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说吧 关注:103,506贴子:1,782,006

【ZUI NOVEL】【书评】云深处 旅途和人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想,读到它的你,若是能够从字句中领悟出某些深意,就再好不过了。很感谢玻璃洋葱带给我这样一个世界,虽然不熟悉也从未想主动了解那些国度,但经由她之笔也变得不陌生起来,图文的魅力在此处恰当地体现。
  旅行这件事的意义,在她放弃浮华踏上旅途的那刻便被揭开了。她能懂那云深处的景色,不是仅限于虚无,我想她是用一腔的热情和面对人生的冷静凝结了天空的云。答案也就藏在那里。我们的旅行或许只是旅行而已,而她走得比我们深刻。




1楼2012-08-28 11:38回复
    // 土耳其 放逐 //
      ◆偶然
    蓄谋已久的逃亡,我喜欢这个说法。
      过着平凡到平庸的生活,被按部就班所控制,被规则秩序所限制,这世界的条条框框终究还是要靠自己勇敢地去打破。她当然是你,可也是所有人。或许很多人的生活和故事的开篇无异,但是又能有几分之一的人做到最后的一刀两断,毅然决然踏上旅途呢。之前在宣传广告中得知玻璃洋葱旅游的前因便觉得震惊,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可以这样决绝地割开现实,朝着理想前进,连自己都忍不住在心里衡量她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现在终于明白这不是用正确不正确便可以下定论的。
      选择离开的自己会成为公司里的一个谈资,再过不多久这又会被更多的新鲜消息所取代。这世界本来就是这样运转,有自己或者没有,区别其实不大的。
      既然如此那么就不需要留恋什么,安心去寻找就好了。
      偶然即是必然。
      玻璃洋葱为这本书开了个好头,为她崭新的一页人生,也是。
    ◇旅馆
    长时间的乘坐飞机很累我懂的……但是之后那些风景会让自己觉得一切都值得吧?尽管并没有很快从先前的心态中调整过来。
      “密码是一种不合适宜诸口的心情,和难过或者孤独一样。”
      最后所提到的自恃聪明的人和愚钝之人的区别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聪明人”横冲直撞到头破血流,代价颇深。愚拙人才小心翼翼,从而安稳。
      或许有的时候就是需要把所谓的“勇敢”“直率”稍稍收起,变得圆滑,为自己留些余地,以便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不住思考一下自己的定位了。
      ◆遗迹
    现世和历史,总有一种细微但是近乎残忍的偏差。
      或许它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已经经过了修整,或者翻新。之前去希腊的时候,参观巴特农神庙,当看到周围许许多多的脚手架时,你真不知道我是什么心情。
      可说到底,自己终究是和其他游客无异的。为了观赏,为了自己眼界能够开阔,而这些遗迹的价值,好像就仅剩下这些了。
      我们的目的也在一次次的旅途中变得广阔,从而麻木了起来。走马观花,虽然放眼便是风景,但风景全部相同。
      好像走着走着就不知道下一站去哪里了。
       ◇海峡
    海,总是美好的。浪潮可以冲湿自己,也会多多少少洗刷自己的内心,哪怕不至于让那些阴暗破败的完全洗去。所以才会觉得自由。
      或许总是在追寻人生意义,可以又怎样。“彻底的败落和废墟,代表的是重建,是一切从头来过。”所以不怕破败不怕阴暗甚至不怕毁灭,人生要在得与失之间领悟和提升,那些坏的会让自己充实,让自己崭新。
      所以才有这么多的人抱着迷茫和热血,继续前进。他们如同船舶一样,没有太多选择。哪怕走得久了会让自己破旧,让心灵迷失,但至少是一次勇敢的上路,自己终究是向前过。
    


    2楼2012-08-28 11:38
    回复
       ◆旧城
      老城破旧就必然有其好的一面,比如说,他们的生活需求很低,所以快乐的门槛也不高。因此很多人活在他们自己的小快乐中并且不厌其烦的自得其乐。我想这是很多人在大城市中所遗失的。
        在这一篇中仿佛又看到了玻璃洋葱对现如今的城市化建设的无奈,“就像任何一个国际都市的商业大街,时髦鲜亮却又面目模糊。”果然连这样的旧城也逃不过这样的命运啊。而且治安差劲,容易遇到危险。
        不过无妨,我们还可以看看小孩子的笑脸,吃外表漂亮的水果,顺便享受一下午的阳光。
         ◇家庭
      自己也忍不住为这样的家庭氛围而温暖起来。
        或许在当地这样的家庭遍地都是,玻璃洋葱只是恰好碰到了这一家,但这种偶然又注定的相遇还是让人的心里涌起一阵温暖。平凡的对话和热情的接待,将自己普通的身世向一个全然陌生的路人全盘托出……似乎没什么特别,但对于一个异乡人,这或许就是最好的招待方式。他们不闪眼,只是用各自的双手和笑容守护这片天地的小幸福。
        结尾让我突兀又自然的想到那句歌词。“那一年天空很高风很清澈,从头到脚趾都快乐。”
        虽然与本篇所描绘和表达的是截然不同的场景和基调,但是那种心情,摆在哪里都一样,都自由。
        ◆速写
      旅途中各式各样的人。
        旅馆青年。能看出他的好奇,或许尚不能亲自前往另外一个国度,但言语之间却不能掩藏自己对其的向往。他的热情虽然太让人无奈,但是很抚慰。
        友好的Mehmet。喜欢中国人并且不喜欢美国人和意大利人的这位先生让我觉得好萌。没有去过土耳其所以也不好理解其他国家对种族和国籍的偏见,但是喜欢中国人就够啦。>////<
         会武术的老板。话痨又热情的老板真是让人招架不住啊。最后的“落荒而逃”让人忍俊不禁。
        天蓝色制服先生。我想在这样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遇到这样一个热心而且能帮上大忙的人真是太幸运又美好了。“世界大部分时候都是由各种勉为其难的状况拼凑组成,不顺利就不顺利好了,可惜也就可惜好了,总之,都是事物的一部分。”或许有时我们应该感谢这些“不顺利”,这样才会遇到这么多有趣的路人。
        儿子。迫于社会和现实,小儿子或许过早就承担起家里的一部分责任,但是好在在他脸上还是可以看到专属于孩童的天真。
        无名氏尾随者。反正若是我遇到这样一个人,我定是会内心发怵的。看似危险的地区,再遇上这么一个来路不明的热心陌生人,真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
        玻璃洋葱说的没错,我们不曾为任何停留,但是也很庆幸并且感激这各式各样的遇见。他们充实了自己单薄又孤独的旅途,哪怕只是一次擦肩而过,或者短促的相见和交谈。


      3楼2012-08-28 11:39
      回复
        C


        IP属地:安徽4楼2012-08-28 11:39
        收起回复

          // 暹罗 碎片 //
             ※青春荼蘼
          提到“暹罗”二字脑海里立刻跟上的词语不就是“暹罗之恋”了嘛,仿佛“暹罗”不等于泰国,而成了这部电影的简写了。事实上,这部电影也确实是泰国电影的一个代表了吧,我们爱它不仅仅是因为可以从中看到男同性恋间的纯爱,更是能读出一种青涩又明亮的青春。
            电影结尾那句话真是让我悲伤了好久,现在想起还能再度感受出当时的难过。不过既然已经看过这么久了,有些东西也就沉淀了,被理解了。“在一起”当然是最好的结局,可以不在一起,不表示没有爱过,没有为爱奋斗过。他们都有各自的背负和坚持,有家庭有未来,所以还是,不要在一起了。
            当时的自己从悲伤中逃脱不出来,百度了主题曲《同行》的MV,一遍遍的看,想从人物之间的位置和眼神中寻找“另一种结局”的蜘丝马迹。或许是我太笨,尽管网上也有其他说法,不过我还是什么都没看出来。
            “但是青春,青春这么好,纵然头破血流,你也舍不得只让自己隔岸观火。”
             ※都怪我的青春
          啊,回想一下我的前半段童年,也是在不情愿的补课和学习中度过的。古筝和书法,然后英语……多么不情愿的日子,自己骑车来回。现在想想其实也没什么懊悔的,至少自己还能在“特长”一栏理直气壮地填上“书法”,虽然也搁置很久了。相比那段日子,现在的我就过分清闲了,吉他课也不经常去上,所以水平还是半瓶子醋瞎晃。补习班更是早就与我无关,虽然内心也歉疚一下下,仿佛现在不去补习点什么都是不对的。不过等到开学再说好了……
            其实谁不懂呢,“青春”是个多么光明正大的借口,所有不对的只要有“青春”做罩子,就会变得那么闪亮和美丽。因为都懂青春的宝贵,不管是虚度了,还是无奈地忙着功课,都无所谓,凭它只有一次,就足够让你为所欲为了。所以尽管标题是“都怪我的青春”,可是,言下之意太明确了,我们并不怪它呀。
             ※再见嬉皮士
          离经叛道的少年心气太青春了。“嬉皮士”的历史背景和事迹或许还不够清楚,但是这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叛逆”的代名词了吧。说得太狭隘也没办法,我还是感觉,青春不会错,肆意妄为地耍着身上的痞气,不保留自己的逆反心理,自由自在地活就好了。
            最后的那几段话写得太好了。探讨了一下旅行的意义,若是为了发现自我,那么完全不必讲究地点。净化自己可以在随时随地,哪怕目光越来越远,越来越不安于现状,不管在自家还是在天涯海角,都可以完成。虽然有时,这个庞大的“背景”也挺重要。


          5楼2012-08-28 11:39
          回复

            ※清迈分秒
            没由来觉得“清迈”这个名字好美。
              大雨中也是独身一人,弄得如此狼狈却也不用害怕身边有人嘲笑。想起歌代久美的自己或许显得不合时宜。
              军训遇到台风被紧急返回,台风过去后又重新回到营地。当时教官对我们说了这样一句话:“相识不如偶遇,偶遇不如再相逢。”虽然放在彼时的情形下显得矫情,可我还是牢牢地记下了。
              我想我们总归是要怀着对“再相逢”的期盼的。
             


            6楼2012-08-28 11:40
            回复
               // 缅甸日记 //
                ‖2011年8月27日
              在玻璃洋葱踏上这段旅途的日子里,我们在干什么呢。你说呢远姑娘XD(……)。
                忽然很像去一次东南亚,哪怕是一片灰色的天来迎接我,甚至是阴魂不散的雨。我想我会好好品味雨水的清凉,让它浇灭高温,和自身的浮躁。周围的一切再陈旧,雨季都会让其变得湿漉漉的充满新鲜的雨水气息。
                内心也是。
                ‖2011年8月28日
              我总会为那句“这缓慢胶着难以清算的时间”着迷,怎么可以形容得这么好。
                紧接着往事纷沓而来,再自然不过。
                回忆里的大学时代一定带着当时抹不开的气息。无意之下错拿的CD机,当然也就不经意的交换了彼此的歌曲。我喜欢极了那一晚像守护对方和自己共有的秘密一般的静谧,或许也有种默契随着那短暂的语言交流晕染开来,轻柔的日本歌曲和略显嘈杂的音乐似乎也没什么不可化解的矛盾,一声耳语你便都懂。
                所以再度响起那些声音,心底才泛起一阵温柔。


              7楼2012-08-28 11:40
              回复
                ‖2011年8月29日
                我想长大这件事情,是注定使人改变的。原先让自己喜爱或者感受温暖的事物渐渐的不再热衷,越来越多的东西被冷眼旁观。看到那句“如今再看到相似光景,也要学会抱着双臂,全然不痛不痒地当个局外人”时,自然而然想起宾妮写的“世事不顾不痛并非代表全然逾越,有时却是‘已不归属’,甚至‘被迫离席’。”
                  不懂得关联在哪里,这句话只是适时地冒出,让我觉得这种改变好无奈。
                  缺乏坐夜车的经历,不过那一定是极其辛苦的吧?倘若不能安然融入夜色,只能无奈地承受路途的颠簸,那定是不好受的。但要是对黑夜情有独钟,就另当别论了。
                  出国这件事情,我想人是要不断拓宽眼界的,尽管这让人在视野变宽的同时,视线也变得刁钻。
                  ‖2011年8月30日
                这个时节的缅甸被雨水包围,所以玻璃洋葱才不止一次地提到雨声等等,那股潮湿气息也一直萦绕在字里行间。
                  我想玻璃洋葱是理应被我们所敬佩的,这二字虽然有些言重了,但是靠着“一意孤行”便撑起一场旅行已足够勇敢,不管答案或者问题究竟是什么,她在上路的那一瞬间应该就寻找到了某种意义了。
                  渡口边的姑娘洋溢着烂漫。僧侣学校在当地应该不算新奇?看上去还挺有趣。宗教和科学是否相悖,我想我还不得而知,至少最后那句“科学当然强大,但却始终未发明一条简单易行教你拥有强大内心的定理”让我不由得开始自我怀疑。


                8楼2012-08-28 11:41
                回复
                  ‖2011年8月31日
                  对于山和海的比较,小的时候就想过。那时候的答案是更喜欢山,因为可以蹿在队伍前面,不怕累地向上,最终“一览众山小”,相比之下只能在海里游啊游啊游啊游,一点意思没有……现在的想法当然改变了。因为爬山太累,一路的汗水在爬上山顶后也不能有被弥补了的感觉,还是大海更让人安逸,变得喜欢一个浪头打过来的感觉,呛一鼻子水也无所谓,因为足够开心。
                    没有一个明确的节点让我这样改变。
                    火车的印象也不少,现在的我总感觉硬卧虽然嘈杂,但是比软卧干净……反而是高铁一类坐的比较多了。
                    最后对日出的描写非常之精彩。这么凝练,没有大的篇幅,寥寥几句便在眼前勾勒出一副华美妖艳的日出景象。玻璃洋葱的语言功底有目共睹。
                    ‖2011年9月1日
                  我想这个“远没有吴哥喧嚣”的地方,在“无数人来到这里”只为一睹风采之后,就已经沾染上世俗味了。“遗世孤立的孤寂气质”又怎样,那灯光夜景早已泄露一切。
                    我只是默默盼望那孤景仅仅是被摆布而已,它的内心仍旧是不愿屈服的,它应明白自身的光亮远胜过那浮华的灯光。
                  


                  9楼2012-08-28 11:42
                  回复
                    ‖2011年9月1日
                    有点没明白过来为什么同一天的日记要分开来写。原来是黑夜里的一次起程。
                      即使是目的化,但也不乏偶然。又回到书的开篇,“一切的一切,都是必然”。所以那吞噬了整片天空的火红,注定要错过。这是场遗憾,而这遗憾真的太美。曾经也想过“遗憾”和“后悔”的区别和界限,感觉做过的事情所剩下的叫做后悔,而未完成的事情常常是遗憾。所以这场错过是不折不扣的遗憾。
                      “世事大都如此。最好的,都是错过的。”
                      所以也很能明白那预期性的和偶然性的给人感受的差别,但既然这偶然是建立在目的之上,那么也没什么好遗憾的。眼前闪过此景,即是馈赠。
                      ‖2011年9月2日
                    无法换汇,想法破灭,连自己都忍不住为这窘境捏一把汗。
                      后来遇到的院落颇有一番“柳暗花明”的意味,尽管它并未为自己此刻的窘迫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改观。重曝了的照片让人不禁惋惜,不过那老住持的面容终究也会变成一团雾留存于回忆中。只有那安然又稍显庄严的生活状态,和“金塔路49号”这个地点,依稀清晰和明亮。
                      生活的平淡和雨水一样不停息。
                      说不出话,和雨水相对两无言。


                    10楼2012-08-28 11:42
                    回复
                      ‖2011年9月5日
                      照片里的那位女士一定就是文中的红衣女士没错吧?从她的面容上看得出来她久经沧桑却依旧不灭的高贵气息,挺好。
                        文中所描绘的荒凉,虽然与图片上呈现的有些偏差,不过都已无关繁华。谁愿意涉足泥泞的土地深处,去寻一处近乎废墟的,繁华过的曾经呢。
                        被《金蔷薇》的故事所打动。也被最后那些文字所触动。找回自已难道就这么难吗,其实任何细微的方式都可以是一种寄托。就如同玻璃洋葱追随着心的方向,为了去找一个工厂不惜走远路。而守着那片厂房的红衣女士,似乎也在一片潮湿阴暗的背景中闪耀了起来。
                        “寻找”这回事,不一定总要在路上,“坚守”着也可。


                      11楼2012-08-28 11:42
                      回复

                        // 印度 意义的所在 //
                        ¤ 机场 梦境
                        兀突冒出的梦境。
                          或许童年和梦境都一样很不靠谱,与现实多少有些偏离。纵使如此,结局还是让人心里空了一下。果然有些事物只有在梦和回忆里才能圆满。
                          后面的图片,印证了我心中印度人的样子。感觉他们就应该是这样的长相,皮肤偏黑,眼睛大又亮。我想这些孩童一定还不谙世事,所以才会有这么澄澈的神情。
                           ¤ 德里 最后
                        总有一些场景在脑海回闪,我想这一定是存在于自己深深的脑海里(“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够……)才会一下子看似不经意的冒出来。自己也常常这样,不管是前些天刚刚发生过的,还是数年以前的某个镜头,统统都变成了“偶然电光火石般闪回的记忆”。
                          贫民区的生活其实有点想象不出。一定稀松平常到有些不堪。“不堪”一词似乎显得贬义了,但我也不知究竟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愿意相信他们的淳朴和乐观,就像照片里面带笑意转头向镜头致意的印度男子一样。审视的目光总归是相互的,如果自己能平静地望着眼前的一切,那么在他们眼里,这个外来游客的存在就不算突兀。
                          


                        12楼2012-08-28 11:42
                        回复

                          ¤ 科摩林角 日常
                          愈发觉得“日常”一词很美好。
                            年轻男子们。滑稽地顶着救生衣登船。诗人的雕塑。饭堂。求施舍的老者。白色教堂。黑暗。——构成这一天的所有细小的日常。
                            看到老人穷追不舍地向人要钱,也会暗自唾弃这个缠人的老人,又为作者的举动不值。当然可以理解这是为了生计,但是真的遇到了这样的角色,就会不可避免的想要避开。
                            那错过的白色教堂,说是遗憾也还谈不上。只是觉得,这种曾在身后却没有寻找到的错失,有点让人惋惜。
                            可是旅途就是这样。
                            “黑暗像只粗鲁的麻袋,猛地往人头上套过来。”多生动地写出了黑夜的来势汹汹。
                             ¤ 科钦 旅人
                            不知怎么刚刚打字的时候竟然没有直接出现“科钦”这一个词语。
                            《春光乍泄》当然是自己一直以来想看的电影,事实上这个假期也弥补了遗憾把它看完了。我想我是喜欢这部影片的,尽管有些不明白最后。不过读不懂的大多是好的没错吧。录音机里大概只录进了梁朝伟的哭声,而这声音被抛在那个灯塔上。
                            我想我们应该是有不同的人生轨迹的。就像她遇到的那家人,富有没错,有修养没错,很和善没错,不过对他们的嫌弃也是真切存在的。看到玻璃洋葱对这种“不错,但乏味”的人评价,觉得犀利真实的同时又觉得,好像说的没错。旅行的意义在这种人这里大概不再是“寻找意义”这种虚无又矫情的说法,玻璃洋葱亲说的很形象,仿佛它成了一种谈资,一份炫耀的资本,一种自己走得很远的证明。
                            相比之下,为了自由的出行显得很珍贵。
                            我想自己还是更喜欢P192-193海天一线的静谧的蓝和椰树群,只是前面一页的沙滩和淤泥以及大片各样的绿更加神奇得触目惊心。


                          13楼2012-08-28 11:43
                          回复

                               ¤ 瓦卡拉 走路
                            “美丽的风景使人单纯地感动,寂寞的风景却会勾起复杂的心情。”
                              我想这是因为寂寞的风景不仅给人美丽的视觉享受,或者荒凉,同时也能勾起人内心相似的寂寞,大概是这样吧。这寂寞的风景,有时也是足够震撼的。
                              仅仅把美景留给自己而没有分享出来的作者,看上去是自私的,又是以这样简单又傻气的方式去守护这块土地。少一个人光临,就少一分破坏,多一份珍贵。
                              喜欢的还是“雨声风声傻傻分不清楚”的那个夜晚啊。我想海风带来的错觉一定很奇妙。
                              图片中那一抹夕阳也美。
                               ¤ 杰伊瑟梅尔 向导
                            骆驼男一定是个很有趣的人。尽管是迫于生计才这样四处奔波,在人前开朗活泼,八面玲珑但因向导一职应该可以去往不少地方吧?所以他所见大概不只是荒凉的沙漠,哪怕逃不出这个国家的边界,但好歹可以见识不少地方。路上遇到这么欢快热情的一个向导是件幸福的事情吧?虽然他似乎真的热情的过头了。
                              尽管他不富有,甚至没钱买下一头骆驼,但是他是乐观的。有这种生活态度就足够好好活下去。
                              黑水晶般的澄澈天空,没有流星。但是见到了羚羊,无法想像它的身姿究竟有多矫健,但大抵是与天上一闪而过的流星相差不远吧,笑。
                               ¤ 斋普尔 秩序
                            我承认我看到玻璃洋葱对长途汽车不顾死活飞快矫健疾驶的描写心里真的笑了……好戳笑点……这么生动形象又不过分夸张,实在是太活灵活现了啊。
                              秩序混乱的斋普尔马路,行人和车辆却习以为常,并且敢在堵得不像样的路上把车开出战斗机的效果(不知道为什么我深深记住了这句话)……或许交通秩序和城市的繁华程度也是呈一定比例的吧?
                              不知道该评论什么的。只是觉得前一页的大象面部被画得很花哨很滑稽,也很有异域风情。


                            14楼2012-08-28 11:43
                            回复
                              ¤ 机场 再见
                              多少算是揭示了意义的所在。啊,原来“活着”便是印度人的意义啊。可很明显,这样一个状态是发生任何好与不好的基础。所以,既然活着的话,就好好活着吧。
                                随着最后一个字被视线纳入,那片无尽灯火,也慢慢在自己眼前展开。
                                好像了解了很多,但一切又刚刚开始。
                                就像是,我写到了结尾,可这真的是结局吗。有时候我们不必要去追究过程和结局的重要性,至少这一路我懂了不少东西,哪怕它浅薄不深刻,哪怕它只是庞大内核的一块狭小表面,又何妨。
                                人生和旅途,说到底,不都是一回事吗。都是在不断的追逐过程中,去懂或多或少,似有如无的东西。收获的不管是风景还是道理,终究不是空手而归。
                                若你不能追逐追逐至那天空的高处深处,那么就静静地静静地流淌,最后汇成一条河。将天空的明净清澈融入,便同样可以到达云深处。
                              再见即是再相见。
                              那么,再见吧。
                              会再相见的。
                                


                              15楼2012-08-28 11: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