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武强吧 关注:3,007贴子:302,949
  • 3回复贴,共1

【桃花源】 走在基层:衡水日报记者访“桃花源”皇甫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国庆长假第一天,我们来到武强县孙庄乡皇甫村采访。金秋十月,公路两旁是绿油油的青纱帐和高大挺拔的白杨树,花草芬芳,五谷飘香,远远望去好像自然而成的水彩画,亮丽莹动的色彩将皇甫装扮成了绿意盎然的桃花源。
   进入皇甫村,美丽的景象让我们赏心悦目:整齐划一的二层小楼,笔直平坦的水泥公路,宽敞明亮的农家小院,鳞次栉比的各类门店……真难相信眼前这个颇具都市风格的地方,竟然是地地道道的农村。
   皇甫村是个大村,现有人口5000人左右,号称“武强第一村”。
   问起村里近几年的新变化,村民们众口一词,都说起了新修的7米多宽的水泥路。“村里原来是土路,下雨下雪成了泥路,别提多难走啦,现在修了水泥路,出门心里是真豁亮,政府可是为咱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儿!”47岁的村民徐连锁打开了话匣子。
   从“泥水路”到水泥路,不仅方便了群众,更是畅通了民心。
   公路东侧是整齐划一的新式小楼,其中就有徐连锁的一栋。气派的二层小楼,300多平方米,上层住人,下层是杂货店。徐连锁家里种着6亩地,农闲时经营机油、柴油、防冻液等生意,一年轻松收入5万多元。
   我们正和徐连锁聊得起劲儿,旁边走过来一个村民,高高瘦瘦的个头,穿着朴素,但很干净。他冲着我们依依呀呀,先是伸出一个手指头,又指了指身后的二层楼房,表情很是激动。我们不明就里,有些疑惑。旁边有位热心村民做起了“翻译”:“他是说原来村里都是一层的平房,现在都住上二层小楼了!” 我们一下子明白了,不禁莞尔。这真是:聊起村里新变化,哑巴开口说了话!
   村民们告诉我们,哑巴名叫张铁良,今年60岁,是先天性聋哑人,十多年前父亲去世,现在跟着堂妹张瑞凤生活。
   “堂妹义务赡养残疾堂哥10多年?这个女人真是不简单!”正说着话,一旁的张铁良指着公路上一位骑自行车的妇女,吱吱呀呀地“说”个不停。村民们说,这个妇女就是他的堂妹张瑞凤。
   想找的人就在眼前,岂能错过,我们急忙拦住了张瑞凤。这是位50多岁的妇女,微黑的肤色,苗条的身材,一脸灿烂的笑容。得知我们采访她,张瑞凤面露羞色,一脸地憨笑地说:“没什么可说的,俺家大伯早就没了,就他一人,又不会说话,怪可怜的,我不管谁管!”
  15年前,张铁良的父亲去世,聋哑加光棍儿的他成“孤儿”。本村出嫁的张瑞凤义无反顾地将堂哥张铁良接到家中,供吃供穿,好生伺候。
  现在张瑞凤76岁的老婆婆、74岁的老娘全都跟着她过日子。老娘已卧床六载,老婆婆半年前也卧病在床,加上聋哑堂哥张铁良,张瑞凤一人需要照料三个人。
  身为农民,张瑞凤除了干农活,三个亲人将她的时间占得满满的。一大早起来,这边老娘要小便,那边老婆婆要大便;一会儿老娘要吃东西,一会儿老婆婆要喝水,张瑞凤往往忙得焦头烂额,好在堂哥张铁良身体还行,提供吃穿就行,不需要她太操心……
  张瑞凤身上闪耀着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的美德光芒,她的大义善举,赢得了全村人的敬重。
  景美人好的皇甫村,同样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本村“田园诗人”于德兴成立“冀遂诗社”,发展武强、深州、饶阳等地会员70多人,这些乡土诗人创作大量诗词作品,讴歌新风,歌颂党恩,至今已出版三部诗集,成为武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了解着,感动着,不知不觉间,时针已经指向中午12点30分。返回的路上,车依然从皇甫村笔直的公路上穿过,图书室、美容店、广告公司、加盟商店等各色各样的店面从车窗外一一闪过。
  陶令不知何去处,桃花源里可耕田。皇甫村,这个富足、和谐、温馨的村子,无声地征服了我们!


IP属地:北京1楼2012-10-09 13:55回复



    IP属地:北京2楼2012-10-09 13:56
    回复










      


      IP属地:北京3楼2012-10-09 13:57
      回复
        up


        IP属地:北京4楼2022-09-30 13:58
        回复