势彻底赶出了江北。  野良田合战的胜利,令浅井诸将对长政愈加钦佩。几年前久政为义贤追击时陷落的犬上,爱知等诸势终于回归浅井所有。得此结局,文武两道的达者长政功不可没,众人的感铭被清楚地记载于浅井三代记中。  在此之后,六角家曾多次与浅井交战,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使长政的武名传赞临近诸国,美浓曾数次击败信长的斋藤义龙更是与六角家联合,进攻美影寺川。  在猛将矶野员昌的猛攻下,斋藤军迅速瓦解。但同时,六角义治和斋藤义龙却亲率大军进攻佐和山城,长政迅速于小谷城出阵,会合矶野队,赶至佐和山增援,此外,长政还另命三田村、大野木、野村封锁南近江与美浓的要道。战斗中,长政亲自率兵,力破六角、斋藤联军,矶野更是率兵一直将斋藤军逼上了会美浓的道上,义龙大败而归,还在路上被三田村、大野木、野村劫了一阵(此战后,义龙忧郁成疾,不久病故)矶野员昌由于功勋卓越,受封佐和山城城主。  至浅井亮政以来,浅井陷于弱势,被六角逼在江北一地动弹不得的被动局面,终于在亮政孙儿长政的手里彻底逆转。战火,烧到了江南地头。  到了永禄十一年,浅井的势力范围除江北三郡外,又添犬上,爱智,高岛三郡。在长政及众家臣的共同努力下,流通经济发展政策在六郡的实施,进一步坚固了浅井领地经营的基础。


                8楼2012-08-09 15:05
                回复
                  鹰与魔王  永禄六年(1562),长政在美影寺川与六角、斋藤家激战,以勇猛的战法化解了强大敌人的攻势。永禄七年,长政出色的表现令信长赏识,信长将妹妹阿市(战国第一美女)嫁予了长政,缔结婚姻同盟。与信长的结盟对长政来说原是一次振兴浅井家的绝好时机,很多人对于后来长政转而帮助行将就木的朝仓家不解。但这正是长政无法克服的感情上弱点。朝仓家是浅井家的老盟友,从祖父亮政时期开始,朝仓教景就协助亮政与京极、六角家作战。亮政死后,在浅井家数次危机之际,朝仓的军队都起了救世主的作用。对朝仓家的感激从小就在长政的心底留下烙印。虽然后来明知帮助朝仓家意味着灭亡也会去做,这是长政重义的一面的表现,是长政不同于其他战国枭雄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混乱的战国年代,这种思想与行为注定是无法生存的。之后由于与朝仓家的同盟和与织田家的关系,长政不得不和上洛的信长展开战斗。


                  9楼2012-08-09 15:05
                  回复
                    金崎败退  永禄十一年(1568)九月,信长实现了期望已久的目标——上洛。成功的把前将军足利义辉之弟义昭,扶上了第十五代将军的宝座。当最初二人之间的共同目标达成之后,义昭就不再甘心做信长的木偶任其操控了。于是,他就秘密向诸国大名送去密信,企图推翻信长。一直对信长抱有强烈敌意的越前朝仓义景,就在义昭的诱使下开始行动了。十分重视收集情报的信长,这时当然已经发觉了这一切。信长就以义景再三拒绝上洛为口实,于元龟元年(1570)四月二十日,率领三万大军从京都出发向越前进军,德川家康在信长的要求下也一同出兵了。四月二十五日,信长大军通过了若狭,进入了敦贺郡,在贺敦的妙显寺布阵。翌日26日,进攻金崎城,27日越过木目山卡,向朝仓的本城一乘谷发动急袭,正当一切进展顺利的时候,信长接到了浅井长政谋叛的消息。长政和六角承桢一同举兵对信长来说是个意外。浅井军将信长的退路切断了,并在背后发动攻击。在此危急关头,信长留下木下秀吉在金崎城殿后,自己率领全军撤退。4月30日,从险路朽木通过回到京都,留守京都的部队,派出人马接应信长,见到信长只有侍从十余人跟随的狼狈模样。长政的反叛是完全出乎信长意料的,所以,毛利元就在7月10日给信长的信中有“不虑之趣”的语句。
                    


                    10楼2012-08-09 15:06
                    回复
                      金崎之战阿市告密一事  据说在当时的织田军正好攻克了金崎的时候,准备继续进军。这个时候,知道了浅井决意的信长之妹市,以「阵中见舞い」的名义将一棵用带子结袋两端的小豆送交信长。信长看豆子不解,身边的木下藤吉郎(即后来的羽柴秀吉)猛然领悟出「织田军前后方都被堵塞」的含义,觉察出了浅井家将要反叛的危机。信长当机立断,下令织田军在浅井军达到前全速退回美浓,更因为羽柴秀吉和德川家康(一说中没有德川家康)的拼死殿后,使织田信长安然脱身。这就是金崎撤退。阿市到底有没有背叛浅井长政这件事,恐怕早已埋没于历史中了。第一次信长包围网  1570年4月,信长为了讨伐越前大名朝仓义景,打破了与浅井长政的同盟(前面的“金崎败退”中有详说)。包括朝仓义景、浅井长政、武田信玄、毛利辉元、三好三人众,甚至比睿山延历寺、石山本愿寺等寺庙势力都被找来,组成了“信长包围网”。


                      11楼2012-08-09 15:06
                      回复
                        进攻小谷  信长对长政的反叛极为愤怒,他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长政为背叛自己去帮助早是日暮西山的朝仓家。向来奉行功利主义的信长怕是永远不可能明白长政的心,长政的义。只是见到自己所看重的长政竟然敢如此行事,背离织田。
                        在信长经过危险冷静下来后,5月9日从京都出发准备回到本处岐阜城。并布置众将防守各处要津,森可成驻守大津的宇佐山城,佐久间信盛驻守野州永原城,柴田胜家驻守近江的长光寺,中川清秀驻守安土城。这时,浅井长政在鲶江城聚集人马,并在市原乡发动一揆,将信长通往伊势的道路封锁了。但是,信长在日野城旧领主蒲生贤秀和香津佃的菅六左卫门的帮助下,信长进入了千草的街道,在这里信长遇到了危险。受六角承桢的命令的铁炮达人杉谷善坊埋伏在千草的山中,在二十米的距离内向信长发射铁炮刺杀他。但弹丸只击中了信长的小袖,而没有伤到他。  信长的反击开始了,6月4日为了消除六角承桢.六角义治父子在近江对织田势的阻碍。信长派出了佐久间信盛、柴田胜家进攻六角势力,战斗在野州川畔的落畦乡开始,六角势被击溃后,近江一带再次落入信长之手。信长命令秀吉对近江.美浓国境内浅井方家臣进行劝降。镰刀城的守将崛秀村和长比砦的守将通口直房二人向织田方投降。收到这个消息的信长发动了对浅井的征讨,从岐阜城出发进入近江。攻下了长比和刈安尾两个砦,在长比布阵。  这个阵容一直保持了一个月,信长在进行主要的战备就是铁炮和火药的调达。信长命令界的今井宗久(昨梦斋)运送铁炮药30斤和烟硝药30斤。20日,信长军向长政的主城小谷城逼近。但凭着天险要害构筑的山城,不是这么容易攻下的。信长命令森可成、坂井政尚、斋藤正秋、冢本小大膳、不破光治、丸尾长照等向距小谷城西南3.5公里的云雀山进发,在小谷城下各地放火。信长在小谷南面约4公里的虎御前山设下本阵。23日,信长将阵地移往龙鼻,对小谷城的支城横山城进行包围攻击,引诱长政出击。坂井政尚、秀吉向北回击,森可成、丹羽长秀、蜂屋赖隆向南侧进攻,柴田胜家、氏家卜全、安藤守就向东攻击,佐久间信盛、稻叶良通、水野信元、市桥长利、河尻秀隆向西攻击,全军向浅井的城将大野秀俊、三田村国定、野村直隆守护的横山城进行强攻。由于小谷城是高299米的难攻不落之坚城,以一般攻城方需要有守城方10倍的兵力的常规,这时织田军的兵力还不足以攻克小谷。这时信长包围横山城,就是要引浅井军出城野战。横山城是越前通往近江的要地,如果陷落,浅井氏就会与佐和山等重要城池失去联络。7月27日,德川家康的援军六千人到达,织田·德川联军达到3万1000人。另一方,朝仓景健援救浅井的军队也到达了,浅井朝仓的军势达到1万8千人。一场大战就要爆发了。
                        


                        12楼2012-08-09 15:06
                        回复
                          姊川之战  二十八日天色未明,为数一万八千的浅井朝仓军,分为两部,浅井军在姊川北侧的野村布阵,而朝仓军则在左方的三田村。信长军2万人对应浅井军八千人,家康军六千人对应朝仓势万人,在姊川南北两岸对峙布阵。信长令丹羽长秀率5千人继续包围横山城,做为后备。
                          姊川位于伊吹山西南是流入琵琶湖的河流,宽100米,深1米,两军于28日上午开始对峙,凌晨六时战斗开始了。朝仓军的枪队首先对德川军发起进攻,酒井忠次.小笠原长忠迎击。六千德川军对付一万的朝仓军,朝仓以近一倍的优势兵力令德川军渐感不支。这时,家康为了打开局面,令以酒井忠次队为中心进行正面抵抗,令本多忠胜.本多广孝.松平忠次.大久保忠世发动突袭吸引敌人注意,令神原康政队向朝仓势的西侧移动。当康政队渡过河川在朝仓军的右侧发起进攻时,朝仓军阵脚大乱,形势开始逆转,朝仓军露出败势。
                          另一方的浅井军与织田军的战斗中,织田方的第一队队长坂井政尚在浅井军的攻势下防守不住,队形崩溃战死数百人。接着浅井军又攻破了池田信辉队,织田方布下的十三阵只剩下十
                          浅井长政一队了,浅井军向信长本阵逼近。这时,在横山城留守监视的氏家直元.安藤范俊.伊贺定治接到急报,率三千部队赶到从浅井军的左翼开始进攻。配给家康助攻的织田方稻叶良通开始向浅井的右侧进攻。浅井军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终于崩溃了,向小谷城逃去。这场战斗从早晨6时开始一直到下午2时左右才结束,姊川两岸布满了尸体,河水被染红了,浅井朝仓联军死亡达一千七百余人,织田德川军死亡达八百余人。  向小谷败退的浅井军避开了信长的追击,退回小谷守城。翌日29日,横山城被攻破,信长令木  下秀吉为守将。7月4日,信长班师回到京都,8日返回岐阜。三年后的天正元年(1573)8月8日,信长进攻近江,击破再次来援助浅井的朝仓军,朝仓义景在大野的贤松寺自杀。信长第二次在虎御前山布阵,对浅井势进行决战。无论如何坚固的城池,也经受不起织田大军夜以继日的猛攻。8月,浅井长政自知落城之日将近,将妻子及三个女儿交与秀吉带回织田家,在落城的最期与父亲浅井久政一起自害,享年29岁。  一般认为,在浅井·朝仓家灭亡的翌年,信长在新年晚宴上,将浅井长政和朝仓义景的颅骨涂抹上金箔,作为酒宴的装饰品。也有说将浅井长政的颅骨制作成酒杯,以此喝酒庆祝胜利。无论那一个,均足以证明信长对长政的愤恨之念达到了何等境界。 但尽管是长年的宿敌,信长也不该如此狠心,也许是天理循环,信长后来也遭遇了本能寺之变,未得善终。  经历三代统治北近江六郡五十五年的浅井家灭亡了。
                          


                          13楼2012-08-09 15: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