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世界吧 关注:8,587贴子:418,803

贤人争罪,愚人争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道是“贤人争罪,愚人争理”,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境界!原来总是以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说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称得上正直清明。后来渐渐地知道,其实很多事情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情形下,是无法在当时说得清楚的;如果一定要想说清楚本身就是一个妄想!
这一点,可以从“三季人”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相传孔夫子有一位弟子,平日里最喜欢与人争论,一天他去拜访孔圣人的时候,在孔圣人家门口遇见一个穿着绿色衣裤的小童,小童拦住他问道:听说你的老师是孔圣人,那么你的学问应该是挺好的,我现在想请教你一年有几个季节?回答出来了,我给你磕头,
回答错了,你给我磕!­ 那位弟子想了一下说:四季。­ 童子说:错了,三季!­ 那位弟子就奇怪了:明明是四季,怎么到你这就三季了?­ 正当两人争论不休之时,孔子出来了,于是童子对圣人说:圣人,你来评评理!一年到底有几季!­
圣人打量了一下童子回答说:三季。­ 童子高高兴兴的要那位弟子磕了头,然后就走了。­ 那位弟子很是不解,遂问老师:老师,您教我们的时候都说是四季,为何今日却说只有三季呢?­ 圣人回答说:你不见那童子不是人吗,它是一只蚱蜢变的,蚱蜢一年中只活在春、夏、秋,它那里知道冬这个季节呢,你与它争论是没有结果的。弟子这才恍然大悟,叩拜先生的教诲。­
­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我们不必与他人争执,每个人的境界不同,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立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贤人争罪,愚人争理”。­
贤人内求心境,故而能够在内求中净化心灵。愚人外求事相,故而任是非名利玷污灵魂;争罪的人,心境越来越平和宁静;争理的人,心情越来越郁闷烦躁;久而久之,争理的人心烦气躁,病从心生。而争罪的人,心境清宁,身心愉悦。
­ 贤人之贤,乃是明白天地之真理,宇宙之真相;知道“善恶有报如影随行”的道理;晓得“天地有司过之神”,故不敢欺暗室无人。闻过而欣,欣则乐于改过,淡泊名利则不为名利所累,明白事实真相不因一人、一时不明而消亡。明白即使受不白之冤,必有己过在先,当下坦然喜乐接受。
愚人之愚,多为心中无量,为名利所累,如“三季人”本是自己有无知之处,却偏偏喜与人论高下,颠倒事实,正所谓“任己见昧理真”。 如果遇到“三季人”和“争理之人”,贤者实在是应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总是自己心不清宁才会遭遇这样的情景考验。
应当如何面对呢?那就是“忍”为当下第一功夫,《弟子规》说莫揭人短,不道人恶。唯有当下忍了,从内心里感恩忘怨真正做到“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而“退”则应为化解的第二要点,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孟母三迁,为换境教子。君子贤者应当常亲近大德,效仿亲善师友,见贤思齐,《弟子规》云“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贤人争罪,改过成圣,转迷为悟,转苦为乐。君子患无道,而不患清贫;愚人争理,昧心强求,福转为祸,乐变为苦。纵然璎珞满身,亦难逃愚痴之果。是求清净智慧,还是要名利衣冠?各有其志,无从勉强!



1楼2012-08-28 15:51回复
    贤人争罪,愚人争理
    各有其志,无从勉强


    IP属地:江西2楼2012-08-28 15:54
    回复
      好帖子 很受益


      IP属地:河南3楼2012-08-30 18:36
      收起回复
        很有道理!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2-11-26 22:41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11-27 04:44
          回复
            朋友早上好!
            认真拜读,仔细思考,结论:好贴!顶!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2-11-27 07:23
            回复



              7楼2012-11-27 09:17
              回复
                教你怎样处理人与事的关系 顶
                好贴


                8楼2012-11-27 09:21
                收起回复


                  10楼2012-11-28 13:57
                  回复
                    很有道理!


                    11楼2012-11-28 17:12
                    回复


                      12楼2012-11-28 17:17
                      收起回复
                        听君一席话。胜读


                        14楼2012-11-28 17:20
                        收起回复
                          为了这个道理,我憋了一年你们先讲哈,争什么


                          15楼2012-11-29 19:53
                          回复
                            活到老,学到老。


                            16楼2012-11-29 22:50
                            收起回复


                              17楼2012-11-30 15: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